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作为汉中都督,原本握有兵权,为何连5000兵马都无法调动?

魏延作为汉中都督,原本握有兵权,为何连5000兵马都无法调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998 更新时间:2024/2/17 11:17:37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可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却被诸葛亮给否决了。众所周知,蜀汉丞相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

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子午谷奇谋没有得到实施,关于其是否可行,只能是理论上的探讨。而这,也不是本文议论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蜀汉汉中都督,魏延原本是握有兵权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握有兵权,为何魏延连5000兵马都无法调动呢?

首先,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因为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自然无法像曹魏一样设立多个刺史或者州牧来镇守一方。于是,刘备在蜀汉四个重要地区,分别设立了执掌兵权并兼顾其他事务的都督,也即分别为汉中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庲降都督。其中,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蜀汉进攻曹魏的前沿基地,而且一直也是曹魏进攻蜀汉的目标,所以这个地方对于蜀汉来说格外重要。

公元219年,刘备攻下汉中,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多年。由此,魏延作为汉中都督,理论上可以调动蜀汉在汉中的兵马。对于蜀汉来说,总的兵力约为10万人,而四个都督区的兵马,则在2万人左右。

比如《三国志》中记载:八年,(李严)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为后事。

公元230(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进逼汉中,为加强汉中地区的防御,诸葛亮遂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

在公元230年的时候,李严担任的是江州都督。作为江州都督,李严至少掌握了两万大军,所以诸葛亮要求李严率领2万大军前来汉中防御曹魏,后者调动了10多万大军,因此必须慎重应对。在此基础上,魏延作为汉中都督,因为汉中的地位要比江州更加重要,所以魏延所执掌的兵力,应该不逊色于李严。可是,在子午谷奇谋中,魏延却连5000精兵都无法调动,只能向诸葛亮提出方案,希望得到后者的准予。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魏延事实上失去了汉中都督原本掌握的兵权。

对此,《三国志》中记载: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中原,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对此,在笔者看来,魏延的官职看似得到升迁,实际上却是明升暗降,其兵权更是转移到丞相诸葛亮手中了。

就魏延升迁后的官职来说,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一方面,就丞相司马来说,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拥有开府治事的权力,也即设立了丞相府。而丞相府自然不会只有诸葛亮一人,后者需要招揽人才来协助自己处理朝政,比如魏延的冤家——杨仪,就曾担任丞相长史一职。丞相长史的作用是协助丞相管理文书等事物的高级官吏,秩级为千石。

与此相对应的是,丞相司马的作用则是协助丞相处理战争、兵马等相关的事务。换而言之,在丞相诸葛亮之下,杨仪和魏延一文一武,可谓左膀右臂。虽然魏延的官职得到了升迁,但是,因为是丞相府中的丞相司马,意味着诸葛亮成为魏延的直属上司,那么魏延想要调动兵马,自然需要获得诸葛亮的同意。

最后,进一步来说,魏延原本是汉中都督,这可以类比唐朝时期的节度使,清朝时期的总督,拥有很大的权势,而且直接听命于皇帝。也即尽管魏延以前的官职比不上丞相诸葛亮,但是,因为二者不是直属的关系,魏延自然不用对诸葛亮惟命是从。但是,现在作为丞相司马,也即丞相的副手,魏延必须听命于丞相了。另一方面,诸葛亮还给魏延晋升为凉州刺史,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夺取魏延兵权后,对后者的安抚。

在汉末三国时期,凉州一直是曹魏的疆域,至于魏延的凉州刺史,无疑属于遥领的情况,如果能从曹魏手中夺走凉州,魏延这凉州刺史自然是一个实职了,可是凉州一直在曹魏手中的话,那么这凉州刺史就是一个空头支票,迟迟无法兑现。此外,诸葛亮还将魏延的官职变更为“督前部”,也即变成了诸葛亮手下的先锋,当然,这固然是魏延勇冠三军,堪称当时的蜀汉第一大将,不过,这也体现出魏延彻彻底底变成诸葛亮手下的情况。综上,虽然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魏延还可以继续领兵作战,受到重任,但是,这都是建立在获得诸葛亮授予权限的前提上。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因为得不到诸葛亮的允许,自然连5000兵马都调动不了。

标签: 魏延诸葛亮汉中曹魏蜀汉李严

更多文章

  • 比魏延死得还惨的名将,先后被刘备、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围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赵子龙,黄忠,孔明,赵云

    你知道吗?在三国时期有位名将死得比魏延还惨,他不是关羽,亦非张郃,不过此人的能力却是不俗的,就连能掐会算的凤雏先生庞统,也被此人算计,身死于落凤坡。这个人到底是谁?他真有本事,让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联手对付?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只不过此人的命运没有魏延这么好!在赤壁之战过后,关羽奉命攻取长沙郡。长沙

  • 以当代人眼光论三国:关羽该不该死,魏延该不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无用标签:关羽,魏延,刘备,刘禅,诸葛亮,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过着苦日子,没见过大世面的时候,关羽不嚣张,成天就只低着个头,涨红着脸,卑微地卖着大枣。直到开了些眼界,有了点地位之后,武圣关羽就开始作妖了,脑袋也就作没了……屯土山兵败降曹,关羽此后跟着曹操的时间并不算短。天天锦衣玉食,美女环伺,曹操还上表天子给他敕封了个汉寿亭侯。此时的关羽,金银珠宝不缺,绫罗绸

  • 若镇守街亭的是姜维,此地还会失守吗?其实魏延已经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姜维,魏延,诸葛亮,蜀汉,刘备,赵子龙

    东汉末年,因汉室势微致中原之地四分五裂,为了在这乱世中建功立业,群雄逐鹿之战拉开了序幕,数年后暂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君主刘备为了中兴汉室,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可也未能成功,身为蜀汉的军师,诸葛亮继承着刘备的遗志,发动了北伐战争来讨伐曹贼。可诸葛亮没有算到的是,自己看重的徒弟马谡丢了街亭

  • 汉中出土魏延墓,墓前跪着诸葛亮?专家:蠢货才会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蒋琬,汉中,诸葛亮,三国志,三国演义,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罗贯中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进行艺术加工所著,因其影响力巨大,从而导致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不管《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有多大,但它毕竟只是小说,千万不要拿它当作历史来看。很多人看了多遍《三国演义》后,便自认为掌握了三国历史,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三

  • 展现魏延军事能力的阳溪之战,诸葛亮战后给他连升四级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阳溪,司马懿,张郃,刘备

    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舍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足以看

  • 诸葛亮下令杀魏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演义“骗”了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马岱,刘备,姜维,关羽

    三国演义中第104回,诸葛亮大限将到,于是一一向姜维、杨仪、费祎等人交代后事。他还交给长史杨仪一个锦囊,郑重其事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魏延必反,在魏延造反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两军阵前拿出锦囊,那时候斩魏延的人就出现了。”当时杨仪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半信半疑,但是基于对诸葛亮的盲目信任,当时没说什么。

  • 诸葛亮临死前给了魏延三条路,为什么魏延都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徐德福讲营销标签:魏延,刘备,姜维,费祎,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那么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怎么样?《三国志》杨仪传中一句话可以看出:“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蜀国中后期,诸葛亮的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魏延。杨仪帮助诸葛亮筹办粮草等军中事务,相当于公司的行政副总,魏延却是诸葛亮的先锋大将,相当于营销副总,这两人都很重要

  •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魏延,刘备,蜀汉,关羽

    三国演义中,一说到蜀汉大将魏延,很多人都会为其鸣不平。这么一位为蜀汉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诸葛亮认为其脑后有反骨的滑稽罪名,在诸葛亮的计划下,把魏延处死了。那么诸葛亮真的能看得见魏延所谓的反骨吗?其实这只是掩饰之词了,谁脑后有什么反骨?完全是骗人的把戏。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拿着“脑后有反骨”的罪

  • 蜀汉最有争议的将军——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诸葛亮,刘表,杨仪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三国时期的名将“魏延”,魏延字‘文长’是蜀汉阵营后期武将中的中流砥柱,也是汉昭烈帝刘备后期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深受刘备的器重,在刘备入主蜀地时魏延曾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刘备称‘汉中王’力排众议将魏延封为‘汉中太守’委以大任,魏延十分感动在继任之前向刘备说“若曹操举天下

  • 为什么说魏延之死是咎由自取?你看看诸葛亮有多么维护重和用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魏延,刘备,费祎,蜀汉,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需要一名得力猛将镇守汉中。宣布任命时,张飞洋洋得意地走上前,刘备笑骂:“又不是你,你上来干什么!”张飞尴尬不已,憨憨地回到座上。这回刘备打算将治所迁回成都,汉中必将成为边陲重镇,而留守汉中者,非亲信宿将难当此大任。张飞本以为汉中都督之位是自己囊中之物,舍我其谁,众人也都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