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文臣死谏,武将死战”马革裹尸对于古代戎马一生的名将来说是一件名垂青史和无比光荣的是,甚至有些人还以不能战死为憾事,比如岳父帐下骁将牛皋死前就说过:“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三国二十四名将榜包括了三国大部分名将,那么正史中这二十四名将战死沙场者有几人?关羽不算,张辽和太史慈也不是,我们一一来看一下。先来看看正史中得以善终的有几人?蜀汉五虎上将中赵云、马超、黄忠都得以终老或病逝;东吴太史慈、甘宁和周泰也是正常死亡,曹魏五子良将的张辽、徐晃以及夏侯惇和许褚也是病逝。至于张绣之死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病逝于曹操北征乌桓期间,一种认为他被曹丕所迫自杀,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不是战死沙场,所以首先排除这11人(演义和正史不同,比如演义中张辽和太史慈都是死于箭下喋血沙场,事实上正史却并非如此)。
其余十三人都死于非命,但是却有所不同,其中吕布、关羽、庞德战败先是被擒然后被杀,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战死沙场;张飞死于伐吴途中被部下所杀,一世英雄却死得如此憋屈;孙策并非死于两军对垒而是死于刺客之手。魏延死于内讧被马岱所杀;姜维复国图谋落空和钟会一同被曹魏乱兵所杀,严格来说也不算;邓艾也是一样被监军卫瓘所杀也不是战死沙场,所以这样算下来又排除了8人,剩下的夏侯渊、典韦、张郃、颜良、文丑五人才是真正的战死沙场,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典韦典韦之死正史和演义中记载类似,都是死于宛城之战中为了掩护曹操撤退死战不退,死于重新反叛的张绣之手。多说一句的是,总感觉曹操有点亏欠典韦,宛城之战原本不会发生,因为曹操大军一到张绣未加抵抗就投降了,就因为曹操强纳张绣之婶激怒了张绣才使得他复叛,导致曹操遭遇一场大败;曹魏立国后不仅没有追谥典韦,甚至典韦之子典满也才区区一个关内侯而已,原因或许是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吧。
夏侯渊《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三国志-黄忠传》也记载:“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219年夏侯渊战死于汉中之战期间,成为曹魏战死沙场级别最高之人:夏侯渊当时是征西将军,假节,是曹操镇守汉中的最高军事统帅。张郃演义中五子良将除了乐进死因不明之外,其余结局都不太好比如张辽、张郃、徐晃都是死于箭下,其实正史中真正喋血沙场死于箭下的只有张郃一人,《三国志-张郃传》记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图片5]颜良和文丑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被关羽斩杀,正史中两人确实是战死沙场,不过关羽只是斩杀了颜良一人而已,《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而文丑并非死于关羽之手,《三国志-徐晃传》记载:“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同时《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所以文丑是被徐晃所破,可能是死于乱军之中。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