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奇谋士贾诩,是如何在三国乱世中笑到最后的?

传奇谋士贾诩,是如何在三国乱世中笑到最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4544 更新时间:2024/3/5 14:50:15

  老子李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尤其在生于乱世之时,常伴君王左右的谋士,必须要清楚的认识主公,还要更加的了解自己。

  纵观三国历史,能够善终的谋士似乎并不多,不管是风流倜傥的周瑜大人,还是算无遗策的郭嘉,再有王佐之才的荀彧,虽然他们或许曾经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通过一番言语改变历史的走向,但是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还是逃不脱“凄惨”二字,而今日所说的贾诩却是真正的做到了“笑看世间百态”,不仅为帝王器重,还活到了最后。那么他是如何笑到最后的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一、凉州效力

  贾诩的仕途开从察举孝廉开始,一次因病回家路上碰到叛乱的敌人,贾诩与同行的数10人一同被抓获,贾诩连忙说道,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会用重金来赎。

  段公乃当时的太尉,久为边将,对于这些叛乱的敌人来说可谓是名声响亮,于是乎,敌人被唬得一愣一愣,不仅不害他还送他回去,而与他同行的人则全部遇害。由此可见其之机智。

  永汉元年,董卓拥护汉献帝登基,贾诩此时为平津都尉。贾诩的第一个敌人是孙坚,在梁东大破其军,孙坚溃逃而去。

  之后贾诩又为李傕郭汜献计,沿途散发“王允荡灭此方之人”的谎言,故至长安城下时,李傕郭汜已然聚集10万余众,直接大败吕布。

  事后李傕本想封贾诩为侯,贾诩坚决不接受。又让贾诩来当尚书仆射,结果贾诩又拒绝了,李傕对贾诩开始忌惮起来,贾诩看得很明白,不久之后贾诩之母去世,贾诩直接辞掉官职。

  之后郭汜、李傕、樊稠三人相互猜忌,甚至大动刀兵,贾诩知道这三人不能成器,故而贾诩在帮助汉献帝逃出之后,直接上还印绶,投靠了段煨,结果段煨又生性多疑,贾诩直接暗中联络张绣,又投靠了张绣,虽然一波三折,但乱世之中,想要活下来这些都是必备的技能,贾诩在多次战斗中早已显示出了自己的不凡,故而不管到哪处,都能得到礼遇。

  二、张秀帐下

  贾诩劝说张绣与荆州牧刘表联合,一时之间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之后曹操南征张绣,结果曹操后方受到袭击,曹操赶紧撤退,张秀刘表率军追击,贾诩劝说张绣不可追,追必败,结果张绣不听。

  强行追击,结果被曹操击败之后,贾诩又劝张绣赶快追击,一定会获胜,张秀想到第1次因为不听贾诩建议才落败,这一次一定要听,故而集结兵力追击曹军,竟然大获全胜,得胜之后,张绣问贾诩何故。

  贾诩坦然答道,将军虽然擅长用兵,但是比之曹操还是不如,曹军虽然刚刚撤退,但是曹操必然会留下亲自殿后,虽然我们的追兵都是精兵强将,但比之曹操还是不行,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然会败。

  而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必然是后方出了事情,故而在击破将军的追兵之后依然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曹操留下的将领虽然厉害,但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就算用败兵也定能取胜。张秀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大为佩服。

  三、归曹立功

  虽然张绣守住了城池,但面对大势所趋,还是面临着招降的结果,一开始来招降张绣的是袁绍,毕竟明面上袁绍比之曹操要强上许多,故而张绣准备同意,结果贾诩直接当面回绝了袁绍的邀请且指出袁绍的缺点,也指出了投降曹操的三大优势,一来名正言顺,毕竟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裹挟大义。

  第二,虽然曹操兵力弱,但是也因此更愿意拉拢盟友,第三,曹操志向远大,不计前嫌。此刻的张秀早已对贾诩深信不疑,也是立刻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率众归曹,操闻讯后大喜,拉着贾诩的手说道: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原来就是你啊。贾诩被拜为封都亭侯,张绣也被善待,被拜为扬武将军,曹操也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为妻。

  之后贾诩在曹操大败袁绍,离间马韩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上面,当时曹操想要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道,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结果曹操不听,最后招致惨败。

  曹操北定中原之后,也面临着选拔太子的问题,一时之间立储成了敏感话题,曹操曾经私下问过贾诩的看法,每一次贾诩都闭口不答,由此可见其心机之深,最后曹操问的多了,贾诩便说道,“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以此暗示曹操选曹丕),曹操听其意思明白过来,直接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登基之后更是善待贾诩,后来曹丕问计于贾诩,想要统一天下,该何如?贾诩建议先治理国家,结果曹丕不听,自然结果无功而返。之后同年六月贾诩去世,位列三公。

  贾诩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从一开始的一波三折,到后面跟随曹操征战天下,再到后面暗示曹操选立太子,又辅佐曹丕多年,其一言一行基本上是算无遗漏,如此传奇谋士不仅做到了知人者,更做得到了知己者。对此,各位看官如何看待贾诩呢?

标签: 贾诩曹操袁绍曹丕汉献帝孙坚

更多文章

  • 堪称三国时代鬼、奇、怪才的贾诩曾经反对过曹操,为何能够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贾诩,曹操,张绣,曹魏,刘表,曹丕,汉朝,三国,艺术家,曹操麾下

    曹操在创业的初期做了两件大事,就是这两件事,奠定和开创历史上为期四十六年曹魏时代。人家说,好开头就有好结尾,凡事没有绝对,有时间好开头也不一定有结尾,历史不是独角戏,不管什么样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不是个人的历史,就如一部戏一样,是大家合伙演出来的结果。这不,曹操就是这样得,开头不错,结尾却不怎么样

  • 曹魏有11位“太尉”,第一位是贾诩,倒数第二位是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贾诩,邓艾,太尉,曹魏,司马懿,曹操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时,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其中,太尉名义上执掌天下兵马,这显然能威胁到皇帝的宝座了。于是,在秦朝时期,一直没有人担任太尉这一官职。东汉建立后,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到了三国时期,太尉虽然逐渐变成一个荣誉官职。但是,能够胜任这一官职的,自然都是资历深厚的文

  • 曹丕让贾诩当太尉,孙权为何要笑?难道“毒士”就不能当大官了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贾诩,孙权,曹丕,太尉,曹操,董卓

    《魏略》: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有人认为孙权这是在笑贾诩——一个道德风评堪忧的人,怎么能当军界一把手呢。这就好比如果是“戴笠”当上了军委副主席,不是说专业或者能力的问题。而是指两者的画风根本就不搭,好伐?因此,这一段也经常被一堆脑洞专家们用来佐证什么“毒士”“三国大聪明”被识破品性之类的史

  • 三国时期跳槽最频繁的人,一生换了八位主公,贾诩都比不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贾诩,曹操,刘备,张飞,董卓,张辽

    历史一:三国时期跳槽最频繁的人,一生换了八位主公,贾诩都比不过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的东汉皇室已经成为了傀儡,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周进京掌控了局面。正因如此,出现了之后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局面,由此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其后开启了诸侯争霸,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形成后,

  • 连贾诩都自叹不如的三国第一毒士-李儒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贾诩,李儒,董卓,吕布,曹操,何进

    #头条中国史#贾诩是三国有名的毒士,一生屡献毒计: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乱国政,怂恿张绣投降曹操又反叛,离间马超韩遂定关中等等。但和他的西凉老乡李儒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李儒究竟有多毒,看看他给董卓献的哪些毒计就知道了。毒计一:废立汉帝董卓进京后,虽然大权独揽但无奈根基不稳,于是问计李儒。李儒建议采

  • 贾诩:利己主义的谋士、服务过五任主公,为何能位至三公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贾诩,曹操,曹丕,董卓,王允,汉献帝

    在三国的谋士群里,贾诩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毫无忠诚度可言,先后为牛辅、李傕、段煨、张绣、曹氏效力,但不仅没被人骂作“五姓家奴”,还到处受欢迎;他一生中献上多条毒计,甚至还被视为东汉大乱的罪魁之一,但他却能位至三公,最终在荣耀等身中寿终正寝。贾诩是一个现象级的谋士,在他的身上,呈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 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贾诩真的是三国第一聪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勇敢他标签:贾诩,曹操,许攸,董卓,吕布,荀攸

    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军阀四起,这时期确实造就英雄无数,出现了各路武力爆表的武将和智力爆表的谋士,在三国的谋士大比拼中,无论是领军能力的PK,还是计谋大战,总会有人出来争一二,但若要论阴谋诡计阴险狡诈,似乎没有人愿意也不能和这位“毒士”贾诩相争。贾诩在三国之中曾先后跟随董卓、李傕、郭汜、

  • 司马子如救高澄:一个可与“贾诩站位曹丕”媲美的经典案例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贾诩,曹丕,高澄,高欢,曹操,汉朝,司马子如,史说三国

    自西周确立封建宗法制度以来,嫡长子继承制日益成为主流。当然,凡事皆有例外。嫡长子虽然子凭母贵、年龄居长,但能力素质并不见得卓越。任何正常的帝王为了江山永固,都不会把社稷托付于庸碌无能者。于是,立嫡以外,立贤也是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嫡长子与其他皇子之间的争斗便更趋于白热化。手心手背都是肉,帝王们举棋不定

  • 贾诩到底有多厉害?曹操若听从他的计谋,周瑜根本赢不了赤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曹操,周瑜,贾诩,赤壁之战,刘备,孙权

    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格局的一战。所谓:谈三国历史,侃《三国演义》,若不知“赤壁之战”,就等于“娶了媳妇,不入洞房”。一、赤壁之战为何会爆发?站在曹操角度,当时他已经先后打爆袁术、灭掉吕布,击垮刘备,干翻袁绍,横扫乌桓,“招安”西凉(马腾、韩遂)。放眼天下只还存在着四股不服的势力。其一是荆州的刘表,其二

  • 曹操的儿子被张绣所害,贾诩一句话,二人直接成了儿女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张绣,贾诩,董卓,袁绍,诗人,汉朝,曹魏,曹操手下

    197年,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爱将典韦,都死在张绣手里。可后来,张绣正准备投奔势力强大的袁绍时,谋士贾诩却告诉他: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投奔有仇的曹操!什么?我和曹操有杀子之仇,你却让我投奔他?曹操不得把我的皮扒了!贾诩听后微微一笑:曹操不但不会扒你的皮,还会给你加官进爵!当张绣按照贾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