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喝茶之后丢下碎银子就走 老板为何没有说什么

古人喝茶之后丢下碎银子就走 老板为何没有说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35 更新时间:2023/12/13 3:54:24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为喝完茶,客人随便扔下一块散碎银子走了,老板也不计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影视剧中经会出现这样的镜头,“小二,钱放桌子上了,”只见一位侠客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中拿出一锭大元宝放在了桌子上。小二一边喊着“好来,客官慢走”,一边跑过去拿起刚才侠客放下的大元宝,脸上乐开了花。相信,这样的镜头在很多影视剧中屡次出现。但在清朝,这种奇葩的行为根本不会出现,一方面是这位侠客出手实在太大方了。他刚才轻易从袖子中拿出的那锭大元宝,足够他喝一辈子路边茶的。另一方面,这位侠客的袖子着实结实,能带着这样的大元宝随便行动,实在不简单。那要是住客栈,是否能从袖子中掏出两锭这样的大元宝?

像刚才侠客从袖子中掏出的大元宝,在清朝又称“宝银”、“大锭”,每锭大元宝的重量足足有五十两。五十两在清朝又是现在的多钱呢?虽然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但以米价换算的话,清代的每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八十元左右。而这五十两银子足足相当于现在的九千元,足见这位侠客出手有多大方。就像现在一样,如果一个人和你对桌在路边吃了一碗拉面,原本只有二十元,没想到这个人吃完走时,直接让老板过来。然后,他拿出九千元,对老板说:“就这些吧,不用找了”,转身就走了。此时的你是否被惊呆住了,嘴里含着拉面,呆呆地看着这个人远去的背影。而老板也会瑟瑟发抖,一度怀疑自己的听觉和视觉,直到那个人走远。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影视剧中出现这样的镜头是多么奇葩了吧!我相信即使是思聪,在路边吃碗拉面,也不会如此的阔绰吧!还有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是,这五十两一锭的大元宝能随意放在袖子中吗。在清代一两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八克左右,五十两的银子足足有五斤多。五斤多的大元宝随随便便放在袖子中,这位侠客的袖子可见非常的结实,用料不错。难道这样不会影响侠客的行动吗?如果与人交手的话,是否需要先把袖子中的银子掏出来呢?这些在影视剧中的镜头似乎一点都不符合历史现实的常识。

当然,在清代还有一种叫小元宝的银子。一般也称为中锭,是相对于上面的大锭所所说的。因为这种小元宝的重量一般在十两左右,形状不一。即使侠客喝完茶在逃出小元宝,也会让人相当吃惊,毕竟小元宝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八百元啊!难道,喝完路边茶有这么贵,除非被宰了!

如果侠客掏出的是第三种银子,也是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琐碎银子,似乎还是比较实际的。清代确实有散碎银子,民间又称为“福珠”“滴珠”“瓜子”等,重量一般在一两一下。所以,侠客还是老老实实的掏出些散碎银子才是最合适不过的。

有人会说,清代不是有铜钱吗?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铜板”,官方称“制钱”。其实侠客喝完茶扔下两个铜板就已经不错了。一枚制钱就是所说的一钱,一千文钱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吊”“一贯”。那么古人所说的家财万贯到底是多少钱呢?在清代一吊和一贯也就是一千文,相当于银子为一两左右,而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八十元。所以,古人所说的家财万贯,也就是至少有一万个一百八十元,换算的话,就是一百八十万。古人号称家财万贯,就是说家里至少有一百八十万,即使放在现在也可算是富裕之家了。

有时一两银子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会在换算成制钱发生不同。但一般情况下,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文到一千八百文左右。当年曾国藩在北京担任京官时,曾每月四千文租住了四间房,后又租住了十八间房子,每月租金在一万文,后来又租了二十八间房,每月租金大约在三万文左右。可见当时在北京租住二十八间房子的租金最多需要三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五千四百元左右。

当时文官正从一品的基本工资为年俸银一百八十两,年禄米一百八十斛,年总收入在四百七七两。文正从二品为年俸银一百五十五两,年禄米一百五十五斛,年总收入四百一十两。

清代的两斛禄米等于一石,而每石禄米相当于一两三钱银子。

当时的曾国藩最强是在京为礼部侍郎,相当于二品官。其年收入相当于四百一十两,而房租要每年用去三百六十两。当然曾国藩还有一些朝廷补贴,但是当时曾国藩在京城也是举债度日。可见,清朝时期在京城当官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富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都把荆州借给了刘备 孙权为什么还要夺取整个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为何又派兵偷袭,夺回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08年,孙、刘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之后荆州由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瓜分。两年后,孙权将荆州最主要的南郡地区“借给”了刘备,这就是所谓的“借荆州”。然而,孙权却并没有放弃荆州的想法,他先

  • 朱升是如何帮助朱元璋赢得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写了这样一对御联来称赞他。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升,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01助明开国说起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开国元老,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可是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齐名的,有句话说的就是“三

  • 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后,是如何处置董卓尸骸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活阎罗”董卓带给了人间地狱酷刑与兵燹之祸。董卓最终被王允与吕布合力铲除。据《三国志》与《后汉书》等史籍的记载,董卓死后被老百姓点了天灯,而被董卓迫害的袁氏门生故吏又将其挫骨扬灰。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后将董卓剩余的骨骸收敛下葬(笔者按:如果《后汉书》记载属实,则董卓骸骨几乎无存,董卓墓葬或为

  • 北魏的冯太后把控朝政,为何却很少有人诟病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是男权当道的社会,男子可以主导一切,女子的地位很低。即便是如此,也出现了很多出命的女子。比如武则天,比如吕雉,他们掌握大权,以女子的身份治理天下,一点都不比男子差。古代的权利争斗一般都是很残忍的,而对于那些想登到顶层的女人来说,更是很难,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都是踩着无数的骸骨而上位的。

  • 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是什么 赤壁之战还是官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哪个才是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毫无疑问,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两场决定性战役,前者,曹操打败袁绍,后者,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如果要从这两场战役中,选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那一定是官渡之战,理由有三。第一,曹

  • 赤壁之战后,大都督周瑜为何突然生病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如果说三个国家中哪个是最弱的,那一定非吴国莫属了,魏国不说了,占据了祖国半壁江山,人多地广;刘备也是占领益州整个大西南,而且跨距荆襄,且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七出祁山,与魏国争天下,实力一定非凡;而吴国在印象中却只是蜷缩在江东一块,怎么也拓展不开,当然,这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曹魏为何不与蜀国轻易交锋?只因为田豫、牵招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时代,刘备自微末中的崛起无疑让人津津乐道。纵观当时风云,曹操起兵最早,又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谓是占尽天时。而孙氏三代雄踞江东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为险,是为地利。反观刘备,他起兵最晚,又是布衣出身,只能通过仁政爱民的名声吸引各方人才来投效。刘备此举,实则占据了人和。除此之外,刘备拉拢人心的手段,也

  • 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的李道玄,为何年仅十九岁就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位,在长安太极殿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正式称帝后,李渊为了稳固李唐统治,分封宗族男丁魏王,其中他堂兄的儿子李道玄被封为淮阳王。公元604年,李道玄出身,这一年杨广登基。李道玄的爷爷是隋朝夏州总管李绘,李渊是他的堂叔。他的性格谨慎笃厚,举止文雅,从小就跟着堂哥李世

  • 故宫里面的水缸为什么很少结冰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故宫作为我国一个非常具有历史和地标意义的建筑,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前往参观,而在故宫中又放置着很多的大水缸,其实在古代的宫殿里,放置水缸的作用,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那就是救火,因为宫殿的结构都是木质,如果起火的话很容易一起烧起来,所以放水缸就是为了方便救火,但是为什么故宫里面那么多的水缸,却从来都没

  • 《孙子兵法》真的是孙武编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孙子兵法》相信很多人都对它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它的来历么,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其中它所包含的智慧至今适用。相传《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吴叫孙武所写,但从那至今,孙子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吴国的将军孙武的争论,就像人类历史的战争,从来没有消停过在战国时期,商君书、韩非子等书中提到的吴孙支书,指的就是孙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