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贾诩真的是三国第一聪明人吗

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贾诩真的是三国第一聪明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勇敢他 访问量:4706 更新时间:2024/2/22 8:55:50

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军阀四起,这时期确实造就英雄无数,出现了各路武力爆表的武将和智力爆表的谋士,在三国的谋士大比拼中,无论是领军能力的PK,还是计谋大战,总会有人出来争一二,但若要论阴谋诡计阴险狡诈,似乎没有人愿意也不能和这位“毒士”贾诩相争。

贾诩在三国之中曾先后跟随董卓、李傕郭汜段煨、张绣、曹操等人,在跟随张绣对付曹操之时,还令曹操痛失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但是他最后却成为了曹魏的开国功臣,更是享年七十七岁高寿,配享魏文帝庙庭,在这个乱世之中,实在是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法了。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才被人冠上“鬼才”“毒士”这样的称呼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今天的甘肃武威市,根据《新唐书》里的宰相世系表所指,贾诩是西汉时代那个横空出世的政治天才贾谊的后代,从智商上论,贾诩也确实没有让老祖宗丢脸。

贾诩最初是在董卓的女婿牛辅麾下做校尉,自然是站在董卓的阵营中,和李傕、郭汜一起出兵攻打关东联军的孙坚,在梁东大败孙坚,如果董卓能一直笑到最后,贾诩可能也无需数易其主了,但是乱世的事谁说得清,仅仅过了三年意外出现了,这一年董卓被司徒王允背刺,联合吕布一起被刺杀而死。事发之后,王允开始清算董卓余党,贾诩自然也在其中,此刻贾诩作为一等谋士的血液开始觉醒,当时同在清算之列的校尉李傕郭汜等人是打算遣散军队各自逃亡,只有贾诩以极其冷静客观的心态分析当下局势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在乱世之中,本质就是有兵权就有话语权,弃众单行无疑就是自废武功,收兵反攻,确实也是在赌,但是他赌赢了,结局就是吕布出逃,王允被杀,由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掌朝政,贾诩在这件事中说是首功也不为过,但是他却想方设法辞掉李傕等人给他的各种官职、头衔,本质上也是相互不信任,他献计反攻也确是如他所说只是“保命之计”,并不是想要认他们为主。但是他这一计也确实给关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之后李郭等人连年互斗,让关中几乎成为无人之所。后汉书称“初,帝入关,三辅户口尚数十万,自傕汜相攻,天子东归后,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闲,关中无复人迹。”简简单单一句“羸者相食”,背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间惨剧了。

李郭相争之时,贾诩先后投靠了段煨和张绣,本来这种多方投靠的事,就很容易遭到猜忌,但是贾诩就处理得非常好,本质是看透了段煨生性多疑,表面善待他,实则害怕他,待久了必然不会有好下场,果断转投了缺乏谋士又是同乡的张绣。这一走顺了所有人的意,段煨是甩掉了贾诩这个烫手山芋,而且因为需要贾诩的外援,还善待他的家人,张绣得到了一个一等谋士,贾诩自己也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去处。不得不说,贾诩在洞察人心这事上,颇有造诣。到了这里,也是到了贾诩人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时刻了,在张绣这里,贾诩和他最后的东家曹操,开始干仗了!在对战曹操的时候,贾诩堪称战绩斐然,先是建安二年的时候,张绣本已投降,但是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怀恨,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打算秘密准备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漏,于是张绣降而复反,贾诩献计偷袭曹操,这一仗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曹操堪称大败。

贾诩和曹操的第二次对战是建安三年,曹操已经包围张绣,但是袁绍这个时候打算趁虚袭取许都,曹操只能撤兵,这个时候张绣第一次率兵追击,贾诩劝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没听,果然输了,结果这个时候贾诩再三劝张绣追击“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听从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果然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这样一看,贾诩也算对得起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一说。这两次失败,曹操大概率是算在了贾诩头上,后面贾诩劝张绣归顺曹操的时候,曹操给的帽子还挺高“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非但没有计较其儿子的死,还给了贾诩各种官职。到了这个时候,贾诩才算是给自己找到了铁饭碗,这一年,贾诩已经52岁了,也开始了其政治生涯真正的春天。

站在我们后来人的上帝视角上,我们已经知道,三国历史中,足以影响后来走向的关键战役之一就是官渡之战,而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是奇袭乌巢,烧了袁绍的粮仓。但这一计谋是许攸提出来的,当时许攸是刚从袁绍阵中出来归顺曹操,到底是真降或诈降,真计还是陷阱,曹操一时也难以辨别,最后是荀攸和贾诩的劝说,让曹操下定决心,这才有了后面决定了历史走向的一幕。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三国志·武帝记》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余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三国志·荀攸传》

赤壁之战之前,贾诩也曾劝阻曹操休战养民,只要屯兵在江陵、安抚好荆州吏民,就可以让东吴不战而降。但是,“太祖不从,军遂无利”,结果赤壁大败,曹操撤军北还。赤壁败了之后,曹操丢了荆州,南下已经很难了,曹操又把目光转向了西边的关中地区,打算先解决关中的问题,于是出兵攻打韩遂、马超,但是没想到这一打足足对峙了大半年,曹操也没占太大便宜,贾诩献出离间计,马超、韩遂随即翻脸,联军大败,曹操这才解决关中军阀割据的大麻烦,贾诩再一次献计成功。

纵观贾诩一生,从董卓开始,他效力凉州、转投张绣,再劝张归曹,这一路,贾诩的出路都是自己谋划出来的,谋士的一生其实还是充满着太多的未知,没有兵权就需要依附他人,过人的才智是优势也是祸端。贾诩无论是识人还是用计,堪称一绝。他能看出李郭二人不靠谱,不肯接受封赏,也能在段煨对他友好的同时,看出其中的隐患,及时抽身,更是在为张绣效力之时,看出张绣实非争夺天下之人,更是在天下纷乱之中,相信了当时势弱甚至还和自己有仇的曹操,为自己和张绣选了一个最好的归宿,成为了曹魏的开国功臣,享年七十七岁,是三国众多谋士为数不多得享善终的一位了。

标签: 贾诩曹操许攸董卓吕布荀攸

更多文章

  • 司马子如救高澄:一个可与“贾诩站位曹丕”媲美的经典案例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贾诩,曹丕,高澄,高欢,曹操,汉朝,司马子如,史说三国

    自西周确立封建宗法制度以来,嫡长子继承制日益成为主流。当然,凡事皆有例外。嫡长子虽然子凭母贵、年龄居长,但能力素质并不见得卓越。任何正常的帝王为了江山永固,都不会把社稷托付于庸碌无能者。于是,立嫡以外,立贤也是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嫡长子与其他皇子之间的争斗便更趋于白热化。手心手背都是肉,帝王们举棋不定

  • 贾诩到底有多厉害?曹操若听从他的计谋,周瑜根本赢不了赤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曹操,周瑜,贾诩,赤壁之战,刘备,孙权

    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格局的一战。所谓:谈三国历史,侃《三国演义》,若不知“赤壁之战”,就等于“娶了媳妇,不入洞房”。一、赤壁之战为何会爆发?站在曹操角度,当时他已经先后打爆袁术、灭掉吕布,击垮刘备,干翻袁绍,横扫乌桓,“招安”西凉(马腾、韩遂)。放眼天下只还存在着四股不服的势力。其一是荆州的刘表,其二

  • 曹操的儿子被张绣所害,贾诩一句话,二人直接成了儿女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张绣,贾诩,董卓,袁绍,诗人,汉朝,曹魏,曹操手下

    197年,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爱将典韦,都死在张绣手里。可后来,张绣正准备投奔势力强大的袁绍时,谋士贾诩却告诉他: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投奔有仇的曹操!什么?我和曹操有杀子之仇,你却让我投奔他?曹操不得把我的皮扒了!贾诩听后微微一笑:曹操不但不会扒你的皮,还会给你加官进爵!当张绣按照贾诩的

  • 貂蝉被许褚斩杀,曹操并不意外:幕后主使者只能是荀彧而不是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貂蝉,许褚,曹操,贾诩,荀彧

    荀彧指使许褚杀貂蝉,此事既不记载于《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里也没有,《三国志平话》也只写貂蝉表示要与吕布“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而没有交待她最终归宿。因为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貂蝉这位可怜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就有了不同的死法:有人说她被曹操送给了刘备,关羽怕他消磨了大哥的英雄豪气,就一刀

  • 另类三国大赢家:贾诩一生算计,又何以算计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贾诩,曹操,司马懿,曹丕,董卓,袁绍

    说起三国人物,诸葛亮被视作“智绝”,曹操被称作奸雄,司马懿(及其家族)被认为是最终赢家……然而这三人背后,其实还有一人:他是白居易心中汉末三国最会运用智谋的名士;是曹操心中帮自己取信于天下的肱骨;是差点替代司马懿在曹丕心中之地位的恩人——他便是贾诩,汉末三国的一位高情商谋士。一、 败曹操而归曹操贾诩

  • 肖说三国 91 | 贾诩步步诱逼,曹丕无奈就范

    历史解密编辑:丝绸之路标签:曹丕,贾诩,丞相,曹操,曹植,曹魏,诗人,肖说三国,史说三国

    曹丕从安插在曹操身边的内侍那里得知,父亲对众人推举他的联名表有些出乎意料,感到既担惊又忧郁,这才理解贾诩的预测,连忙又回头找贾诩寻求破解之计。贾诩深知曹操心肠毒狠,对付离心离德之人绝不会心慈手软。他怕一旦如他所料想的蔓延之火延烧到曹丕身上,曹丕可能会出卖他,因此,必须在现在的危急时刻,逼迫曹丕许下重

  • 曹操想选曹植为继承人,贾诩说出两个人后,曹操直接选定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曹操,曹植,贾诩,曹丕

    217年,曹操在把曹丕、曹植谁立为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当他询问谋士贾诩的建议时,贾诩深知这是可怕的站队问题,一个回答不好,就有掉脑袋的可能。于是他沉默了许久后,说出短短的一句话,就使自己暗中支持的曹丕,被确定为继承人。曹操有二十多个儿子,在继承人问题上,他心中考虑了4个儿子,分别是曹昂、曹

  • 三国谋士排行榜前20位,郭嘉、贾诩上榜,司马懿真能强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郭嘉,贾诩,司马懿,诸葛亮,三国谋士,曹操手下

    20、徐庶:受《三国演义》影响,不少人觉得,徐庶实乃世外高人,且忠心耿耿,故而进入曹营后一言不发。其实徐庶也想在曹操那里好好表现,只可惜曹操麾下的谋士太多了,轮不到徐庶表现。19、逢纪:他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主要功绩是帮助袁绍夺取冀州,奠定了袁绍雄踞北方的基础。郭图谗言沮授,而逢纪则在官渡战败后谗言田

  • 三国志战略版:不用贾诩的驱散骑,去掉敌人各种增益,增伤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贾诩,荀攸,程昱,曹操,法正,关羽,陆逊,三国志

    有个粉丝给花席发了一张图,藤甲兵烧了40伤害,而灼烧竟然234伤害,为什么藤甲兵的伤害比灼烧还低。文章的末尾,花席会说一下自己的答案,看看你的想法与花席一样吗。[正文开始]目前的魏法骑,通常是曹操、程昱、贾诩组合,就算是组成五谋臣也是搭配SP郭嘉或者SP荀彧,很少有人使用荀攸这个武将,这一期花席介绍

  • 老谋深算的贾诩有过几个主公?详解贾诩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董卓,李傕,袁绍,三国,曹操麾下

    老谋深算的贾诩有过几个主公?根据历史的记载,他前后更换过五次主公,却依然备受重用,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位:牛辅(董卓)在董卓权倾朝野之时,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牛辅遣李傕、郭汜、贾诩等出兵攻打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