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十六帝:加上南明追尊为帝还有十二位

明朝十六帝:加上南明追尊为帝还有十二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13 更新时间:2023/12/10 14:41:20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历经16帝,共计276年。明朝灭亡后,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南明王朝。南明历时仅18年,先后有弘光、隆武、永历几位皇帝。

不过,明朝及南明,都分别还有6人被追尊为皇帝,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分别是谁?先来看看明朝。

古代开国皇帝,似乎都有一种最尊先祖为帝的习惯,如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但是追尊“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如三国时期的曹魏,先是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后又追尊曹操的父亲曹嵩为“太皇帝”,最后追尊曹嵩的养父曹腾为“高皇帝”等等。朱元璋这个乞丐也不例外。

朱元璋的追尊

一、明德祖朱百六。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娶胡氏,生二子:长子朱四五、次子明懿祖朱四九。庙号“德祖”,谥号“玄皇帝”,葬于明祖陵。

二、明懿祖朱四九。他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四九娶侯氏,生四子:长子明熙祖朱初一、次子朱初二、第三子朱初五、第四子朱初十。他的庙号为“懿祖”,谥号恒皇帝,同样葬于明祖陵。

三、明熙祖朱初一。他是朱元璋的祖父,生子朱五四。朱初一的庙号为“熙祖”,谥号裕皇帝,葬于明祖陵。

四、明仁祖朱世珍。初名朱五四,是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曾带着一家迁居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1344年,遇到大旱和瘟疫,朱世珍及妻子陈氏先后去世。朱元璋称帝之后,自然要追尊父母,于是朱世珍被追尊为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葬于明皇陵。

根据朱元璋自己写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

所以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是个根正苗红的农民,而且还是个没有地的农民,负责给别人种田,处于社会最底层。

在朱五四死后,朱元璋在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终于将竹席包裹的双亲,搬到了父亲指定之地,依时辰、方位等将双亲下葬;后来没过多久,天地风云突变,元朝龙脉在朱家龙脉的强势冲击下摇摇欲坠,起义不断,最终明朝灭亡,朱元璋强势崛起称帝。

五、明兴宗朱标。他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长子,本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朱元璋在称吴王后,便册立朱标为世子,称帝之后,便正式册封为皇太子。朱元璋将全部心血,就倾注在朱标身上,没想到的是,朱标却先他去世。朱标去世后,谥号为“懿文”,被称为懿文太子。朱允炆即位后,便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六、明睿宗朱祐杬。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生父,由于明武宗朱厚照无子,所以身为其堂弟的朱厚熜,便继承了皇位。按理来说,朱厚熜是小宗入大宗,就应该认明武宗之父明孝宗为皇考,可朱厚熜却坚持要追尊自己的生父。朱祐杬本是兴王,明武宗赐谥号“献”,后来朱厚熜坚持追尊其为“兴献帝”,庙号“睿宗”。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南明被追尊为皇帝的都有哪些?

一、明恭宗朱常洵。他是明神宗第三子,为最受宠的郑贵妃所生,当时明神宗动过废长立幼的心思,可惜没成,朱常洵便被封为福王。后来,朱常洵的长子朱由崧,被拥立为帝,即南明弘光帝。于是,朱常洵被追尊为孝皇帝,庙号“恭宗”。

二、明惠帝朱宇温。他是唐恭王弥钳之子,在正德年间被封为文城王,嘉靖年间封为唐王。后来,其玄孙朱聿键成为皇帝,即南明隆武帝,于是朱宇温被追尊为惠皇帝。

三、明顺帝朱宙栐。他是上面那位朱宇温的儿子,朱宇温去世后,他承袭了唐王的爵位。同样,朱聿键在称帝之后,就将他的曾祖父朱宙栐追尊为顺皇帝。

四、明端帝朱硕熿。他是朱宙栐的儿子,所以他便是隆武帝朱聿键的祖父,如此一来,隆武帝在追尊皇帝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他。因此,朱硕熿就被追尊为端皇帝。

五、明宣帝朱器墭。他是朱硕熿的儿子,原本被封为唐王世子,后被人所害,与儿子朱聿键一同被囚禁起来。朱器墭后来被人毒害而死,他的儿子则在弘光帝即位后被放了出来。弘光帝遇害后,朱聿键在福州被拥立为帝,他便追尊父亲为宣皇帝。

六、明礼宗朱常瀛。他是明神宗第七子,被封为桂王。明朝灭亡后,他与吉王、惠王一同逃到了广西,于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大西大顺二年;大顺永昌二年)去世。后来,他的儿子成为皇帝,即南明永历帝,朱常瀛便被追尊为端皇帝。

可以看出,这些得到追尊的皇帝,基本都是明朝及南明皇帝的父祖辈人物。除了明世宗要追尊生父朱祐杬为帝,一度存在争议之外,其他的都算在情理之中。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等)

笼统计算,明朝33帝

明朝33位皇帝世系情况一览,其中追尊12位,登基20位,反叛称帝1位。

追尊的12位包括朱元璋先祖4位(明德祖朱百六、明懿祖朱四九、明熙祖朱初一、明仁祖朱世珍),懿文太子朱标(追尊明兴宗),兴献王朱祐杬(追赠明睿宗),南明6位(明恭宗朱常洵、明礼宗朱常瀛等)。

登基的20位,包括大明王朝的16位以及南明的4位;还有1位是自己反叛称帝的宁王朱宸濠,年号顺德,称帝仅43天,便被王阳明给灭了。

朱元璋一共生了26个儿子,这26之子系,有幸能登上皇位的四支,分别为长子太子朱标支系、四子燕王朱棣支系、十七子宁王朱权支系(勉强算吧)、二十三子唐王朱桱支系。

更多文章

  • 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都干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和亲,赔款,割地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而,生活中人们引经据典成为了日常,实际上这也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不过大众总会刻意将近代晚清的历史避开,主要还是这段时期太过屈辱,一个泱泱大国差点沦为了殖民地,换谁都不会愿意揭开这块遮羞布。强盛的汉唐就有和亲的传统,宋朝虽说经济发达,但在和外族分庭抗礼的时代,这些钱可大都被宋朝赠

  • 浅谈皇权继承上的“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权继承,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世袭制的诞生世袭制是指帝位、爵位等职位父死子继,代代相传。世袭制的产生和私有制的确立有很大关系。在远古氏族时期,已经有了私有财产,对于私有财产的占有欲滋生了对权力的渴望。虽然当时不可能出现严格意思上的世袭制度,但这种观念已经开始萌芽。到了有史可考的商朝,世袭制已经出现雏形。商朝的世袭制和后世略有不同

  • 宋真宗皇后刘娥为何不能像武则天那样成为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娥,宋真宗皇后,宋朝皇后,宋朝

    在中国古代,女主执掌朝政总归不为传统所认同。因此,宋真宗遗诏刘娥以太后身份掌权时,用的是“军国大事,权取处分”。重在一个“权”字,也就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宋仁宗赵祯坐像刘娥在开始垂帘听政时,也不得不承诺,“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

  • 《大宋宫词》已经很low了,又摊上刘涛低情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宋宫词,刘涛,宋朝,宋代女子的吃穿用度

    《大宋宫词》剧照老师的温情朗读/电台配乐:谭维维《越人歌》我特别期待的《大宋宫词》开播,结果一周时间,豆瓣评分从4.1下滑到3.9,还有一个很热闹的讨论,关于扮演刘娥的刘涛这段沐浴戏。我们常年健身的人都知道,保持健身习惯的人,体型即便纤瘦,也不可能“弱不禁风”,绝对不是风一吹

  • 明朝对西藏名义上有管辖权,实则只有册封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西藏

    从大的方面来看,明朝看似对西藏有实际管辖权,但是严格意义上,大明对西藏并没有实际的管辖权,这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怀柔之策,不过明朝对西藏还是有册封权的。乞丐皇帝朱元璋建国之始,就把目光投向了西藏,屡次诏书谕西南西北藏区投效归顺。西藏在从元改宗明朝时,顺理成章加以接受,几乎没有任何阻力。在靠近中原

  • 明朝的第二次传承兄终弟及 朱由校传位朱由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明朝皇帝,兄终弟及,朱由校,朱由检

    时间回顾到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23岁的明熹宗朱由校因游玩时不慎落入湖中而患病,最终在乾清宫驾崩,朱由校这么年轻就早早病逝。明熹宗朱由校早逝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朱由校的突然驾崩势必会造成一些朝廷动荡,因国不可一日无君,容易出现“有心人”来破坏,此时就需要立新的皇帝来稳定

  • 欧洲紧身胸衣残酷史 跟中国裹小脚如出一辙的折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紧身胸衣,裹小脚

    贾平凹在《废都》里写过一妇人,说她的一对儿“热烘烘的奶子如白兔般跳脱而出”,叫男人周敏见了,一猛子扎下,“噙着乳头呜咂起来。”这句“如白兔般跳脱”,实话讲,真没见过。纵然有《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巩俐,将半个胸脯都鼓溜出去,可怎么

  • 朱棣靖难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靖难之役,明朝,明朝藩王

    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朱元璋把他们分布在大明王朝的东南西北,封为藩王。这是一种全新的就藩制度,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就藩,以拱卫大明朝的安全、朱元璋的乞丐思维本意是让自己的儿子们为大明王朝把守边疆,大家齐心协力来维护大明王朝,毕竟,大明朝是朱家的,自己人为自家看家护院总不会造反吧。这个乞丐皇帝

  • 齐国是怎么灭亡的?用钱砸出来的历史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七雄,齐王建,齐国,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

    还是先从末代齐王讲起。他有一个很有建设性的名字:建。连谥号都没有,历史上只称”齐王建”。没有谥号是因为,齐国是在他手上彻底玩完的。田建上位第五年,秦军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郡守顶不住,派使者联络赵国,表示上党宁姓赵也不姓秦,于是赵国便派平原君赵胜去接收上党。秦国眼看嘴边的肥肉丢

  • 小农皇帝朱元璋 愚昧无知害苦了明朝拖累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太祖,明朝,暴君

    古代士人、百姓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制度合不合理,法律健不健全,士人只希望遇到个明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百姓只希望遇到个清官,能为民做主。理论上说,全天下的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哪有不希望自己的子民过上好日子的君父呢?起码每一个皇帝都会说自己“爱民如子”,虽然实际上并非如此。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