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二十四名将,战死沙场者有几人?关羽不算,张辽太史慈也不是

三国二十四名将,战死沙场者有几人?关羽不算,张辽太史慈也不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宁静思 访问量:4282 更新时间:2023/12/27 3:46:53

俗话说:“文臣死谏,武将死战”马革裹尸对于古代戎马一生的名将来说是一件名垂青史和无比光荣的是,甚至有些人还以不能战死为憾事,比如岳父帐下骁将牛皋死前就说过:“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三国二十四名将榜包括了三国大部分名将,那么正史中这二十四名将战死沙场者有几人?关羽不算,张辽和太史慈也不是,我们一一来看一下。先来看看正史中得以善终的有几人?蜀汉五虎上将中赵云、马超、黄忠都得以终老或病逝;东吴太史慈、甘宁和周泰也是正常死亡,曹魏五子良将的张辽、徐晃以及夏侯惇和许褚也是病逝。至于张绣之死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病逝于曹操北征乌桓期间,一种认为他被曹丕所迫自杀,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不是战死沙场,所以首先排除这11人(演义和正史不同,比如演义中张辽和太史慈都是死于箭下喋血沙场,事实上正史却并非如此)。

其余十三人都死于非命,但是却有所不同,其中吕布、关羽、庞德战败先是被擒然后被杀,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战死沙场;张飞死于伐吴途中被部下所杀,一世英雄却死得如此憋屈;孙策并非死于两军对垒而是死于刺客之手。魏延死于内讧被马岱所杀;姜维复国图谋落空和钟会一同被曹魏乱兵所杀,严格来说也不算;邓艾也是一样被监军卫瓘所杀也不是战死沙场,所以这样算下来又排除了8人,剩下的夏侯渊、典韦、张郃、颜良文丑五人才是真正的战死沙场,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典韦典韦之死正史和演义中记载类似,都是死于宛城之战中为了掩护曹操撤退死战不退,死于重新反叛的张绣之手。多说一句的是,总感觉曹操有点亏欠典韦,宛城之战原本不会发生,因为曹操大军一到张绣未加抵抗就投降了,就因为曹操强纳张绣之婶激怒了张绣才使得他复叛,导致曹操遭遇一场大败;曹魏立国后不仅没有追谥典韦,甚至典韦之子典满也才区区一个关内侯而已,原因或许是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吧。

夏侯渊《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三国志-黄忠传》也记载:“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219年夏侯渊战死于汉中之战期间,成为曹魏战死沙场级别最高之人:夏侯渊当时是征西将军,假节,是曹操镇守汉中的最高军事统帅。张郃演义中五子良将除了乐进死因不明之外,其余结局都不太好比如张辽、张郃、徐晃都是死于箭下,其实正史中真正喋血沙场死于箭下的只有张郃一人,《三国志-张郃传》记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图片5]颜良和文丑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被关羽斩杀,正史中两人确实是战死沙场,不过关羽只是斩杀了颜良一人而已,《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而文丑并非死于关羽之手,《三国志-徐晃传》记载:“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同时《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所以文丑是被徐晃所破,可能是死于乱军之中。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关羽张辽太史慈张郃曹操典韦

更多文章

  • 太史慈武功在江东大多数虎臣之上,为何没能进入江东十二虎臣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太史慈,甘宁,凌统,孙策,韩当,周泰

    江东最优秀的将领,是他的十二虎臣: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和丁奉,这12位虎将能力不俗,为江东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江东还有一员名将,他就是太史慈,他的武功在大部分江东虎臣之上,但是为何太史慈没能进入江东十二虎臣之列?江东十二虎臣中的程普、黄盖和韩当,是孙坚时期的3员

  • 太史慈捉孙策,为何会有一个战力堪比吕布的帮手?此人是何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大魔王的创始人标签:孙策,吕布,太史慈,比吕布,韩当,三国志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捉拿孙策时,他的身边有一个不出名的小将,战力超高,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此人的战力堪比吕布!那么为何这么厉害的人在书中竟然不出名,这个人又到底是何来历呢?罗贯中先生为何要安排一个这么一个隐身高手出场?曲阿小将说起曲阿小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说的是谁,但也有很多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此人是绝顶

  • 三国中有两位实力超强的谋士:一人箭术不输太史慈,一人快意江湖

    历史解密编辑:柳絮吹成雪标签:太史慈,鲁肃,刘备,徐庶,周瑜,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尚未成三国鼎立之格局时,当数曹操实力最为雄厚。赤壁之战爆发,曹操倾全部兵马挥师南下,八十多万大军涌涌而来。东吴孙权虽与刘备联合,但势力薄弱,危如累卵。而周瑜和鲁肃挺身而出,带着五万多铁骑正面迎敌。大战尚未开始,便给了曹军一个下马威。说起东吴,都知江东周郎,却少有人能够想起鲁肃。鲁肃如果

  • 拜名师学刀法勇战太史慈的虎将黄忠,舍命救刘磐被埋没的传奇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黄忠,刘磐,太史慈,关羽,刘表,吕布

    黄忠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晚年的他有天荡山之谋,定军山之威与长沙城之勇,他也是刘备入西川的四将之首,宝刀未老之名他的老年时代光环无限,其实他在年轻时代就已经成名了。拜名师学艺练出一身本领的他,与刘磐义结金兰,东征西讨屡建军功的他,他的宝刀与神箭绝技之威,也有着令叛匪闻名而降的盛名,不过他与刘磐遭到了

  • 《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死在张辽手下,在现实中他们真有交集吗?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张辽,孙权,关羽,孙策,汉朝,太史慈,古装剧,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三国演义》的作者尊刘抑曹的倾向过于明显,以至于整部书前有刘关张创业,后有诸葛亮北伐,除此之外,其他的事迹大多一带而过。至于说曹操阵营中的人物,尚有关羽的两个朋友张辽、徐晃得到作者的首肯。可是东吴的那些所谓“江表虎臣”,作者借关羽的话来评价,那就是一群鼠辈。不过在东吴的将领中,太史慈的武勇还是让作者

  • 孔融困于北海,太史慈找寻救兵,一番吹捧之语促成刘备自我觉醒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孔融,刘备,太史慈,公孙瓒,袁绍,三国志

    1.前言说起刘备,无论是《三国演义》类的小说还是《三国志》类的正史,记载中的蜀汉昭烈帝都是以仁义著称于天下。在深入去读《三国志》的过程中,我总是觉得刘备的仁义或者说信义之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至少他年少时并不是这种性格。如果将他后来以仁义行天下是一种自我觉醒的话,那么这中间是有一个觉醒的过程的。那么

  • 太史慈知恩图报救孔融,说明他重情重义,却为何投靠敌人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孔融,孙策,太史慈,刘备,孙权,大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东吴大将太史慈都有印象。太史慈原先是刘繇(yáo)的部下,并帮助刘繇攻打孙策,但是不久,太史慈就投靠了孙策。太史慈为什么要投靠孙策?孙策又为什么能让太史慈投靠他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知恩图报太史慈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源于他母亲对

  • 孙吴的山越专家登场(孙策南下追击王朗时,太史慈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孙策,王朗,太史慈,山越,太守

    王朗逃到东治时,东治长官商升准备借助王朗的名义起兵(时王朗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会稽郡南部(主要是现在的福建地区)基本都是山地。这意味着统治这片土地成本极高,汉武帝在征服闽越之后,就将沿海的闽越之族悉数迁往江淮之地,只留下一个据点东冶城(现在的福州市)孙策也不敢贸然举大兵南下,东治已经是会稽郡

  • 三国中,如果孙策、太史慈对战张辽、许褚,哪一方赢的可能性大?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孙策,张辽,许褚,太史慈,韩当

    三国中,如果孙策、太史慈对战张辽、许褚,哪一方赢的可能性大?矜弈2022-07-0515:07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当然是许褚和张辽的赢面更大些。他们四个人的战斗结果,取决于许褚大战孙策的结果。因为张辽和太史慈的武功修为是不相上下的。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 曹魏名将张辽是如何一战斩杀太史慈的?张辽最终的结局呢?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张辽,太史慈,孙权,孙策,曹操,乐进

    三国太史慈,通常被认为其勇武不亚于吕布、关羽等人,乃是东吴的的顶级战将。而张辽呢,可谓是曹营中,除去曹氏、夏侯氏之外的将领中,排名第一的将领。那为什么张辽能够一战斩杀了太史慈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张辽是武力、智力比较均衡的将领,堪为帅才。而太史慈,虽然谋略也不差,但是对于行军打仗,相对张辽而言还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