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有11位“太尉”,第一位是贾诩,倒数第二位是邓艾!

曹魏有11位“太尉”,第一位是贾诩,倒数第二位是邓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2851 更新时间:2024/3/11 5:37:35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时,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其中,太尉名义上执掌天下兵马,这显然能威胁到皇帝的宝座了。于是,在秦朝时期,一直没有人担任太尉这一官职。东汉建立后,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到了三国时期,太尉虽然逐渐变成一个荣誉官职。但是,能够胜任这一官职的,自然都是资历深厚的文臣,或者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曹魏,历史上共有11位太尉,很多都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第一位太尉是贾诩

贾诩出自凉州地区,曾是董卓的部下。公元192年,吕布联手王允除掉了董卓。董卓被杀后,贾诩又跟随了李傕郭汜段煨、张绣等诸侯。最终,公元199年,贾诩劝说张绣归降曹操。自此之后,贾诩一直为曹魏效力。对此,在笔者看来,贾诩虽然多次易主,但是,和吕布不同的是,贾诩没有坑害上一位主公,这促使他没有像吕布一样饱受批评。

在曹丕和曹植争夺魏国太子宝座的时候,贾诩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成为曹操最终册立曹丕为太子的原因。而这,自然让贾诩获得了曹丕的好感。于是,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称帝后,册封贾诩为太尉。公元223年,贾诩病逝,终年77岁,也即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第二位太尉是钟繇

和荀彧、郭嘉等谋士一样,钟繇也出自颍川地区。东汉末年,钟繇曾镇守关中地区,促使官渡之战爆发时,马腾和韩遂没有倒向袁绍。公元222年,钟繇接替贾诩,担任太尉这一官职。公元226年,钟繇又被晋升为地位更高的太傅。公元230年,80岁的钟繇病逝。对于钟繇来说,不仅自己在曹魏担任三公的官职,对于他的儿子钟会,因为在公元263年率军进攻蜀汉,所以,等到刘禅放弃抵抗后,钟会被司马昭册封为司徒。当然,钟会后来起兵造反,结果丢掉了性命。

第三位太尉是华歆

华歆出自青州地区,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同年12月,曹丕代汉称帝,华歆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其后,曹丕改相国为司徒。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皇太子曹叡即位,封华歆为博平候,增邑五百户,与之前的累计为一千三百户,并于同年十二月改任华歆为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太和五年十二月戊午(232年1月30日),华歆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敬侯。

第四位太尉是司马懿

东汉末年,曹操将司马懿征召到自己麾下。后来,因为帮助曹丕获得了魏国太子的宝座,司马懿受到了重用。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司马懿和曹真、曹休、陈群一起成为托孤大臣。自公元228年,司马懿参加了抵挡诸葛亮北伐的战役中。到了公元235年,诸葛亮病逝后,因为立下了战功,司马懿被魏明帝曹叡晋升为太尉。当然,这也可以视为曹叡对于司马懿的明升暗降,也即不想司马懿继续执掌兵权了。

公元239年,曹芳即位后,曹爽作为大将军,执掌曹魏大权,而司马懿虽然担任地位更高的太傅,却没有掌握什么实权。因此,曹爽压制了司马懿长达10年之久。直到公元249年,司马懿通过了高平陵之变,这才扭转了局面,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到了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

第五位太尉是满宠

满宠(?—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至兖州,满宠被辟为从事。建安元年(196年),曹操移汉献帝于许县,任命满宠为许县县令。曹魏建立后,满宠曾经长期治理一方,后来,满宠又镇守了合肥这座城池,抵挡了东吴大军的进攻。公元238年,因为年龄较大,满宠回到了洛阳,并被晋升为太尉。正始三年(242年),满宠去世,谥号景侯。其子满伟袭爵。

第六位太尉是蒋济

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三国后期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景初三年(239年),曹叡驾崩,齐王曹芳即位,蒋济转为领军将军,进封昌陵亭侯。太尉司马懿晋升太傅后,蒋济又升迁为太尉。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蒋济在立场上支持司马懿的。彼时,蒋济因功进封都乡侯,食邑700户。蒋济上书拒绝封赏(《世说新语》认为蒋济本来只是想罢免曹爽,且向曹爽保证过“惟免官而已”,但不料司马懿却趁机大开杀戒。因为觉得对曹爽失信,颇为自责,不愿接受封赏),但不被准许。正始十年四月丙子(十九)日(249年5月18日),蒋济发病去世,谥景侯。

第七位太尉是王凌

王凌是东汉司徒王允的侄子,公元249年,蒋济去世后,司马懿将王凌晋升为太尉。但是,王凌不满司马懿篡夺曹魏大权。公元251年,王凌谋划除掉司马懿,结果对方提前获得消息,并先发制人,这导致王凌被逼自尽。

第八位太尉是司马孚

众所周知,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虽然司马孚强调自己是曹魏的大臣,但是,公元249年,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都城洛阳,迫使曹爽最终放弃了抵抗。公元251年,王凌自尽后,司马孚被册封为太尉。西晋建立后,司马孚更是被封为安平王。公元272年,司马孚病逝。

第九位太尉是高柔

公元249年,司马懿起兵造反后,高柔这位老臣代替大将军的官职,占据曹爽的大营。曹爽被杀后,高柔自然获得了司马懿父子的封赏。公元256年,高柔担任太尉这一官职。公元263年,高柔病逝。

第十位太尉是邓艾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在曹魏后期,邓艾镇守雍凉地区,多次抵挡蜀汉大将姜维的进攻。公元263年,司马昭调集18万大军,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邓艾偷渡阴平,成功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因为立下了大功,司马昭将邓艾册封为太尉。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公元264年,邓艾被冤杀。

第十一位太尉是王祥

最后,王祥是魏晋时期的大臣。公元264年,邓艾被杀后,王祥接替了太尉这一官职。不久之后,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公元268年,85岁的王祥去世。王祥侍奉后母朱氏极孝,为传统文化中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称。

标签: 贾诩邓艾太尉曹魏司马懿曹操

更多文章

  • 曹丕让贾诩当太尉,孙权为何要笑?难道“毒士”就不能当大官了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贾诩,孙权,曹丕,太尉,曹操,董卓

    《魏略》: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有人认为孙权这是在笑贾诩——一个道德风评堪忧的人,怎么能当军界一把手呢。这就好比如果是“戴笠”当上了军委副主席,不是说专业或者能力的问题。而是指两者的画风根本就不搭,好伐?因此,这一段也经常被一堆脑洞专家们用来佐证什么“毒士”“三国大聪明”被识破品性之类的史

  • 三国时期跳槽最频繁的人,一生换了八位主公,贾诩都比不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贾诩,曹操,刘备,张飞,董卓,张辽

    历史一:三国时期跳槽最频繁的人,一生换了八位主公,贾诩都比不过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的东汉皇室已经成为了傀儡,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周进京掌控了局面。正因如此,出现了之后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局面,由此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其后开启了诸侯争霸,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形成后,

  • 连贾诩都自叹不如的三国第一毒士-李儒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贾诩,李儒,董卓,吕布,曹操,何进

    #头条中国史#贾诩是三国有名的毒士,一生屡献毒计: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乱国政,怂恿张绣投降曹操又反叛,离间马超韩遂定关中等等。但和他的西凉老乡李儒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李儒究竟有多毒,看看他给董卓献的哪些毒计就知道了。毒计一:废立汉帝董卓进京后,虽然大权独揽但无奈根基不稳,于是问计李儒。李儒建议采

  • 贾诩:利己主义的谋士、服务过五任主公,为何能位至三公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贾诩,曹操,曹丕,董卓,王允,汉献帝

    在三国的谋士群里,贾诩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毫无忠诚度可言,先后为牛辅、李傕、段煨、张绣、曹氏效力,但不仅没被人骂作“五姓家奴”,还到处受欢迎;他一生中献上多条毒计,甚至还被视为东汉大乱的罪魁之一,但他却能位至三公,最终在荣耀等身中寿终正寝。贾诩是一个现象级的谋士,在他的身上,呈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 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贾诩真的是三国第一聪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勇敢他标签:贾诩,曹操,许攸,董卓,吕布,荀攸

    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军阀四起,这时期确实造就英雄无数,出现了各路武力爆表的武将和智力爆表的谋士,在三国的谋士大比拼中,无论是领军能力的PK,还是计谋大战,总会有人出来争一二,但若要论阴谋诡计阴险狡诈,似乎没有人愿意也不能和这位“毒士”贾诩相争。贾诩在三国之中曾先后跟随董卓、李傕、郭汜、

  • 司马子如救高澄:一个可与“贾诩站位曹丕”媲美的经典案例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贾诩,曹丕,高澄,高欢,曹操,汉朝,司马子如,史说三国

    自西周确立封建宗法制度以来,嫡长子继承制日益成为主流。当然,凡事皆有例外。嫡长子虽然子凭母贵、年龄居长,但能力素质并不见得卓越。任何正常的帝王为了江山永固,都不会把社稷托付于庸碌无能者。于是,立嫡以外,立贤也是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嫡长子与其他皇子之间的争斗便更趋于白热化。手心手背都是肉,帝王们举棋不定

  • 贾诩到底有多厉害?曹操若听从他的计谋,周瑜根本赢不了赤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曹操,周瑜,贾诩,赤壁之战,刘备,孙权

    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格局的一战。所谓:谈三国历史,侃《三国演义》,若不知“赤壁之战”,就等于“娶了媳妇,不入洞房”。一、赤壁之战为何会爆发?站在曹操角度,当时他已经先后打爆袁术、灭掉吕布,击垮刘备,干翻袁绍,横扫乌桓,“招安”西凉(马腾、韩遂)。放眼天下只还存在着四股不服的势力。其一是荆州的刘表,其二

  • 曹操的儿子被张绣所害,贾诩一句话,二人直接成了儿女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张绣,贾诩,董卓,袁绍,诗人,汉朝,曹魏,曹操手下

    197年,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爱将典韦,都死在张绣手里。可后来,张绣正准备投奔势力强大的袁绍时,谋士贾诩却告诉他: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投奔有仇的曹操!什么?我和曹操有杀子之仇,你却让我投奔他?曹操不得把我的皮扒了!贾诩听后微微一笑:曹操不但不会扒你的皮,还会给你加官进爵!当张绣按照贾诩的

  • 貂蝉被许褚斩杀,曹操并不意外:幕后主使者只能是荀彧而不是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貂蝉,许褚,曹操,贾诩,荀彧

    荀彧指使许褚杀貂蝉,此事既不记载于《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里也没有,《三国志平话》也只写貂蝉表示要与吕布“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而没有交待她最终归宿。因为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貂蝉这位可怜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就有了不同的死法:有人说她被曹操送给了刘备,关羽怕他消磨了大哥的英雄豪气,就一刀

  • 另类三国大赢家:贾诩一生算计,又何以算计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贾诩,曹操,司马懿,曹丕,董卓,袁绍

    说起三国人物,诸葛亮被视作“智绝”,曹操被称作奸雄,司马懿(及其家族)被认为是最终赢家……然而这三人背后,其实还有一人:他是白居易心中汉末三国最会运用智谋的名士;是曹操心中帮自己取信于天下的肱骨;是差点替代司马懿在曹丕心中之地位的恩人——他便是贾诩,汉末三国的一位高情商谋士。一、 败曹操而归曹操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