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尧舜之事当深思

尧舜之事当深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24 更新时间:2023/12/22 22:33:31

据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后,志得意满地对大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可见他认为禅让是块遮羞布,本质上就是篡位。对于舜禅让之事,很早就有人怀疑它的真假,韩非子甚至认为事实上是“舜逼尧,禹逼舜”,都是些“人臣弑其君者也”。他认为即使是真的自愿禅让,也不值得宣扬,因为当时的天子其实很劳苦:

“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粝之食,藜藿之羹,饭土匭,啜土鉶,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矣。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而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于会稽,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

太史公反驳了这种观点,反问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如果许由这些人是因为好逸恶劳才不接受禅让,后代的人不是应该鄙视他们,怎么反倒认为他们很高洁?

但即使当时的天子是至尊无上,禅让是真实也是自愿发生,也没那么伟大。

上古五帝中,颛顼黄帝之孙,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帝尧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玄孙,帝舜是黄帝的八世孙而且是帝尧的女婿,大禹是颛顼之孙,黄帝的玄孙,最高统治权其实是在家族内部传承。黄帝的儿子昌意这一支虽然衰落了,到帝舜出生的时候已经连续几代人都是庶民,但也不能否认尧、舜、禹三人都是有血缘关系。

尧和舜也不是没有私心。帝尧之所以禅让给帝舜,主要是因为儿子丹朱“玩凶”,但帝舜继位后却又赐给丹朱疆土,“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让一个顽劣之人管辖一方不是祸害百姓吗?帝舜的弟弟象也是非常恶毒,整天捉摸着杀兄盗嫂,却还是被封为诸侯。后来有人拿这件事责问孟子,孟子居然理直气壮地说: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如此赤裸裸地讲究裙带关系,可见这些圣人也不是没有私心。

帝尧也有缺点。他是禅让的首创者,接受禅让的帝舜又是庶民出身,所以很多人高度赞美帝尧的无私,却忘了他也不是完人,既曾经遗漏过人才,还放纵过恶人。

史载,“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后来是帝舜任用了他们,“举作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又有,“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是帝舜流放了这三人在内的四凶,“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之所有有很多人怀疑禅让的真假,可能是因为这种事情既前无古人,又几乎后无来者。黄帝的天下也是从神农氏、炎帝那里抢过来,禅让也只维持了两代,大禹死后就传位给了儿子。但是能把天下让来让去不就是表示天下是自己的吗?还好尧和舜的眼光都很好,继承人始终都很贤明,如果禅让制选出的继承人晚节不保,那就真收不了尾了!

(尧舜禹之事,语在《五帝本纪》;太史公的疑问,语在《伯夷叔齐列传》;韩非子的说法曾经被胡亥拿来搪塞李斯,语在《李斯列传》;象的事,语在《孟子》;曹丕之事,《三国演义》里,《三国志》应该也有)

标签: 尧舜之事禅让

更多文章

  • 自古晋王多皇帝,细数登基前被封晋王八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王,王储,封王,王爵

    古代皇帝一般给自己的兄弟儿子封王的时候都习惯地采用东周时的国名,例如秦王、齐王、赵王,其实都是东周时的诸侯国。之所以,会采用东周时的国名来封王,主要是因为,象征性参照周代进行封王,表示后来的君主都是尊重周礼的(中国古代可是以周礼为封建社会的礼仪标准的)。而封年龄,资历比较靠前的王一般以战国时代国力比

  • 一代暴君朱元璋没有功绩也没人品 与畜生无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太祖,明朝,暴君

    对朱元璋的评价并不难,别老说他是第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帝,刘邦不是?七品芝麻官都算不上,当然是平民。刘秀不是?刘备不是出身平民?就算祖上是皇族,到了他们早已是平民。没有人比他生得更低,没有人比他爬得更高,布衣造反而成功的事例,在整个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独独的一个。但是,别老拿出身来歌颂朱元璋,然后一厢情愿

  • 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18个朝代国号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朝代,国号,18个朝代,唐宋元明清

    我们国家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历经十几个王朝,那么,你知道这些王朝名称的来历吗?夏朝统治时间:约前2070-前1600开国君主:夏启末代君主:夏桀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

  • 明代藩王多集中在湖广河南等地?江浙反而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代藩王,明朝藩王,明朝

    朱元璋是知道分封的弊端的,虽然他没有怎么上过学,文化程度不高,但毕竟这么多年也会学习,而且身边跟着这么能臣,谁还不教他点东西。所以朱元璋对汉朝的历史还是知道的,他也知道采取分封制度是有问题的,但是他还是采取了分封制度,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老朱家的天下长治久安。朱元璋之所以采取分封制度是有原因的,至于藩

  • 岭南本是蛮夷之地 广东是如何并入中国版图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广东,岭南

    公元前214年,南国传来捷报,岭南平定,此为秦朝全盛时期,广东首次并入中国。始皇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任嚣[xiāo]为南海尉(郡尉),总领三郡,首府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任嚣的战报,岭南人心不附,还需大军留驻五岭(南岭),镇压南蛮。秦朝军队与地方各有一套体系,将军和军中将领一般不兼任地方官,

  • 历史上被多次使用的年号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年号,重复使用的年号

    年号是对某一段历史时段的称谓。是我国历史上用来记述年份的一种特有方式。年号是各位皇帝对自己国家政权事业的寄寓。第一个年号叫作“建元”,最后一个年号是溥仪二次登基后用的“康德”。之后历代都用年号来纪年,其中就有一些比较奇特类的年号。年号这种纪年方式被汉武

  • 隋炀帝杨广是昏庸无道的暴君 为何老想着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暴君

    论及中国历史上的暴君、昏君、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商纣王、隋炀帝。商纣王生活的年代太过久远,且除了宠幸妲己,炮烙之刑也整不出啥罪恶了。商纣并非暴君周武王讨伐商朝并不那么正义。在历史定论中,隋炀帝杨广追求奢华享乐、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滥杀无辜、荒淫无道,是个标准的暴君。其杀兄逼父上位的这种行为,违背了人类

  • 八股取士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大呼:这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八股取士,八股文,科举考试,朱元璋,明宪宗

    科举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到明朝时,随着在隋、唐、宋七百多年的发展,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一套相当完备的制度,并真正进入鼎盛辉煌时期。中国在近代开始落后于世界,遭受列强欺凌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明代八股文的设立。八

  • 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历史是相似有轮回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袍加身,郭威,赵匡胤,宋朝,后周

    提起“黄袍加身”,很多人都知道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进而黄袍加身以宋代周的故事,很多人认为“黄袍加身”是赵匡胤的首创,其实早在此十年前,还是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就已自导自演过一次。他才是“黄袍加身”祖师爷,而赵匡胤是他的学生。无奈,青

  • 明朝大难临头朱胡子真庸儿 有如此赀财而不设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藩王

    图:朱元璋晚年画像,看似面目慈祥,但是他确实内心残酷,不谈功绩只谈人品与畜生无异(对子孙除外)身为帝王,正如《道德经》中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而要治理好大国,自然远非是战场征伐来得快意恩仇,而这“烹调之道,油盐酱醋料”自然要恰到好处。国家也才能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