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斯巴达克: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 反对罗马的残酷镇压 最终数十万奴隶军队全军覆沒

斯巴达克: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 反对罗马的残酷镇压 最终数十万奴隶军队全军覆沒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21 更新时间:2024/1/23 10:20:49

斯巴达克是一名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于公元前73年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在罗马军队的围攻下,6万名起义军战死,斯巴达克斯也壮烈牺牲。

公元2世纪左右,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奴隶制强国,伴随着连年的对外战争,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沦为奴隶。罗马国内奴隶人数迅速增加,奴隶制发展到全盛时期。同时,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奴隶的反抗也更加频繁。公元1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

斯巴达克是希腊东北的色雷斯人,在一次反抗罗马征服的战争中被俘,沦为卡普亚角斗士训练学校的角斗奴隶。在角斗士学校,他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斗士们的精神领袖。他利用各种机会劝说角斗士们,宁为自由而死,勿为贵族取乐的牺牲品。公元前73年春夏之交,斯巴达克组织200多个角斗士谋划暴动,但不慎泄密,不得不提前行动。斯巴达克带领78人逃往附近的维苏威火山,正式揭开古罗马共和国史上规模最大奴隶起义的帷幕。周围的奴隶听说此事后,纷纷前来投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近万人。斯巴达克被推举为领袖,克里克苏和恩诺麦伊为其副手。起义军杀富济贫,令当地的奴隶主闻风丧胆。

公元前72年春,罗马当局起初不以为意,仅派军队3000人前往镇压。他们将起义军驻守的山头封锁起来,企图困死起义军。斯巴达克战士们发出号召:“宁可战死,不愿饿死。”煎熬的同时在积极寻求突围之计。一天,斯巴达克巡视战场时看到葡萄藤编织的盾牌,受到发。于是,他让战士们用野葡萄藤编织成软梯,顺着悬崖放下山去。

夜色掩护下,起义军平安地转移到山下,接着包抄到敌军背后,发起猛攻。毫无防备的罗马官兵从睡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很多人在睡梦中即被杀死。罗马军大败,所有武器、辎重都落入起义军之手。起义军名声大,队伍进一步扩大。斯巴达克认真分析形势,决定把起义军带出意大利,摆脱罗马人的势力范围。于是,起义军开始向意大利北部转移,准备进入罗马势力尚未到达的高卢地区。

罗马当局不甘心失败,派执政官瓦利尼乌斯率1.2万人分三路围剿。斯巴达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法,先后打败了罗马的两路军队。但由于连续作战,起义军在适当休整时被敌军围困在一个山沟里。斯巴达克巧施妙计,迷惑敌人。他们在营地中点起篝火,吹响号角,组织出正面突围的态势,然后趁着夜色、沿着崎岖小道,冲出了包围圈。天亮时,罗马军发现中计,急忙率军紧追,没想到中途遭到起义军的伏击,损失惨重。斯巴达克突破敌人多次围堵,继续北上。很快,起义军进入意大利半岛的南部,罗马元老院派执政官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率2个军团进剿。
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起义军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以斯巴达克为代表的外籍奴隶提出向北进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离开意大利重返家园。但是以克里克苏为代表的自由农民表示反对,他们不愿离开意大利,希望通过战争夺回他们失去的土地。分歧的最后结果是:克里克苏率一支人马从斯巴达克的队伍中分离出来,他们大约有3万人留在了意大利南部,不久在阿普利亚北部的加尔干山附近大部被歼,克里克苏阵亡。
斯巴达克继续挺进阿尔卑斯山,他利用敌人兵力分散的弱点,先打败楞图鲁斯的堵截军团,接着又击溃盖利乌斯的追击军团。起义军在胜利中不断壮大,发展到12万人。就在起义军打开了通向阿尔卑斯山的道路之后,可能是因为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困难或者意大利北部富裕农民的不支持,斯巴达克放弃了原来的计划,挥师南下,准备渡海到西西里岛。
罗马一片恐慌,元老院担心起义军进攻罗马,派兵进行四处堵截。但起义军士气正旺,如猛虎下山,元老院派出的部队都被打败。罗马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元老院免去了两名执政官对军队的统率权,授权大奴隶主克拉苏全权负责对斯巴达克的战争,率领6个兵团去对付起义军。
起义军避开罗马主力,挥师南下向卢卡尼亚进军。克拉苏闻讯以后,派遣副将穆米乌斯率两个军团追击,并特别叮嘱在大军到来之前万勿与起义军开战。但是,穆米乌斯第一次碰上起义军就发起了攻击,结果惨败。为了挽回败局,克拉苏恢复了残酷的“十一抽杀律”,对临阵脱逃的士兵进行严惩。克拉苏亲自率军尾随起义军,伺机将其歼灭。

公元前72年年底,斯巴达克挺进到意大利半岛的南端,并在大海边与海盗谈妥,由他们提供船只把起义军运往西西里岛。海盗得了钱财,发了誓言,但到了约定时间却不见踪影,原来他们被西西里总督收买了,两头吃。面对这一情况,斯巴达克并未绝望,他组织起义军自己制造木筏,准备代替船只渡海,但海上的大风暴使这一计划未能实现。起义军不得不重新北上,另找突破口。狡猾的克拉苏为防止起义军突围北上,命令士兵挖了一条横贯半岛的大壕沟。
巴达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利用敌人疏于戒备之机,指挥起义军在一段不长的壕沟中填满树枝、泥土和木材等,而后以骑兵为先导突破封锁线,直奔布伦迪休姆,企图由此渡海去希腊。为尽快歼灭起义军,罗马当局从马其顿调回L.鲁库鲁斯的军队,从西班牙调回庞培大军,协同克拉苏从东、北、南三面包围起义军。起义军接近布伦迪休姆时,鲁库鲁斯的军队已在该处登陆,庞培率军从北面压来,而克拉苏也从后面追来。但在罗马三路大军的围堵下,渡海行动再次失败。在这危急时刻,起义军内部再一次发生分裂,一支1.2万人的队伍脱离主力行动,被克拉苏消灭。

面对强敌,斯巴达克决定在几股敌人会合前,与最近的克拉苏军队决战。公元前71年春,斯巴达克与敌军在阿普利亚展开最后决战。克拉苏不仅在人员上超过起义军一倍,而且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明显优于起义军。战斗之初,斯巴达克命令3个整装精锐军团猛冲敌人力量较弱的右翼,然后亲自指挥其部队集中进攻克拉苏中央阵地。

克拉苏得知斯巴达克亲率部队冲锋陷阵,急忙命令数百名精锐骑兵从正面阻击斯巴达克,而自己则指挥大队人马由背后进行包抄。斯巴达克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为了冲出一条血路,他奋力拼杀。就在这时,尾随其后的罗马百夫长费里克斯用“多拉吉”长矛刺过来,斯巴达克躲闪不及,被刺中右腿。由于伤重不能骑马,斯巴达克跳下马来,屈腿举盾向前,继续战斗。

激战中有两个罗马百夫长一齐举剑向他猛扑过来,斯巴达克眼明手快,一剑将前面那个敌人的咽喉刺破,然后又回手一剑刺穿了后面那人的胸口。但这时斯巴达克身后十几步远的罗马士兵一齐用投枪向他投来,斯巴达克全身被刺中十几处,壮烈牺牲。追随斯巴达克的6万多起义将士战死,6000名被俘官兵全部被钉死在从卡普亚到罗马城一路上的十字架上。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的贵族统治,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基础。虽然起义失败了,但起义军英勇斗争的气概,斯巴达克高超的统帅艺术,却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他的作战行动主要特点是:步骑协同,隐蔽机动;出敌不意,外线进攻;避强击弱,各个击破。斯巴达克以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个人品质而受到后人的敬仰。马克思赞誉道:“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一位伟大的统帅,具有高尚的品格,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宋神宗赵顼:勇敢面对锐意进取 开明民主渴望伟大 努力做一个好皇帝 却无奈带着遗憾离开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第六位皇帝,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确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北宋的

  • 克拉苏:古罗马三巨头之一 消灭斯巴达克斯起义 最后败给帕提亚骑兵 死于帕提亚人之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克拉苏是古罗马军事家、政治家、罗马共和国末期声名显赫的罗马首富。他曾帮助苏拉在内战中夺权建立独裁统治,苏拉隐退后,他和庞培、凯撒合作,组成三头政治同盟。 相对于两巨头,克拉苏控制的军队最多,拥有的财富也最多,但是在战功方面却有所不足。克拉苏是罗马共和国晚期最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由于他的运作,开创了

  • 民国传奇女子施济美:19岁痛失初恋,此后30年追求者无数却保持单身,独守29年后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在民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民国传奇女子施济美,19岁痛失初恋,此后30年追求者无数却保持单身,独守29年后自杀。1920年,施济美出生在一个外交官家庭。单单讲她名字的由来就挺有趣的。据说是因为她的父亲施肇夔刚好出使美国,故为她取名为“美”。也有一说是由于她的母亲喜爱梅花,故而由

  • 周襄王姬郑:坐看春秋霸主轮番登场 无力与诸侯列国称雄 一生为亲兄弟所困扰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周襄王姬郑是东周君主,周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周襄王时地位已凌驾于周王及各诸侯国之上。周襄王,姓姬,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第六位君主,在位时期,天子势

  • 巾帼英雄秋瑾:一个来自保守家庭的革命者 一个从容就义的菇凉 堪称清朝末年最传奇的女侠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秋瑾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的改良家、革命者和外国传教士将女性缺乏教育和裹脚作为传统中国落后的象征。1890年代,

  • 巴寡妇清:秦朝第一传奇女子,比肩范蠡女商圣,曾资助秦始皇修长城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女子要成功的几率要远低于男子,然而在这种境遇下历史上还是有许多传奇的女子,今天小编说的这位巴寡妇清,她是秦朝第一传奇女子,比肩范蠡女商圣,曾资助秦始皇修长城。巴寡妇清,说的是在巴蜀地区的寡妇,名为清。清原本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成年之后嫁给了一位从事丹砂贸易的商人。然而

  • 杨继盛:明史上一个手无寸铁的钢铁英雄 大明第一直臣 铁肩扛道义 名垂万古而不朽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杨继盛是明朝中期著名谏臣,但他的宦海生涯却极其短暂,这主要是因为他震古烁今的一个"弹劾"。这个"弹劾"不同于一般的"弹劾",而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死劾"。 杨继盛"死劾"的对象是有着明朝第一奸臣之称的严嵩。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由于母亲早逝,年幼的他早早失去了母爱。八岁时本该入学,他却被后母指使去

  • 倒戈将军​刘牢之:淝水之战一举成名 却历经数次反叛 一生大起大落 迅速达到人生巅峰 转眼间又跌入谷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刘牢之是东晋时期名将,生长于尚武世家,其人面色紫赤,须目都异于常人,性格深沉刚毅,为人足智多谋。刘牢之一生大起大落,迅速达到人生巅峰,转眼间又跌入谷底。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东晋北府将领刘牢之的生平,用“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里不是用的成语本意,而是说的刘牢之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一举成名

  • 卜式:从羊倌做到御史大夫 这位草根逆袭的富豪 告诉后人什么是正确的爱国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卜式是西汉时期官员,因出资赞助朝廷拜其为中郎。纵观卜式的出身与生平,作为一个普通的牧羊人,身份卑微,能够走上仕途,从容为政,并发挥积极作用,非常难得,这无疑是他的幸运。卜式,河南温县人,祖上可追溯到战国大学问家子夏。繁衍到卜式这代,却只是个普通畜牧商家。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人物,却引得史学家班固为他做

  • 王钦若:北宋江南第一个宰相 颇有才华 在后世的评价却十分低 王钦若传奇的一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王钦若是北宋南方宰相第一人,历官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是当时颇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三十多年的官场生涯,权柄至高,智数过人,勤劳王事,忠于职守。 史传王钦若奸邪阴险,但王钦若并不是什么奸邪,他有大能力,也有大贡献。宋仁宗天圣元年九月,王钦若再任宰相。朝野上下获讯后都很困惑:皇太后才刚送走丁谓,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