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是怎样的?永徽之治有何内容

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是怎样的?永徽之治有何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35 更新时间:2024/1/23 1:01:59

因为李治本性善良,又有些优柔寡断,所以并不是皇帝的理想人选,一生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幸好他的父亲唐太宗为他留下了丰厚的基业,又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得力忠臣辅佐,才在即位初期维持住了太宗留下的局面,使得朝野上下呈现出一片治世的光景,因为高宗在位前六年年号为“永徽”,所以也称其为“永徽之治”。

唐太宗是一位非常具有开拓精神的英主,在位时期创建了各种制度,完善了唐王朝的官僚体制。而李治虽然才能远不及其父,却并不是暴虐无道之君,虽然见识不高,做一个守成的君主倒也可以胜任。

即位之初,高宗李治和那一班臣子谨守太宗遗训,继续执行太宗制定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并且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关心民生疾苦,广开言路,在即位时便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每天,高宗都要接见刺史,向他们询问百姓的生活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政策,并且以身作则,崇尚简朴。高宗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癖好,既不经常外出围猎,也不到处搜罗珍奇异宝。为了防止手下官员进献宝物,他还特意下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所以,李治统治初期,天下一直太平无事,人民安居乐业,据史书记载,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了三百八十万户。

唐高宗在位时期,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权分立。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打新罗,新罗便派人向唐高宗乞援。于是,唐高宗先后两次发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到了龙朔三年(663),唐朝的大将刘仁轨在白江口打败了日本与百济的联军,并且一举灭了百济国,迫使百济的国王逃向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唐军和新罗联军一起又攻占平壤,高句丽随之灭亡。朝鲜半岛至此全部臣服于唐王朝。

除此之外,在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655),唐太宗派大将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开始向西域用兵,直至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本想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结果在途中被擒,西突厥灭亡。唐高宗遂在当地设置了昆陵、蒙池二都护府。

标签: 唐高宗唐朝永徽之治

更多文章

  • 不敢相信:王世充竟靠“梦周公”击败枭雄李密(周公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世充,李密,周公东征

    其实胜败就在一念之间!李密是幸运的,只因为宇文化及作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现在对于李密来讲,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东都洛阳派给他消灭宇文化及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后,下一步就可以进入洛阳辅政。长久以来,李密一直想拥有一个稳定的地方寻求发展,现在自己即将成为辅政大臣,李密的心里乐开了花。在战场上,李密大难不死被

  • 诸葛亮三气周公瑾?这哥俩压根没见过面(周公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周公东征

    气周瑜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年轻气盛的周瑜被老谋深算的诸葛亮气的吐血,最后在“既生瑜何生亮”的一声长叹之后英年早逝。真相果真如此吗?网络配图《三国志》说,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孙刘联军乘胜追击,当时周瑜与程普率军进攻南郡,与曹仁隔江相对,刘备担心曹仁兵精粮足周瑜胜算不多,特派张飞率兵跟随周瑜,

  • 难以置信:王世充竟靠“梦周公”击败枭雄李密(周公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世充,周公东征

    其实胜败就在一念之间!李密是幸运的,只因为宇文化及作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现在对于李密来讲,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东都洛阳派给他消灭宇文化及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后,下一步就可以进入洛阳辅政。网络配图长久以来,李密一直想拥有一个稳定的地方寻求发展,现在自己即将成为辅政大臣,李密的心里乐开了花。在战场上,李密大

  • 他是继黄巢后的吃人狂魔在刑场称自己是忠臣(黄巢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巢,黄巢之乱

    大败张晊之后,朱温趁胜冲到秦宗权的家门口,猛攻了一阵,却突然大发慈悲之心,撤军了。秦宗权不是曹操,朱温更不是关羽,突然玩捉放秦,是因为朱温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一代剑圣独孤求败整整后半生。这是一个关于敌人的问题。独孤求败因为练剑练得太狠,所以搞到后来,没一个人可以跟他过招,最后只

  • 黄巢死亡之谜:丧命刀下还是削发为僧了却余生(黄巢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巢死亡之谜,黄巢之乱

    黄巢之乱,近年来也有人称之为黄巢民变,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历经时间最长,起义面积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动乱。黄巢之乱动摇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其中死亡人数多达八百多万,导致了唐朝的快速灭亡。黄巢出生于贩盐的家庭,擅长骑马射箭,在他科举没中之后便开始卖盐走私,结果与朝廷发生多次冲突。乾符二年

  • 唐朝历史:起义军将领黄巢吃人实际是背黑锅(黄巢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巢,黄巢之乱

    关于黄巢(820~883年),我们常见的简评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云云。这些观点,是经不得推敲的。说他是农民起义领袖,但他本身并不是农民。《

  • 解析引发唐代会昌灭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会昌灭佛

    会昌灭佛指的是在唐朝统治中期唐武宗李炎对于全国的佛教进行限制发展的策略,唐武宗李炎会昌灭佛的原因有很多,后代历史学家认为影响唐武宗李炎会昌灭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政治原因,因为唐代是历史上藩镇割据现象最为严重的一个时代,皇帝也认为节度使之所以不认同中央集权是因为受到佛教的影响,是佛教唆使一些节度使不听皇

  • 会昌灭佛发生的原因 下令灭佛的是哪个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灭佛,会昌灭佛

    会昌灭佛的背景其实很复杂,在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会昌灭佛已经成为了唐武宗李炎最想干的一件事,因为唐代是藩镇割据非常严重的一个时代,当时各地节度使认为中央政府软弱无能,所以就不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中央政府命令的一些政策各地方也贯彻不下去,唐武宗认为这些节度使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是佛教阻碍了国家的安定统一。

  • 会昌灭佛事件:当宗教影响到国家建设的果断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佛教,唐朝,会昌灭佛,

    在封建社会,宗教时常成为统治者麻痹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因而备受统治者的支持和推崇。但并非在所有时期的宗教都会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即便是影响最大的佛教也屡遭排斥。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荣。“会昌灭佛”就是指唐武宗

  • 你不知道夏威夷王朝:夏威夷王朝的灭亡之路(夷王伐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威夷,王朝,灭亡,夷王伐戎

    从1810年起,夏威夷一直是一个独立王国,但到了十九世纪末,由于强邻美国逐渐成长为世界大国,夏威夷王朝的独立史很快就被终结。夏威夷群岛四季如画,也四季如春。春天和夏天的温度,上下温差不出12℃,即使是冬天,温差也最多不出18℃。天然气候,怡人景色,加之物产丰富,是世间罕见的宝岛。岛上的土著是这里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