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里程碑,它彻底改变了国际关系。一方面,它导致了多个帝国的衰落和崩溃;另一方面,它也引发了新的国际体制和多元化的国际关系。
在这场战争中,前苏联、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以及法兰西三部分帝国都遭到彻底摧毁,此外,随后几十年间伊斯兰帝国也逐渐衰落并最终解体,这样一来,原有的封建体制便不再存在,而新生代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开始出现。
随之而来的是新旧势力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1918年巴尔干半岛上诞生了俄波战争,1920年土耳其人将波斯人德雷特·卡扎金逐出伊斯坦布尔;1922年意大利军队侵略海湾省;1923年德意志军队侵略波兰;1939-1945年又是从“吞食”东欧开始的“亚采散”,目标明显是实行德意志民族优势理念,由此形成了战后时期不合作主义性质的权力格局。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使原有浮动性体制改变,在1918年11月11日《马勒伦敦大和约》中,英法等八个胜利国正式将前英、意、德三大邦联忽视,从而使得原有浮动性体制改变,这也相当大地影响了20世纪的国际政治。
20世纪30-50年代间,由此形成了以胜者集团(五大)作为中心,实行内外部博弈格局。
五大集团中相对独立、相对独裁、相对权力集中,五者之间存在不合作性特征.
如:1945-47年问裂情况尤甚.五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它们各自把国际格局当作自己的“政治遮羞布”。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国际体制的出现,1945年7月26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成立了联合国。
之后,联合国在促进和平、保障人权、发展民主、协助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相应地,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国际关系。
如1951年5月8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1955年5月14日成立了中东安全理事会(MESC);1956年9月18日成立了原来的东盟;1960年9月15日成立了原来的非洲单一体制(OAU)等.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国际关系造成巨大冲击,对当时浮动性体制造成影响,进而使得20世纪以五大集团作为中心,实行内外部博弈规律格局,并使得新生代民族独立运动开始出现,从而形成20世纪早期多元国际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国际关系。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多方势力间的竞争,特别是德意志帝国对伊斯坦布尔协定中控制地位的意图,此外,当时残酷的军备竞赛、不合理的边界条约、强权政治也促使欧洲大国开始战斗。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发动战争,开始了一场波及整个欧洲大陆的血腥冲突,由此引发的浩劫不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富流失,而且也影响到全球各个角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原有体系几乎宣告瓦解,1815年以前存在的各民族王位、封建体制都遭到重创:奥匈帝国、俄国、波兰以及中小民族都遭受巨大打击。
比如奥匈帝国覆灭、俄皇室逐出、波兰独立、帝伊斯坦布尔协定废止,各民族之间相互侵略、相互散步也随之而来。
随后,法意英三条船舶搭乘“五星”十字军,签定《凡尔赛条约》,这标志性文件重新树立了一个新体制:它使用武力将德意志帝国削弱,殖民地独立;在中东部分割原有领土;重新定义德意志-法意-奥匈边界。
《凡尔赛条约》还标志性地扩大了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三者对中东、北非、南高加索、博鳌等地区的影响.三者还将俄皇室所有海外领土割连,这样一来,原有天然障壁德意志帝国所控制的中欧地区,无形中被三者瓦解.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使得传统的强权外交体制受到重创,随之而来的是新时代的多边主义。
各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甚至文化上都有了不同的相互影响,从而促进各国间的协作与合作。
例如,1919年7月28日,《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标志性地成立了联合国前身“凡尔赛会议”。
该会将实行新一代全球性多邦体制以法律取代武力、以协商取代对立、以共识取代强权,同时,这也奠定了20世纪国际法律体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