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宋统一灭了6国 如何处置这6个亡国之君的?

大宋统一灭了6国 如何处置这6个亡国之君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81 更新时间:2024/1/10 13:04:38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赵匡胤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灭掉以上6个国家后,是如何处置这些亡国之君的?

一、后周

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七岁周恭帝柴宗训继位。周恭帝柴宗训年龄尚小,无力掌控朝政,于是,赵匡胤抓住时机,谋划了陈桥兵变,兵不血刃的取代了后周。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赵匡胤厚待周恭帝柴宗训,一切待遇不变,仍按皇帝规格享用。还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使子孙永享富贵。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逝世于房州,时年20岁,谥号为“恭”,归葬于顺陵。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氏子孙?为和平收服树立典范

二、南平

南平(924年963年),又称荆南、北楚,是高季兴所建立的势力,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公元962年11月,南平君主高保勗病死,遗命其侄高继冲继位,并被宋朝拜为节度使。

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攻打南平,高继冲放弃抵抗,南平灭亡。南平灭亡后,宋朝一度任命高继冲为荆南节度使。不久之后,高继冲被改命为武宁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年),高继冲于武宁节度使任内去世,赠侍中。对于高继冲来说,应该是善终的结局,也即没有史料表明他遭到了北宋的加害。

三、武平

武平节度使,简称武平军,是五代十国时期,位于今日湖南一带的割据势力,在马氏楚国覆灭后,武平是湖南地区割据势力的名称。公元951963年间,共经历四任三姓节度使,后为宋朝兼并。末代节度使是年仅12岁的周保权。

归降北宋后,周保权任命其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居住京师。乾德五年(967年)迁右羽林统军。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周保权出知并州(今山西榆次)。雍熙二年(985年)去世。和高继冲一样,周保权因为不构成什么威胁且没有激烈抵抗,所以也获得了厚待。

四、后蜀

后蜀(934年~966年),又称孟蜀,是五代十国之一,孟知祥所建立的势力,定都成都。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发兵攻伐后蜀,次年(965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

孟昶投降北宋后,从成都押送到北宋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的途中,成都有数万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他送行,人们哭送着,男女老少沿江护送,其中哭得恸绝者数百人,孟昶掩面痛哭,老百姓一直从成都送到键为县,达数百公里,其场面十分感人。

孟昶到达汴京,被授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七天后,乾德三年(965年)六月十一日,孟昶去世,时年四十七岁。赵匡胤为他辍朝五日,追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孟昶的去世实在比较离奇,这不禁让人怀疑他遭到了北宋的加害。

五、南汉

南汉(917971),是五代十国之一。位于现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历四帝,国祚54年。大宝十三年(宋开宝三年,970年),北宋派潭州防御使潘美率军攻打南汉,次年(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军节节进逼,刘鋹挑选十几艘船,满载金银财宝及嫔妃,准备逃亡入海;还没出发,宦官与卫兵就盗取船舶逃走,刘鋹只好投降,南汉灭亡。

宋太祖赦免刘鋹的罪,并以其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开宝八年(975年),北宋灭南唐后,将刘鋹改命左监门卫上将军,进封彭城郡公。宋太宗即位,再改封其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刘鋹去世,被赠授太师,追封为南越王。对于刘鋹来说,不仅获得了善终的结局,而且待遇也是十分优厚。

六、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南唐其实早就向赵匡胤称臣了,但是这显然不够。公元974年,赵匡胤兴兵十万,由大将曹彬、潘美等率领杀向南唐。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南唐灭亡了。“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归降后,赵匡胤也没有痛下杀手,将其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

宋太宗即位后,改封李煜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追赠其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关于李煜之死,有人怀疑和宋太宗赵光义有关,不过,这只是猜测,缺乏史料的佐证。

标签: 五代十国宋朝亡国之君

更多文章

  • 古代平民说话也用文言文吗?也是“之乎者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言文,白话文,之乎者也

    古代人是讲文言文,还是白话文?文言文,读懂咋就这么难?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文言文和口语间的差异,并没有像如今这样显著,倒不是因为古代的文言文浅显易懂,而是当时人们的口语风格比较接近文言文。那么古人究竟是用文言文说话,还是用白话文说话?有什么根据古代的底层老百姓究竟用的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由于没有音像

  • 明朝、南明和伪明皇帝年号庙号谥号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明朝,明朝皇帝年号,明朝庙号,明朝谥号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自缢,宣告在北京建立的明王朝灭亡。其实,朱姓明朝并没有灭亡,在南方还有多个明朝皇帝。甚至贯穿整个清朝,都有人自称是清朝后裔,起义造反。明朝皇帝年号、庙号、谥号德祖朱百六━玄皇帝(朱元璋)懿祖朱四九━尊皇帝(朱元璋)仁祖朱五四━淳皇帝(朱元璋)洪武皇帝太祖朱元璋━开

  • 中国第一位活着的太上皇:刘邦父亲刘太公刘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第一位太上皇,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煓

    毫无疑问,汉太祖(汉高帝)刘邦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开创了我国古代重要的朝代汉朝,并为其奠基,使它存续了数百年,也为如今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赋予了姓名。有说,刘邦的父亲是历史上第一个活着的时候当上太上皇帝。哪个太上皇不是活着的时候当的?死了能当太上皇么?应该说刘邦的父亲是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或第一位没

  • 从别的省份分出来的省市 分家后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分省

    秦始皇灭6国,统一了中国,但是那时候的版图还没有那么大,随着后来的王朝不断开疆扩土,领土面积翻了数倍,在元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版图甚至达到了欧洲大陆,到清朝的时候,各地域的划分都比较的清晰了。在刚开始的情况下,国家地区划分还并不是行省制,只是从郡县制一步一步转变而成。古时候的区域划分非常少,比如东汉

  • 在清朝八旗中,为何正白旗能与两黄旗平起平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八旗,正白旗,镶黄旗,正黄旗,上三旗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清朝政权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还在清朝政治体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明末清初时期的满洲八旗铁骑,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土地上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甚至放眼当时的整个世界,在冷兵器对

  • 为什么秦朝框住了中国的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疆域,中国疆域,中国版图

    你注意一下各朝代的地图会发现秦国统一后的区域在以后几乎都是各个朝代统治的中心区域,以后的大部分中华文明都在这边产生发展,在这里面产生的国家都被认为是正统,像北宋和辽国,不论古今,没人会真正认为辽国是中华的正统。最重要的是后面的王朝的疆域都是在秦朝的疆域的基础上向外扩展的,秦朝所有的国土除了一小部分分

  • 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秦子楚真被戴绿帽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嬴政,吕不韦,秦子楚,秦庄襄王,戴绿帽

    中国十大窝囊帝王里往往会出现秦庄襄王子楚,认为他将别人的私生子当成亲儿子养,且死后传位于他,这个儿子就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他有三个名字。一曰嬴政,他是秦庄襄王之子,“秦人赢姓&rdqu

  •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大航海时代昙花一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和,郑和下西洋,大航海

    600年前中国的开挂之旅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为何却戛然而止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从他侄儿朱允炆手中抢到皇位,是为明太宗(后改为明成祖),他怀疑朱允炆逃到海外,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

  • 火锅的起源和千年历史:从皇家御膳到全民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火锅,火锅历史

    诸多美食之中,不得不说,“火锅”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的周边,聚齐了中华美食的关键汤羹、调味、面点、时鲜与荤食……究其“锅物”,无外两种“一荤一素”。它并不依赖厨师,却集烹饪和品味于一处,鲜绿红白皆可调

  • 刘备和关羽、张飞二人,并没有“桃园三结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国演义

    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想到他们祭告天地,焚香而拜,结为异姓兄弟的故事。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开的桃花林中,端放着一黑漆案桌,桌上摆满了乌牛白马等祭礼,案前有三人正庄重地焚香跪拜。其中,跪在正中间的,两耳垂肩、面若冠玉,此人正是刘备;跪在左边的,面若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