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诛九族的案例?其实也就两个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诛九族的案例?其实也就两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14 更新时间:2023/12/22 1:35:39

在古代,最严重的惩罚是什么?相信大家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株连九族,作为一种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情形,这种情况想想也都让人感到害怕。

然而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诛九族的案例呢?可不要被电视剧误导了,或许你不会相信,其实也就两个,这又是什么原因?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九族”的概念,对此三字经的解释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意思是将人九代的辈分看为九族,而另外一种分法,是从血缘关系的远近来作为区别,分别是父族四(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外甥、外孙)、母族三(外祖父母、娘舅)、妻族二:(岳父、岳母),三者并称为九族。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当中,惩罚罪犯家人的族诛罪行已经是由来已久,早在商朝的时候,就提到了一种叫做劓殄的罪行,这是商王盘根在准备迁都时所发布的,要将不听从命令,蓄意谋反的人全部处死,连同他们的亲人也不例外。

而族诛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也是因为封建社会依然是以家庭本位为主,而且包括儒教在内,不少宗教提出,私人的复仇行为只要是出于正义的目的,是可以肯定的,比如《孟子》就提出:“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子者,人亦杀其子。”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颁布族诛的目的,一则来震慑和恐惧,二来也是为了斩草除根,避免出现伍子胥那样的漏网之鱼。

如此严厉的酷刑,当然要用在最罪大恶极的囚犯身上,随着历史一步步发展,到了隋朝时期,有有了“十大恶”的说法,这也正是“十恶不赦”的由来。统治者认为,以下这10种罪行,是最为严重的,它们分别是:“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中自然又以谋反(试图推翻朝廷)为十恶之首。

然而这种行为是否会被诛九族呢?同样让我们来看看:

先来说说秦朝,相比于之前的几个时代,秦朝继承了战国时期秦的法律制度,确定了一套从立法执法都是十分缜密的体系,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秦朝对于谋反之人,使用的便是夷三族的措施。

在这三族当中,指的分别是“父母、兄弟、妻子”,而汉朝在处置谋反罪的时候,基本沿用了秦朝的措施,这也导致汉秦之间,因为涉及谋反被处死的名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包括赵高李斯彭越韩信等人,都是如此。

当时间来到唐朝之后,法律却要相对宽松一些,《唐律》将谋反罪分为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声称自己要谋反,但是“光说不做”,又没有谋反迹象的,基本被当做妖言惑众者惩判,“首犯处绞刑,家属不缘坐。”

第二种是谋反被证实,并未曾造成实际效果,第三种是谋反真实,造成很大影响的,上述这两种情况,本人都要被处斩,但是在对待亲人方面的处罚,却有很大不同:“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这里没有提及亲族,只说明是父子,同时还得达到16岁以上的条件。

宋朝法律也比较宽松,谋反的罪名,基本也不会牵涉到过多的人,权力移交比较和平,没有出现太多的血腥斗争,到了明朝,却要严厉上不少:“谋反”、“谋大逆”者,不管主、从犯,一律淩迟,祖父、子、孙、兄弟,超过16岁以上的人,都要处斩,如此严苛的峻法,和朱元璋的疑心是分不开的,到了明末期间,袁崇焕就因为涉嫌谋反,而被崇祯以“通虏谋叛”罪名处死。

而清朝期间,律法提到:“谋反大逆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正犯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案件中受到牵连的人,和明朝一样的多。

不过自始至终,无论唐宋元明清,在正史当中,却并没有“诛九族”的罪名出现在官方制定的法律文件当中。反倒是在演义评说当中经常出现。

这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过去的天子,讲究以仁德治天下,九族范围过广,牵连者甚多,尤其是谋反之人当中,不缺乏出自名门望族的身世显赫者,这也很容易动摇朝廷的根本和皇帝本人的威信。

当然了,在历史上,也出现了两次株连九族的案例,第一个是隋朝司徒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凭借父亲的功勋被赐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

然而趁着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期间,杨玄感趁机叛乱,被大将军宇文述所击败,《隋书》提到,最终他被大怒的隋炀帝“夷九族”。

另外一个人,则是来自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官员景清,朱元璋死后,景清成为了建文帝身边的近臣,结果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且成功上位之后,景清假装屈服,然而乘着朱棣早朝的时候,竟然试图用利刃刺杀他,事情败露后,“诛九族,转相攀染,诛其乡人。”

以上的两个事例,从法律文书中无证可循,基本都算是帝王的主观行为,相信还有不少人,听说过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诛杀十族的故事。

相传方孝孺拒绝给朱棣写诏书,而且态度十分强硬,这让朱棣勃然大怒,在九族的背后,将其学生也算一族,并列诛杀。

早在燕王离开北平挥师南下的那一天,道衍和尚就曾跪地向燕王请求:“方孝孺学问精深、品行高洁,南京城破之日,他必定不会投降,请殿下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断绝了!”朱棣答应了道衍的请求。

南京陷落时,方孝孺闭门不出,身着丧服,日夜号哭。朱棣召他进宫,他坚决不从。朱棣将他逮捕下狱,轮番派人劝说,其中包括他的学生,可都被他大骂而回。朱棣即位时要草拟诏书,群臣纷纷推荐方孝孺。朱棣召他上殿,披麻戴孝的方孝孺在殿上号啕大哭。朱棣有些动容,离座劝慰他说:“先生勿忧,我只是效法周公辅成王而已!”方孝孺说:“成王安在?”

朱棣说:“他自焚而死。”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说:“国赖长君。”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语塞,脸色一沉:“此乃朕之家事,先生不必操心!”然后命左右递上纸笔,说:“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如果说朱棣此前让方孝孺草诏是钦慕于他的文名那么此刻就是要逼迫他臣服了。方孝孺愤而掷笔于地,且哭且骂说:“死即死尔,诏不可草!”

朱橡勃然大怒:“哪那么容易死!你就不怕灭九族?”

方孝孺厉声喊道:“便十族奈我何!”

不过历史上的方孝孺,的确是全家被诛,而且牵连了843人,但是“株连十族”却是并没有提起,最早出现在祝枝山的《野记》,这只不过是后人为了宣传故事效果,而夸大描写的原因而已了。

标签: 诛九族诛灭九族

更多文章

  • 汗血宝马:技术输入后的快速退化典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汗血宝马

    虽然东西方古代交流通道是古已有之的存在,但汉朝一直到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建立了更加稳定和直接的涉外交流渠道。尤其是西域本地的三十六国归附,让汉朝的基地得以触及中亚。作为回报,一些原本并不存在于东亚的技术开始被主动或被动的输入。最有名的莫过于来自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西汉为了获得汗血马的马种进行了两次耗费巨大

  • 中国古代皇帝服饰的演变 本为黑色后变金黄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服饰,龙袍,皇帝龙袍

    在古代,服饰早已成为地位、财富的象征。在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对服饰无一例外在材质和颜色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且各个朝代的帝皇对平民的规定都有区别,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坚决不允许百姓穿皇帝的龙袍。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秦崇尚黑,汉灭秦后则崇尚黄,

  • 中国朝代与朝,你分清楚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朝代,朝代,历史朝代

    什么是朝代,它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兴潜发展的?很大一部分人是知其一,未知其二。5个来源说朝代名称朝代的名称,至少有5个来源:1.部族、部落联盟名称演变过来的(如夏朝之夏后氏)2.建立者原有的爵位,卦号(如唐朝李渊唐国公)3.建立者最原始统治的区域(如北宋赵匡胤发迹于宋州)4.宗族关系(如南北朝南朝之南

  • 烛光斧影:在污蔑赵光义也贬低了赵匡胤的智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烛光斧影,赵匡胤,赵光义,宋朝,宋朝皇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谜团中,宋朝开年的烛光斧影绝对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谜团,那么这个谜团是怎么一回事呢?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

  • 明朝为何灭亡 跟朱元璋子孙数量太大有直接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明朝历史,朱元璋,朱元璋子孙,朱元璋儿子,明朝藩王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建立大明。朱元璋从一个流浪四方靠乞讨为生的小和尚,经过三十多年的人生拼搏,华丽变身,在他四十岁时成为东方大国的一代雄主,万民敬仰的上天之子,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朱元璋的成功逆袭,也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雄主,向权力游戏的魔方中进发

  • 明朝一被追封的皇帝却引起朝堂震动,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列表,明朝被追封的皇帝

    皇帝,在封建时代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者,也是多少古代英雄豪杰向往的目标,但是往往很多英雄好汉却求而不得。命运弄人,很多人求而不得的皇帝称号,有些人却轻而易举地获得,有的人在生前没有尝过一天皇帝的滋味,死后却被后人追尊称皇帝,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明朝的几位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幸运儿。众所周知,明朝从开

  • 《千里江山图》这丹青千里,是谁少年豪情落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千里江山图

    我国十大传世名画,曾历经战争磨难,又辗转回国。他们是中国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几笔,是记录古老东方民族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的见证。如今,它们皆是海峡两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顾恺之《洛神赋图》阎立本《步辇图》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韩滉《五牛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洛阳究竟是十三朝古都还是十五朝古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洛阳,十三朝古都,十五朝古都,都城,首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洛阳之所以被称之为“

  • 古代发生交通事故咋办:朱元璋杀人汉文帝罚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发生在大明王朝的那场交通事故,成功点燃了一个引信。如果那个在大街上驾车的人提前知道自己会撞到宰相醉酒的儿子,估计他会放慢速度,甚至会步行,或者当天坚决不出门,躲过灾星。然而历史没有假设,他真真切切撞到了宰相胡惟庸的骄横跋扈的儿子。朱元璋影视形象作为权倾朝野的明朝宰相,胡惟庸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他不

  • 明朝后宫最狠毒的女人万贵妃,差点害明朝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贵妃,明宪宗,明孝宗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哪个英雄人物的身边没有个红颜知己的陪伴啊,而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有三宫六院,身边自然少不了美女的陪伴。可是,皇帝身边的女人虽然多,品格却参差不齐,比如:明宪宗身边的万贵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坏女人”。根据史书记载,万贵妃长相普通,身材更说不上苗条纤细,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