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朝时期妃嫔都是如何侍寝的?有何制度

清朝时期妃嫔都是如何侍寝的?有何制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98 更新时间:2024/2/2 3:12:4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共传十二帝,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都说羡慕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可谁知皇帝每日跟谁睡觉,睡在哪,睡多长时间都是有严格流程要走的。

在清朝时期,这些侍寝的嫔妃可不是凭心情爬上龙床就能得到皇帝宠幸了。

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帝宠幸嫔妃时,这些被召唤妃子要先在养心殿的偏殿候着,若谁被叫到了,晚上便准备到养心殿的西侧侍寝,其妃子便可以下班回自己住处。而侍寝皇帝的行宫要先在门前倒挂红灯。

另外嫔妃侍寝时,要先脱光被人用被子衣物裹着抬到殿内,侍寝结束后还要被人搀着背出来。今天我们就论这个规矩给大家说说,为清朝妃子要光着裹进去,搀着走出来。

翻牌制度

名嘴高晓松说过,古代其实不是三妻四妾制,而是一夫一妻一妾多婢多姬制。意思就是说话,你只能娶一个老婆,纳一个妾,但是可以找很多婢女。有些人可能会说了,那这不就是名义上的一夫多妻吗?其实在家庭地位上还是有一定区别。

古代皇帝虽贵为九五之尊,但也有家庭。我们都知道皇后才是皇帝的正妻,因此说话权力“帝家”地位也不是其他嫔妃所能触及。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与皇后大婚后,皇帝需先与皇后在坤宁宫住三天,然后才能搬回养心殿。上我们提到过养心殿,养心殿的西侧是专为嫔妃侍寝准备,而养心殿的东侧就专属皇后一人。

皇帝与皇后大婚后,皇帝便可以选择性宠幸哪位妃子了。一般来说,皇帝白天日理万机,只有晚上晚饭时才允许他翻牌子。

在清朝时,每位嫔妃都有一块绿牌子,到了侍寝时间就会由太监收集起来,整齐地摆放在一个银牌之中。

等皇帝吃完饭,太监会举着银盘跪在皇帝面前,若皇帝想宠幸哪位妃子,便把妃子的绿牌子翻过去,太监就懂皇帝什么意思了,就会去通知得到宠幸的妃子做准备。若皇帝今天没兴趣,便会说一声“去”,太监便会通知等候的嫔妃回宫休息。

裹被进入

那得到宠幸的妃子必须裸身、裹被进入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前朝的明代说起。

明朝嘉靖年间,皇帝老儿为求长命百岁,深信道教养身之法,召集大量十多岁的宫女,采其处女经血炼制丹药。为保宫女干净,经期期间,宫女只能饮露水、食桑叶。除此以外,他们还要受到嘉靖的折磨。

《明宫词》就有记录:“世宗性卞,待宫人多不测,宫人惧。”

大概意思是,嘉靖性格怪癖,侍奉他的人很多都被他折磨死了,因此宫中人都很怕他。这些十几岁的少女被折磨得实在受不了了,便起了杀心,等到嘉靖睡了,便用黄绫绸缎勒住嘉靖,还拿头上装饰的钗、簪等物刺嘉靖。制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宫女叛乱,后人也称壬寅宫变。

出于皇帝的戒备心,防止嫔妃之中出现刺客。因此清朝要求妃子必须裸体到宫殿侍寝。但皇帝的女人又怎能被他人瞧见?便想出了一个法子:侍寝的嫔妃先去一间屋子脱衣沐浴洗干净,宫女再用被子或衣服将其裹好由太监扛着背进寝宫。这样就大大减少嫔妃带凶器入内的可能性了。

侍寝时间

皇帝可不像你认为的那么幸福,他连房事时间都必须由他人把控。

首先进入寝室的妃子不能从皇帝身边跨过,更不能直接躺倒皇帝身边,而是要先等皇帝上床,妃子再从脚跟处爬入。

其次,皇帝宠幸妃子时,太监会在外面候着。若时间太久,太监便会大声高喊:到时间咯!如果皇帝不理太监,太监便会再喊三声。这是为了让皇帝不要迷恋女色,弄坏了身体。

最后,侍寝完的妃子需从皇帝的脚跟再爬出,这系列的流程就走完了。这时就有看官说了,不是说要搀扶出来吗?别急,我接着给你说。

搀扶出来

一般来说,侍寝完的妃子会被人裹着再抬出去,但为了多在皇帝身边多待一会,她们会想各种办法。

驼妃者仍以氅裹之,驼而去。去后,总管必跪而请命曰:留不留?帝曰:不留。则总管至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曰:留。则笔之手册曰: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亦所以备受孕之登也。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皇帝不留你,你便保不住这龙种。为了让皇帝留住,妃子们需要表现出一种皇帝很厉害的样子,自己已是体力不支,只有被人搀扶才能行走。如此以来,皇帝不仅感觉自身良好,很有可能会为了怜爱妃子,把她留下来。

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得到身边这位“老虎”的宠幸,大家不得不拼命相争。

自古以来,皇权都是历朝历代想要拥有的东西,为了保护皇权或者得到皇权的庇护,皇家不得不制定一系列的规矩来延续皇室相传。像延续香火这么重要的东西,必然也会有一定流程。只不过,若让我当皇帝,或许我更想在现在这自由自在的时代做一名普通人吧。

标签: 历史侍寝清朝

更多文章

  • 古代诛九族到底是什么样的 受到牵连的人为何不选择逃跑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诛九族

    还不了解:古代诛九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诛九族是哪九族?犯人亲属为何不逃跑?古代家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社会群体,在由家族为基础组成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少不了借助宗族的力量,而成功之后反哺家族也是应有之义,这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

  • 在清朝时期宫廷到底有多少规矩?为何每天都要冲龙沟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冲龙沟,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人们对于古代封建制度十分抵触,尤其是对于皇宫里伺候的那些奴才来说,他们的人权是丝毫不被保护的,伺候皇帝、妃子没有早晚可言,比我们现在的办公白领还要忙碌。可要说这些奴才都是抗拒的也是不准确的,在皇宫中当差可以说也算是有比较好

  • 在古代太监和宫女的饮食如何?有何差异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皇宫,清朝

    我国古代作为封建集权制国家,对于人与人之间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划分,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太监和宫女的伙食是非常丰厚的,以至于一些人为了能讨口饭吃,竟然自己动用葵花宝典的秘书,活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太监。第1点,太监和宫女的饮食分类。其实在后宫当中,太监和宫女扮演的角色差不多

  • 古代太子那么多明朝却是一个例外 他们是怎么坐稳太子几十年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明朝,太子

    对明代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的太子,为何能在储君之位上,坐一二十年时间而不倒。太子本应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人尊敬的明日之主,然而事实上,太子却是一个被放在阳光下的活靶子,成了众皇子及大臣们攻击的主要对象。历史上有许多太子在位多年,最后却倒在了登基的路上。然而明

  • 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 战场上为什么还出现弓箭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弓箭手

    还不了解:古代弓箭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弓箭根本射不穿盾牌,为何打仗时弓箭手却很重要?"弦木为弧,剡木为矢"——《易·系辞下》甭管你看不看古装剧,看不看以古代为背景的小说,玩不玩以古代为背景的游戏,更熟悉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你都一定了解射箭乃是古代最为主要的攻击

  • 古代打仗结束后 古人是怎么处理战场上面的尸体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尸体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尸体该怎么处理?古代战争残酷至极,动辄死亡几万几十万人,那这么多尸体要怎么处理呢?古代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但大都比较残酷,最后一种令人毛骨悚然!一将功成万骨枯,翻开数千年的历史,那些威名赫赫的名将,白起、王翦、韩信……

  • 古代造反到底是什么样的 将军有兵权就能造反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造反

    对古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造反真的那么容易?将军手握兵权,说造反就能造反?我们在阅读历史文献或者是观赏影视剧的时候,尤其是影视剧中的表现,好像这在古时候,造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一样,手握兵权,说造反就可以造反,但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造反可不是一件这么容易的事情

  • 古代打仗一般情况下都会放箭 弓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打仗

    还不了解: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在古代战争中,被弓箭射中很难生还?在影视剧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细节:那就是两军对垒的过程中,如果将士们被弓箭射中,往往很难有机会生还。按照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被弓箭射中,考虑到弓弩射程的因素,往往只是皮肉受伤,很少伤害

  • 古代打仗伤亡肯定很大 古人能够躺着装死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打仗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士兵能不能通过装死来逃生?导言战争的场景都是十分悲凉,不计其数的士兵到了战场后陆续倒地牺牲,在战场上人命简直如同草芥啊!可是有一个难题,战斗冲锋的时候,士兵为什么不装死倒地,随后等战争结束再站起来呢,那样不就能防止牺牲了吗?在战场

  • 崔玄暐:唐朝时期宰相,曾发动神龙政变复辟李唐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朝宰相,前燕秘书监、博陵崔懿后裔,胡苏县令崔慎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博陵崔氏大房。早年历任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职。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拜相,授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