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1643年),位于大明京师的皇宫中,明思宗朱由检的内心早已是愁云惨淡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明军先后在至关重要的松锦大战、朱仙镇之战、螺山之战中惨败,又加之孙传庭全军覆没、西北地区尽数落入李自成之手,大明的灭亡只在旦夕之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南昌的楚王府中,末代楚王的心中则是充满了喜悦,因为他最小的女儿朱凤德郡主即将出嫁。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六月,楚王朱华奎最小的女儿朱凤德郡主年当及笄。按照礼制,应当奉旨完婚。与参加当年湖广乡试的考生王国梓成婚。婚后仅九天,张献忠率军逼近武昌,朱凤德奉朱华奎之命自缢,义不受辱,王国梓没有死的勇气,逃之夭夭。三个月后,张献忠放弃武昌、南下湖南,明军收复武昌。王国梓返回楚王府,从郡主侍女那里得到了“镂金龙凤大箱十口、大柜两口、大桶两口(《一梦缘》),打开一看,里边放满了金银、珠玉、锦缎、衣物”。这些足够一个普通人衣食无忧一辈子的财物,仅仅只是郡主侍女设法保护起来、没有被张献忠夺去的一小部分郡主嫁妆而已。由此可知,楚王府中积攒的财富定是相当惊人的。
当年六月,朱凤德年当及笄,照例该奉旨完婚。于是,朱华奎委托主持湖广乡试的督学大臣高世泰从应考士子中为他挑选一位郡马(明代藩王、郡王、奉国将军、奉国中尉的女婿皆被称为仪宾,其中藩王的女婿又被称为郡马)。
对此,高世泰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开始在一千多名应考士子中精挑细选,时而“逐号亲巡”,查看考场,一一端详考生,“遍加藻鉴”。时而又命考生“齐集西”,“序立两阶”,加以比较,他不厌其烦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最终,他选中了“姿容艳丽”的汉阳考生王国梓,并将其评为乡试第一名。也就是说此人很帅。王国梓的学识可能并不多出众,当高世泰瞩目于他,表现出特有的青睐之时,即被其他考生讥以为“以貌取人”,但因为高世泰别有使命,仍然把王国梓“拨冠诸生”,录取为乡试第一名,以备楚王选郡马。
随后,高督学亲带王国梓到楚王府,先将他安置在朝房等候,自己入内一一向楚王汇报。于是楚王命“几番王府内监(宦官)出来相看”,相看者又是“谛视面容,周观行坐”,甚至是拿出小玉尺量王生的手掌,大概是看手相;又带出画匠来即刻速写了王生的面容,再向楚王进一步汇报。楚王朱华奎在两番汇报之后,基本满意,然后才将王生宣召入内,亲自相看。接下来,楚王朱华奎命钦天博士挑选吉日,为郡主朱凤德和郡马王国梓举行婚礼。
楚王相中以后,即命钦天博士挑选日子,叫做“择吉花烛”。楚王的这一声令下,忙坏了楚王府的下人,他们立即备办.首先为王国梓更衣,一霎时,绣蟒、纱帽、金带、朝靴,那个时代最雍容华贵的衣着穿戴,把一个穷酸的小儒生打扮得花团锦簇。更衣以后,楚王赐饭,于是山珍海味、玉液琼浆陈于桌案,伴之以细乐悠扬、缓弹慢拨。钟鸣鼎食的华贵气象皆王国梓目所未见,耳所未闻,口所未食,舌所未尝。
王国梓早年丧父,家中只有一个母亲。饭后,王生归见孀母,突然发现原来那个穷家焕然一新,江夏县(今武汉市武昌区)令已火速及时供办,把王生旧宅重新装修一遍,母亲也冠衣佩带妆扮起来,做了老夫人。王家连日贺客盈门,热闹非凡。
到了花烛吉期,王国梓乘彩车将入楚王府,上自湖广督抚大员,下至武昌府太守、江夏县县令(王国梓的家乡在江夏)都跟随在彩车之后相送。王生彩车进入楚王府,一系列繁文缛礼铺天盖地而来,王府婚礼自然隆重讲究,这里暂且不表。王国梓正式成为了楚王的郡马。
只是,楚王朱华奎的喜悦未能持续多久,距离郡主朱凤德和郡马王国梓完婚仅八天,张献忠的大军就逼近了武昌。由于连遭惨败后大明人心尽丧,所以张献忠大军刚刚进抵武昌城下,楚王朱华奎出重金招募的“楚藩新军”就打开城门迎张献忠入城,武昌失陷。
随着武昌的失陷,郡马王国梓在大喜之后迎来了大悲,他与郡主朱凤德刚刚组建的小家庭宣告破碎,朱凤德受楚王朱华奎之命自缢,王国梓外出逃命。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三个月之后,郡马王国梓又在大悲之后迎来了大喜。
张献忠占领武昌仅三个月,就决定离开武昌、南下湖南发展,左良玉部明军随即收复了武昌,而王国梓也在这个时候回到了楚王府。在王府中,他从郡主朱凤德的贴身侍女那里得到了被设法保存下来的一小部分郡主嫁妆,共计十口镂金龙凤大箱、两口大柜、两口大桶,里边贮满了金银、珠玉、锦缎、衣物。
凭着这些嫁妆,王国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直到七十六岁高龄才去世。晚年,王国梓根据自己在楚王府中当郡马的经历写出一本回忆录《一梦缘》。
由于是亲身经历,所以王国梓在这本书中详细记载了自己与郡主朱凤德的整个婚礼流程,填补了《明实录》中仅详细记载公主婚礼流程的历史空白。
根据《一梦缘》中的记载,我们可以将王国梓与朱凤德的婚礼流程归纳如下:
1、郡主朱凤德年当及笄之时,由父亲楚王朱华奎委托当地官吏高世泰挑选郡马;
2、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后,高世泰挑选出了应考士子王国梓作为郡马的合适人选,随后,高世泰要带着王国梓一同进入楚王府;
3、到达楚王府后,楚王朱华奎不能直接接见王国梓,而是先要由高世泰进去汇报,然后楚王派府中宦官对王国梓进行相面、量手掌等考察;
4、楚王朱华奎和宦官对考察结果满意后,还需要由画匠画出王国梓的面容,供朱华奎查看。朱华奎看了画像感到中意后,才会接见王国梓;
5、面对面的接见中,如果楚王朱华奎能相中王国梓,则会立即命令钦天博士推算吉日,为郡主和郡马举行婚礼,这被称为“择吉花烛”;如果楚王朱华奎没有相中,则需要高世泰重新挑选郡马;
6、到了婚礼的那一天,武昌城中上至湖广总督、巡抚下至武昌知府都要跟在迎娶王国梓的彩车后相送;
7、郡马的彩车进入王府后,还要等待钦天博士算出的吉日良辰到了,才能举行婚礼;
8、婚礼开始,郡马需要在“鸣钟击磬”的氛围中向端坐于上的郡主行“拜舞礼”、“谒见礼”;
9、郡马行礼后,郡主才会下座,与郡马一道向楚王朱华奎和王妃跪拜行“谢恩礼”,并高呼千岁;
10、郡主与郡马相互行“交拜礼”,然后在傧相的引导下进入洞房,行“合卺礼”。此时,郡马才能揭开郡主的红盖头,接着又要行“坐帐礼”、“成婚礼”。至此,婚礼才算结束;
11、成婚的次日,郡主朱凤德与郡马王国梓要向楚王和王妃行“谢婚礼”。礼毕,楚王和王妃要赏赐给新人大量的金银、珠玉,并大摆宴席五日,以示庆贺。
这一系列复杂的婚礼流程下来,郡主朱凤德与郡马王国梓算是正式完婚了。以此窥斑见豹,我们也可以大致了解到明代其它封藩郡主与郡马的婚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