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才是中国最牛外交官:40岁转行1人征服55国

这才是中国最牛外交官:40岁转行1人征服55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3/12/12 17:36:04

班超之后,再无班超!

活到39岁,班超只有一份熟人介绍的工作,领着微薄的薪水,养活妻儿。

父亲、哥哥、妹妹都是出名的史学家,三人完成了畅销全国的《汉书》。

放在当下,他也许会像林志颖卖肠粉的哥哥一样,出现在热搜榜里,“世家子班超落魄抄书,收入微薄妻怨子啼”,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谁能想到,40岁的班超居然开始逆袭,动开挂般的人生下半场。

图|班超投笔从戎概述图

夜月当空,他还在加班抄写文书,窝火得把手中的毛笔扔掉,说:

“大丈夫当效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之赏,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这声怒吼没把妻子吵醒,而把那个渴望在西域建功立业的灵魂给吵醒了:老子不干这抄写员,我要去西域当兵。

班超用了30年,让55国俯首称臣,实现了汉武帝都没能实现的“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的梦想。

图|新疆历史画丛班超

而最传奇的是,他仅仅用了36人,孤身一人在荒漠中指挥作战,就建立了这样传奇般的功勋。

汉武帝时期,为了抵挡匈奴侵犯,派遣张骞向西出发,神秘的西域从此出现在中原人的视野中。

图|张骞画像

在几十年间,匈奴与大汉在西域这个舞台上反复较量,最终以汉帝国的胜利为结局。

西域从此成为了大汉的疆土。在这,汉王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统管西域诸国。

然而,到了王莽乱政,大汉自保还来不及,根本没有闲暇管理西域各国,他们迫于威胁,纷纷倒戈匈奴。

刘秀建立东汉,休整了几十年,大汉王朝才重新爆发出勃勃生机。

不知天高地厚的匈奴却多次挑衅大汉。

怎能忍受?

东汉第二个统治者汉明帝,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君主。

图|汉明帝历史画像

他决定对北匈奴发动进攻,重振汉武帝时期的雄风。

正在抄书的班超从同事那听到了消息:“窦固成为大将军,率兵到西域,讨伐匈奴。”

班超二话不说,卷起铺盖,乐呵呵地去报名参军。

从此,班超登陆了人生的下半场,开始了开挂的戎马半生。

窦固大将军让他带领一支小部队去西边作战。结果,班超像出了笼子的猎鹰,一口气把匈奴打到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才收兵。

窦固十分赏识他的勇猛出众。于是,派他带领一支36人出使鄯(shàn)善,稳定西域。

就这样,班超开始了传奇般的西域之旅。

鄯善又叫楼兰,是大汉通往西域的第一个国家,向来是大汉和匈奴的必争之地。

班超等人刚到,鄯善王用奶茶和葡萄酒热情招待,过了几天就变得爱答不理。

机智的班超察觉到不对劲,逮着一个馆驿的服务员问:“匈奴使者都来好几天了,现在住哪儿?”

班超其实在诈唬,单纯的服务员以为他知道了,便和盘托出。

匈奴使团果然来了,鄯善王现在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站哪队。

班超当即叫36人喝酒,饮到酣处,故意激怒大家:“匈奴使者也来了,鄯善王想把咱们押送匈奴,你我恐怕要葬身豺狼之口了,怎么办?”

士兵们众口一声:“听你的!”

班超等得就是这句话,拍案而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夜我们突袭匈奴营地,杀了使者,让鄯善王无别路可走!”

酒助壮士胆,众人纷纷表示愿意和班超共进退。

当晚,班超带着这36名壮士,埋伏在匈奴营帐的周围,一声令下,放了十余把火。

匈奴那方正在睡梦中,绝大多数人丧命于火海,其余逃出的也被班超等人杀死。

一百多匈奴人全部丧命,而东汉使团无一伤亡。

不出班超所料,鄯善王只能硬着头皮听汉朝的号令,乖乖地“纳子为质”。

班超一战成名,仅凭36人,收服一个国家。

由于出色的表现,汉明帝给他升职加薪,作为军司马的身份,去西域各国转一圈。

班超带着原班人马继续向西出发。他们跨越高山、冰原、荒漠,先后来到了于阗(tián)国和疏勒国。

仅仅两年时间,班超带着36人,不费一兵一卒,凭借外交智慧和果敢,收复了3个西域王国。

这是铭记在历史中永远的神话!怪不得史书会给予如此高的评价:"班超之后,再无班超。"

随即,汉明帝下诏恢复了西域都护府,时隔60年,大汉再次与西域建立联系。

在疏勒国停留的日子里,班超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姑娘。

史书中没有记载这位姑娘的名字,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她一直陪伴在班超左右。

公元75年,中原突然传来噩耗,那个带给东汉帝国兴盛气象的汉明帝驾崩了。

不甘失败的北匈奴趁着国丧,大举反攻,杀了西域都护和2000多战士。

只有36个士兵的班超,成为在西域仅存的中原力量。

但他们被匈奴军队围困在疏勒国中,危机时刻,疏勒王和人民站在了汉帝国使者这一边。

这是班超出使以来第一次得到西域当地力量相助。他们同仇敌忾,顽强固守了长达一年之久。

随后,一道圣旨到达班超手里,要求他们撤回中原。

很显然,在那个时代,皇帝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否则整个家族的生命都会葬送。

疏勒举国忧恐,一位疏勒武官哽咽不止:“汉使一走,匈奴一来,疏勒必会毁于战乱中,我实在不忍看到。”于是拔刀自刎。

班超强忍悲痛,率部行至于阗。国王和百姓放声大哭:“我们依靠汉使,就比如孩子依靠父母一样,千万不能离我们而去啊。”

东行之路,班超倍感煎熬。他知道,一旦撤回,意味着大汉帝国多年来经营西域的心血将付诸东流,意味着把西域拱手让给匈奴。

终于,班超调转马头,重返疏勒。他宁可违抗皇命,也要承担起责任。

班超坚信,他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

回到疏勒时,已有两座城池归降匈奴。班超果断出手,逮捕反叛首领,收复失城。

虽然班超平定了叛乱,但形势不容乐观,北边诸国被匈奴控制。

这一状况让班超内心无比沉重。

如果汉帝国放弃经营西域,匈奴一定会卷土重来。真到了那一天,要如何面对开凿西域的先辈呢?

虽然困难大到无法想象,但班超从来就是一位勇敢的探险者。他不仅要守住南道,更要拿下北道,他要把匈奴赶出西域。

他决定给新上任的汉章帝上一封奏折,不需要朝廷出兵,也不需要朝廷出钱,只要允许自己带着36人继续留在西域。

班超当然不是莽夫!

他告诉皇帝详细的计划:这些年汉使团在西域建立了很好的威信,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假以时日,西域必将再次归顺。

汉章帝看到奏折后很振奋。虽然班超说了不要一兵一卒,但他还是象征性地派了一千人给班超。

但班超一点都不在意,因为他手下早已成为了铁血战士,一人可抵千军。

新的征战开始了。

公元84年,进击莎车,降服疏勒王叛乱,守住了西域南道。

公元87年,率于阗2万5千兵,进攻莎车,匈奴率部5万支援,班超在对方措手不及之时,发起奇袭,莎车降汉。

公元90年,月氏国派7万人攻打班超,班超巧计破敌,月氏王请罪乞降。

班超威震西域。

公元91年,龟兹、姑墨等国主动遣使到大汉称臣,

东汉帝国再次设西域都护府,班超任西域都护。

公元94年,班超讨伐焉耆等三国,大胜。

自此,东汉帝国再次统一西域全境。

1年后,班超被封为定远侯。

200多年前,张骞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的通道,无数使团、商队从丝绸之路走过,不同的商品、文化、梦想,在这条通道上交汇。

图|《张骞出使西域图》

但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中断了。

班超续写了新的历史,用他执着孤勇的血性,让驼铃声在丝绸之路上,再度响起。

公元100年,深秋时节,68岁的班超心中蓦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他决定给皇帝上书请求还乡。当他写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已是泪流满面。

远行的时间,实在太久,他真的想回去了。

接到奏折的皇帝很犹豫,班超的能力和功绩无可替代。

他回来了,又能让谁去呢?

公元102年,皇帝最终同意了班超回中原的请求。

在西域驻守30余载的班超,71岁的班超,即将踏上归途。

离开中原的时候,他应该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标签: 东汉班超外交官

更多文章

  • 曹丕代汉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千古话禅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禅让,传国玉玺

    古代文人传诵尧舜千年的禅让一事。关于禅让,今天的历史学家完全能够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解释禅让这种现象存在和消失的原因,并指出这并非中国的特产,但当年的儒家却以禅让为千古盛事,是天下为公的典范,颂扬唯恐不及,只恨未能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可惜当皇帝的都讲究现实,尽管爱听臣下将自己比之于尧舜,却从来没有

  • 外戚、权臣、宦官专权轮流上演 谁对皇权威胁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外戚,权臣,宦官专权,皇权

    宋朝以前,宦官、外戚、权臣,可以说是历史上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之一,其中两汉以外戚最为严重,唐朝则以宦官最为严重,而权臣则穿插于其中。自宋朝以后,随着皇权的进一步集中,这几股势力对皇权的威胁最终逐渐消失(明朝宦官情况有些特殊,后面单独讲)。那么,这三股势力中,哪个又对皇权威胁最大呢?外戚皇后,太

  • 同为皇帝,为何有的皇帝称“帝”有称“祖”称“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庙号,谥号

    很多人可能会对历史书上一般称唐朝以前的皇帝为“XX帝”和称唐朝以后的皇帝为“XX祖”或“XX宗”存在很大区别感到疑惑。下面我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为例,让大家看一下这四位著名的皇帝分别对应哪个谥号和庙号

  • 12位靠禅让上位的开国皇帝,大部分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禅让,开国皇帝,皇帝

    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王莽于汉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出生于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的一个显赫外戚家族,他的姑姑就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12岁时,其父王曼、兄王永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24岁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38岁接任大司马之位,开始大权在握,53岁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

  • 由“户贴”到“黄册”,浅谈明朝的户籍制度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户籍,明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建立户籍制度的国家,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对人口户籍方面的管理。当然,最早的户籍制度和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密不可分。因此,古代劳动人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往往对户籍制度采取对抗、隐瞒的态度。户籍制度,就是中央或者地方政权对所管辖区域内的人口进行申报、登记、立户,以便于

  • 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呢?打尖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打尖,古装剧

    近些年来,古装剧可谓火遍大江南北,就连小编读小学的侄女都如数家珍,哪部电视剧发生了啥事儿都清清楚楚。爱看古装剧的朋友一定见过这样一个场景主角一行人走进客栈,店小二立马热情地迎上来,开口就是:“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呢?我们这里还有几间上房,要不要看看?”那么问题来了,&ldqu

  • 古代中书令是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书令,古代官职,宰相

    只要把“中书令”名称拆开来,大致就能大概明白他的身份!“中书”很简单,就是“中书省”;“令”被用在官职上,都是指主官,比如县令、尚书令(尚书省最高长官,后来由实而虚,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所以,&ldqu

  • 裴寂和裴炎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裴寂,裴炎,裴氏,士族

    史书没有记载俩人的关系,应该是没有关系。否则两个时代、祖籍都相近的人,如果有关系的话,史书上是一定会写到的。裴寂(573年-632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高祖时的宰相:武德元年(618年)至六年(623年)为尚书右仆射,六年至九年(626年)正月为尚书左仆射。其祖父裴融,父亲裴瑜。

  • 杨广的妃子们:隋炀帝杨广后宫妃嫔到底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广妃子,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

    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与好色君王,尤其是登基为帝后镇日沉迷女色,后宫中搜罗的美女环肥燕瘦各具特色,各种群芳争奇斗艳,风流猎艳的韵事在正史野史乃至民间传说里都是数不胜数,那么杨广究竟有哪些宠妃呢?《隋书》《南史》等史书中明确记载杨广喜欢过的,且有姓氏记载的女人至少有5个:萧后、崔

  • 自始皇至晚清近百件玉玺 秦传国玉玺让人梦牵萦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传国玉玺,玉玺

    玉玺起源传国玉玺:全称“大秦万世传国玉玺”,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是王朝正统的象征。两千年前秦王嬴政依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兼并了六国一统天下,称始皇帝,用“和氏之璧”镌刻皇印,命李斯用篆文雕刻传国玉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