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肃宗李亨:命途多舛 娘胎里差点被杀死 通过隐忍登上皇位 一生充满戏剧性的沉浮荣辱

唐肃宗李亨:命途多舛 娘胎里差点被杀死 通过隐忍登上皇位 一生充满戏剧性的沉浮荣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40 更新时间:2024/3/12 9:11:39

唐肃宗李亨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肃宗一生颇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史上最多灾多难的皇帝,非唐肃宗李亨莫属。

李亨的母亲杨氏出身于弘农华阴杨家,为太子李隆基姬妾。杨氏怀李亨的时候,正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争斗激烈之时。当时太平公主上言说李隆基沉迷女色,不应立为太子。在李隆基之前,唐太宗时期的太子李承乾就曾因为贪色,而被唐太宗斥责。李隆基害怕步后尘,所以想要拿堕胎药,将尚在杨氏腹中的李亨给杀死。

堕胎药都已经准备好了,杨氏若是喝下,此后历史上就没有李亨此人。但是李隆基后来又后悔了,于是李亨活了下来。李亨虽然顺利出生,但是人生艰难,也没有好到哪儿去。为皇子的时候还好,等当了太子之后,生活反而憋屈不已。李亨为太子后,受到李林甫杨国忠的联合攻讦。而唐玄宗也害怕李亨影响到自己的权利,所以对此不管不问。深陷泥沼,李亨活的十分辛苦。

政治斗争激烈也就算了,李亨甚至被李林甫与杨国忠逼的多次废妻离婚。李亨娶韦家女为太子妃,韦坚以及背后的韦家成为坚定的太子党。后来陇右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与韦坚一同建议唐玄宗废黜李林甫。李林甫因为是宰相,抢先抓住先机,以韦氏为皇亲国戚不应与边将“狎昵”为由弹劾。唐玄宗毫不迟疑的下令审判韦坚,韦坚后来被贬为缙云郡太守,皇甫惟明则以“离间君臣”的罪名,解除河西、陇右节度使的职务,贬为播川郡太守。

李林甫原本想要将太子拉下马的,但是唐玄宗不愿意再发生三庶之祸的事情,所以将太子置于其外。事情到这儿应该就完了,但是后来韦坚被贬,其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上疏替他鸣冤叫屈,同时拉扯上太子,李亨被卷入其中。唐玄宗因此大怒,而李林甫一党则不依不饶。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李亨被逼的自请休妻。唐玄宗同意,于是韦氏被废去太子妃之位,后削发为尼,长伴青灯古佛。

这只是第一次被逼迫休妻,有一还有二。李亨身边有一位杜姓良娣,其父被人状告“亡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唐玄宗命令李林甫审问,这下子又给李林甫抓住陷害太子的机会。李林甫迅速将案情扩大,甚至发展到地方官员的地步,就想借着杜良娣之父的案件将李亨废黜。李亨再一次面临险境,这一次他选择和前次一样,将杜良娣推了出去。为了保住自己以示清白,李亨与杜良娣离婚,杜氏被赶出太子宫,废为庶人。而杜家斩首的斩首,流放封流放,十分凄惨。

当太子的时候,就被人逼得两次离婚。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李亨兵变中登基,这才能与李林甫争斗。李亨登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收拾父亲李隆基留下的烂摊子,平定安史之乱,解决战争的遗留问题。当皇帝辛苦就算了,身边还有一位张皇后,时刻想要掌权。李亨的皇后张氏,想要掌权于是计划杀死权宦李辅国,却不知被李辅国抢先。

当时李亨已经重病在床,虽为一代帝王,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子被一干太监拉出去。心内郁气不散,这位多灾多难的皇帝在皇后被抓住的当晚就去世了。尚在腹内就差点被生父杀死,为太子之时,受宰相排斥打压,当上皇帝后历经战乱,人生末年连一个太监都无法对抗,李亨这个皇帝也是够惨的。

李亨是大唐王朝的众多皇帝之一,尽管他本人并不出名,但他却经历了历史上众多著名的事件,一生充满着戏剧性的沉浮荣辱。让我们从三个历史的节点上去体味他人生的喜怒哀乐。

第一个人生节点:公元738年这一年之前的李亨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唐皇子。他的父亲是唐玄宗,母亲却并不出名,也并不受宠。李亨排行老三,在他的兄弟姐妹中他似乎并不显得出众,如果他的大家庭内部一直很稳定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极普通的王爷。然而公元738年前不久,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巨变却在他家发生了,这些变化阴差阳错地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一切,还要从那个在历史上被称为“武惠妃”的女人说起。这武惠妃本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儿,后来因受到玄宗皇帝的宠爱,而成为了他的后妃。武惠妃是一个极有政治野心和政治手腕的人,她要竭力爬上皇后位子,要清除前王进途中的障碍——王皇后和太子李瑛。这真的可以说是一场残酷而激烈的政治斗争:皇帝的患难妻子、受朝中多数大臣支持的太子和皇帝的宠妃,他们个个都不是平庸之辈。这场斗争你来我往地持续了很久,而此时的李亨,只是一个旁观者——他没有任何政治资本,他根本没有能力插手这个斗争。李亨躲在历史的角落里,看着这场家庭剧。他看着自己的一个“妈”被另一个“妈”打倒,又看着自己的几个兄弟被这个“妈”送上了西天,然后他的这个“妈”迅速地被“他兄弟们的亡灵”索命而去……刚刚还热闹非凡的龙争虎斗,突然间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李亨虽然平庸却成了长子,被他的父皇封为了太子!公元738年,一场风雨过后,李亨成为太子。

第二个人生节点:公元756年李亨的太子做得并不舒服,因为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从来没有一支真正有实力的力量能够支持他,却有不少很厉害的敌对势力在盯着他。他当太子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是当时在世皇子中的老大,但要让他下台,甚至去死,却可以有无数种理由。宰相李林甫曾与武惠妃结为政治同盟,力挺武氏之子寿王;而现在李亨当了太子,李林甫觉得很不安,就想方设法要除掉他,不过始终没有得逞。后来,杨国忠得势,也想扳倒李亨。面对着大红大紫的李杨二人,李亨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处处小心;为了保全自己,他甚至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结发妻子被迫害致死而毫无办法。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亨在提心吊胆地做了近20年窝囊太子之后,他面临的局势终于发生了变化:安史乱军逼近长安,使全国人民把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对安史之乱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宰相杨国忠身上。李亨终于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扭转对自己的不利地位了。756年,安史乱军攻破长安,唐玄宗仓皇奔蜀。太子李亨抓住了这个大好时机,从幕后成功地导演了一场千古闻名的好戏——马嵬兵变。杨氏兄妹死了,玄宗逃到蜀地,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能力。此时的李亨终于能够一展自己的身手了——同年,他在甘肃灵武即位,遥尊远在四川的父皇为太上皇,成功收复长安。马嵬兵变产生了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悲剧,却成了李亨最为幸福的时刻。但面对着依然强大的安史叛军和唐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混乱与矛盾,这个皇帝当起来是什么滋味?

第三个人生节点:公元762年由于历尽了变乱和磨难,李亨当了皇帝以后,再也不信任除了两个人之外的任何人了。这两个人就是支持他走过以前艰难岁月的他的妻子张皇后和大太监李辅国。对张皇后,李亨先是信任并敬重,而后则又渐渐由爱转惧;而张皇后其人也并非安顺良民,她和李辅国相互勾结,渐渐地把大权揽在了手中。李辅国有了军权,张皇后有了政权,等李亨明白过来,想要重夺大权的时候,李辅国已经牢牢把握住了兵权,再也动不得了。事情发展到一定地步之后,张皇后与李辅国也渐渐有了矛盾。公元762年,李亨病重,张皇后的儿子还小,且不是太子。张皇后想废长立幼,好在李亨死后仍能继续掌权;而李辅国为了大权独揽,却力挺太子。张皇后拉拢太子不成后,欲将太子骗进宫中杀掉,而李辅国却事先得到消息,不但将太子保护起来,而且派兵去追杀张皇后。张皇后毫无办法,只好跑到李亨面前哭诉。结果是病榻上卧床不起的李亨眼见着多年来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被自己多年的老家奴抓去杀掉;而此时他的父亲玄宗皇帝刚病逝几个月,李亨很快也驾鹤西去了。当初李亨即位前,唐玄宗与高力士很瞧不起李辅国;而李辅国发迹以后,已经失势了的唐玄宗和高力士也就倒了霉。李辅国不但自己不断地给他们穿小鞋,还努力挑拨李亨和他们的关系。高力士在这个时候被贬往南方,更使唐玄宗晚年的生活无比凄凉。李亨死后,他的太子李豫在李辅国的拥戴下即位,就是唐代宗。李辅国欲专权,李豫却不甘成为傀儡,于是,他采取行动将李辅国暗杀,并召回了高力士。高力士在归途中听说玄宗已逝,悲痛欲绝,未至京城而卒。公元762年,唐玄宗、张皇后、李亨、李辅国、高力士先后故去,而安史之乱就在第二年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李亨那充满传奇色彩与喜剧色彩的一生也已经结束。他在位不到七年,在政治上显得默默无闻,但他家庭内部上演的一幕幕暴风骤雨般的狂剧却带给他五味杂陈,也带给后人无尽的感慨。不知道在他看来,一生中的一幕幕,是悲剧?是喜剧?还是闹剧?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斯巴达克: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 反对罗马的残酷镇压 最终数十万奴隶军队全军覆沒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斯巴达克是一名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于公元前73年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在罗马军队的围攻下,6万名起义军战死,斯巴达克斯也壮烈牺牲。公元2世纪左右,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奴隶制强国,伴随着连年的对外战争,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沦为

  • 宋神宗赵顼:勇敢面对锐意进取 开明民主渴望伟大 努力做一个好皇帝 却无奈带着遗憾离开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第六位皇帝,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确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北宋的

  • 克拉苏:古罗马三巨头之一 消灭斯巴达克斯起义 最后败给帕提亚骑兵 死于帕提亚人之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克拉苏是古罗马军事家、政治家、罗马共和国末期声名显赫的罗马首富。他曾帮助苏拉在内战中夺权建立独裁统治,苏拉隐退后,他和庞培、凯撒合作,组成三头政治同盟。 相对于两巨头,克拉苏控制的军队最多,拥有的财富也最多,但是在战功方面却有所不足。克拉苏是罗马共和国晚期最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由于他的运作,开创了

  • 民国传奇女子施济美:19岁痛失初恋,此后30年追求者无数却保持单身,独守29年后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在民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民国传奇女子施济美,19岁痛失初恋,此后30年追求者无数却保持单身,独守29年后自杀。1920年,施济美出生在一个外交官家庭。单单讲她名字的由来就挺有趣的。据说是因为她的父亲施肇夔刚好出使美国,故为她取名为“美”。也有一说是由于她的母亲喜爱梅花,故而由

  • 周襄王姬郑:坐看春秋霸主轮番登场 无力与诸侯列国称雄 一生为亲兄弟所困扰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周襄王姬郑是东周君主,周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周襄王时地位已凌驾于周王及各诸侯国之上。周襄王,姓姬,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第六位君主,在位时期,天子势

  • 巾帼英雄秋瑾:一个来自保守家庭的革命者 一个从容就义的菇凉 堪称清朝末年最传奇的女侠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秋瑾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的改良家、革命者和外国传教士将女性缺乏教育和裹脚作为传统中国落后的象征。1890年代,

  • 巴寡妇清:秦朝第一传奇女子,比肩范蠡女商圣,曾资助秦始皇修长城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女子要成功的几率要远低于男子,然而在这种境遇下历史上还是有许多传奇的女子,今天小编说的这位巴寡妇清,她是秦朝第一传奇女子,比肩范蠡女商圣,曾资助秦始皇修长城。巴寡妇清,说的是在巴蜀地区的寡妇,名为清。清原本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成年之后嫁给了一位从事丹砂贸易的商人。然而

  • 杨继盛:明史上一个手无寸铁的钢铁英雄 大明第一直臣 铁肩扛道义 名垂万古而不朽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杨继盛是明朝中期著名谏臣,但他的宦海生涯却极其短暂,这主要是因为他震古烁今的一个"弹劾"。这个"弹劾"不同于一般的"弹劾",而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死劾"。 杨继盛"死劾"的对象是有着明朝第一奸臣之称的严嵩。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由于母亲早逝,年幼的他早早失去了母爱。八岁时本该入学,他却被后母指使去

  • 倒戈将军​刘牢之:淝水之战一举成名 却历经数次反叛 一生大起大落 迅速达到人生巅峰 转眼间又跌入谷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刘牢之是东晋时期名将,生长于尚武世家,其人面色紫赤,须目都异于常人,性格深沉刚毅,为人足智多谋。刘牢之一生大起大落,迅速达到人生巅峰,转眼间又跌入谷底。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东晋北府将领刘牢之的生平,用“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里不是用的成语本意,而是说的刘牢之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一举成名

  • 卜式:从羊倌做到御史大夫 这位草根逆袭的富豪 告诉后人什么是正确的爱国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卜式是西汉时期官员,因出资赞助朝廷拜其为中郎。纵观卜式的出身与生平,作为一个普通的牧羊人,身份卑微,能够走上仕途,从容为政,并发挥积极作用,非常难得,这无疑是他的幸运。卜式,河南温县人,祖上可追溯到战国大学问家子夏。繁衍到卜式这代,却只是个普通畜牧商家。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人物,却引得史学家班固为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