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0万秦军被5万魏军安排得明明白白,秦国差点都没了

50万秦军被5万魏军安排得明明白白,秦国差点都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587 更新时间:2024/1/3 4:59:43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她的“几”字形河道在地图上非常特殊,今天我们要说的地方就是洛水汇入黄河那块三角形地区。这里土地肥沃自然是不必多说,最为关键的是这里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河东地区的重要枢纽,咽喉要地。

春秋战国时代,这一片地区被人们称为“河西地区”,也就是字面意思,黄河以西的地区。秦国自锤翻西戎之后,若是想要继续东进与六国争天下,那么河西地区是必须拿在手中。而三家分晋后,魏国被压在河东之地,必须扩展生存空间,那么河西也是第一目标。秦魏两国为了这片地区,在三百多年中你来我往。而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对于秦国来讲最为失败和惨烈的当属阴晋之战。

吴子》里面有两句话,可以看得出来这场战役的经过。第一句交代背景“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第二句讲结果“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不过令人不解的是5万击败50万,如此经典的战役,其他史料均为提及。

魏国为什么这么猛,这就要说到变法了。当时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取得了巨大成果,魏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又任用吴起对军事进行改革,魏国战斗力也是直线上升。公元前409年,魏国对河西地区展开了行动,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一路上势如破竹,经过一年时间完全占领了河西地区,魏国设河西郡并让吴起担任第一任郡守。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国的观念是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对于河西地区组织了多次反扑均以失败告终。前389年,秦惠公过于心急,起兵五十万欲与魏国一决雌雄。秦国所规定的兵役年龄是16到60岁且国君可以根据情况需要随时征召该范围的男子参战,我很疑惑那个年代有多少人能活到60岁,这个规定说白了就是16岁开始,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就必须参战。

秦国大军直扑阴晋,这个地方是东西交通的战略要地,秦军也志在必得。在秦弩的火力支援下,秦军使用各种攻城器械,对阴晋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不过在魏军的坚守下竟然毫无进展。魏军能在如此猛烈的攻击中坚持下来,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是在城墙上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第二是魏军有当时的特种部队,这就是吴起军事改革的成果。

当时魏军有一种叫做“魏武卒”的重型步兵,每个士兵配备头盔、铠甲,有长戟和铁剑以及强弩,并且随身携带几天的口粮。这在当时仅看装备就强于普通士兵太多了,不光如此,吴起还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极大的激励。简单概括就是,有军功就有地位,有军功家属也有地位,就算战死沙场,军属也有抚恤。这样一来军民同心,拧成一股绳,志气大涨。

秦军入侵魏国的消息传到这些士兵耳中时,他们都是自觉穿上盔甲,主动要求前往杀敌。吴起当时提出要带领五万没有立过功的士兵去打仗。武侯当然是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并额外配备了500战车和3000骑兵。战前按照国际惯例,吴起开了个动员大会:“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话说的很明白,各个兵种如果没有相应的缴获,就算赢了也没有军功。

战士们听了都是摩拳擦掌,渴望上阵杀敌。等这边魏武卒赶到阴晋城下时,可能秦军还在想,终于敢出来面对面的战斗了,哪曾想到魏武卒士气高昂,看到秦军就好比看到猎物一般。反反复复冲击秦军阵地,给秦军造成极大伤亡。而秦军人数的优势在此刻仿佛成了负担一般,一人胆怯带着几十人也胆怯了。原本志在必得的秦军在此刻毫无斗志,狼狈而逃。

这次战役给秦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秦惠公郁郁而终,两岁的嬴昌继位,不过两年后死于宫廷政变。而后秦献公继位,阴晋的失利,让东方六国都看不起秦国,魏国打秦国就想打弟弟一样。不过还好出了个秦献公,他积极改革韬光养晦,为之后的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打下了基础。

秦国历代君王都以阴晋之战为耻辱,也许嬴政统一之后在焚书坑儒之时就强调要将阴晋之战的所有记载销毁。而《吴子》却以兵书的方式能以保存流传,不过这也是一个猜测,到底有没有阴晋之战,目前还没有定论,真相需要等待我们去寻找。

标签: 秦军秦国魏军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又是如何赢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赵国,邯郸之战

    邯郸是赵国都城,长平之战后一年这里又发生了一场战争,我们称之为邯郸之战,或者邯郸保卫战。这次战争秦国输了,不过并非赵国一己之力战胜秦国,而是赵魏楚三国联合起来跟秦国打的一场战争。我以前说过战国群雄割据,大家都不愿看到一家独大,互相制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场战斗的目的也是如此。 我们都知

  • 战国后期,秦国的虎狼之师,居然还出了三个叛国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后期,秦国,虎狼之师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军队有力军功激励机制,整个秦国军队从士兵到将军精气神都焕然一新,一个个都变成了铁血战士,天下人都称秦国军队为秦锐士。在这种晋升体系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先进的,基本上大家为了军功都是视死如归,既然死都不怕就更别说叛变投敌了。不过任何事情都还是有例外的,在这支秦国新军中就有三个叛

  • 秦国与楚国的最后战争,一场军事地缘上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楚国,战争

    前224年,在第一次攻楚失败之后,秦王亲自赶到王翦家里邀请他出山,并且也按照王翦的要求调集了60万大军交予其指挥。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中国历朝历代最大规模的灭国战。 在讲这场战争的具体情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交战双方的地理位置情况。首先是楚国,在秦国灭了魏国之后,楚国就只与

  • 郭药师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说他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药师,北宋灭亡

    对金国而言,这次伐宋战争,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料。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进军,会这样顺利。 因为,在进军途中,上天竟然送给了他们一份大礼。 这就是宋军的燕山府留守郭药师投降了。 史料记载,宣和七年(1125 年)十一月,金军一路南下,瞬间就攻陷了宋朝的檀州和蓟州,兵临燕山府。

  •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东方六国唯一一位攻破函谷关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鞅变法,函谷关,秦国,东方六国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大家想得起来的比方说有孙武、吴起。然后《千字文》里的四大名将起翦颇牧,还有乐毅、赵奢、田单等等。这些人都是在《史记》中有记载的人物,所以知名度相对比较高一点,不过还有一个名将,司马迁并没有给他立传,而后世的人们也很少听说,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说的战国中期齐国优秀军事将领

  • 你可能没想到,古人会把王安石跟秦桧归为一类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安石,秦桧,宋朝,南宋

    作为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王安石必须知道吧?不光如此,为了考试,王安石变法的一系列知识都得烂熟于心。每个经历过学生阶段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政治、文学、改革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里面也有他。他作为小地主阶级的代表想要变法革命,不过在大地主阶级的司马光打压下最终失

  • 唐朝末年宦官精挑细选的傻子皇帝,后来却被人们称为“小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唐宣宗,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是整个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太叔的身份即位的,也是晚唐十一位皇帝里活得最长的一个。但是就是这个傻皇帝,在晚唐诸帝之中声誉还特别高。《资治通鉴》也表扬他:“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小太宗这个绰号是不是

  • 算命是科学还是迷信?古代算命先生是怎么算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算命,算命先生,怎么算命

    算命在我们的印象里算是有点迷信了,不过算命的的确确是一门学问,并且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们看来有点迷信,不过这也是古人对于未来事情的一种推测,或者说在迷茫中探求一点事物发展的规律轨迹。算命这门手艺,以《易经》为基础然后结合阴阳五行体系。而《周易》是源于先天八卦,而先天八卦又出自河图洛书。实际

  • 诸葛亮爱用火攻,烧出了蜀汉基业,不过最后老天却没帮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蜀汉,火攻

    《三国演义》里面对于战争场面的描述是非常的细致生动,让人如临其境,惊心动魄。两军交战,对于双方主帅的刻画自然是重中之重,比如曹操打仗,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双方心理上的较量把握得非常到位,再比如射老虎的孙权,打起仗来就是各种天时地利都齐了,但是还是忍不住要送,前前后后加起来送了有小十万江东儿男吧

  • 还差一点就成千古一帝的康熙爷,身高一米五几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千古一帝,康熙,康熙身高

    长得高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不会差的,自古以来女性都比较倾向于喜欢高大的男性,这才潜意识里对于开花结果改良后代是有好处的。古代形容男性伟岸基本都会扯到身高上面,比如形容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还有关羽“身长九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以及古人常说的“堂堂七尺男儿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尺寸继续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