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永嘉南渡

永嘉南渡

永嘉南渡

永嘉南渡是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1),北方人大批迁移江南地区。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混战中原,大体上自永嘉元年司马睿移镇建业开始,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有的大姓带领宗人部曲数百,数千家南下。永嘉五年,刘曜,石勒破洛阳,“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北方人南渡称“永嘉南渡”。十六国先后割据北方,南北分裂时期,仍不断有人南下。东晋南朝为安置北方士民,在南方设立了侨州郡县。大量北方士民南渡对社会经济发生了重要影响。

有关“永嘉南渡”的历史故事

  • 永嘉南渡时,司马懿的后代中有5位南下,为何司马睿成了中兴之主

    西晋王朝在摇摇欲坠的处境之中,长安、洛阳这些军事重镇,虽然还在西晋手里,但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而司马家的各大宗室以及北方贵族们,此时已经在考虑一场规模浩大的迁徙活动。永嘉南渡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大量北方贵族,为了躲避胡人的残害,选择南下偏安一隅。这期间司马家的王爷们,一共南下了大概10位,

  • “永嘉南渡”的目的是什么?永嘉南渡起到哪些作用?

    南渡背景公元331年,汉赵攻下洛阳城,而此时正逢晋怀帝被杀。汉赵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汉族人大型屠杀,导致许多民众大肆逃难。由于晋怀帝年号为永嘉,故将此持续了多年的大规模南迁称为“永嘉南渡”。登基前言公元317年,长安已是陷落。当此时,皇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就此灭亡。西晋的星辰就

  • “永嘉南渡”对中原格局有哪些影响?

    衣冠南渡,亦称作衣冠南度,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大意指我国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现南方地区。一般认为,差不多从中华文明诞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政治经济中心。后伴随战争、政局动乱、人口、政权所作在地的变迁等,我国历史上有3次大规模的文化、经济中的转移,文学界一般描述为“衣冠南渡&

  • 永嘉南渡:对汉族保存中原的文化带来了便利 还加强了南北的沟通

    众所周知,因为气候的变化或是战乱等原因,能够一直待在一处繁衍后人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祖先都迁移过。有的是小范围的迁移,还有的则是举国迁移。历史上永嘉南渡就是汉族的一次大规模迁移。春秋年间到西汉末年这段时间里,可谓是我国历史的温暖期,秦汉每年的平均气温比现在大约高一度左右,所以当时的江南很湿热,是不利

  • 永嘉南渡之后司马睿登基为帝 最后却被王敦活活气死

    南渡背景公元331年,汉赵攻下洛阳城,而此时正逢晋怀帝被杀。汉赵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汉族人大型屠杀,导致许多民众大肆逃难。由于晋怀帝年号为永嘉,故将此持续了多年的大规模南迁称为“永嘉南渡”。登基前言公元317年,长安已是陷落。当此时,皇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就此灭亡。西晋的星辰就此黯淡,自是会迎来下一光

  • 永嘉南渡是如何发生的?永嘉南渡的历史意义及评价

    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浪潮,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永嘉南渡,又称“南渡之变”。中原民户迁至长江流域者超过百万,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南迁时间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中国古代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