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初期,秦国两代人出了六位国君,历史上仅此一例

春秋初期,秦国两代人出了六位国君,历史上仅此一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13 更新时间:2023/12/6 11:22:45

秦国有两代人都有三个兄弟,他们摒弃了传统的父传子继承方式,而是用兄终弟及的方式传位,从而产生了六个兄弟君王,这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而秦穆公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登上王位,成就了秦国的春秋霸业。要说起这些事情,我们还得从春秋之初,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说起。

秦襄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第一位正式的国君,他是秦庄公次子,本来国君这个位子是他的哥哥世父的。不过他们的爷爷跟西戎打仗战死,而世父又是一个孝子兼热血青年,当时就撂下一句话,不给爷爷报仇,不杀了西戎首领决不还家。虽然报仇并不能挽回什么,但是报仇的确过瘾,于是世父就把管理国家的重任让给了弟弟,自己则带兵去西戎报仇。

襄公去世后,其子文公继位。文公具体哪年出生的,史书中并未记载。不过他从公元前765年到公元前716年,做了整整五十年国君。活活把太子熬死了,不过太子死了不要紧,事情的转折就出现在这里。文公去世之后,因为太子已经不在了,所以继位的人选只能是孙子辈了,于是孙子继承了王位,为秦宪公

但是秦宪公继位之时只是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孩子,哪里懂得什么国家大事,再加上秦国此时与西戎打得不可开交。遇上这些军政大事,小孩子肯定无法处理,于是权力逐渐集中到了几个大臣手里。史书上记载宪公的成就:夺取荡社,俘虏芮君,消灭荡氏,迁都平阳。其实呢都是弗忌、威垒和三父这三个辅政大臣干的。臣子大权在握,国君年幼无助,大多数权臣是无法做到像周公那样毫无私心的,这三个大臣尝到了权力带来的滋味后,越来越放肆,也越来越大胆。宪公在二十二岁之时,刚刚开始亲政,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和这三个人没有关系吗?如果是巧合,那的确是太巧了。

宪公留下来三个儿子,老大太子赢说,老二赢嘉,老三赢曼。既然说三个权臣尝到了甜头,那么后面他们也想要继续把权力捏在手中,依葫芦画瓢还是得立最小的人当国君。于是幼子赢曼成为了国君,叫做秦出子,继位时仅仅5岁。

秦出子当了6年傀儡,被大庶长三父派人谋杀。至于为什么谋杀,猜不透!但是可以看出一点,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只手遮天了,国君都能够被他们随意处置,还有什么不敢做呢?赢曼死后,他的哥哥也就是太子赢说被立为国君,史称秦武公

秦武公命是真的好,要是一开始是拥立他当国君,可能死的就是他了,折腾过去折腾过来,最终自己又还是当上了国君。不过此时的秦武公还算机灵,前面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他眼前,于是他借讨伐敌人为借口,带兵去了华山脚下,在此屯兵,打不过难道还躲不过吗?在这里秦武公一边练兵一边打仗,培养亲信增强实力。一晃三年过去,秦武公觉得时机差不多了,班师回朝,顺手就办了三个辅政大臣,灭其三族。

秦武公做了20年国君,他有个儿子叫白,可能是因为年幼,秦武公并未将王位传给他,而是传给了自己弟弟赢嘉,赢嘉33岁继位,是为秦德公。反正秦德公运气好,什么都没做也没经历过什么危险就做了国君。不过可惜命短了点,当了两年国君就去世。这就是第一代三兄弟都当了国君的案例,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

秦德公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赢恬,二儿子嬴载,三儿子嬴任好。秦德公去世之后,长子顺理成章继承王位,为秦宣公,当了11年国君,三十出头也去世了。虽然秦宣公儿子多,但是都很小,他也担心会出现权臣只手遮天的局面,为了秦国的江山社稷万古流长,就传位给了二弟赢载,是为秦成公。没想到的是二弟更短命,在位4年就去世,去世的时候子嗣情况跟哥哥差不多,孩子都太小。怎么办?弟弟现在二十来岁,给他得了,国家交给小孩子还是不放心啊。于是三弟继承了王位。

而这个三弟就正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穆公在位39年,励精图治,灭了西戎十多二十个国家,开辟千里国土,终成霸业!

而秦德公的三个亲儿子,也都依次当了秦国国君,分别是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不过等到国家稳定之后,秦国还是走回了父传子的传统继承方式,不过值钦佩的是老秦人在秦非子封侯之初到穆公称霸这两百多年间,在西陲边疆能够站稳脚跟,这种立贤不立长的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世子孙成就千古霸业打下了基础!而秦国两代出了六君王,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标签: 春秋初期秦国国君

更多文章

  • 50万秦军被5万魏军安排得明明白白,秦国差点都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军,秦国,魏军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她的“几”字形河道在地图上非常特殊,今天我们要说的地方就是洛水汇入黄河那块三角形地区。这里土地肥沃自然是不必多说,最为关键的是这里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河东地区的重要枢纽,咽喉要地。春秋战国时代,这一片地区被人们称为“河西地区”,也就是字面意思,黄河以西的地区。秦国自锤翻西戎之后,

  •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又是如何赢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赵国,邯郸之战

    邯郸是赵国都城,长平之战后一年这里又发生了一场战争,我们称之为邯郸之战,或者邯郸保卫战。这次战争秦国输了,不过并非赵国一己之力战胜秦国,而是赵魏楚三国联合起来跟秦国打的一场战争。我以前说过战国群雄割据,大家都不愿看到一家独大,互相制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场战斗的目的也是如此。 我们都知

  • 战国后期,秦国的虎狼之师,居然还出了三个叛国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后期,秦国,虎狼之师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军队有力军功激励机制,整个秦国军队从士兵到将军精气神都焕然一新,一个个都变成了铁血战士,天下人都称秦国军队为秦锐士。在这种晋升体系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先进的,基本上大家为了军功都是视死如归,既然死都不怕就更别说叛变投敌了。不过任何事情都还是有例外的,在这支秦国新军中就有三个叛

  • 秦国与楚国的最后战争,一场军事地缘上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楚国,战争

    前224年,在第一次攻楚失败之后,秦王亲自赶到王翦家里邀请他出山,并且也按照王翦的要求调集了60万大军交予其指挥。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中国历朝历代最大规模的灭国战。 在讲这场战争的具体情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交战双方的地理位置情况。首先是楚国,在秦国灭了魏国之后,楚国就只与

  • 郭药师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说他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药师,北宋灭亡

    对金国而言,这次伐宋战争,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料。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进军,会这样顺利。 因为,在进军途中,上天竟然送给了他们一份大礼。 这就是宋军的燕山府留守郭药师投降了。 史料记载,宣和七年(1125 年)十一月,金军一路南下,瞬间就攻陷了宋朝的檀州和蓟州,兵临燕山府。

  •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东方六国唯一一位攻破函谷关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鞅变法,函谷关,秦国,东方六国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大家想得起来的比方说有孙武、吴起。然后《千字文》里的四大名将起翦颇牧,还有乐毅、赵奢、田单等等。这些人都是在《史记》中有记载的人物,所以知名度相对比较高一点,不过还有一个名将,司马迁并没有给他立传,而后世的人们也很少听说,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说的战国中期齐国优秀军事将领

  • 你可能没想到,古人会把王安石跟秦桧归为一类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安石,秦桧,宋朝,南宋

    作为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王安石必须知道吧?不光如此,为了考试,王安石变法的一系列知识都得烂熟于心。每个经历过学生阶段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政治、文学、改革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里面也有他。他作为小地主阶级的代表想要变法革命,不过在大地主阶级的司马光打压下最终失

  • 唐朝末年宦官精挑细选的傻子皇帝,后来却被人们称为“小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唐宣宗,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是整个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太叔的身份即位的,也是晚唐十一位皇帝里活得最长的一个。但是就是这个傻皇帝,在晚唐诸帝之中声誉还特别高。《资治通鉴》也表扬他:“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小太宗这个绰号是不是

  • 算命是科学还是迷信?古代算命先生是怎么算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算命,算命先生,怎么算命

    算命在我们的印象里算是有点迷信了,不过算命的的确确是一门学问,并且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们看来有点迷信,不过这也是古人对于未来事情的一种推测,或者说在迷茫中探求一点事物发展的规律轨迹。算命这门手艺,以《易经》为基础然后结合阴阳五行体系。而《周易》是源于先天八卦,而先天八卦又出自河图洛书。实际

  • 诸葛亮爱用火攻,烧出了蜀汉基业,不过最后老天却没帮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蜀汉,火攻

    《三国演义》里面对于战争场面的描述是非常的细致生动,让人如临其境,惊心动魄。两军交战,对于双方主帅的刻画自然是重中之重,比如曹操打仗,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双方心理上的较量把握得非常到位,再比如射老虎的孙权,打起仗来就是各种天时地利都齐了,但是还是忍不住要送,前前后后加起来送了有小十万江东儿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