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何么没有派廉颇去迎战?

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何么没有派廉颇去迎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66 更新时间:2024/1/24 9:06:41

长平之战,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分别是赵国的廉颇李牧,秦国的白起王翦。长平之战的时候,四大名将之中,参与战争的有赵国的廉颇和秦国的白起。廉颇打仗的时候,对阵的秦国的将领,并不是白起。也就是说长平之战,并不是四大名将之间的对决。当初对于赵国来说,若是选人去打长平之战,首选肯定从四大名将里来选了。那时候廉颇就被选了去打长平之战。之所以没有选李牧,是因为李牧驻守在赵国的西北,他在抵御北方的强大的匈奴呢。当然了赵国选了廉颇去打长平之战,也是最明智的。

廉颇在长平这个地方,和秦军对峙了三年的时间,虽说在这期间廉颇都是以防守为主,但是,廉颇在这里并没有失去寸土寸城。秦国想把长平给拿下来,但是,面临着廉颇纹丝不动的防守,结果是丝毫没有进展。可以说这种持久战,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利的。毕竟他们两国的国力消耗了,对于当时的其它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秦国肯定不想到了,当然了赵国也不想打,但是,赵国是被逼迫的,秦国不撤,赵国也不能撤。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使用了反间计,看看能不能把龟缩在城池里的廉颇给换掉。一旦换掉廉颇,拿下长平来就不成问题了。所以,他们就散布谣言,说赵国人没种,不敢出城和秦国一战,廉颇更是缩头乌龟。天天躲在城池里不敢出来.......。他们不怕廉颇,廉颇一出来肯定就会打败仗,他们怕的是赵括,若是赵括将军来的话,不出几日,秦国肯定就会兵败退走。军营里充斥着各种对于廉颇的诋毁。

同时秦国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银,来买通赵国的文官,让他们做赵王的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赵王把廉颇给换掉。赵王也是个昏庸的主,他觉得廉颇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所以,他有了把廉颇换掉的想法。这说明秦国的反间计奏效了。那么若是把廉颇给换掉,到底用谁去换廉颇呢?

首先李牧肯定不行,因为李牧要防御匈奴,乐毅田单更不行,因为他们是降将,乐毅来自燕国,田单来自齐国,赵王怎么可能把四十万大军交给他们呢?所以,这时候赵王只能用自己最信得过的人了,这时候也只有赵括是最佳人选。赵王选赵括当然不是意气用事了,因为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就连他的父亲,赵国最有名的将领赵奢,在谈论兵法的时候,都说不过他。因为赵括经常在赵王面前谈论兵法,再加上他父亲是名将,赵王以为赵括肯定能担任大将军之职,顺利击退秦军的。

所以赵王就命令赵括换取了廉颇。可惜的是,赵括刚一上任。秦国就换上了著名的将领白起,白起上阵之后,没有声张,也就是说,那时候赵国的全体士兵,根本不知道和他们对战的主将是有屠夫之称的白起。白起先是截断了赵国的军粮,然后又把赵括的四十万大军给截成了两段,使赵国的士兵,收尾不能相互用。最后赵国断粮几十天,赵括在突围的时候战死。赵国全体官兵在赵括战死之后,投降了白起,白起就把四十万赵军,全部给坑杀了。

标签: 历史长平之战赵国

更多文章

  • 王昭远自诩为当世“诸葛亮”,兵败后居然被封为大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宋朝,王昭远

    五代时期,成都郊外有户王姓农家,由于连年战乱、缺衣少食,便将13岁的儿子王昭远送到附近的寺里。住持看他生得聪明伶俐,便让他做了侍奉起居的童子。幼年的饥饿经历使他很怕被送回家,便用心讨好住持,久而久之练就了阿谀奉承的本领。公元925年,唐庄宗令太原尹孟知祥讨伐前蜀政权,大军压境之际蜀军望风而逃。随后孟

  • 引发“城濮之战”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城濮之战的地缘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城濮之战,晋国,楚国

    城濮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楚人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得到了鲁国的支持。对于鲁国来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削弱齐国的机会的。现在看来,唯一能够阻止楚人称霸中原的只有山西高原中的晋国了。认可宋襄公“仁义”之风,并让其位列“春秋五霸”的人,多认为晋国之所以对宋国施以援手,是因为齐桓公重耳在他十

  • 夷陵之战时,曹丕为什么没有趁势攻打东吴?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夷陵之战,刘备,陆逊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之前两场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章武元年(221

  • 吴楚柏举之战简介 柏举之战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吴楚,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柏举之战影响有哪些?趣历史这就为你介绍:吴楚柏举之战简介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

  • 万历三大征巩固了中华疆土 三大征为什么还引发争议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明朝,万历三大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万历三大征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明朝历史的朋友们,应该对万历三大征非常熟悉,即李如松平定蒙古的宁夏之役,李如松抗击日本丰田秀吉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的播州之役;这就是,万历皇帝在位时期对外的三次重大军事活动。虽然万历三大征,在整个古代历史战争中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其对历史

  • 历史上真实的“雍熙北伐”,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雍熙北伐,宋朝,辽朝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熙北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儿皇帝”之称的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为了将割地夺回,便派遣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向辽国发起进攻,这次讨伐被称作“雍熙北伐”。然而,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旅,最终,却以北宋十万大军的覆没,以

  • 美国南北双方都不想用战争解决矛盾,为何战争还是爆发了?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美国,林肯

    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为起点 ,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当时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变革并

  • 骑兵时如何兴起的,为何后来慢慢的消亡了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清朝,僧格林沁

    「骑兵」作为战争史上称霸时间最长的兵种,横扫世界长达几个世纪。无论是十字军东征,还是席卷半个地球的蒙古铁骑,作为战斗主力的骑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然而,威震一时的骑兵又是怎样走向没落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中国,早在商朝就有数量较少的骑士,而后来推翻商

  • 秦魏阴晋之战简介 阴晋之战的结果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秦国,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的故事是怎样的?阴晋之战的结局如何?趣历史这就为你介绍:阴晋之战简介阴晋之战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争。然而,阴晋之战却没有被《史记》及诸多史料所记载,仅在《吴子》一书中所出现,故真实性有争论。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

  • 三国演义中打仗动辄几十万大军,到底是夸张还是真实数量?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回到邺城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八月,荆州刘表病死,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县,刘琮就以荆州投降曹操,派人用朝廷过去颁发的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