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部队出征老山前,一名解放军小战士借来录音机,抱着它声嘶力竭喊了26声娘!当母亲听到后心如刀割,泪如雨下……
这位小战士名叫马占福。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解放军战士们奔赴中越边境,用鲜血与生命铸就了中国的边防安宁,但越南的死性不改,在中越边境主动挑衅,引发更激烈的武装冲突。
小战士马占福的部队也被调至前线,对抗随时来袭的越军。他是第一突击队的队员,每次行动他都要冲在第一线,是战场上最勇猛的一把钢刀,但也常常与死神作伴。
1987年,老山战役爆发,马占福所在部队驻扎在老山前线,随时待命准备发起突击。1月5日清晨,盘踞于高地上的越军刚把部队集结完毕,四周突然枪声大作,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越军应声倒地。
眼尖的越军往四周一看,才发现山坡上埋伏着不知多少解放军,那正是马占福所在部队。他们趁机摸到敌人眼皮子底下,忍受着各种蚊虫的叮咬,埋伏等待了28个小时,终于等来了越军松懈的时机!
指挥员一声令下,马占福率先从草丛中蹿出,向敌人高地发起冲锋!高地上的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退往附近的屯兵洞里。屯兵洞附近架有很多隐蔽的机枪点,越军企图依靠
这些工事挽回颓势。
不过这种行为无异于自讨苦吃,敌人隐蔽的机枪口一开火,马占福拿起炸弹和步枪就往那个机枪口冲。马占福一个滚身,躲过敌人的机枪扫射,精准地将炸弹投入敌人的机枪工事中。
“轰”的一声,敌人的屯兵洞被炸得粉碎,连带着里头的敌人都被炸上了天。不过其他机枪点还在开火,马占福不敢马虎,自己多快一秒,就有可能拯救更多战友的生命!
当他往另一个机枪点冲锋时,敌人却突然加强了火力。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机枪突然开火,马占福躲闪不及,猛烈的机枪火舌扫过他的腹部,鲜血一下子从腹部流出。
剧痛让马占福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马占福低头往下一看,腹部被敌人的机枪打出了个大窟窿,甚至一截肠子都露在外面。他咬着牙,将肠子塞回肚子,并拿出急救包为自己做了简单包扎。
同时,马占福不忘观察四周敌情,挪动着身体躲避敌人火力,并寻找可能的突破点。但是,敌人的子弹又击中了他。马占福一下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敌人依靠着屯兵洞的地势仍在负隅顽抗,战况愈发焦灼。不知过了多久,马占福被耳边的炮声唤醒。他艰难地睁开双眼,双目怒视前方,敌军的机枪手已经不再躲藏,将后方的队友压制得动弹不得!
马占福怒不可遏,手中紧紧握住自己的爆破筒,拖着受伤的身躯一步一步往敌军阵地挪。敌军只顾着扫射,没有看到角落里的马占福。
大约只剩下两米距离时,马占福用尽全身力气。扑向敌人的机枪口,他声嘶力竭地怒吼着,并将手中的爆破筒塞进敌人的机枪孔。
越军被吓了一跳,忙抓起地上的爆破筒往外面扔。可再看马占福,他竟用自己残破的身躯将敌人的射击孔牢牢堵住,挡住了那挺喷吐火舌的机枪。
最后一丝力气,马占福回头喊了一句:“班长!”随后一声巨响,敌人的机枪哑火了大半。“冲!为马占福报仇!”班长含着眼泪,向敌军发起冲锋。敌军的斗志被打垮了,战斗胜利了,只是马占福再也看不到了……
马占福在牺牲后,遗物被寄回家中。战士们出征前都会留下一封遗书和录音机,马占福的遗书也被解放军们送回家里,交到马占福父母手中。
父母按下录音机,他们听到了马占福生前最后的留言。那是他生前喊出的一声声“娘”!马占福知道母亲不识字,他便在出发前在录音机里留下遗言,千言万语堵在嘴边,最后化为了26声催人泪下的“娘!”
每听到一声“娘”,马占福父母心中就如同经历一次针扎刀割,但这是儿子留给自己的最后的声音了!
可年迈的父母远在青海,儿子却埋在云南,贫穷与路程,让父母在临终前都没有机会给儿子扫墓。直到25年后,马占福的弟弟终于来到哥哥身边,带走了一抔黄土,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亲人的相聚。
让我们向马占福,向那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致敬!正是他们付出鲜血与生命,守望祖国边疆,才换来安宁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