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汗血宝马:技术输入后的快速退化典型

汗血宝马:技术输入后的快速退化典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54 更新时间:2023/12/21 8:43:51

虽然东西方古代交流通道是古已有之的存在,但汉朝一直到骞出使西域后才建立了更加稳定和直接的涉外交流渠道。尤其是西域本地的三十六国归附,让汉朝的基地得以触及中亚。作为回报,一些原本并不存在于东亚的技术开始被主动或被动的输入。最有名的莫过于来自大宛国的汗血宝马。

西汉为了获得汗血马的马种进行了两次耗费巨大的远征

通过两次耗费巨大的远征,汉朝迫使大宛国暂时自己低头。按照汉朝与大宛的约定,每年要给汉朝进攻上好的纯血良马34匹,杂交的各类用马3000多匹。虽然大宛贵族很快变卦,杀死了临时选出来的亲汉朝国。但汉军还是凭借第二次远征的成果,获得了部分梦寐以求的汗血宝马。之后,双方的贸易也比之前要通畅,有利于马匹的进口。

汗血马的原型中亚的阿哈尔捷金马

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战略性资源,汉武帝自然是爱不释手。他下令给这些战马以最好的待遇,务求要让它们在天朝大地扎根,从而实现汉军座驾的一次重大升级。可事与愿违,汗血马在汉朝的培育并不顺利。此后,更是在史料上出现的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屈指可数的汗血马开始脱离普通军队体系,沦为了名门贵族的座驾。除了装点门面,没有其他任实际意义。

屈指可数的汗血马最终成为了贵族装点门面的工具

关于汉朝培育汗血马失败的原因,很多专门学者都尝试做出技术性和环境方面的解答。比如,有人觉得是古代东亚的饲料质量无法与内亚相比。这让长期吃不好的马种,逐渐掉膘,最后也就不免出现整体性的退化。

汉朝完全可以通过盟友获得好的马种与育种相关的技术

但这种解释其实非苍白无力。因为随着张骞开通西域交流渠道,汉朝就开始逐步进口关于马种培育的技术和人员。那些过去被中亚和草原马匹所享用的养育方法,也通过种子贸易和人员引进等手段,被汉朝的马场所掌握。也就是说,即便无法在全国各地做到普及,汉朝也可以在个别重点马场进行培养。哪怕汗血马的产量不足以让全军配备,也能够满足少量精锐的需求。

所以,单纯的技术手段高低或地缘环境条件,都无法解释汗血马在汉朝的迅速陨落。我们还是要去理解汉朝的战略制度规划,才能从中体会汗血马培育失败的原因。

汉武帝迷信秦制并以此打理自己的江山

在汉武帝的时代,整个汉朝已经从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转变为类似过去秦国所仰仗的军国制度。上至朝堂上的宰相,下至普通士兵或地位低下的刑徒,都是这个国家机器里的某个零部件。

汉朝的骑兵长期不能获得质量很好的马匹

这部国家机器不仅拥有非常可观的生产能力,也需要耗费巨大资源去供养。而且要保持规模和存在,就必须不停的运转。否则,体制内的个体就无法获得朝廷的拨款,面临倒闭的危险。而一旦这部国家机器出现了松动,那么就会有不少人离开体制进入民间社会。那么,汉武帝最不愿看到的民间经济,又要增加比重。而自己手里的机器,则在实际上失去了巅峰时代的控制力。

欧洲历史上就不止一次通过引进和培养升级了马种

无论是罗马帝国这样的地中海势力,还是帕提亚帝国这种更为松散的内亚邦联,都会在需要时向民间的牧马人直接购买。所以,除了官方主持的养马场,民间也会有很多人养马。马匹在被收购之前,就是是养育者的私人财产。好的马种与培育技术,都是私人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

但在实际上奉行秦制的汉朝,全国的战马都要直接进贡给皇帝本人。按照法律规定,马场和马匹从一开始就是属于皇帝的个人财产。换言之,全国所有的养殖户都是在给皇帝打工。日常的养殖生产都不对自己负责,需要直接听命于皇帝任命的官吏。所以,他们也就需要根据规定,定时定量的完成战马培养数量指标。朝廷的考核则以数量为基准,并以一直维持官营机构的运作为底线。

马种的培育需要时间去进行严格的纯血种群建设

结果,当汉武帝要求在全国推广汗血马后,所有的马场都需要同时完成两项任务。其一是对马匹质量进行升级。其次是要继续完成原有的额定数量。但前一个目标需要更多时间,培养遗传性比较稳定的种马群。比较耗费时间和资源。这就势必影响了后一个目标的完成进度。这种体制与客观规律的对抗,最终让数量有限的汗血马马种成为了牺牲品。

官营的马场,不得不选择让进口的纯血马与原来的低矮马种直接杂交。这样,至少在短期内可以培育出一批有所改善的杂交品种。数量上还不至于太过难看。这些血统较好的杂交马匹,接着又被拿去和其他毫无汗血马遗传的劣等马杂交,产生遗传性更低的种群。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官方指定的产量要求,而非精益求精的结果本身。

汉朝骑兵永远都没有骑上他们想要的汗血马

于是,数量有限的纯血马或第一代杂交成果,被贵族们拿去自用。军队里的士兵就只能分到那些号称是汗血马后裔的N代杂交马匹。其中大部分在实际上不具备汗血马所应有的体格和能力。好在汉武帝之后,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便消停许多。朝廷也就继续执行和平年代的产业规模保持,不必对产出质量有过多的苛求。

汉朝骑兵最后还是需要依靠招募的蛮族来维持水准

最终,到汉朝灭亡为止,都没有多少军队驾驭过真正的汗血马。骑兵的战斗力和战术也就处于长期停滞状态。培养大量的本族骑兵,看上去反而不如定期收编匈奴等游牧势力的变节者要方便有效。他们不断带来的蒙古马与河曲马,也看上去比汉朝自己养出了汗血马后裔要出色。

这就给后来大量吸纳内附蛮族,并委以重任的情况下,打下了坚实基础。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西晋彻底垮台的永嘉之乱。

标签: 汗血宝马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皇帝服饰的演变 本为黑色后变金黄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服饰,龙袍,皇帝龙袍

    在古代,服饰早已成为地位、财富的象征。在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对服饰无一例外在材质和颜色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且各个朝代的帝皇对平民的规定都有区别,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坚决不允许百姓穿皇帝的龙袍。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秦崇尚黑,汉灭秦后则崇尚黄,

  • 中国朝代与朝,你分清楚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朝代,朝代,历史朝代

    什么是朝代,它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兴潜发展的?很大一部分人是知其一,未知其二。5个来源说朝代名称朝代的名称,至少有5个来源:1.部族、部落联盟名称演变过来的(如夏朝之夏后氏)2.建立者原有的爵位,卦号(如唐朝李渊唐国公)3.建立者最原始统治的区域(如北宋赵匡胤发迹于宋州)4.宗族关系(如南北朝南朝之南

  • 烛光斧影:在污蔑赵光义也贬低了赵匡胤的智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烛光斧影,赵匡胤,赵光义,宋朝,宋朝皇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谜团中,宋朝开年的烛光斧影绝对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谜团,那么这个谜团是怎么一回事呢?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

  • 明朝为何灭亡 跟朱元璋子孙数量太大有直接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明朝历史,朱元璋,朱元璋子孙,朱元璋儿子,明朝藩王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建立大明。朱元璋从一个流浪四方靠乞讨为生的小和尚,经过三十多年的人生拼搏,华丽变身,在他四十岁时成为东方大国的一代雄主,万民敬仰的上天之子,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朱元璋的成功逆袭,也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雄主,向权力游戏的魔方中进发

  • 明朝一被追封的皇帝却引起朝堂震动,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列表,明朝被追封的皇帝

    皇帝,在封建时代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者,也是多少古代英雄豪杰向往的目标,但是往往很多英雄好汉却求而不得。命运弄人,很多人求而不得的皇帝称号,有些人却轻而易举地获得,有的人在生前没有尝过一天皇帝的滋味,死后却被后人追尊称皇帝,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明朝的几位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幸运儿。众所周知,明朝从开

  • 《千里江山图》这丹青千里,是谁少年豪情落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千里江山图

    我国十大传世名画,曾历经战争磨难,又辗转回国。他们是中国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几笔,是记录古老东方民族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的见证。如今,它们皆是海峡两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顾恺之《洛神赋图》阎立本《步辇图》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韩滉《五牛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洛阳究竟是十三朝古都还是十五朝古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洛阳,十三朝古都,十五朝古都,都城,首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洛阳之所以被称之为“

  • 古代发生交通事故咋办:朱元璋杀人汉文帝罚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发生在大明王朝的那场交通事故,成功点燃了一个引信。如果那个在大街上驾车的人提前知道自己会撞到宰相醉酒的儿子,估计他会放慢速度,甚至会步行,或者当天坚决不出门,躲过灾星。然而历史没有假设,他真真切切撞到了宰相胡惟庸的骄横跋扈的儿子。朱元璋影视形象作为权倾朝野的明朝宰相,胡惟庸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他不

  • 明朝后宫最狠毒的女人万贵妃,差点害明朝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贵妃,明宪宗,明孝宗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哪个英雄人物的身边没有个红颜知己的陪伴啊,而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有三宫六院,身边自然少不了美女的陪伴。可是,皇帝身边的女人虽然多,品格却参差不齐,比如:明宪宗身边的万贵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坏女人”。根据史书记载,万贵妃长相普通,身材更说不上苗条纤细,而且,还

  • 历朝历代壁画之旅,发现艺术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壁画,古代壁画

    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被称为墙上的艺术,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建筑装饰和室内装饰的一类,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可以让空间提升艺术感,今天就看一看那些年壁画走过的历程。石器时代石器时代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壁画的萌芽时期就在这个时候,并且“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