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到底有多厉害?曹操若听从他的计谋,周瑜根本赢不了赤壁之战

贾诩到底有多厉害?曹操若听从他的计谋,周瑜根本赢不了赤壁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242 更新时间:2024/1/16 15:50:29

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格局的一战。所谓:谈三国历史,侃《三国演义》,若不知“赤壁之战”,就等于“娶了媳妇,不入洞房”。

一、赤壁之战为何会爆发?

站在曹操角度,当时他已经先后打爆袁术、灭掉吕布,击垮刘备,干翻袁绍,横扫乌桓,“招安”西凉(马腾韩遂)。放眼天下只还存在着四股不服的势力。

其一是荆州的刘表,其二是江东孙权,其三是西川的刘璋,其四是汉中张鲁

这四股势力中,刘璋不但暗弱,还跟张鲁互相敌视,这就等于这两家已经废了,根本够不成任何威胁。

江东的孙权,更不在曹操眼里。当时若是孙策活着,曹操会忌惮一些。而孙权在曹操眼里,就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活在父兄羽翼之下的,有福气的二代罢了。

唯有刘表,在这四股势力中是最强大的,显然曹操只要打穿荆州,就意味着东汉乱世进入到“收官阶段”,一统天下必将很快实现。

赤壁之战,站在曹操的角度来言,就是他轻松拿下荆州,灭了刘表之后,顺手开的“收官之战”罢了。

站在孙权角度来言则非常简单,就是保命。无论主张投降的张昭等人,还是主张打到底的周瑜、鲁肃,别管说得情真意切,还是大义凛然,也都是出于“保命”这个目标。任何人都不敢奢求,打出“官渡之战”的效果。

因为谁都清楚,曹操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想靠一次大战就推倒曹操?东吴既没那力气,更无那“时运”。

当然,还不能忘了咱那位刘皇叔,他跟孙权明显不同,所谓虱子多了不愁。刘备一直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对他来言跟曹操叫板,同胜负无关,跟啥有关?

刘备不是自己说过吗: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其实就一个意思,生死看淡,处处就跟曹操反着干。在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其说是抗争,不如说的表态!

之前,一个长坂坡之战,刘备事实上已经被打沉了,只剩下嘴炮喊得响:曹操,我跟你没完!可曹操哪正眼瞅他。

综合三方态度,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这是一场曹操输得起,且还自认为绝对输不了的,可孙权、刘备却绝对输不起的战斗。

二、谁才是主导?

《三国演义》中,把曹操战败的原因,分为了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叫:邪不压正!曹操是最大的反派,刘备则是无敌正角,所以曹操必输。不过,分析三国正史却是相反的结果,曹操是大汉丞相,代表着皇上大哥,要重拾江山,邪在哪儿?

而刘备——尤其是孙权,却是妥妥的割据武装,他们又“正”在何处?所以,这就是成败论英雄,没办法的事。谁让曹操输了此战呢?若赢了,指不定如何吹捧曹操呢!

第二部分则是:诸葛亮的开挂。团结东吴,智激孙权,跟周瑜斗而不破,还借来东风助力周瑜火烧战船。所谓一个诸葛亮,能顶百万兵。

很明显,《三国演义》就是把赤壁之战的所有功劳,都放在了蜀汉的碗里面,却把东吴搞成了笑话。

那么正史是如此呢?很可惜。就说诸葛亮,他只是完成了出使东吴的任务,并替要啥没啥的刘备,拿到了跟孙权平起平坐的资格。然后就没然后了,诸葛亮就随后全程“站在城头观风景”去了。

恰恰是如笑话一般的东吴,才是赤壁之战的首功。比如周瑜,当时孙权可以答应,刘备跟自己平起平坐,但周瑜却一贯从实力地位出发,以联军总瓢把子的身份,让刘备过来一趟:咱探讨一下,如何打曹操!

这对于刘备来言,意味着降级甚至是羞辱——周瑜再怎么说也是小弟,刘备哪怕只是耳朵大,那也是大哥级别的,且还是经过孙权认可的,哪有这么不把大哥当盘菜的?

但刘备却不得不来,于是只得“轻舟简行”,装作旅游的模样来见周瑜。

两人一交谈,听闻周瑜才有三万兵马后,刘备就慌了,叫:兵马太少啊!

周瑜一笑,霸气外泄:不就是打个曹操吗,三万足够了!(出自《资治通鉴》)

从两人的对话就可看出来谁居主导。所以,赤壁之战的首功是周瑜,是他主导了这次大战!显然如今,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周瑜为何如今坚信,就靠三万人马,便能击败曹操?

三、周瑜的四点理由

东吴内部,在争论投降还是抵抗时,周瑜便提出过有四点理由,注定了曹操必败!

其一: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曹操仅是名义上统一了北方,马腾虽跑到许都去了,但马超和韩遂却还在西凉,是曹操的后顾之忧!潜台词就是一旦开打,马超和韩遂极可能趁机背后捅曹操刀子。

从结果反推,这是在画大饼。马超是在公元211年反叛,赤壁之战都结束3年了。为何在赤壁之战时马超不反叛?只因那时曹操给予了西凉超规格待遇——如马超被封侯等,曹操不傻!

所以周瑜的这第一条原因,最多能给当时的东吴(孙权)起到壮胆作用。而且更好玩的是,马超从此就成了周瑜的砖。

赤壁之战后,周瑜提出入川灭刘璋,跳过天下三分,直接跟曹操玩“双雄并立”,还曾表示过:一旦拿下西川后,我们就联合马超一起夹击曹操。笔者认为:周瑜总这么把马超搬来搬去,足以证明他这个理由,不现实!

其二: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这第二条说到点子上了,水战从来都是曹魏的弱项,为此搞得曹操都很无奈。后来还另类表扬了一把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攻坚战、野战,东吴却很差。周瑜以优势兵力围攻曹仁,愣是被曹仁打出一个“曹天人”的绰号。

孙权更别提: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被张辽直接打爆。不过,这应该是为何东吴要联合刘备的原因。

对此周瑜也清楚,“关张熊虎之将”,我们要让刘备“接着奏乐,接着舞”分化他们。一旦成功,“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若能让关羽和张飞,变成我周郎的左膀右臂,天下必定!其实就一个意思:补足东吴的短板!

不过说来说去,这虽是曹操的弱项,却不是“必输”的原因。荆州也有水军足以弥补。因此这就是在夸大对方弱项,强调己方强项罢了,属于提气!

其三:今盛寒,马无藁草。

这点就是在说天时,曹操开战的时机选择有问题,很中肯,是曹操兵败赤壁的一个原因。

其四: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这点是说地利,不服水土,导致曹军瘟疫横行,被言中了!这条的确是,曹操兵败赤壁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周瑜提出的这四条曹操必败的理由外,还有没有人比周瑜认识得更深刻?当然有,此人便是三国毒士:贾诩

四、贾诩的毒计

对贾诩,笔者就不过多说明了,总之眼光之毒辣,连郭嘉都要甘拜下风。曹操执意发动赤壁之战时,贾诩是唯一阻止的,并提出一条毒计!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总的意思就一个:不开战,好好经营荆州。迟早江东内部必分化,就如当初袁绍的那三个儿子一样,到时候不用咱打,他们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

从周瑜的那四条理由可知,第一条不现实,后三条全是建立在,立马开战基础之上,而且也透露出了,孙刘联盟的脆弱。如周瑜要分化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且还想收降这哥俩等等。

因此,一旦曹操采纳贾诩的这计谋,周瑜那四条必胜理由,将全部作废不算,孙刘联盟能持续多久,都成了问号?因为周瑜为了保江东,必会调整战略,开始挖刘备墙角,这是没跑的。

一旦形成这种态势,是不是就等于自乱阵脚,自己迟早把自己玩死?只可惜曹操当时太自信了,没有听从,这才导致赤壁之败,由此三国格局形成!

标签: 曹操周瑜贾诩赤壁之战刘备孙权

更多文章

  • 曹操的儿子被张绣所害,贾诩一句话,二人直接成了儿女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张绣,贾诩,董卓,袁绍,诗人,汉朝,曹魏,曹操手下

    197年,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爱将典韦,都死在张绣手里。可后来,张绣正准备投奔势力强大的袁绍时,谋士贾诩却告诉他: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投奔有仇的曹操!什么?我和曹操有杀子之仇,你却让我投奔他?曹操不得把我的皮扒了!贾诩听后微微一笑:曹操不但不会扒你的皮,还会给你加官进爵!当张绣按照贾诩的

  • 貂蝉被许褚斩杀,曹操并不意外:幕后主使者只能是荀彧而不是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貂蝉,许褚,曹操,贾诩,荀彧

    荀彧指使许褚杀貂蝉,此事既不记载于《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里也没有,《三国志平话》也只写貂蝉表示要与吕布“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而没有交待她最终归宿。因为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貂蝉这位可怜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就有了不同的死法:有人说她被曹操送给了刘备,关羽怕他消磨了大哥的英雄豪气,就一刀

  • 另类三国大赢家:贾诩一生算计,又何以算计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贾诩,曹操,司马懿,曹丕,董卓,袁绍

    说起三国人物,诸葛亮被视作“智绝”,曹操被称作奸雄,司马懿(及其家族)被认为是最终赢家……然而这三人背后,其实还有一人:他是白居易心中汉末三国最会运用智谋的名士;是曹操心中帮自己取信于天下的肱骨;是差点替代司马懿在曹丕心中之地位的恩人——他便是贾诩,汉末三国的一位高情商谋士。一、 败曹操而归曹操贾诩

  • 肖说三国 91 | 贾诩步步诱逼,曹丕无奈就范

    历史解密编辑:丝绸之路标签:曹丕,贾诩,丞相,曹操,曹植,曹魏,诗人,肖说三国,史说三国

    曹丕从安插在曹操身边的内侍那里得知,父亲对众人推举他的联名表有些出乎意料,感到既担惊又忧郁,这才理解贾诩的预测,连忙又回头找贾诩寻求破解之计。贾诩深知曹操心肠毒狠,对付离心离德之人绝不会心慈手软。他怕一旦如他所料想的蔓延之火延烧到曹丕身上,曹丕可能会出卖他,因此,必须在现在的危急时刻,逼迫曹丕许下重

  • 曹操想选曹植为继承人,贾诩说出两个人后,曹操直接选定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曹操,曹植,贾诩,曹丕

    217年,曹操在把曹丕、曹植谁立为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当他询问谋士贾诩的建议时,贾诩深知这是可怕的站队问题,一个回答不好,就有掉脑袋的可能。于是他沉默了许久后,说出短短的一句话,就使自己暗中支持的曹丕,被确定为继承人。曹操有二十多个儿子,在继承人问题上,他心中考虑了4个儿子,分别是曹昂、曹

  • 三国谋士排行榜前20位,郭嘉、贾诩上榜,司马懿真能强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郭嘉,贾诩,司马懿,诸葛亮,三国谋士,曹操手下

    20、徐庶:受《三国演义》影响,不少人觉得,徐庶实乃世外高人,且忠心耿耿,故而进入曹营后一言不发。其实徐庶也想在曹操那里好好表现,只可惜曹操麾下的谋士太多了,轮不到徐庶表现。19、逢纪:他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主要功绩是帮助袁绍夺取冀州,奠定了袁绍雄踞北方的基础。郭图谗言沮授,而逢纪则在官渡战败后谗言田

  • 三国志战略版:不用贾诩的驱散骑,去掉敌人各种增益,增伤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贾诩,荀攸,程昱,曹操,法正,关羽,陆逊,三国志

    有个粉丝给花席发了一张图,藤甲兵烧了40伤害,而灼烧竟然234伤害,为什么藤甲兵的伤害比灼烧还低。文章的末尾,花席会说一下自己的答案,看看你的想法与花席一样吗。[正文开始]目前的魏法骑,通常是曹操、程昱、贾诩组合,就算是组成五谋臣也是搭配SP郭嘉或者SP荀彧,很少有人使用荀攸这个武将,这一期花席介绍

  • 老谋深算的贾诩有过几个主公?详解贾诩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董卓,李傕,袁绍,三国,曹操麾下

    老谋深算的贾诩有过几个主公?根据历史的记载,他前后更换过五次主公,却依然备受重用,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位:牛辅(董卓)在董卓权倾朝野之时,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牛辅遣李傕、郭汜、贾诩等出兵攻打关东

  • 汉末名士贾诩,到底是有心祸乱天下的罪人,还是被迫保命的参与者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贾诩,曹操,张绣,李傕,袁绍,董卓,刘表,三国,曹操麾下

    贾诩是三国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称赞贾诩的说他具有不亚于张良、陈平一样的智谋,贬低贾诩的说他是毫无忠信之辈。可我们细读了贾诩的一生后,我们发现贾诩确实是一个智谋超群,总是能在关键时刻选择正确的方向,但是要说他是多么心肠歹毒,为了自己利益不惜祸乱天下的毒士,也难免有失有失公允。那么身处乱世的贾诩,他的所作

  • 如果曹操听了贾诩建议,没有去打赤壁,曹操能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贾诩,刘备,孙权,周瑜,赤壁,三国,东汉,汉朝,曹操手下

    赤壁之战前,贾诩曾提出过一个建议。贾诩提出:曹操破袁氏,定荆州,威名远扬,军势鼎盛;现在如果先在安抚荆州百姓,使民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也就是说,暂缓东下,先安定荆州全境,巩固占领地区,进行战略休整,安定内部,训练水师,然后再图取江东。然而,曹操未作采纳,急切发起赤壁之战,最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