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不急太监急:盘点中国历史上恶名昭著太监

皇帝不急太监急:盘点中国历史上恶名昭著太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21 更新时间:2023/12/20 8:34:28

太监旧称宦官,又称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阉竖等。是指古代宫廷中替皇室服务并阉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在唐朝之前,并没有太监这一词,一般称呼这类人为宦官。在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而宦官则开始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一直到了明朝,由于大太监权势擎天,逐渐的就把宦官都称为太监。

太监这个词语似乎总是给人们留下阉人、横征暴敛、飞扬跋扈、残害忠良等不好形象。中国古代的太监,大部分名声不好的很多,但是其中也不乏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名声好的太监们。在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大太监。

指鹿为马秦·赵高

废后戮相北魏·刘腾

忠实家奴唐·高力士

落井下石唐·李辅国

乱宋“媪相”北宋·童贯

海上的风帆明·郑和

“立地皇帝”明·刘瑾

九千岁明·魏忠贤

清代厚黑第一阉李莲英

大凡做太监的天性便是投机取巧者,再加之身体的变异,多数太监的性格都很诡异,也很冷漠。由于他们生活在皇宫之内,侍奉的是国家最高级别的人物,虽然身份低贱,但经常会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在中国厚重的历史积淀中,也留有他们不少的灰尘。

翻看历史或细读文学作品,除了康熙身边的那个三德子,恐怕所有有名气的太监,没有几个留下好的形象,经过精挑细选,找出了历史上最坏最恶的7位太监,他们是:

赵高(?-前207年):秦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宰相

原籍赵国,是赵国王族远支族属。后来赵高之父犯了罪,被判处宫刑,赵高弟兄数人也一律处以宫刑,在秦国王宫做了奴隶。受到腐朽官场尔虞我诈熏陶,他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出人头地,成为一个权倾四野的太监。

为了实现这种野心,他施展察言观色、见机行事、阳奉阴违的本领,以骗取主子的信任。秦始皇十分重视法制,赵高为了投其所好,便开始钻研法律。不久他熟悉了许多案例。秦始皇听说赵高能力强,精通刑狱法令,便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管事二十余年”。这样,赵高便从太监群中摇身一变,成了掌管皇车马和能自由出宫的官吏。秦始皇非常宠爱小儿子胡亥,赵高便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去接近、讨好胡亥,很快取得了胡亥的欢心。后来,秦始皇就让他教十八子胡亥决断讼案,赵高心中更是有说不出的高兴,每日与十八子共起居,处处依从他,既赢得了胡亥的信任,也博得了秦始皇的好感,为他后来进一步教唆、利用和控制胡亥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10,秦始皇在巡边途中,病死沙丘,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秘不发丧,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又更改诏书,赐长子扶苏蒙恬于死。赵高任郎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他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诛戮宗室、大臣,且专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为马,对不随声附和的大臣大开杀戒,捏造罪名加以迫害。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攻下武关,赵高与其婿阎乐等人密谋,乘二世在望夷宫斋戒之机,诈诏发兵围宫,逼二世自杀,企图篡位自立。因左右百官不从,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九月,赵高被子婴用计杀于斋宫,夷三族。

蔡伦(?-121):东汉宦官,改良造纸术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本出生于铁匠世家,他曾经在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蒙读书,学习《论语》和《周礼》。但年幼的蔡伦对周边的环境十分感兴趣,他在这段学习时光中不仅变得满腹经纶,还对养蚕、冶炼、铸造、种麻等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

永元四年(92年),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

在蔡伦的造纸术发明之前,纸的制造工艺复杂,材料贵重。因此纸是平常百姓家不可企及的贵重物品,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使用。

蔡伦却用破布、麻绳、渔网等废料制作成了一种坚韧又轻薄的纸。元兴元年(105)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受到了汉和帝的赞扬。在汉和帝下令在天下推广这种纸的生产与使用后,蔡侯纸迅速普及。纸成为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历史长河中沿着丝绸之路向着西亚、西欧,向着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与继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伦这一发明,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蔡伦不是发明了造纸术,是改进了造纸技术,使以前昂贵的纸张成为便宜实用的文化传播载体。很多人认识蔡伦都是因为他改进了造纸术,其时他也是宫斗中重要的一员。曾经帮助窦太后害死宋贵人,后来才步步高升,甚至被封为龙亭侯,他造的纸也被称为蔡侯纸。后来安帝亲政,蔡伦害死了安帝的祖母宋贵人,使得刘庆失去帝位继承权,自知难逃一死的蔡伦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帽子,喝毒药而死。

张让(?189年):东汉宦官。

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

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列侯等职。尤受灵帝宠信,在位时拉帮结伙,独霸朝纲,权倾天下,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他怂恿昏君刘灵帝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专供灵帝淫乐,哄得灵帝喜笑颜开。他“僭越”朝制,把自家庄园建得比皇宫还高,又怕灵帝发现,挖空心思拿“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来蒙骗灵帝,这个昏君竟然确信,还口口声声称张让为父,由于张让率领十常侍,颠倒黑白除异已,捏造罪名杀朝臣,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张让又先下手为强,诱杀何进,导致京师卫军变乱,杀尽宫中几千太监,张让也走上绝路,投河自尽。

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张让走投无路,投水自尽。

张让,东汉末年太监,十常侍之首,汉灵帝尊信张让,甚至说过张常侍是我父的话。十常侍把持朝政,为非作歹,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十常侍推动了汉朝的灭亡,是引发了汉末时局大动荡的主要原因。大将军何进想要杀了这些太监,可惜事败,十常侍先动手杀了何进。袁绍袁术兄弟听说何进被杀,带兵闯宫,杀尽太监,此前董卓也被调进京,张让劫持天子作为人质逃到黄河边上,后边追赶得急迫,前边又有董卓大军,张让估计逃不了了,投河自尽。但是大汉江山已经被他们搅了个天翻地覆,再也无法回到正轨。

高力士(684年762年),唐代宦官,忠实家奴

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

在唐玄宗管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朝宦官

本名静忠,后赐名李护国,再改名为李辅国。他相貌丑陋,看上去有些虚弱,粗通簿书记录,俸奉大宦官高力士。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四十多岁时,高力士才让他主管闲厩账务,后被推荐给皇太子到东宫办事。他曾矫诏将太上皇(玄宗)逐出原来的住所,又杀张皇后,拥立代宗。代宗尊其为“尚父”,加司空兼中书令。恃策立之功,他跋扈地对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分。”不久罢职,代宗派人将其刺死。

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人刺杀身亡。

童贯(1054年1126年),北宋权宦,“六贼”之一

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随徽宗南逃,宋钦宗即位,被处死。

粱师成,这位和童贯差不多,也是一位很牛的太监,同样做到了开府仪同三司,官至检校太傅。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宋钦宗即位后处死了他,粱师成也是北宋六贼之一。他有一副还算不错的文笔,模仿宋徽宗的字大臣们都辨别不出来。梁师成自称自己是苏轼流落在外的儿子。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为燕王朱棣立下赫赫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

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劳累过度过世。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其次便是明朝的郑和了。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郑和也能算是其中不一般的一颗。郑和以其先于西方人进行航海而受到世界的关注。他所代表的一种中国人不畏惧艰险,征服自然,和平与世界各国交流的精神也受到人们崇敬与赞美。

郑和少年时就服侍明成祖朱棣,因此朱棣对郑和的个性,能力都有着充分的了解。郑和本人十分了解军事、航海,他不仅英勇善战,还具有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他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在这些战火中得到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战经验。

永乐三年(1405),朱棣任命正使郑和航海西洋,与西洋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为明朝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关系,同时以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警告那些有妄想的"喜战好斗"的岛国。

郑和六次下西洋,不仅对解决明朝与东亚各国的矛盾,在亚洲与多国建立良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中国引入了许多珍奇物种。同时,在郑和的远洋过程中,世界的航海之路被开辟。

郑和把中国古代的海洋远航事业推向了顶峰,也对人类海洋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王振:明朝宦官,史学家称朱明王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

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肢解残杀刘球。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了性命。

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了性命。

曹吉祥:明代太监

河北滦县人,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敢把皇帝拉下马,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俘,代宗在于谦等人的拥护下登位,瓦剌看人质英宗已经没什么用放了回来,这才演出了一幕惊魂动魄的【夺门之变】主角就是这位曹吉祥,因为拥立明英宗复位有功,提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总督三大营。1461年,曹吉祥想故伎重演,废掉英宗,结果失败,英宗下令把曹吉祥凌迟于市。

刘瑾:明朝太监

少年时自阉入宫,依附刘姓宦官混入乾清宫。自从他服侍的花花恶少朱厚照当上皇帝,刘瑾便开始使尽浑身招数,怂恿皇帝吃喝嫖赌,厌倦朝事。他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将反对他的53位大臣一网打尽,制造了“奸党冤案”。此后还发明一种套在官吏颈上的刑具枷,许多大臣被重达75公斤的枷刑活活枷死。篡党夺权阴谋败露后,皇帝朱厚照发飙,将其碎尸。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明朝末期宦官。

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出身于市井无赖,虽目不识丁却深谙拍马权术,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又与皇孙奶娘打得火热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与皇帝万历的亲密接触更是让他地位权势与日惧增,万历48年,年逾半百的魏忠贤开始飞黄腾达。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校即位后便恩将仇报谋害恩人王安,大兴冤狱捕杀东林党,私植党羽。身为阉党,他不仅怂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纳妾,抢夺民女,令无数家庭生死离别。直到另一皇帝朱由检把他收拾。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安德海:清末宦官

自宫入宦,人称“小安子”。同治初,因受慈禧太后宠幸,渐干国政。同治八年,1869年,秋,奉慈禧太后命往南方采办宫中用物。乘楼船缘运河南下,张扬跋扈,招权纳贿。被山东巡抚丁宝祯以“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拘捕上奏,随即诛于济南。

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隶南皮(河北省南皮县)人。他在八九岁时净身,进宫后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由于安德海聪明伶俐,善于奉承,他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等。

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走到山东地方,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处决。

李莲英:清朝最后一个大太监

李莲英(18481911)(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

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亡,时年64岁。

安德海还在的时候被称为二总管,安德海死后荣升为总管大太监,深得慈禧喜爱。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第一个称慈禧为“老佛爷”的人。慈禧死后,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

此外还要说到的两位名声好的太监就是高力士和王承恩了

他们虽然没有像蔡伦一样在发明创造方面做出贡献,也没有像郑和一样推动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但他们对各自辅佐的皇帝的一片忠心是无可置辩的。

高力士对李隆基忠心耿耿,为李隆基在政治上出谋划策。在李隆基去世后,深受打击的高力士吐血而亡,随李隆基而去。他也被后人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王承恩也是如此的一片忠心报主恩。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时,王承恩没有像其他奴仆一样弃主而去,寻找自己的活路。他对崇祯皇帝不离不弃,最终随崇祯皇帝上吊身亡。

这些太监们不似汉朝的十常侍、宋朝的童贯、晚清的李莲英等人仗着皇帝对他们的宠爱与信任为非作歹。相反的,他们为自己的主人鞠躬尽瘁,有些愿意用生命追随自己的主人,而有些人则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对中国甚至全世界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网上流传一则趣闻: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太监制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还没等皇帝答话,站在一皇帝身旁的贴身太监姚郧抢嘴道:“这是陛下恩赐,俺们奴才心甘情愿!你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这大概是中国最后一位爱国太监。

更多文章

  • 5元纸币上的泰山“五岳独尊”是谁题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岳独尊,泰山

    泰山“五岳独尊”成为游人在泰山必定要合影打卡的景点众所周知,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的背面图案是著名山水画家李叔平先生所绘制的泰山雄姿图,其中,“五岳独尊”石刻被作为标志物放大。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岳”之说,其实就是国内五大名山的总

  • 明朝的南明弘光政权为什么没计算在明朝年代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明,明朝,正史

    其实南明也还是明朝的一部分,因为当时弘光帝朱由崧继位的时候国号依旧是“明”,说明当时并不存在南明的概念,还是视明朝为正统而不是自立门户,而之后写史书的人称之为“南明”。那为什么没有将弘光政权计算在明朝年代里?满清统治者故意不想将南明这段历史写进《明史》

  • 九五之尊也有如草芥 因一句玩笑话惨死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晋皇帝,司马曜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李陵容(孝武文太后)所生,是会稽王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三子,他的祖父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被立为太子,同年晋简文帝逝,他继位,是东晋的第九任皇帝,当时才11岁。他是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第二年立年号为宁康。一开始由太后摄政。1

  • 汉朝的韩王信和韩信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王信,韩信,汉朝

    有人说,看了史书记载,我怀疑韩王信,和韩信就是同一个人。刘邦时候有一个韩信,功劳很大,军事很牛,但是最终却叛逃匈奴了。就像林某人叛逃成功了。于是刘邦为了消除影响,把真韩信的事迹拆成两部分,把韩信奔匈奴的那年写成被弄死了,然后嫁接同年被弄死的另一个小功臣,让他顶着韩信的名头叛逃。这个人应该才是真淮阴侯

  • 一代女皇不叫武则天 也不叫武曌更不叫武媚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武媚娘,武曌,皇帝,中国皇帝,女皇,一代女皇

    “一代女皇武则天叫什么?”这个标题看起来很矛盾,都叫她武则天了,你骑驴找驴么?还真是……武氏(公元624年2月17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则天大圣皇帝”史料上是这么描述她的:武则天(公元

  • 宋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在位九个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仁宗,宋仁宗年号,年号

    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赵祯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不得不说他确实当得上“仁”之一字,他长达42年的皇帝生涯也唯有一个“仁”字拿得出手。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

  • 古人为什么要在身体上刺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刺字,墨刑,黥刑

    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古人在面部、臂部、背部等身体部位上刺字。那么古人为何要在身上刺字呢?一、刺字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亦称墨刑,汉代称黥刑。于罪人面上刺字,以墨涂之,故称。汉文帝废黥。魏、晋、南北朝虽有逃奴、劫盗刺字之制,亦旋行旋废。隋唐皆无此法,《唐律》十二篇,不言刺字,五代后晋天福中始

  • 西安还能改名为长安吗?长安从未改名为西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安,长安,古都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伙第一反应应当就是:你连基本历史常识都欠缺,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长安,早在六七百年前就更名为西安了。这还是笔者取错标题了吗?非也!西安还能改名为长安吗?答案是,不存在“改回长安”的问题,因为“西安”之名并不是“长安&rdqu

  • 两个朝廷两套班子:明朝两京制度产生与优劣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两京制度,明朝,两京制度

    古代的中国,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都是相对统一的。以古代的交通工具和运输速度来说,这样的中原,实在是太大了。如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如何更好的控制和管理地方,就成了每一个古代政权,必须思考的问题。两京制或者说多京制,最初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都城,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核心所在,是王朝政权统治力

  • 洪承畴降清算不算汉奸?当了汉奸被全家唾骂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洪承畴,洪承畴降清,清朝,民族英雄

    明末清初,风云激荡,作为明清交替时的关键人物,洪承畴则是令人一言难尽的人物。他曾是明朝支撑军事大局的统帅,是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曾经有力地为明朝阻挡了来自东、西两方的军事打击。可以说,洪承畴是明朝最后的依仗和救命稻草,为了嘉奖他的杰出贡献,崇祯皇帝对他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拔、嘉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