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帝洗澡的时候,是宫女伺候还是太监伺候

古代皇帝洗澡的时候,是宫女伺候还是太监伺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22 更新时间:2023/12/20 11:09:21

华清池水汽氤氲,只听在水汽之中一个声音想起:玉环,来给我搓搓背。

这里自然是大唐,也只有在大唐可以男女共浴,洗的很欢畅。

据说在杨玉环还是李隆基儿媳妇的时候,经过高力士的推荐,李隆基邀请杨玉环来华清池玩,俩人在这里呆了十八天,感觉没处够啊。

后来李隆基命令寿王妃也就是杨玉环,出家为道姑,替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

李隆基他妈窦太后都死了47年了。当年李隆基他爹里李旦还是相王时有人向武则天举报说窦王妃,也就是后来的窦太后用厌胜之术诅咒武则天。

厌胜术就类似于现在我们看到的扎小人,用稻草扎个小人,写上自己愤恨人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然后每天十二点扎这小人一百零八针,边扎边念咒语。

后来这套技术简化了,用纸剪个小人,在路边拿鞋底子抽,据说也管用。

这套厌胜之术真管用吗?

武则天之前被厌过一回,她和王皇后后宫争宠时,王皇后请大师做法画了无数小圈圈诅咒武则天,好像成效不大,武则天一直活的欢蹦乱跳的,

不过古人对巫蛊厌胜这种事很敏感,很多杀戮也因之而起,比如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乱,死了上万人,其中包括他的太子刘据和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

所以封建迷信害死人,不是句空话,在古代是真的害死人。

被害死的人中包括李隆基他妈,后来的窦太后。

长寿二年正月初二,武则天在嘉豫殿召见了窦氏,然后她就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尸,即使后来李旦李隆基当了皇帝,依旧不知道窦氏的下落。

到唐玄宗让杨玉环出家,窦氏已经失踪了47年了。

所以应该不是窦氏想念儿子孙子,才要杨玉环出家给她祈福,大约是李隆基想念杨玉环的搓澡技术了,

古人沐浴是俩概念,沐是洗头,浴室洗身体。

所以穿越到古代,如果有美人约你共沐,千万别高兴的太早,也许他就是让你给她递一下洗头膏。

即使到了唐朝古代人也不太爱洗澡,白居易有首诗叫《沐浴》: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洗一次澡洗下去二斤泥,比白居易更早的人更加不爱洗澡,汉朝时甚至皇帝专门给大臣们放沐浴假,规定这天你必须洗澡去。

古代女性大概多长时间洗一次澡呢?一辈子三次?

因为很多大臣经年不洗澡,一上早朝,皇帝坐在最高处,各种不可描述的味道都围绕着皇帝打转,尤其夏天,很酸爽。

古代皇帝对于个人卫生洗澡这件事情,还能动用权力,修个温泉啥的,温泉水滑洗凝脂,想白居易这种官员,虽然经年不沐浴,但是一年还是要洗几次的,到了普通老百姓哪儿更简单了,一辈子洗三次澡。

不过到了宋朝,由于市场的大发展,洗澡这事儿也飞入寻常百姓家,甚至宋朝出现过公共澡堂子,虽然很少。

皇家的洗澡一直走在古代卫生事业的前列,比如各种先进的皂类,大多是从皇宫流传开来的。古代皇帝洗澡谁伺候呢?太监还是宫女。

其实都行,至少在清朝以前太监宫女都能伺候皇帝日常沐浴洗澡。

在皇宫里其实只有皇帝一个雄性动物,太监和宫女在皇帝眼里就是他的财物,所以他沐浴洗澡自己不用动手,太监宫女都会帮着皇帝拾掇干净,甚至皇帝穿衣服都不用自己动手,自然有手下人给他打理。

清朝比较特殊。

清朝是古代帝制的顶峰,也可以说是集大成的一个帝国,清朝皇帝每一天的行动坐卧都有严格的规定,关于怎么做皇帝,中国前2000年的帝制时代已经给他们趟出了一条道路,这条路被清朝规定成了一条一条的祖制,皇帝们必须每天遵照执行,不得违背。

洗澡也是。

清朝皇帝已经可以每天洗澡了,但是是每天早上,侍候皇帝洗澡的不是宫女,是太监。

不让宫女给洗澡大约是大清吸取了前朝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的教训,这个教训惨痛到皇帝临幸后妃,都得让后妃脱光光,用被子裹着抬进皇帝的寝宫,还有太监在外面计时,每12秒提醒一声:陛下,时候到了。

每当看到这些桥段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们村那头种马。种马的生活就是定时定点的和来配种的驴或者马交配,看似后宫无数,但是种马的生活是被严格支配的。

清朝皇帝也是,遇到自己喜欢的女人都不能彻夜欢好,后妃们都是半夜来半夜去,皇帝就像那头定时定点的种马一样。

之所以不能留后妃在皇帝寝宫里过夜,是因为皇帝的时间是被严格规定好的。

皇帝早上四点要准时起来,洗澡换衣服,吃点东西,然后就去上朝,一年四季日如此,规律刻板。

唯一例外的是皇帝出巡或者去避暑山庄,不在皇宫的时候,制约就会减少,在皇宫皇帝连和后妃一起吃饭都很麻烦,有各种规矩礼法的束缚,但是出宫后这些规矩都少了很多,所以很多皇帝愿意在宫外呆着。

比如被雷劈死的嘉庆喜欢呆在避暑山庄,他老爹乾隆则喜欢去圆明园,大约在哪里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妃子一起嬉戏,说不定还能一起泡个温泉,让魏璎珞给他搓个背啥的。

标签: 皇帝洗澡皇帝洗澡宫女太监

更多文章

  • 长安十二时辰背后:一座千年帝都如何丢掉了王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古都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以来,西周(约300年)、秦(144)、西汉(211年)、新朝(15年)、东汉(献帝6年)、西晋(愍帝)、前赵(11年)、前秦(33年)、

  • 1400年后,我们为什么要梦回大唐 因为包容并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梦回大唐,唐朝

    1400年前的农历五月二十日,唐王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太极殿,一个直到今天都让中国人念念不忘的王朝唐朝建立了。一生狂狷的李敖曾说,最想生活在唐朝。也许只有在这个朝代,他这样的人不仅“有话说”,而且“有事做”。有话说有事做,不光是成年人的专利。在唐朝,很多

  • “靖康之变”后,金国为何不乘胜追击彻底灭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靖康之变,靖康之难,金国,北宋,南宋,宋朝

    金国是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崛起的,用了十余年的时间,金国灭亡了辽国。金国在灭辽之后,转而向南,进攻北宋,企图灭亡北宋。金国两路大军南下,势如破竹,接连取胜。但是他们也担心长期深入宋境作战,可能会对金国不利,就接受了北宋的议和请求。由此可见,金国当时没有灭亡北宋的信心。而北宋答应了割让太原、中山和河间

  • 1952年院系调整回眸 折腾一圈又回到综合原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院系调整,52年院系调整,大学合并

    古有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大计,关乎国本。从古到今,教育问题一直都为人们所重视。其实,从清政府时期开始,统治者就萌发出要在教育上改革的念头,不然也不会由清政府出钱资助一些孩子从小就前往法国留学,孩子中最著名的就有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只是最终由于清政府内部太过于腐败

  • 宋朝多奇葩:北宋错选开封 南宋都城是临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北宋,南宋,宋朝都城,北宋都城,南宋都城

    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王朝。它结束了自唐朝之后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文人为中心的政治权利体制。继承了唐朝文学的繁荣,也为明清时期的文学打下了基础。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没有迁都的统一王朝之一,都城开封对于北宋的兴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北宋王朝最重要的统治基础。但是开封仅仅是中国六

  • 秦鲁国大长公主自恃辈分 频频向皇帝为儿子讨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鲁国大长公主,宋朝公主

    公主在古代可谓是大多数女子所羡慕的对象,出生便有了较高的头衔与地位,不必用尽心思像后宫的女人一样争宠。只是有得便有失,在很多朝代公主的婚姻都会被用以维系政治利益。但是有一个朝代的女子就比较幸运,那便是宋朝,因为早先便与边疆地区约定以金钱维系和平,因此公主不必牺牲掉自己的婚姻。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仁义皇帝

  • 同为亡国之君,南唐李煜和吴越钱俶命运大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亡国之君,南唐,李煜,吴越,钱俶,纳土归宋

    最熟识的“亡国之君大部分人立马想到南唐后主李煜,毕竟李煜的诗词实在太过有名,人们马上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在诗中

  • 晋惠帝司马衷为什么抱着嵇康的儿子嵇绍的血衣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惠帝,司马衷,嵇康,嵇绍

    (《国家宝藏》中的嵇康)(一)嵇康死也不辅佐司马家族我们都知道,西晋竹林七贤之首嵇康是个性情中人,自由懒散,狂放不羁,嵇康有一儿一女,儿子便是嵇绍,历史上说他继承了父亲的容貌,相貌端正,气质出众,鹤立鸡群说的就是他。嵇康虽然无欲无求,不喜欢当官,但性子该烈时还是得烈,连好友山涛要举荐他都被他写书面语

  •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盛世

    中国历史上先秦文明、汉唐盛世、两宋明清,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辉煌、巅峰的时刻是绝对存在的。谈起中国历史上的巅峰时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康乾盛世等历史文化名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下面按照时间顺序简述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盛世。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盛世殷商盛世(约公元前1290年1150年)从商

  •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清军没入关中国历史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可以假设,清军入关,李自成,明朝

    假设历史•如果满清没入关李自成能建立新的王朝吗?很多人对于满清入关导致汉族再也没有拥有自己的王朝而耿耿于怀。而在明末所有的汉族势力中李自成是最为强大的一股,并且按照以往史观他和朱元璋最为接近,于是很多人就幻想是否李自成能够成为朱元璋第二呢?李自成资料图李自成的钱粮来源自富人咋一看李自成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