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庄公宠爱的那个儿子啊,你为什么要如此幼稚?

卫庄公宠爱的那个儿子啊,你为什么要如此幼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3/12/12 0:32:08

卫庄公宠爱的那个儿子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古往今来历来如此,中国人对家庭教育是很重视的。一个普通家庭若是家教不好就不会和谐,要是室之家家教不好,则会出现宫廷之变,严重的就会出现政变,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放在治国平天下前面的,修身齐家不好的,就是明君也会给后人留下烂摊子。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小的君王为朝臣弑杀,大的就是国家衰败。

卫国有个卫庄公,跟郑庄公大约处于同期。郑国在这个时候很强大,而卫国很衰弱,不过最终的结局大致是差不多的,郑庄公在家庭教育上做得不好,导致后来的四个儿子数年之间相与攻杀,卫庄公宠爱庶子州吁而冷落嫡子,就导致后来卫国发生大动乱。在这件事情上,卫庄公、郑庄公的遭遇是没有区别的。

卫庄公的夫人是来自齐国的庄姜,这位庄姜没有生育,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女子戴妫,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公子完,一个是公子晋。因为庄姜没有儿子,就收养公子完为自己的儿子,公子完即在名义上成为嫡长子。而后卫庄公又娶了个漂亮宫女,这个宫女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卫庄公对这个州吁尤其宠爱,史书里说的是“任其所为”,这就犯了大错。

卫庄公宠爱的那个儿子

郑国有个姜氏溺爱共叔段,后来引发了郑庄公与共叔段的内战。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很多父母总是说对孩子要严管厚爱,但实际行动中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大多数时候就只剩下厚爱。事实上作为父母如果真正的对孩子负责,就不要让孩子肆意胡闹、任性妄为,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是没有底线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就会对整个家庭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对个体家庭如此,而对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卫庄公宠爱州吁的结局就非常悲惨。

州吁这个人性格就是暴戾好武,很是擅长谈兵论战,常常在卫国宫廷内外招摇过市,与权贵子弟交往过密,俨然就有嫡长子的模样。当然州吁本不是嫡长子,这就很有问题了。朝中大臣对此非常担忧,重臣石碏就说“宠过必骄,骄必生乱”,希望卫庄公应尽早确定储君人选,而庄公对此并没有任何举动。这对州吁而言,对公子完、公子晋而言,都是不公平的,即众多公子皆可能有机会。

州吁在宫内名声不好,虽然卫庄公没有任何驳斥,但朝中大臣们纷纷指责其行为。这就让州吁感到特别无趣,跑到宫外去惹是生非,还有“骚扰民居”的行为。州吁在后来成为卫国君主的时候,一定会对自己年轻时候的行为后悔,在宫内宫外的种种行为,成为州吁执政卫国的最大障碍。在公子完即位后,州吁更是与身边谋臣日夜思量“篡夺之计”。卫庄公的宠爱,转眼就变成卫国重大祸患。

此后州吁弑杀公子完,自立为君后,发现卫国朝政并不稳固,宫廷内外沸沸扬扬。州吁为立威卫国,就想以对外战争来取得国人信任,这本来是没有什么错的,但是州吁选择的作战对象居然是国力如日中天的郑国,这不是找死是干嘛?虽然州吁有道理可以讲,说是把强大的郑国打败了,自然就会得到中原诸侯的称赞,更会得到国人的认可,本身无可厚非。可这也透露出州吁对国际形势太不清晰。

卫庄公宠爱的那个儿子

当时的郑国与齐国是同盟关系,这两个大国可谓是中原的顶梁柱。而州吁在要发动大军的时候,就认识到卫国国力与郑国国力的差距,于是便派人到鲁、宋、蔡、陈等国联盟,期图以联军形式攻破郑国都城。鲁、宋就不说了,跟郑、卫两国比较起来,还算是比较大的诸侯国,至于陈、蔡两国,在这个时期就已经是小诸侯国了。

鲁国没有国君,是姬允代理摄政,这姬允也就是后来被齐人所杀的鲁桓公。卫国人到鲁国实际是找到掌握军权的公子翚。公子翚是鲁国最大武将,本来就不听姬允的话,私自就带兵跟着卫国人来攻打郑国。而宋国是宋殇公在位,对宋殇公而言在郑国有个最大祸患,就是让位给自己的宋穆公的嫡子公子冯,宋国朝堂历来就有风言风语,说是宋穆公是一代贤君,公子冯本来应该继承君位,如今是宋殇公即位,国中对此多有议论。

宋殇公跟随卫国去打郑国,目的非常明确。后来当联军打到郑国东门之外,郑庄公就抓住联军的这个弱点,把公子冯送到了郑国与宋国边境之上,导致宋殇公的军队撤离到边境,这就导致联军分崩离析,卫国人独木难以成行,州吁也便只能带着大军撤离。事实上说当时的联军若是能加大兵力,在优势占尽的情况下,一举攻破郑国都城,对卫国而言或有大发展。州吁的政治觉悟明显很低,宋国大军撤离而后,即将联军进行疏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完全不是正常的征伐战争,州吁后来身遭惨死,也就在预料之中。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锡克教有着哪些禁忌和戒律?锡克教徒能吃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锡克教,佛教,历史解密

    锡克教有诸多宗教禁忌,这些禁忌包括有:剪去须发:剪发在锡克教中是被严格禁止的。锡克教徒要求必须保留未被修剪过的头发。使用兴奋品:使用酒精、毒品、烟草或者其他能够让人兴奋的物品都是被禁止的。对于锡克教徒,绝对不可以使用。但是旁遮普省的Nihang们会使用大麻属帮助静修。通奸:在锡克教中,配偶之间必须在

  • 德川幕府的幕藩体制和锁国制 有什么联系?二者有什么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幕藩体制,德川家康,历史解密

    1600年9月,德川家康于关原合战中击败忠于丰臣秀吉家族的各派势力。1603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设立幕府。对于天皇朝廷,德川幕府制定了禁中及公家诸法,久而久之,日本人只知有将军而不知有天皇,以致“视万乘之尊如孤豚”。1615年又制定了武家诸法度,将对诸侯大名的干涉行为常规化,未经过幕府同意,各封

  • 刘邦的用人之道有什么缺陷?大将们总是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汉祖起丰沛,承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这是唐朝诗人王硅赞美汉高祖刘邦的一首诗中的几句,对刘邦的才华和功业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的确,刘邦能从一个出身寒微的乡村无赖汉,经过数年奋斗,最终鲤跃龙门当上天下之主,本身就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史诗。

  • 曹爽独霸朝纲,司马懿正在韬光养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选择的继承人曹丕短寿,四十岁就亡故了,曹丕给曹睿安排了三名托孤大臣,曹真,陈群与司马懿。十三年后,托孤的一幕又一次上演,曹睿寿数比曹丕更短,只有三十六岁而且三位亲生儿子皆早夭。这次被托孤的对象成了曹睿的养子齐王曹芳,托孤大臣成了曹爽和司马懿。曹爽,曹真的儿子,作为宗室的托孤代表,直接面对老奸巨猾

  • 宋代最凄惨的君王,掘坟晾尸头颅被做成酒器,元朝皇帝用了9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第五位皇帝,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当年他18岁就被权臣史弥远带到京城,不到两年就登上了帝位,其经历堪称传奇。赵昀成为皇帝之后,前十年朝中大权被史弥远牢牢掌控,当史弥远死后赵昀得以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从端平元年(1234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的180年间,宋理宗在政治、经济

  • 一代明君收婢女为妃,儿子死后依然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贵妃,明朝,历史解密

    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是一代明君他为于谦等名臣平反昭雪,安排荆襄流民。作为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两为太子,皇位也是得来不易。在朱见深这动荡坎坷的太子时期,身边一直有位女子陪伴着,她陪伴着朱见深度过了这混乱的太子时期,并且成功的在朱见深成为皇帝之后,封为贵妃,享尽一切荣华富贵。万贵妃出生卑微,相

  • 王人美和叶浅予相爱过吗?他们的婚姻生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人美,民国,历史解密

    作为一代著名画家,叶浅予有着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即使在他辞世20多年后的今天,依旧被圈内人广泛知晓。在艺术成就方面,他以漫画、速写以及印度舞画而知名,他在当代艺术圈的历史地位极高。但有一些人知道叶浅予,大约也和他的婚姻有关。在44岁之前,叶浅予有数段不成功的婚姻。在四十八岁那年,他有机会牵手王人美……

  • 周介孚: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鲁迅祖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介孚,鲁迅,历史解密

    周介孚(1838-1904),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介孚,号梅仙。浙江绍兴人,生于1838年1月22日,1867年中举人,1871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鲁迅祖父。1893年回乡发生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周介孚因此坐了八年牢。1901年被释放回家,1

  • 古代人“一日几餐”?秦汉一天两顿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历史解密

    秦汉一天两顿饭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的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是人们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上古商代时已形成了“定时吃饭”的习俗。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这两顿饭可以看成是“早饭”和“晚饭”。这两顿饭一般在什么时

  • 在三家分晋之前,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春秋,历史解密

    三家分晋的历史事件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国瓜分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改写了中国古代的历史,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三家分晋预示着晋国的衰败,却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秦国的强盛。促使一个国家瓦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晋国统治结构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晋国的瓦解,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