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这么怂?究竟何德何能当上太子的?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还是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说到底还是扮猪吃老虎最狠!把两个如狼似虎的兄弟耍得团团转,登基在位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丰功伟绩呢?
说来也奇怪,朱棣有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最后怎么会选择瘸了腿的朱高炽呢,说到明朝的皇帝,不管是文治武治双管齐下的朱元璋,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还是名声不太好的老道士嘉靖皇帝,又或是最终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而朱高炽的名声并不输给任何一代君主,但却因老爹朱棣和儿子朱瞻基太出名,再加上自己在位时间太短,落得个不提就被后人遗忘的下场!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个皇帝,他的背景可不简单!老爹是从小跟着常遇春和徐达混的燕王朱棣,娘是徐达的大女儿,戎马一生的朱棣来说,怎么能允许儿子骑椅子呢!但朱元璋很喜欢这个孙子,在所有藩王中,朱棣带兵最出色,因此老朱对朱高炽的统兵能力也很感兴趣。
朱高炽在外饱受赞誉,但是明成祖朱棣却并不喜欢这个长子,一是因为他的性格和杀伐果敢的朱棣不同,简单来说是个高智商的中庸型人才,一看就是扮猪吃老虎的类型,也因为这样朱棣并不看好朱高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永乐年间大明朝的稳定发展其中有朱高炽的一份力,朱高炽的性格也弥补了朱棣的不足,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朱高炽长得肥胖,总是需要别人搀扶才能行动,这和朱棣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朱棣不喜欢朱高炽没关系,朱元璋喜欢就行,再加上朱高炽宽厚人善,征服了从底层打拼上来的爷爷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下旨立朱高炽为燕王世子,那一年朱高炽才17岁。
朱棣在位的时候,对立太子之事很是费心,毕竟三个儿子他都挺喜欢的,而朱高炽却扮猪吃老虎,最后搞得二弟朱高煦三弟朱高燧相争,最后喜提太子之位。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身强体壮,从小便喜欢射骑,在军中有着挺高的威信,并且跟随朱棣作战时曾多次救他,朱棣认为朱高煦才是最像他的儿子。
朱棣还曾对朱高煦说皇位将来是他的,这“大饼”朱高煦吃了可不止一次,每当听到老爹这么说,朱高煦似乎也听明白了其中的暗示,虽说朱高炽被立为了皇太子,但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根本不死心,总是想方设法要重新谋得太子之位。
朱棣正愁不知道怎么取消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大名鼎鼎的朱瞻基就出生了,与其说朱瞻基是皇位的继承人,不如说他是“皇室的吉祥物”,直接保住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相传朱棣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朱元璋将一个大圭亲手交给了他,并说传世之孙永世之昌,当梦醒之后,孙子朱瞻基便出生了,这让朱棣高兴不已,这不正好印证了梦境吗,皇位传给朱高炽,就等于传给了好圣孙朱瞻基!
在朱棣北征的时间中,朝中大小事务基本都是朱高炽在处理,监国理政期间并没有犯错,反而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辅政大臣的一致好评,为自己做皇帝埋下了伏笔。朱棣还曾要朱高炽保证,若是将来继承皇位,不要对自己弟弟痛下杀手,事实上也确实没有。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远征蒙古回师的途中不幸病逝了,同年9月,四十六岁的朱高炽登基称帝,终于能施展宏图了。第一件事便是大赦天下,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旧臣和无辜的官员家属,后又开始平反冤假错案,还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位,缓和了阶级矛盾。
他下令改组内阁,纠正明成祖时期司法的弊端,任用贤臣,废除了古代的宫刑。随后颁布公平购买的政策,赦免受自然灾害的百姓赋税,提供钱粮和救济。通过军事外交,防守游牧民族的侵扰,继续保持与其他各国的纳贡关系。随后进行了文化复兴,读书人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可惜的是在1425年,朱高炽猝死在宫中,终年47岁,从登基到去世,一共当了十个月的皇帝。而对于朱高炽的死因,有人曾猜测是两个弟弟不甘心皇位,谋杀了朱高炽,但是却无迹可循。而朱高炽所做的贡献,足够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