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明朝太监曹化淳开城门投降。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登万岁山自缢身亡。
当天下午,李自成的农民军冲入皇城,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找到挂在歪脖树上的崇祯尸体,农民军将尸体放下停在东华门任人围观。
史书记载:“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 踉跄奔赴 , 跪梓宫前大哭 。”于是农民军把李国桢带到李自成面前,李国桢以头撞地恳请以天子礼葬崇祯皇帝。
李自成想了3天才终于下令将崇祯遗体收敛,崇祯死时才35岁,还没来得及给自己修陵墓,只能将其葬入十三陵田贵妃的墓中。
下葬那天,众人将田贵妃的棺材从棺椁内取出,置于墓室棺椁右侧,然后将周皇后的棺材置于墓室棺椁左侧,崇祯皇帝的棺材则安置于田贵妃原有椁内。
而300银两的安葬费用,大半还都是一些好心官员和当地富绅凑的。如此的帝王之葬,真是凄凉无比。
清军入关后,在太监曹化淳的谏请下,顺治皇帝决定给崇祯重新举行丧葬礼仪,由清廷出资1500两,明朝旧臣集资700两,民间募捐700两。
3000银两把田贵妃坟园改为皇陵,即思陵,增置了享殿、神道碑、围墙等地面建筑,并竖立石碑、石座,至此皇陵规制大体完备。
清廷的做法让大明遗臣很是领情,清廷等于是花钱买了人心,这也是后来清朝坐稳的一个原因。
反观李自成,在京城抄明朝旧臣的家,就足抢了7000多万两银子,却失去利用崇祯的死收揽人心的机会,农民的短视和贪婪葬送了大好局面,小农意识的统治者,败亡也是注定之事。所以李自成入京后的统治只持续了短暂的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