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都把荆州借给了刘备 孙权为什么还要夺取整个荆州

孙权都把荆州借给了刘备 孙权为什么还要夺取整个荆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2 更新时间:2023/12/12 6:32:31

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为何又派兵偷袭,夺回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208年,孙、刘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之后荆州由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瓜分。两年后,孙权将荆州最主要的南郡地区“借给”了刘备,这就是所谓的“借荆州”。然而,孙权却并没有放弃荆州的想法,他先是在215年挑起事端,接着又在219年出兵偷袭荆州,并且擒杀了关羽。既然孙权已经让出南郡,为何还要夺取整个荆州呢?

一、权宜之计

赤壁之战后,周瑜乘胜进军,击败了曹仁,夺取了南郡。与此同时,刘备向南进军,占领了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之后,刘备来到了江东,想向孙权借南郡,但是却遭到了周瑜的拒绝。此时的周瑜想继续向西进军,“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然后再回师襄阳,来夺取中原。

周瑜正准备出兵之际,病死于巴丘,之后鲁肃继任。此时,东吴与曹操之间的战线太长,从襄阳一直到广陵,绵延数千里。东吴虽然暂时取胜,但它的力量还无法与曹操相比,因此面临着很大的军事压力。另外,孙权虽然占领荆州的南郡,但当地的人才纷纷投入刘备的麾下,东吴“得其地不得其人”。为了减轻军事压力,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最终同意借南郡。

二、根本战略

东吴虽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但这与它的根本战略相背离,因为早在孙策时期,就已经确定了“全据长江”的战略。孙策尚未脱离袁术时,曾向张纮请教。张纮说道:“若投丹阳,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也就是说,张纮建议孙策先取荆州,再占荆州,全据长江,然而兴兵北上。

孙策死后,孙权接任,鲁肃前来投奔。当时,鲁肃也向孙权提出过这个战略规划,“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由此可见,东吴一直把“全据长江”作为夺取天下的关键一步。周瑜在赤壁之战后的进军规划,也是为了实现“全据长江”,进而夺取天下的理想。

三、唯一选择

在赤壁之战的后一段时间,刘备集团的力量不断壮大,先是占领了蜀地,接着又夺取了汉中、上庸等地。而孙权虽然不断发起北上的作战,但却无法取得突破,在合肥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特别是经过逍遥津之战后,孙权明白他很难夺取合肥,即使能够占领徐州,也无法守住此地,正如吕蒙所说的那样,“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

于是,吕蒙提出,“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既然不能北上,发展剩下一条,那就是夺取刘备占据的荆州地区。经过湘水之盟,刘备控制下的荆州只剩下南郡、武陵、零陵三郡,但仍然非常重要,是诸葛亮“跨有荆、益”战略的关键一环。这里最终成为刘备、孙权集团矛盾爆发点,因为“跨有荆益”与“全据长江”是冲突的。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升是如何帮助朱元璋赢得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写了这样一对御联来称赞他。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升,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01助明开国说起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开国元老,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可是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齐名的,有句话说的就是“三

  • 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后,是如何处置董卓尸骸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活阎罗”董卓带给了人间地狱酷刑与兵燹之祸。董卓最终被王允与吕布合力铲除。据《三国志》与《后汉书》等史籍的记载,董卓死后被老百姓点了天灯,而被董卓迫害的袁氏门生故吏又将其挫骨扬灰。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后将董卓剩余的骨骸收敛下葬(笔者按:如果《后汉书》记载属实,则董卓骸骨几乎无存,董卓墓葬或为

  • 北魏的冯太后把控朝政,为何却很少有人诟病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是男权当道的社会,男子可以主导一切,女子的地位很低。即便是如此,也出现了很多出命的女子。比如武则天,比如吕雉,他们掌握大权,以女子的身份治理天下,一点都不比男子差。古代的权利争斗一般都是很残忍的,而对于那些想登到顶层的女人来说,更是很难,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都是踩着无数的骸骨而上位的。

  • 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是什么 赤壁之战还是官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哪个才是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毫无疑问,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两场决定性战役,前者,曹操打败袁绍,后者,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如果要从这两场战役中,选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那一定是官渡之战,理由有三。第一,曹

  • 赤壁之战后,大都督周瑜为何突然生病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如果说三个国家中哪个是最弱的,那一定非吴国莫属了,魏国不说了,占据了祖国半壁江山,人多地广;刘备也是占领益州整个大西南,而且跨距荆襄,且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七出祁山,与魏国争天下,实力一定非凡;而吴国在印象中却只是蜷缩在江东一块,怎么也拓展不开,当然,这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曹魏为何不与蜀国轻易交锋?只因为田豫、牵招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时代,刘备自微末中的崛起无疑让人津津乐道。纵观当时风云,曹操起兵最早,又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谓是占尽天时。而孙氏三代雄踞江东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为险,是为地利。反观刘备,他起兵最晚,又是布衣出身,只能通过仁政爱民的名声吸引各方人才来投效。刘备此举,实则占据了人和。除此之外,刘备拉拢人心的手段,也

  • 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的李道玄,为何年仅十九岁就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位,在长安太极殿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正式称帝后,李渊为了稳固李唐统治,分封宗族男丁魏王,其中他堂兄的儿子李道玄被封为淮阳王。公元604年,李道玄出身,这一年杨广登基。李道玄的爷爷是隋朝夏州总管李绘,李渊是他的堂叔。他的性格谨慎笃厚,举止文雅,从小就跟着堂哥李世

  • 故宫里面的水缸为什么很少结冰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故宫作为我国一个非常具有历史和地标意义的建筑,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前往参观,而在故宫中又放置着很多的大水缸,其实在古代的宫殿里,放置水缸的作用,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那就是救火,因为宫殿的结构都是木质,如果起火的话很容易一起烧起来,所以放水缸就是为了方便救火,但是为什么故宫里面那么多的水缸,却从来都没

  • 《孙子兵法》真的是孙武编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孙子兵法》相信很多人都对它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它的来历么,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其中它所包含的智慧至今适用。相传《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吴叫孙武所写,但从那至今,孙子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吴国的将军孙武的争论,就像人类历史的战争,从来没有消停过在战国时期,商君书、韩非子等书中提到的吴孙支书,指的就是孙子兵

  • 为何宋军宁愿挨饿也不愿意吃小米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则记载显然比较极端,但也并非没有根据。先来说说两个疑问,一是绍兴末年为何宋军只剩下了南方人,北方南迁之人哪里去了?二是明明小米可以吃,南方的士兵们为何宁愿饿死也不吃?我们知道,南宋刚开始时的主要将领,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刘锜等,都是北方人,“中兴诸将皆北人”,而他们的手下兵马,也多是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