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奴隶?就是他自己以及他的子孙都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人随意买卖的人就被称为奴隶。很多人在骂西方“贩卖黑人奴隶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某个国家,直到民国灭亡,买卖人口还都是合法的,那算不算奴隶买卖呢?看过冯小刚电影1942的朋友都有印象吧,难道这种零星的人口买卖就不算“奴隶贸易”吗?
而如果一个帝国即有像印度一样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又将所有皇室天下养,而且帝国之内的所有乡绅都不纳粮交税,这会是成什么样子呢?而这个王朝,至今仍被许多人吹捧,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将人分为严格等级的帝国
很多人谈到历史就骂清朝和元朝,似乎没有这两这个朝代历史就会改变了一样。
但这些人却不从历史和文化上找原因,他们不懂,唐宋元明清本质上都是一个样子,都是帝制的家天下时代。
为了一点狭隘的卑微心理,忽视了儒家文化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
在一个不重视科技人才,将考试、做官、封妻荫子当成最高荣誉和追求的帝国内,就是再循环往复两千年,依然还是“大清国”。
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之所以能在亚洲脱颖而出,他们那个不是在文化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呢?
日本明治维新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脱亚入欧”,在源头上将自己从理学的约束下解脱出来。
日本为何能够发展那么快?难道不是因为重视现代化教育和尊重科教人才的结果吗?看看日本钱币上印的谁,这说明了什么?
如果一个帝国将人用皇权强行分为三六九等,这和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什么区别呢?
而明朝朱元璋当初的构思就是,将人分为军籍、匠籍、兵籍、贱籍等层次鲜明的几个等级。
搞不明白,同样是人,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有什么错呢?只因为他出生在一个艺人或工匠家里,他一辈子就低人一等。不但没有了科举上进的机会,在生活上连他们的婚姻和同族都受到歧视。
朱元璋搞这一套制度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使用皇权,将帝国之内的所有人都进行明确的分工。
这样一来,即便他死了,所有人依然会像钟表上的螺丝钉一样牢牢固定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帝国依然可以快速的运转。
但这样以来,贱民永远都是贱民,想抬籍简直比登天还难。而像朱元璋这样的皇族,却世代由百姓供养,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有为的。
·帝国最大两大蛀虫
如果让一个五口之家不干活还能享受高工资,还是帝国的皇族,那么三百年后这个五口之家能发展出多少人呢?
朱元璋可能当年是被饿怕了,所以他当上皇帝之后,对自己的家人是特别的好,好到他为子子孙孙都安排好了光明的未来。
但朱元璋忘记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犯糊涂。作为家长,过分关爱到后来往往反而是伤害,明朝就是这样的例子。
同样是穷苦人家出身,同样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当年说好的同生共死,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好兄弟,当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却被朱元璋一个个地给弄死了。
朱元璋的理由很充分,这些人太有本事,也太大胆了。他们既然当初敢造元朝的反,那这些兄弟会不会有朝一日也造我们朱家的反呢?
为了老朱家的千秋万代,不好意思,什么誓言谎言都不是事,你们都去死吧!在朱元璋的一顿收拾下,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被清洗殆尽。
即便这样朱元璋还不放心,不但设计“胡惟庸案”废除了维系了千年的宰相制,还建立了令官员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有人说,对于一个封建帝国而言,朱元璋没错,就该将大臣像防贼一样的防着。
而这样的做的后果是,将君臣关系彻底变成了彼此妥协的利益关系,谁还会真正为之卖命呢?
秦唐汉宋没有这种把大臣当成家奴的厂卫制度,人家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吗?
而朱元璋和朱棣发明了厂卫制度之后,就真的好了吗?
“土木堡之变”之后,咸鱼翻身的文官集团不一样将朱姓王朝玩弄于手掌之间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道理朱元璋没想到吧!
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明朝灭亡,朱元璋的子孙已经发展到了100多万人。这些人不但拿着高工资,还享受着各种特权。
他们要不拥有土地,要不称霸一方,要不开采矿产,将帝国所有的优质资源全部都占为己有,而将所有的负担都平摊到了明朝百姓身上,他们能不造反吗?
而明朝的另一大蛀虫就是官绅集团,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文官集团。
刚才已经说了,在“土木堡事变”之后,像正德、天启这样的皇帝都能被文官集团给活活弄死,他们什么不敢做呢?
无论是正德或天启,以及看似窝囊的朱祁镇,他们都想通过改革将自己变成另一个“朱元璋”。
但是,已经掌握了生杀大权的文官集团会将自己再次变成朱元璋时期可以被任意宰杀的羔羊吗?
在这一场场权力的游戏中,明朝的这两大集团内斗得你死我活。虽然名义上帝国是老朱家的,但文官集团一样可以不交税、不纳粮。
而这些大地主又占据着全国最好、最优质、最多的土地,这让明朝的百姓生活越往后越难过。
是八旗灭的明朝吗?是朱家皇室成员和明朝大地主阶级共同的贪婪将明朝逼向了死胡同,而不是李自成和爱新觉罗氏。
即便是没有小冰河时代,我国历史上的王朝能超过三百年的有几个?
他们的规律都是开国皇帝强硬并奋发,后世子孙越来越贪婪和腐化,加上土地兼并和农民起义,帝国自然就崩塌了。
历史,即便没有朱元璋,也会有其他人。如果推翻元朝的不是朱元璋,朱元璋不是汉人,后面的历史又会怎么写呢?
其实,当我们翻开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历史你会发现,这些都是贵族之间的游戏。古代穷人有几个能读得起书的?不读书他们有机会上位吗?就算上位了,如果不是大家族出身,他们多数还都是小跟班,这和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我们用太过理性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历史时你会发现,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
而对于朱元璋设计的“种姓制度”和“文官体制”,读者您觉得朱元璋会想到后来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