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献火攻计大败曹操的非诸葛亮竟是他

赤壁之战:献火攻计大败曹操的非诸葛亮竟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3 更新时间:2023/12/21 14:57:17

在《三国演义》中,江东众将的印象远不如刘备帐下五虎来的动人。江东虎将不多,除了早年的江东猛虎孙策和东莱太史慈,就要算到之后的甘宁了。其实,江东虽然第一流的猛将不多,可是,却是三家集团中最为团结,最为整齐的一个集团。无论是最早追随孙坚程普黄盖、还是在孙权手上大放异彩的周瑜、陆逊,或者是三国末期的诸葛恪陆抗,可以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而在江东诸将中,黄盖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位。

在《演义》中,黄盖为人注意,当然是他和周瑜上演了一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精彩苦肉计。而在正史中,给周瑜献上火攻之计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黄盖。可以说,演义当中,黄盖能够强势登场,那主要是有着《三国志》正史的依托,人家黄盖在历史当中确实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当然,赤壁之战的成功,成就了周瑜,也成就了黄盖。可是黄盖的一生,除了献上火攻计策,其实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黄盖的命很苦。黄盖的祖先也曾经风光,他是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可是到了黄盖的祖父一代,就已经沦落,全家都从南阳搬迁到了零陵郡。零陵郡大致在我们现在的湖南、广西等地。三国时期的零陵郡出了不少人才,像荆州的名士刘巴,就常年呆在零陵郡。不过,黄盖在零陵郡,却估计很少有什么甜美的回忆。在黄盖还是婴儿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从小就由母亲养大,家里很穷,六七岁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可是黄盖很有志气,在砍柴的空闲,竟然还主动收罗一些书籍,学习一些兵法。

青年时期,黄盖步入仕途,开始在郡守府里担任小吏,工作勤勉,也很能干,得到太守的赏识。之后有郡里推荐为孝廉,三公又征召到朝廷为官。当然,黄盖在出身寒门,在朝中和一些名流豪门又没有什么交情,虽然有着孝廉头衔,却没有得到具体的职务。之后,孙坚在江东起兵,黄盖投靠了孙坚。孙坚向南击破山贼,向北赶走董卓,做出了许多不凡的业绩,而黄盖一直追随左右。因为军功卓着,孙坚任命黄盖为自己的别部司马,有了自己人生第一个正式的官职。之后孙坚在进攻刘表的时候去世了,黄盖、程普等将领有孙坚的弟弟率领投靠了袁术。在袁术的手下憋屈了几年,孙策逐渐长大了。十六岁的孙坚就有着远大的抱负,他四处寻找父亲旧日的部属,游说他们重新归纳自己的手下。黄盖等人也被孙策的豪情而感动,重新又聚集在孙策的旗下。之后,黄盖追随孙策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等到孙策去世,黄盖继续在孙权手下效力,前后侍奉孙家三代,可说是江东元勋。黄盖不但在打仗方面,是个强人,在治民方面更是一把好手。孙氏刚刚拿下江东,许多的少数民族还没有真正归附,经常有一些人聚集起来,对抗孙权。每当有的县有叛乱发生,黄盖就被派到当地去担任长官,而黄盖也往往能够很快平定叛乱,安抚地方。

在当时,各地闹叛乱闹的最厉害的就是石城了。石城的一些官员和少数民族的部落酋长互相勾结,共同对抗孙权派出的官吏。当黄盖来到石城,首先在当地豪绅当中选择出一些人,组建成自己的县领导班子。然后黄盖颁布自己担任县令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命令。黄盖说:“我是个大老粗,只会打仗,不懂得什么文事。现在我们县的叛乱还没有平定,有许多的军务往来,我把所有的文书工作,就交给你们负责了。你们也要负起责任,去督促下属各个部门,他们有什么过错,希望你们要秉公执法。如果办事有什么差错,我是不会用鞭子板子打你们的。你们好好用心,可要做全县官员的表率!”

黄盖讲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强硬,脸色阴沉,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看到黄盖手里按着大刀,背后站着一对对刀剑鲜明的卫队,一个个吓得发抖。

可是,人都是有惰性的。这伙人多年来在县里就蛮横惯了,前后到石城县的官员多了去了,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走了许多,可是他们才是真正的老爷。现在黄盖带着军队来到了石城,大家谁敢惹他。于是,全县上下所有官员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做了一两个月。可随着时间的过去,大家渐渐发现,黄盖也不是外面传的那么可怕,一些人犯了错误,甚至挪用公款,欺压百姓,有人禀告给黄盖,黄盖也没有什么反应。渐渐的,这些人又开始放肆了,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跋扈。

黄盖呢,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天,黄盖把县领导班子的成员全部叫来,同时召集全县全体官员召开大会。然后当中宣布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所犯的罪行,每个人哪一天做了什么坏事,全部都说的一清二楚,不可辩驳。然后,黄盖宣布:“当初我订立规矩的时候,就已经警告了大家,只要犯事,是不会用鞭子板子打你们的。我要直接砍你们的头!”,黄盖下令,将所有犯事官员一律处斩,在场的其他官员看黄盖大人动真格的了,一下子被吓到了。官员们不敢出头,那些老百姓自然也就闹不下去了。之后,黄盖又被任命为春谷县长,浔阳县令等等,前后担任了九个地方的县令,全部都是难管理的地方。可是只要黄盖出马,一定会很快安定下来。黄盖对于孙权集团,那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了!

赤壁之战时,黄盖是周瑜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当时,东吴诸位老将以程普为首,可是程普自以为自己追随三代君主,资格很老,完全不把年纪轻轻的周瑜放在眼里。而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而让程普担任副都督,更是让程普不满。而多年之后,孙权曾经安排自己的兄弟和吕蒙一起担任前敌左右指挥,可是吕蒙说,当初,正是因为孙权任命程普和周瑜同时负责江东军队,才导致军令不一,发生许多扯皮事件,严重影响战绩。可见程普等老将如何不满周瑜了黄盖则不然,他为人刚毅,有威严,可是另一面却善待士兵,深知用兵之道。对于曹操大举来犯,更是态度鲜明的主战派,对于周瑜,也毫无保留的支持。可以说,赤壁之战的成功,和黄盖带头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而黄盖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提出了火攻的计策。

而黄盖本人,在赤壁大战的时候差点就牺牲。当时黄盖冲锋在前,被流箭射中,翻身落水。虽然被后面的东吴军队救上船,可黄盖当时全身是血,谁也分不清是谁,战事紧急,也就随便放在一边的木板上。当时已经是冬天,天寒地冻,江水更是寒冷,黄盖身受箭伤,又全身湿透,差点没被冻死。刚巧老朋友韩当率军经过,黄盖勉强支撑,喊了一声韩当的名字。韩当刚好听出来是黄盖黄公覆的声音,于是寻找到他,为他解下湿透的衣服,黄盖才得以活命。

赤壁之战后,黄盖升官了,担任武锋中郎将。后来,武陵地区的蛮夷发生叛乱,攻占城池,黄盖这个灭火队长又被派到武陵担任太守。

武陵郡蛮夷众多,当时聚集的叛军足有万人,可是武陵郡有多少郡兵?不过是五百人。黄盖知道正面冲突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于是想出了一条妙计。等到叛军攻打武陵郡的时候,黄盖打开城门,放叛军几百人进来。等这些人进来之后,黄盖率领五百人冲出,把刚进来的这些人全部杀死。外面的叛军也不知道里面埋伏了多少人,一看到前面死了那么多人,军心大乱。加上叛乱的人多是受到压迫的普通百姓,大家实在活不下去才会起来造反。一看黄盖这样的凶神来了,那还不赶紧逃跑。

之后,黄盖带兵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检查,把为首的一律斩首,可是那些被胁迫跟随的一律不追究。许多的百姓得以活命。闹事的领头人死了,老百姓也渐渐的安定下来。后来,江东又有不少地方发生变乱,黄盖又跑去救火,前后许多年,一直到最后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赤壁之战曹操三国战争

更多文章

  • 揭秘甲午海战清军装备 炮内装沙子并非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甲午海战,清朝,战争

    经典影片《甲午风云》是1962年摄制的。片中,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从炮弹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看到这一情节,每个中华儿女必然无比愤慨,没想到清廷的腐朽竟至于此。 然而,为什么大战在即,北洋海军的炮弹中却装满了沙子呢?原来,当时北洋海军各舰使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

  • 除了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殉国英烈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甲午海战,清朝,战争,名将,甲午中日战争

    2014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的甲午年,120年前的1894年同样是个甲午年。那一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挑起侵略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最终丧权辱国,但是一些爱国将士奋起抵抗,誓死不屈,用鲜血维护着民族尊严,用生命扞卫着这个国家!还有不到60天就要离开甲午年,在此之际特撰写此文,以缅怀那些我们并不熟悉,

  • 名将吉星文在卢沟桥事变中立下何等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吉星文

    吉星文,抗日名将,河南扶沟人,少年时期立下大志,一心效仿族叔吉鸿昌的为人,决定投身军营,报效国家。青年时期从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五期毕业,1933年,年仅26岁的他参加了长城要塞喜峰口的对日作战,时任37师109旅219团营长的他奉命袭击敌后,在他的指挥下,经过与日军进行数小时的战斗,攻占了王家

  • 90岁老兵讲述百团大战:辣椒面炮弹满天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百团大战,民国

    “在八路炮兵团里,我们是耳目,我们是口鼻,我们的同志勇无比。剪形镜、经纬仪、小平板、测远机……”,时至今日再次唱起《观测队队歌》时,90岁炮兵出身的张欣老人,情绪亦如当年般饱满激昂。 8月26日,沈河区盛华苑小区,张老在女儿家中与我们慢慢忆起

  • 揭秘:淞沪会战蒋介石究竟损失了多少人力物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淞沪会战,民国

    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均爆发于1937年,淞沪会战是高潮,南京之战是尾声,若非城破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骇人听闻,这场有如鸡肋的战役可能早就被湮没于历史云烟中,被人淡漠遗忘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掀开全面侵华的序幕,虽然蒋介石鉴于国力孱弱的实际状况,并顽固坚持

  • 蒋介石认为淞沪抗战全面抵抗是“义和团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淞沪抗战,淞沪会战,民国

    “九一八”后,占领东三省的日本人更猖狂了,竟然在1931年10月初把军舰开进了长江。 看到日本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挑衅,蒋介石气炸了,当即命令淞沪军区长官严为防御,必要时与日本人干,他表示:“决心与倭一战” [1] ,命上海市市长张群:“

  • 辽沈战役轶事:廖耀湘被包围急得用粤语下令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辽沈战役,民国,廖耀湘

    锦州像是一根扁担,一头担着东北,一头担着华北。拔掉了锦州这个钉子,扁担一折两段,敌军一片慌乱。蒋介石认为,解放军攻锦之后至少要休整1个月,野司首长决定连续作战,“乘胜回头围歼沈阳西援之敌,同时以一部围歼长春可能突围之敌”。 此时,久困于长春的敌军出现变化。10月15日,

  • 松锦大战影响:一个王朝的灭亡另一个王朝的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松锦大战,明朝战争

    松锦大战,这一场让明朝最终灭亡的关键战斗,到底是谁发动的呢?对于松锦大战是谁发动的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皇太极多尔衮率先发动的。 在这一场战役当中,多尔衮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一开始就在松山以及锦州之间专门修建了道路,道路修建好了之后,马上又开始命令锦州城附近的农民们不许耕田,开始

  • 平津路抗日游击队:颠覆日军军列配合正规军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在1939年1月14日《新华日报》的第二版,曾刊有“廊房等地我游击队活跃”的通讯稿。内容如下: (中央社香港十三日电)津讯:由北平直达釜山之列车,于十一日晚在平津段张庄以北地方,因路轨被毁,全部列车均倾覆。此项列车,系最近由敌方新增添之联运车,由釜山开来,搭成者以日人为

  • 四平攻坚战林彪因为何事“败”走麦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林彪,四平攻坚战

    夏季攻势第二阶段,我军集中力量进行四平攻坚战。四平守敌为国民党71军的87、88师,第13军54师,第53军的榴炮营以及71军直属特种分队,还有辽宁保安1团、辽北保安司令部2团、东北保安52团、第12保安区17团、步兵独立4团、装甲车第60团等,总兵力为3.5万人,由第71军军长陈明仁统一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