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时期的穿衣是什么样的?有何讲究

汉朝时期的穿衣是什么样的?有何讲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3/12/9 1:54:06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由刘邦建立。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这个朝代产生的文化、礼仪、服饰、制度、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深远。

本文主要介绍汉朝的宫廷服饰,可以称为汉服。

不过,本文要描述的,只是狭义上的汉服,单指汉朝这一朝的宫廷流行服饰,而不是广义上的数千年融合出来的“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朝的宫廷服饰规格和样式其实也是一点点完善的,从西汉到东汉,经过数代,才有了完整的宫廷服饰规章。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并在此基础上改良。

汉高祖刘邦初建汉朝时,命令大儒叔孙通制订朝仪,撰《汉礼器制度》,关于服饰这一块,明文记述了弁冕的长短,但并未详记衮冕的规格和形制。

因此,汉惠帝刘盈曾感叹说:“汉初只是稍定汉诸仪法。”

直到西汉未年,王莽拜受衮冕衣裳和皮弁素积,西汉的冕服制度至此才见端倪。

刘秀建立东汉,兴明堂,立辟雍,复兴旧制。

汉明帝时,诏有司采《周官》、《祀记》、《尚书》诸篇旧制,确立服饰制度。

汉代的天子冕服从欧阳氏之说,冕广七寸,长一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裹,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十二旒,衣绣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纁下玄上。

冕服在汉时用于春祭、祀岁首、天地等。

通天冠高九寸,正竖,下为铁卷梁,前有山。秦天子乘舆时戴。汉百官月正朝贺时,天子戴通天冠。

高山冠又叫侧注冠,形制和通天冠相同,但顶不斜却;高凡九寸,无山,无展筩。高山冠本是赵王冠,秦灭赵后承之。秦汉天子有时乘舆戴高山冠。

武冠又叫赵惠文冠,秦灭赵后,以其君冠赐赏近臣。汉因秦制,又称武弁大冠,由武官们佩戴,汉宫侍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用赤黑色貂尾。

中国古代有冠无帻,战国时,秦武将首加绦帕,以示贵贱,这便是早期的帻。

后来,在帻前作颜题,就是在额上前面作山。汉代时,增颜题,并加巾连额。

汉文帝时,增高颜题,加增其中为帻屋,增施其耳。汉元帝额部有壮发,不想让人看见,于是戴帻,此后,汉君臣戴帻成风。

王莽秃顶,将帻屋上施巾,戴在头上,帻便罩住了整个头部。

汉代服饰制度不甚完备,但对宫中后妃的服饰却有明确的规定。

《后汉书》记载:“汉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饰,绀上皂下;蚕服,青上缥下,都是深衣制(即单衣)”。

汉宫皇后的谒庙服饰和太后的大致相同:“绀(深青带红)上皂(黑色)下,蚕服,青上缥(青白色)下,深衣制”,所不同的是:“假结,步摇,簪珥”。

贵人助蚕服为纯缥(淡青色)上下,也是深衣制,但大手结,墨玳瑁,加簪珥。

长公主衣服,加步摇。公主大手结,均加簪珥。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缓,以采组为绲带。

皇后到二千石夫人,均以蚕服为朝服。汉宫女子日常衣服是上衣下裙制。

汉马皇后就爱穿大练裙,即大帛裙。汉赵飞燕皇后则爱穿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以致后宫宫女纷纷仿效,并壁裙为绉,号留仙裙。

故而汉代有首《定情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汉宫中,女于的裤子一般没有裆,就是开裆无裆裤。

汉昭帝时,上官皇后改革服制,命宫中女子穿有裆裤,称为穷裤,穷裤有前后裆,相当于唐时的绲裆裤。

汉宫女子时兴高髻,宫中影响京师,京师影响全国。

有诗描述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马皇后以后,宫中兴起四起大髻,髻后留有余发,可以绕髻三匝。

汉桓帝时,宫中的愁眉啼妆、堕马髻流行京师。唐大诗人刘禹锡就曾描述说:“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汉朝横跨两朝四百年,加上三国时期也沿用汉朝的服饰和制度,所以,汉朝服饰的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值得后人鉴赏和研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士兵打仗一打就是一天 古人一天都不吃喝拉撒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冷兵器时代,战争一打就是一天,士兵们不吃喝拉撒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在影视剧或者各种古籍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双方大军数十万人来了一场大决战,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双方你来我去相互拉锯作战互有输赢,期间将士们都十分拼命,统帅们更是运筹

  • 古代太子被废之后下场都很惨吗 有没有人能够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被废掉都结局凄凉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意外,连皇帝也不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皇帝突然发生意外,自然是立刻就需要人来继承皇统的,否则将朝纲大乱。而“太子

  • 李世民死后留下众多妃子 李治又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死后,留下众多妃子,该怎么处理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死后,他留下的众多妃子该如何处理呢?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有史书记载:太宗身后十五妃,艳绝天下众色殊,李治即位皆不取,惟有武媚入罗帷。”可见,李治对老爹的女人是不敢兴趣的,惟有武

  • 三家分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何其他诸国没有发生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自文公开创霸业,襄公继业,一跃成为春秋强国。但是,襄公死后,晋国中衰,实力一度不及楚国,虽有悼公复霸,而悼公早亡,晋国始终达不到文襄之时的强盛。追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公族专权,正因此,才导致了最后的“三家分晋”。晋国的公族并非是指的其姬姓王室成员分支,而是指的其国内掌权的大臣以及其衍生的庞大家族,

  • 古人喝茶之后丢下碎银子就走 老板为何没有说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为何喝完茶,客人随便扔下一块散碎银子走了,老板也不计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小二,钱放桌子上了,”只见一位侠客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中拿出一锭大元宝放在了桌子上。小二一边喊着“好来,客官慢走”,一边跑过去

  • 孙权都把荆州借给了刘备 孙权为什么还要夺取整个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为何又派兵偷袭,夺回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08年,孙、刘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之后荆州由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瓜分。两年后,孙权将荆州最主要的南郡地区“借给”了刘备,这就是所谓的“借荆州”。然而,孙权却并没有放弃荆州的想法,他先

  • 朱升是如何帮助朱元璋赢得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写了这样一对御联来称赞他。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升,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01助明开国说起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开国元老,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可是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齐名的,有句话说的就是“三

  • 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后,是如何处置董卓尸骸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活阎罗”董卓带给了人间地狱酷刑与兵燹之祸。董卓最终被王允与吕布合力铲除。据《三国志》与《后汉书》等史籍的记载,董卓死后被老百姓点了天灯,而被董卓迫害的袁氏门生故吏又将其挫骨扬灰。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后将董卓剩余的骨骸收敛下葬(笔者按:如果《后汉书》记载属实,则董卓骸骨几乎无存,董卓墓葬或为

  • 北魏的冯太后把控朝政,为何却很少有人诟病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是男权当道的社会,男子可以主导一切,女子的地位很低。即便是如此,也出现了很多出命的女子。比如武则天,比如吕雉,他们掌握大权,以女子的身份治理天下,一点都不比男子差。古代的权利争斗一般都是很残忍的,而对于那些想登到顶层的女人来说,更是很难,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都是踩着无数的骸骨而上位的。

  • 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是什么 赤壁之战还是官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哪个才是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毫无疑问,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两场决定性战役,前者,曹操打败袁绍,后者,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如果要从这两场战役中,选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那一定是官渡之战,理由有三。第一,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