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醉打金枝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原型都有谁?

醉打金枝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原型都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37 更新时间:2024/4/2 21:41:42

有一年,唐朝名将郭子仪办寿宴那天,郭府张灯结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喜气洋洋。突然传来一个消息:驸马郭暧打了升平公主

这真是胆大包天!郭府马上炸开了锅。升平公主金枝玉叶,是当今皇上唐代宗的心头肉,能打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弄不好就会惹来杀身甚至灭门之祸。

升平公主是唐代宗的爱女,母亲是崔贵妃。而崔贵妃的母亲韩国夫人杨氏则是杨贵妃的姐姐,当年韩国夫人曾与杨贵妃一起得宠于唐玄宗,杨贵妃也就是升平公主的姨姥姥。这样的身世,使得升平公主自小娇生惯养,骄蛮任性。

驸马郭暧是郭子仪的第六子。郭子仪曾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封汾阳郡王。他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六代,从唐玄宗起已三代为将,在平定安史之乱和吐蕃入侵中立过大功,有天下系于一身之称。

唐代宗因此赐给郭子仪铁券(免死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有这样的家庭背景,也使得年少的郭暧骄傲自负。

升平公主和郭暧正是十三四岁的年龄,早婚并没有使他俩早熟。两个任性的人待在一起,针尖对麦芒,不时发生矛盾。这不,在郭府上下忙着祝寿的时候,两人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了。

郭暧说:“你神气什么,倚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才不屑于做天子呢!”

“反了,反了!”升平公主气急败坏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家的一切,都是我们家赐给的。你就是我的奴才!奴才、奴才、奴才!”

郭暧怒从心头起,气从脑门发,不管三七二十一,“啪”的一掌打在升平公主的肩膀上。升平公主愣了一下,马上“哇”的一声哭出来:“狗奴才,竟敢打我!我告诉父皇去。”说完,冲着家丁喝了一声“上轿”,气呼呼地直奔皇宫去了。

郭暧冷静下来,脑袋清醒了,知道这回闯下大祸了,赶紧去禀告父亲。郭子仪一听,脑袋“嗡”的一响:“你这个不知死活的逆子,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说着,朝家丁猛吼一声,“把他关起来,等候皇上发落。”

郭子仪马上坐上轿子,急匆匆地见皇上去了。他很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自己虽然立过赫赫战功,也有皇上的“免死牌”,但龙颜一怒,照样会翻脸。

唐代宗听了升平公主的哭诉,开始也痛心又生气,但冷静一想,几次在形势危急之时,都是郭子仪力挽狂澜,才稳住大唐江山。如今郭子仪虽然权倾朝野,但一向忠心耿耿,从不居功自傲。可不能为儿女小事影响大局。于是,唐代宗开导升平公主说:“他父亲不爱当皇帝是实话,要不然,天下就不是你父皇的了。以后你要随和一点,不能任性了。”

唐代宗安慰劝说一番之后,让公主返回郭家了。郭子仪来朝请罪时,唐代宗轻描淡写地说:“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做不了家公。’儿女闺房的琐事,不可计较当真,老大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件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还是把儿子数落、痛打一顿,让他长长记性。

经过这么一折腾,小两口仿佛都长大懂事了,各自收敛了性子和好了。

这本来只是一个家庭风波,传开后却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后来还成为多种戏剧的素材,如《打金枝》《醉打金枝》等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鉴真东渡是怎么一回事 鉴真东渡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

  • 《琵琶行》的由来:白居易与琵琶女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京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特大谋杀案——力主对藩镇用兵的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的刺客暗杀了。此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向来心忧国事的他义愤填膺,当即向宪宗上疏,请求急捕凶犯,以肃法纪。但朝廷权贵们却恼恨白居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强加给他“越职言事”等

  • 唐朝甘露之变是怎么回事 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从唐德宗开始,皇宫的禁军卫队由宦官统领。唐宪宗、唐敬宗两代皇帝均为宦官所杀。唐文宗即位,他虽然也是由宦官王守澄拥立的,但他非常痛恨宦官专政,因此决心要铲除宦官势力。要对付宦官,就必须依赖朝臣的力量。当时,宰相李训和御史郑注迎合文宗的心意,与他密谋诛灭宦官。李训和郑

  • 为什么说桂林之乱是唐朝灭亡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影响唐朝半壁江山的黄巢起义发生之前,整个社会都几近分崩离析,各藩镇相继起兵自立,无法谋生的民众也揭竿而起。在岭南地区,有一群镇守边疆的士兵,因渴望返回长久离开的故土发动了一场兵变,竟然酿成了长达17个月的波及中国东南的大灾难。这就是“桂林之乱”。“桂林之乱”的缘起,还得追溯到南诏国。在唐朝,南诏国

  • 唐朝的灭亡:唐昭宗是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这是唐昭宗李晔(yè)《咏雷》中的诗句。他在愤愤不平地责怪天上的雷公,为什么只知道劈牛、劈树,不诛杀凶恶之徒。唐昭宗还写过一首《菩萨蛮》,最后两句是:“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大内,是皇帝居住的皇宫。唐昭宗在痛苦地幻想:什么时候才出现救驾的英雄,将我迎回长安的皇

  • 唐太宗为了太子竟想要杀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十三日,长安皇宫中的两仪殿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唐太宗李世民在接见群臣完毕、百官尽退以后,留下晋王李治、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等继续议论政事。君臣说话之间,太宗突然从坐位上站起,情绪异常激动地对三位大臣说:“我的三个儿子和一位弟弟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那我

  • 杨贵妃死亡之谜:杨贵妃究竟是马嵬身死还是流落民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后,叛军向唐朝的政治首都长安步步进逼。哥舒翰在潼关失守,附近的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郡的守将都弃郡而逃,长安危在旦夕。潼关最为吃紧的当天夜里,玄宗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集禁卫六军和马匹。次日黎明,玄宗和杨玉环姐妹及众皇子、嫔妃、皇孙,还有大臣杨国忠等从禁苑西边的延秋门出宫。中午到达咸阳,县令

  • 唐玄宗为何传位于唐肃宗 唐玄宗传位究竟是自愿还是被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肃宗李亨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从小聪敏强记,两岁封王。玄宗废掉太子瑛之后,朝廷中以李林甫为首的多数大臣都拥护玄宗宠妃武惠妃的儿子寿王瑁为太子。但是玄宗却认为李亨年长,又听高力士的话。在他的坚持之下,李亨得以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入主东宫。天宝十三载(754)正月,安禄山来朝,李亨觉得他有谋反

  • 武则天为什么要立无字碑 无字碑有哪几种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705)十一月,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凄凉地死去。第二年,她的灵柩被运到长安西80公里的梁山,和唐高宗合葬在一起。梁山是一座海拔一千多米的圆锥形石山,山势峭拔挺立。乾陵以山为陵,将整座山建成了一个巨大的陵园。梁山有三个山头,北峰最高,南面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形成天然门户。三

  •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裴炎 裴炎真的勾结谋反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裴炎,唐高宗病重时拜相,受遗诏辅佐中宗,是当时的元老顾命大臣,对唐王朝忠心不贰。中宗即位初,重用韦后家族,欲以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坚决反对,引起中宗不满。裴炎惧,乃与武则天密谋,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旦为帝。武则天临朝称制,裴炎与她的矛盾日益突出,光宅元年(684)遭到了杀身之祸,被处斩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