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比魏延死得还惨的名将,先后被刘备、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围攻

比魏延死得还惨的名将,先后被刘备、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围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4199 更新时间:2024/2/17 11:17:45

你知道吗?在三国时期有位名将死得比魏延还惨,他不是关羽,亦非张郃,不过此人的能力却是不俗的,就连能掐会算的凤雏先生庞统,也被此人算计,身死于落凤坡。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真有本事,让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联手对付?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只不过此人的命运没有魏延这么好!

在赤壁之战过后,关羽奉命攻取长沙郡。长沙老将军黄忠,跟关羽打得水深火热,但最终黄忠还是被关羽给败下阵来,但是整个长沙仍然在太守韩玄之手。

关羽正在想着如何,迅速攻破长沙,好在大哥刘备那里拿奖金!然而在这个时候,长沙城中一名悍将便直接斩杀了太守韩玄,此人正是魏延。魏延为什么要斩杀主公韩玄呢?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韩玄认为黄忠跟关羽一战,黄忠根本没有出全力。

因此,韩玄便问罪黄忠,打算在闹市直接让黄忠提前往升极乐。而魏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以关羽的武力,休说老黄忠,即使是自己也战不过他!因此,直接一刀把韩玄给秒了。随后,魏延便打开城门直接让关羽进城。

关羽,轻而易举地便进了长沙城。说起来,还是魏延帮了他一个大忙。因此,当刘备赶到长沙之后,关羽便主动向刘备介绍魏延,声称自己能够毫不费力地拿下长沙,魏延绝对是首功!

然而,在关羽刚刚激动地给魏延点赞,拍好之后,诸葛亮便传来一个浑浊的声音:“左右,来呀,把此人拉至午门斩首!”,诸葛亮这一举动,不但让关羽懵圈,同时就连刘备、张飞都愣住了,魏延好好的一个有功之将,为何要斩他呢?

随后,诸葛亮便道:“魏延居韩玄之地,而不效忠主公,是为不忠。受韩玄恩惠而不报,是为不义,如此不知忠义之人,日后必反!因此,不如趁早斩之。”

魏延听罢诸葛亮的话,吓得直打哆嗦,连忙向诸葛亮、刘备等求情。

随后,关羽、刘备、张飞也替魏延求情,声称当下正是用人之际,再者魏延并无过激行为,请求军师暂且放过!诸葛亮,碍于众人之面,这才答应暂时放过魏延。

随后,魏延便跟随刘备参加夺蜀之战。后来,魏延官至镇北将军,当上了汉中主将,虽然最后被自己人给弄死,但的确是魏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然而,相比魏延来说,此人的命运就非常悲催了,他死得也比魏延还要可惜!同时也死得非常不值得!

比魏延死得还惨的名将,先后被刘备、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围攻!

此人是谁呢?其实他正是当年刘璋帐下顶尖统帅大将,张任是也!

张任到底什么来头?他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值得张飞,刘备,黄忠、赵云这几大猛将联手对付?

《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记载,玄德敌不住张任,拨马往山僻小路而走。玄德马上叫苦曰:“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天亡我也!”,此用民是李严投降刘备之后,刘备被张任追击的场景,刘备虽然算不上是三国顶尖的武将,但是刘备的武力,还有作战经验那可是非常丰富。然而,张任可以把刘备追击得如此狼狈,足见张任之才。

所幸在紧急关头,张飞恰好赶来,这才让刘备看到了一线生机。

张飞当先而来,正撞着张任,便就交马。战到十余合,背后严颜引兵大进。张任火速回身。

可以看出,当时虽然张飞及时赶来,但是这次张飞再也没有像在长坂坡一样,把张任给唬住。张任当即与张飞交手,而且二人是打了10多个回合。张飞的武力我们都知道,何况是在紧急关头,二将肯定是尽其最大能耐,把对方直接秒掉最好!

但是,张飞当时却没有做到秒掉张任,足以证明张任的武力值也是不弱的。后面,严颜赶来,张任才不得不撤退。

上述,乃是刘备、张飞、还有严颜三人联手对付张任。

而在休息一夜之后,张任再次出击。带着数千兵马前去迎战,而他的对手又是张飞,当时与张飞大战了10个回合,然后张任便拔马回走。很明显,此乃是张任之计。而张飞根本还没有反应过来,便使劲追击张任。

吴懿一军截住,张任引军复回,把张飞围在垓心,进退不得。徙时,当日咜叱长坂坡的悍将张飞,也不得不低头防御。在张飞险些被生擒之时,突然赵云杀到,一个回合便打败了吴懿,战局有了好转。

而张飞见到赵云来救,心中大喜,叫道:“军师何在?”,很明显,张飞这句话,直接暴露了他的战略头脑,的确玩不过张任。然后,张任呢?见赵云来救,自己身边又损失一将,只得撤退。

话说,吴懿被生擒到了刘备的营帐里。便对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说道:“张任乃蜀郡人,极有胆略,不可轻敌。”,听罢吴懿的话,诸葛亮决定先捉张任,然后取雒城!否则,没戏。

于是诸葛亮便定下了在金雁桥伏击张任的战略,参与生擒张任的大将有,黄忠、魏延,并且让二人到芦苇蒹葭里面埋伏。魏延率领千余枪手在左,而黄忠则率领刀手在右,然后张飞呢?便作为机动部队,埋伏在小路僻静之处。

同时为了稳妥,诸葛亮又让赵云伏兵于金雁桥之北,待张任过桥之后,便直接把桥给砍断,如此让张任无路可退。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为了百分百成功,诸葛亮竟然亲自去当了诱饵。

在一番计较之后,张任终于被刘备给生擒。

而此时的刘备并不想斩杀张任,其实在刘备心里想着,“张任如此猛将,兼并智谋、统帅之才,如果与张飞联手,再怎么也能坐镇一方!”,于是刘备便对张任道:“蜀中诸将,望风而降,汝何不早投降?”,然而,张任却并没有理睬刘备。

为了留住张任,当时刘备还补了一句话:“降则保命!”,张任听后火不打一处来,怒道:“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同时诸葛亮在一旁也建议直接斩杀掉张任,以成其大义之举!刘备听后,不得已只能成全张任。

其实通篇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张任的确是一个良将,兼智谋、统领之才。只可惜在最后关头,刘备还是没能留下张任,虽然内心想收降他,但于大局,还有张任本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看,刘备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收降张任。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张任还是当年策划射死庞统的幕后大佬,若非是张任亲自请求投降,岂能有一线生机。

总体来看,张任本是位前途非凡的大将,只可惜死于中年,死得比魏延还可惜。如果张任不死,其成就相信不会比魏延差。各位看官朋友觉得呢?

标签: 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赵子龙黄忠孔明赵云

更多文章

  • 以当代人眼光论三国:关羽该不该死,魏延该不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无用标签:关羽,魏延,刘备,刘禅,诸葛亮,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过着苦日子,没见过大世面的时候,关羽不嚣张,成天就只低着个头,涨红着脸,卑微地卖着大枣。直到开了些眼界,有了点地位之后,武圣关羽就开始作妖了,脑袋也就作没了……屯土山兵败降曹,关羽此后跟着曹操的时间并不算短。天天锦衣玉食,美女环伺,曹操还上表天子给他敕封了个汉寿亭侯。此时的关羽,金银珠宝不缺,绫罗绸

  • 若镇守街亭的是姜维,此地还会失守吗?其实魏延已经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姜维,魏延,诸葛亮,蜀汉,刘备,赵子龙

    东汉末年,因汉室势微致中原之地四分五裂,为了在这乱世中建功立业,群雄逐鹿之战拉开了序幕,数年后暂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君主刘备为了中兴汉室,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可也未能成功,身为蜀汉的军师,诸葛亮继承着刘备的遗志,发动了北伐战争来讨伐曹贼。可诸葛亮没有算到的是,自己看重的徒弟马谡丢了街亭

  • 汉中出土魏延墓,墓前跪着诸葛亮?专家:蠢货才会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蒋琬,汉中,诸葛亮,三国志,三国演义,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罗贯中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进行艺术加工所著,因其影响力巨大,从而导致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不管《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有多大,但它毕竟只是小说,千万不要拿它当作历史来看。很多人看了多遍《三国演义》后,便自认为掌握了三国历史,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三

  • 展现魏延军事能力的阳溪之战,诸葛亮战后给他连升四级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阳溪,司马懿,张郃,刘备

    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舍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足以看

  • 诸葛亮下令杀魏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演义“骗”了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马岱,刘备,姜维,关羽

    三国演义中第104回,诸葛亮大限将到,于是一一向姜维、杨仪、费祎等人交代后事。他还交给长史杨仪一个锦囊,郑重其事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魏延必反,在魏延造反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两军阵前拿出锦囊,那时候斩魏延的人就出现了。”当时杨仪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半信半疑,但是基于对诸葛亮的盲目信任,当时没说什么。

  • 诸葛亮临死前给了魏延三条路,为什么魏延都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徐德福讲营销标签:魏延,刘备,姜维,费祎,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那么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怎么样?《三国志》杨仪传中一句话可以看出:“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蜀国中后期,诸葛亮的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魏延。杨仪帮助诸葛亮筹办粮草等军中事务,相当于公司的行政副总,魏延却是诸葛亮的先锋大将,相当于营销副总,这两人都很重要

  •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魏延,刘备,蜀汉,关羽

    三国演义中,一说到蜀汉大将魏延,很多人都会为其鸣不平。这么一位为蜀汉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诸葛亮认为其脑后有反骨的滑稽罪名,在诸葛亮的计划下,把魏延处死了。那么诸葛亮真的能看得见魏延所谓的反骨吗?其实这只是掩饰之词了,谁脑后有什么反骨?完全是骗人的把戏。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拿着“脑后有反骨”的罪

  • 蜀汉最有争议的将军——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诸葛亮,刘表,杨仪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三国时期的名将“魏延”,魏延字‘文长’是蜀汉阵营后期武将中的中流砥柱,也是汉昭烈帝刘备后期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深受刘备的器重,在刘备入主蜀地时魏延曾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刘备称‘汉中王’力排众议将魏延封为‘汉中太守’委以大任,魏延十分感动在继任之前向刘备说“若曹操举天下

  • 为什么说魏延之死是咎由自取?你看看诸葛亮有多么维护重和用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魏延,刘备,费祎,蜀汉,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需要一名得力猛将镇守汉中。宣布任命时,张飞洋洋得意地走上前,刘备笑骂:“又不是你,你上来干什么!”张飞尴尬不已,憨憨地回到座上。这回刘备打算将治所迁回成都,汉中必将成为边陲重镇,而留守汉中者,非亲信宿将难当此大任。张飞本以为汉中都督之位是自己囊中之物,舍我其谁,众人也都认为

  • 魏延是不是真想叛蜀?(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延,费祎,丞相,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蜀汉很大程度是靠丞相一人在撑着,现在丞相走了,蜀军必定人心浮动,这种情况下,退兵是上策。只是这次撤军差点引发了蜀汉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分裂。丞相走之前的具体的撤军安排如下:1、要求密不发丧,待全军退入斜谷之后再行宣布。2、撤军的负责人选择了驻于斜谷口的杨仪,魏延、姜维负责断后。杨仪,字威公,襄阳人。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