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问曾国荃要五万两粮饷,曾国荃为什么答应给十万两!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问曾国荃要五万两粮饷,曾国荃为什么答应给十万两!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3/12/6 6:23:13

左宗棠出征福建抗击法军,他向曾国荃要五万两粮饷。曾国荃说:“五万两不够,我给十万两。”同僚却说曾国荃打肿脸充胖子。

1883年中法战争开打,73岁的左宗棠上书朝廷、分析局势,并且主动要求赴边督军抗敌。可面对此战,清政府却没有多少的胜算。一来是因为主帅左宗棠年事已高,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极有可能力不从心;

二来法军不管从兵力上来论还是从装备上来收都明显高于清军。所以清政府虽然表面上同意了左宗棠的出征,可实际上他们已经做好和谈妥协的准备。

不过这一切左宗棠并不知情。身为湘军将领,他自知军人信念感的重要性。未在战场较量过又岂能善罢甘休。

为了对付法军,左宗棠是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四处招兵买马,摇旗呐喊,从湘军中抽调出上万名精兵组建御敌队伍。

可眼下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他及时去关注:上万人的队伍千里迢迢赴闽作战,路途以及战时、战后的粮饷发放又该如何解决?

总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来打仗吧?为此左宗棠找到李鸿章,希望他能批给自己五万两银子用作粮饷。不过李鸿章一早便知此战是不会打起来,所以是一分钱支出都不想给。

面对李鸿章冷淡的态度,不免让左宗棠想起自己昔日领导曾国藩的好。倘若曾国藩在场,必定是大力支持自己出征。

只可惜中法战争发生之时曾国藩已经去世多时,无奈之下左宗棠只能转道江南省,去拜访另外一个人曾国荃。

这个曾国荃是谁呢?他是曾国藩的同胞兄弟,在曾家十三个兄弟中排行老九,所以人送外号“曾九”,曾国荃同样也是湘军将领之一。

早年间他曾因力挫太平军而留下赫赫战功,光绪年间他曾先后历任山西、湖北等地的巡抚,如今他又是时任的两江巡抚。两江地区由于富庶,所以在战时一般都会被上级要求筹措粮草。

如今左宗棠直接去找他,就是希望能凭借他的威信和实力助自己一臂之力。话虽如此,可左宗棠和他的交情一般,外加时局动荡,谁也不敢保证曾国荃就一定会买账。

左宗棠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曾国荃,不过曾国荃当时的礼数态度还是让左宗棠吃了个定心丸。

此话怎讲呢?原来曾国荃听闻左宗棠即将到访消息,当日便带着仪仗队亲自赶到码头迎接。稍后还为左宗棠接风洗尘,甚至召集来江宁所有的官员陪同吃饭。

如此盛大的排场,搞得有事相求的左宗棠都快抹不开面子了。

不过酒过三巡之后,左宗棠还是和曾国藩说明原委,并且跟他提到想要五万两军饷的可能。要知道那时的五万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已知清朝1两银子就可以购买100多斤的大米,五万两就等于现在的1千多万元。

如此庞大的开支,即便是两江地区再富庶,曾国荃就真的拿得出来那么多钱出来吗?

其实在座众人听闻后,也都纷纷劝诫过曾国荃:钱可以出,但还是要少出。不如就和左宗棠来个讨价还价,先出了3万两再说。

可曾国荃却并没有这么做,他直接告诉左宗棠自己会负担抗法湘军的军费,只要等朝廷的调令一到,自己立马去调钱过来。

眼看着左宗棠还有几分的犹豫,曾国荃继续补充到“五万两应该不够,我补十万两给司令。”此话一出,左宗棠立马两眼放光,对曾国荃是感激不尽。紧接着他马不停蹄赶回去继续筹备军事,但求力挫法军。

曾国荃的应允就好比给左宗棠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两江的同僚可差点要被曾国荃的“狮子大开头”给吓死了,毕竟十万两军费非同儿戏,一时半会上那去筹措那么多军费给左宗棠呢?

曾国荃这下可是打肿脸充胖子,要逼死他这些下属了。

可事实上曾国荃有自己一套见解。首先左宗棠不能冒冒然来伸手要钱,军费支出还是需要朝廷的调令。

可左宗棠即便向上去申请这份调令,朝廷也未必会批复给他。毕竟局势艰难,朝廷态度也不明朗,此战还打不打的起来都不一定,更何来统借军费一说。

再者,中法战争即便真的一触即发,那么曾国荃的两江地区也免不了要征收军费,到时候谁哭穷都没用。倒还不如先答应了左宗棠再说。

更何况左宗棠一把年纪都还能有如此的决心和斗志,曾国荃还是不忍灭了他的信念,所以也就随口答应下来,权且就当开张空头支票、给他一点心理安慰罢了。

最后的现实也证明曾国荃所言非虚。中法战争始终未能开打,左宗棠也没有被派去前线出战,法国甚至可以不胜而胜,换到对越南的宗主权。

这场冲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而告终,纵然难得有如左宗棠这类的“硬骨头”,也始终无法改变清朝没落的历史的走向。

标签: 中法战争左宗棠曾国荃

更多文章

  • 1984年,越战一等功臣杜海山被妻子起诉离婚,当他把自己的秘密公之于众后,妻子却不离婚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海山,越战一等功臣

    “这日子没法过了!”1984年,越战一等功臣杜海山被妻子起诉离婚,理由是他给家里的生活费非常少,而大部分工资都被他私藏了起来,无奈之下,杜海山只好将自己的秘密公之于众。“这日子没法过了!”1984年,越战一等功臣杜海山却被妻子告上法庭,在法庭上,妻子哭

  • 1943年,日军砍下一名澳大利亚人的头,却为了这一刀,付出10万日军生命的代价,甚至连天皇也被要求以死谢罪……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乔治·伦纳德,情报员

    二战的战火席卷了半个世界,澳大利亚也未能幸免。当日本刽子手对一名澳大利亚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岛行刑的时候,被记者拍下了照片。感觉生命就像鱼肉般任人宰割,完全没有尊严和体面可言。这名澳大利亚人手脚被铁链捆绑着,眼睛被黑布蒙着,周围还有许多日军士兵和无知的群众在呼喊。刽子手冷冰冰地站在那,似乎再等一声令下

  • 日军的手段能有多病态?把人扔进恶狗窝里,还拿活人当试验品,连年仅三岁的小孩子也不放过。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日军,镐把炖肉

    日军为了让劳工干活,为他们准备了数十道刑罚,每个都极其残忍,最为恐怖的就是“镐把炖肉”,名字虽然听起来不错,但这个酷刑可是相当残忍,谁要是想逃出去,被发现后就会用镐把将双腿打得皮开肉绽,连骨头都会弄碎,不管年龄多大,是病弱老人还是三岁儿童,都会将双腿打烂,很多日军为了能够看到

  • 假如你生活在动荡年代,被日军抓去当了劳工,日本人对你运用各种酷刑,那么你还能活着回来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劳工,酷刑

    只有反复的重提历史,我们才能铭记教训,日军在侵华期间,对中国百姓战士做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说到抗日战争,我们会想到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会想到奋勇杀敌的战士,会想到日军惨败的模样,殊不知千千万万的百姓也在受苦受难,他们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却在后方支援前线。无论发生什么,百姓永远是

  • 1980年,日本军舰发现了一艘上浮的苏联核潜艇,然而当他们想靠近时,却被苏联艇长一句话吓得屁滚尿流,这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苏联核潜艇,K-122核潜艇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苏冷战正酣,位于远东地区的苏联太平洋舰队得知美国太平洋舰队将要到日本附近海域活动,于是派出了K-122核潜艇出海执行监视任务。K-122核潜艇是苏联研发的第一代核潜艇,又使用多年,因此十分不稳定。1980年七月初,K-122潜艇在艇长希佐夫上校的带领下驶向了茫茫大洋,一个多月的时间一

  • 浅析二战的起因和开端,它为何会发生?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二战

    引言历史学家说,我们现在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这是希特勒的战争。但是,英国方面更明智的外交能否使欧洲免于一场毁灭性的冲突?回到1970年代,当我还在上学时,我的历史老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非常着迷。他们教导“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1930年

  • 赤壁之战时,最先提出火攻之计的不是周瑜,也不是诸葛亮,而是黄盖!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盖,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火攻之计

    黄盖确实给曹操写过诈降书,但是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是假的,只是小说内容而已。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复北方之后剑指南方,率领几十万大军欲一统天下。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面对气势汹汹的曹操大军,诸葛亮献策联孙抗曹,并亲赴东吴“舌战群儒&r

  • 同样是背水一战,韩信成功,而刘邦失败,其中的关键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背水一战,井陉之战,彭城之战

    在中国战争历史上,有两场战争格外引人瞩目,不仅仅是因为这两场战争的主角分别是兵仙韩信和霸王项羽,更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以少胜多的传奇。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以一当十,以号称“数万”的军队打败了赵国号称“二十万”的大军。而项羽更威猛,在彭城之战中以3万军击溃刘邦率

  • 战败被俘后,廖耀湘拒绝跟韩先楚握手,并说:要林彪来,再干一场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廖耀湘,韩先楚

    辽西会战成为了廖耀湘的收官之战,却也是他一生至痛。然而对于这场战役的失败,在他心里,他并不认为是自己仗打得不好,正如昔日西楚霸王一样,兵败垓下,喊出的那句话“非战之罪也!”甚至在被俘后,廖耀湘拒绝跟四野大将韩先楚握手,并说到:让林彪来,再干一场。是的,廖耀湘输得并不服气。那到

  • 八省各十大名将,论功比美,第一实至名归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名将

    中国古代名将,由于历史原因,主要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八省。以下为各省出类拔萃之十大名将。(皇帝如刘裕、陈霸先、李世民,枭雄如项羽、曹操、冉闵,皆不在其中)一、陕西十大名将郭子仪白起、李靖、王翦、郭子仪、耿弇、马援、窦宪、韦孝宽、杨素、韩世忠。陕西名将,确实出类拔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