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炽为什么能当上太子,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还是因为生了好儿子朱瞻基?

朱高炽为什么能当上太子,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还是因为生了好儿子朱瞻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527 更新时间:2024/1/16 17:11:21

朱高炽这么怂?究竟何德何能当上太子的?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还是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说到底还是扮猪吃老虎最狠!把两个如狼似虎的兄弟耍得团团转,登基在位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丰功伟绩呢?

说来也奇怪,朱棣有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最后怎么会选择瘸了腿的朱高炽呢,说到明朝的皇帝,不管是文治武治双管齐下的朱元璋,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还是名声不太好的老道士嘉靖皇帝,又或是最终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而朱高炽的名声并不输给任何一代君主,但却因老爹朱棣和儿子朱瞻基太出名,再加上自己在位时间太短,落得个不提就被后人遗忘的下场!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个皇帝,他的背景可不简单!老爹是从小跟着常遇春徐达混的燕王朱棣,娘是徐达的大女儿,戎马一生的朱棣来说,怎么能允许儿子骑椅子呢!但朱元璋很喜欢这个孙子,在所有藩王中,朱棣带兵最出色,因此老朱对朱高炽的统兵能力也很感兴趣。

朱高炽在外饱受赞誉,但是明成祖朱棣却并不喜欢这个长子,一是因为他的性格和杀伐果敢的朱棣不同,简单来说是个高智商的中庸型人才,一看就是扮猪吃老虎的类型,也因为这样朱棣并不看好朱高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永乐年间大明朝的稳定发展其中有朱高炽的一份力,朱高炽的性格也弥补了朱棣的不足,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朱高炽长得肥胖,总是需要别人搀扶才能行动,这和朱棣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朱棣不喜欢朱高炽没关系,朱元璋喜欢就行,再加上朱高炽宽厚人善,征服了从底层打拼上来的爷爷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下旨立朱高炽为燕王世子,那一年朱高炽才17岁。

朱棣在位的时候,对立太子之事很是费心,毕竟三个儿子他都挺喜欢的,而朱高炽却扮猪吃老虎,最后搞得二弟朱高煦三弟朱高燧相争,最后喜提太子之位。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身强体壮,从小便喜欢射骑,在军中有着挺高的威信,并且跟随朱棣作战时曾多次救他,朱棣认为朱高煦才是最像他的儿子。

朱棣还曾对朱高煦说皇位将来是他的,这“大饼”朱高煦吃了可不止一次,每当听到老爹这么说,朱高煦似乎也听明白了其中的暗示,虽说朱高炽被立为了皇太子,但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根本不死心,总是想方设法要重新谋得太子之位。

朱棣正愁不知道怎么取消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大名鼎鼎的朱瞻基就出生了,与其说朱瞻基是皇位的继承人,不如说他是“皇室的吉祥物”,直接保住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相传朱棣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朱元璋将一个大圭亲手交给了他,并说传世之孙永世之昌,当梦醒之后,孙子朱瞻基便出生了,这让朱棣高兴不已,这不正好印证了梦境吗,皇位传给朱高炽,就等于传给了好圣孙朱瞻基!

在朱棣北征的时间中,朝中大小事务基本都是朱高炽在处理,监国理政期间并没有犯错,反而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辅政大臣的一致好评,为自己做皇帝埋下了伏笔。朱棣还曾要朱高炽保证,若是将来继承皇位,不要对自己弟弟痛下杀手,事实上也确实没有。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远征蒙古回师的途中不幸病逝了,同年9月,四十六岁的朱高炽登基称帝,终于能施展宏图了。第一件事便是大赦天下,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旧臣和无辜的官员家属,后又开始平反冤假错案,还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位,缓和了阶级矛盾。

他下令改组内阁,纠正明成祖时期司法的弊端,任用贤臣,废除了古代的宫刑。随后颁布公平购买的政策,赦免受自然灾害的百姓赋税,提供钱粮和救济。通过军事外交,防守游牧民族的侵扰,继续保持与其他各国的纳贡关系。随后进行了文化复兴,读书人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可惜的是在1425年,朱高炽猝死在宫中,终年47岁,从登基到去世,一共当了十个月的皇帝。而对于朱高炽的死因,有人曾猜测是两个弟弟不甘心皇位,谋杀了朱高炽,但是却无迹可循。而朱高炽所做的贡献,足够名垂青史!

标签: 朱高炽嫡长子朱瞻基

更多文章

  • 1949年,北平傅作义的两个警卫营爆发兵变,目标直接指向了香山之上的毛主席。这一危机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傅作义,警卫营,香山,毛主席

    北平和平解放后,作为条件,平津司令部同意了傅作义提出的“留一个警卫团,保卫自身安全”的请求。 警卫员里的士兵欺压良善惯了,突然要按照解放军的严格军纪管理,直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几个军官互相串联后,决定“搞个大的”。 当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正在香山

  • 攻入北京的李自成和入关进京的满清分别是怎样对待崇祯皇帝遗体的,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满清,崇祯皇帝

    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明朝太监曹化淳开城门投降。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登万岁山自缢身亡。 当天下午,李自成的农民军冲入皇城,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找到挂在歪脖树上的崇祯尸体,农民军将尸体放下停在东华门任人围观。 史书记载:“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 踉跄奔赴 , 跪梓宫前大哭

  • 焚书坑儒不是秦始皇干的,项羽才是焚书的罪魁祸首,秦始皇杀得只是方术之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焚书坑儒,秦始皇,项羽,方术之士

    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概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残暴不仁,但是焚书和坑儒其实不是必然连锁事件,也不是一起发生的事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两件因为秦始皇出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做出的可以理解的合理性事件,至少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有理由的。 那么,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呢? 秦国统一之前是春秋战

  • 在加加林之前,苏联人最先送上太空的是一条狗,它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加加林,莱卡,西伯利亚雪橇犬

    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一个上太空的人类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送人上太空之前,苏联人曾送了一条狗上太空,它的结局如何呢?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证明自身的制度才是最优秀的,在各个方面展开了竞争,载人航天就是其中的重点领域。 因为在此之前也没有过先例,为了安全起见,就必须挑

  • 史上最浪漫圣旨:“上乃召求微时故剑”,谁知就是因为汉宣帝的这道圣旨成为了许平君的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宣帝,许平君,催命符,霍光,刘询

    公元前72年,汉宣帝刘洵颁发了一道历史上最浪漫的圣旨:“上乃召求微时故剑。”殊不知,这道最浪漫的圣旨却变成了爱人的催命符。 汉武帝晚年,宫内爆发了巫蛊事件,牵连多人,太子刘据和卫皇后自杀,卫家凋零。 就连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的重孙刘病已,一个在襁褓中的娃娃也被下狱,

  • 古代有四大流放犯人的恐怖之地,囚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上路,为什么流放这种刑罚这么恐怖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四大流放地,宁古塔,岭南地区,云南地区,四川蜀地

    古代犯人的流放地现如今已经成为了风水宝地,甚至繁华至极!想去都不容易!这四个地方分别是宁古塔,四川蜀地,岭南地区和云南地区,当时的流放之路到底有多恐怖? 流放是从自己生长的地方,被送到很远的异乡,而古人安土重迁,乡土情结比较重,即便是像张廷玉这样,在清朝做了三朝元老的朝廷重臣,在退休之后是一心

  • 中国进入一级战备,意味着什么?建国至今,仅有6次启动一级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一级战备状态,战备状态,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向来崇尚友好和平交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诸多国家的认可和推崇。 一国进入战备状态,意味着国内或国际形势十分紧张。而一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那更是意味着全民备战。自建国以来,我国只有六次启动了一级战备状态。那么,中国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的时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级战备

  • 我国明蒙战争持续了202年之久,难道是打不过蒙古军队的相持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蒙战争,明朝与蒙古的战争,蒙古军队

    从古到今不同种族不同文明间的军事冲突,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双方实力悬殊或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寻求战争之外的妥协之道,冲突会自然发展成改朝灭族的持久战争。 比如在我国历史中,中原王朝和草原游牧民族多次爆发军事冲突,距离我们最近的明蒙战争就持续了202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的北伐,明军横扫中原

  • 契丹族曾经建立了辽国,辽国灭亡之后,契丹族到哪里去了?现在契丹族是哪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契丹族,辽国,萧太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却没有曾经历史上“红极一时”的契丹族。契丹族曾经建立了辽国。那么,现在契丹族去哪里了?难道真的消失了? 说起契丹族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天龙八部》这部电视剧,里面的乔峰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契丹族人,可是在现实

  • “总督”和“巡抚”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谁的官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总督,巡抚

    总督和巡抚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知道,明朝和清朝,有巡抚,有总督。 例如说,有两广总督,有广东巡抚。 好,那么,总督和巡抚,有什么区别?他们是什么关系? 今天,小编化繁为简,把二者的关系,简单为你解释清楚。 首先,小编跟大家说说,巡抚和总督,最初是怎么来的。 在历史的最初呢,地方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