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魏延死后,蜀汉以姜维为首的九员猛将

《三国演义》中魏延死后,蜀汉以姜维为首的九员猛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梦一 访问量:4314 更新时间:2023/12/20 13:01:49

在《三国演义》前期,群雄逐鹿天下,猛将辈出。随着关羽、张飞、黄忠等人退出舞台,将星光辉已经黯淡,赵云的死则终结了五虎的传奇,而魏延授首标志着老一代猛将彻底远去。

魏延死后,三国已是彻底进入了后三国时代。在后三国时代并非没有猛将,但已经远远比不上前期猛将的质量和数量了,就算是强大的曹魏也是一样,无非就是邓艾、徐质等人。蜀汉的人才本来比较缺乏,随着五虎和魏延的去世,再加上张苞、关兴早死,后期更是捉襟见肘。不过蜀汉后期并非没有猛将,还有以姜维为首的九大猛将。

蜀汉九大猛将

1、姜维

在蜀汉之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五虎,五虎之下第一人则是魏延,魏延之外最出众的就要数姜维了。到魏延去世之后,姜维成了蜀汉的武力担当,在后三国时代也是天下有名的武将了。

姜维的实力还算是可以的。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姜维还是魏将,曾在天水关与老年赵云交战几回合。赵云看到姜维枪法后,也是大惊,暗思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回去后还向诸葛亮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这里的赵云虽然年老了,但他的实力还是不俗的,前面还曾力斩韩德父子五人,姜维能受他夸赞可见出众。不过姜维的武力也不能太过高估,王平、张翼两人就杀得他抵挡不住了,与前期猛将逊色了不少。

到归顺蜀汉后,姜维也是不乏战绩。陈泰、王颀、杨欣、司马师等人不用多说,都是一般的武将,姜维几回合就能打败了。

在后期之时,姜维的几个主要对手是邓艾、邓忠、徐质、郭淮。邓艾曾与姜维两次正式交战,第一次打了数十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是单挑十数余回合不分胜负,两人实力相差不大。邓忠是邓艾的儿子,与姜维交战有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姜维见邓忠枪法没有半点破绽,就暗中放了一箭,却被邓忠躲过还刺出一枪,姜维也是挟住了他的枪。徐质是后期真正的猛将,数合就打败了廖化、张翼,他是兵败时被姜维一枪刺倒了座下马。至于郭淮,姜维是空手躲过了他的箭,又是反手射杀,算是姜维最出众的一个名场面了。

总的来说,姜维武力在后三国时代算是很出众了,与诸葛尚、徐质、文鸯等人是为数不多的出众者。

2、诸葛尚

诸葛尚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瞻的长子,是后三国时代极其出众的一员小将。

邓艾偷渡阴平后,派邓忠、师纂前去取绵竹。蜀汉以诸葛瞻为大将,诸葛尚为先锋,阻迎魏军。诸葛尚单枪匹马出阵,战退邓忠、师纂。这里的师纂武力很难定位,没有其他具体战绩,但邓忠的实力并不弱,能与姜维交战数十合而不分胜负,诸葛尚能快速杀败邓忠,实力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要说诸葛尚就强于姜维也是不合理的。邓忠、师纂本是奉了邓艾之命星夜前来绵竹,结果刚来就遇见数十员蜀将簇拥着四轮车,诸葛亮木刻遗像端坐其上,两人也没看清就吓得汗流遍身,被蜀兵掩杀二十余里。邓艾接应两人后大怒,让两人再去攻取绵竹。这两人折腾了几番,在面对诸葛尚战力自然打了折扣。再者姜维对战邓忠时期岁数已经不小了,而且他为了蜀汉呕心沥血,武力早已不如了当年,前期他可空手夺箭反杀郭淮,后期却是连发三箭射不中杨欣。所以真要是巅峰时期,还是姜维更厉害。

3、王平

王平本是曹魏的牙门将军,汉中之战时曹操任命他为先锋徐晃的副先锋。不过王平的正确建议没被徐晃采纳,徐晃吃了败仗又要斩杀王平,他就去投了赵云。

在前期之时,蜀汉五虎还都在,王平并没有过多表现。到北伐之时,王平展示了不俗的实力,第一次北伐他只一合就生擒了夏侯楙,又与张翼一同杀败了姜维。这两个战绩并不能展示出王平的真正战力,还是要看街亭之战。当时王平曾与张郃交战数十余回合,并且魏延被困时,王平带军杀来救下了他,左冲右突杀不出的魏延也是大喜道“吾得生矣!”

王平能与张郃交战数十回合才败,实力不可小觑。张郃是武将的试金石,王平能与他交战数十回合基本可以进入一流实力了。不过,街亭之战后,王平也没有太过出众的战绩了,一刀斩魏将岑威算是稍微出彩一些。

4、马岱

马岱是马超从弟,早在马腾入许昌之时就出场了。

在前期之时,马岱就不乏有一些战绩。最初在潼关之战时,马岱一回合就击败了钟繇。再到葭萌关时,马岱先与魏延交战不到十回合败走,回身一箭射中了魏延左臂,其后又与张飞交战不到十余合败走。这里两战并没有明确是诈败而走,只说败走,但能从容而退也算是不简单。

到了后期时,马岱就不乏斩杀敌将表现了。在征孟获之时,马岱曾一刀斩杀忙牙长,而这个忙牙长与王平交手过几合(也有诱敌成分)。后来马岱也有活擒孟获、生擒雅丹丞相、一合刀劈魏军先锋陈造、刀斩魏延等战绩。

总的来说,马岱战绩不算太过出众,算是二流武将中不错的武将。在前期的话,马岱的实力不太显眼,后期算是好手。不过自从斩杀魏延后,马岱就不见了踪迹。

5、夏侯霸

在演义中,夏侯霸是夏侯渊的长子,弓马娴熟。

夏侯霸是曹爽的心腹爱将,早年多曾抵御蜀汉的侵扰。到司马懿征讨辽东时,夏侯霸担任先锋,不到数合就斩杀了辽东元帅卑衍。后来因为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夏侯霸起兵讨伐,不到十回合就打败了前来镇压的郭淮,但他也被郭淮和陈泰两军夹击而败,去投了蜀汉。

到蜀汉之时,夏侯霸岁数已然不小了。不过在蜀汉后期夏侯霸确实是一员出众战将,多曾为姜维出谋划策,徐质就是被他用计所斩杀,可谓是姜维最得力的助手。只可惜最终在攻取洮阳时,夏侯霸中了邓艾之计,连同五百军士都被城上箭矢和石块砸死。

6、傅佥

傅佥是傅肜的儿子,为人颇有胆勇,是蜀汉后期的猛将。

到了后期之时,蜀汉基本没有太过出众的新兴将领了。傅佥和蒋舒两人颇有胆勇,深受姜维的喜爱。在姜维第五次北伐长城鏖战,魏将王真挺枪出马,傅佥出迎,不到十回合就生擒了王真。又有魏将李鹏出战,傅佥先将王真投掷在地上,暗中掣出四楞铁简,回身一下将李鹏打死。

再到司马昭讨伐蜀汉时,钟会进攻傅佥镇守的阳安关。傅佥带领三千士兵外出迎敌,却不料蒋舒投了曹魏,不让他进关。魏军又将傅佥团团围住,傅佥左冲右突不能杀出,手下兵士也已几乎伤亡殆尽,他仰天长叹“吾生为蜀臣,死亦当为蜀鬼”。说完,傅佥继续冲杀,身中数枪,座下马也倒地而死,最终他拔剑自刎而死。

7、廖化

廖化在《三国演义》中出场非常早,谢幕非常晚,见证了整个三国时代。

最初之时,廖化是黄巾军将领。在关羽千里走单骑时,曹操前来为他送行。廖化同伴杜远趁此时机将刘备两位夫人劫掠上了山,要与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听闻后是刘备夫人就要送下山,杜远却是不同意,被廖化斩杀,并将车驾还给了关羽。廖化本来也是想要跟随关羽的,但关羽认为他终究是黄巾余党,就拒绝了。

再到刘备入川时,廖化正式投靠刘备,辅佐于关羽镇守荆州。在这一时期廖化曾作为关羽的先锋,战过曹仁部将翟元,与关平一起战过徐晃。关羽兵败后,廖化曾去上庸搬救兵而不得。

到了后期,廖化也是北伐的重要将领。陈仓之战时,王双流星锤打张嶷,廖化与王平一起上前拦住王双,救回了张嶷;斜谷界之时,廖化也曾一刀斩杀魏军将领秦良;诸葛亮四出祁山时,廖化又差点生擒司马懿,以获得司马懿金盔而被立为首功。等到姜维北伐之时,廖化已经八十多岁了,却是依然作为先锋,阵斩过邓艾部下大将郑伦。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也并非是贬义词。廖化是能力很出众的将领,他已经八十多还做先锋,说明的是蜀汉缺乏人才。

8、张翼

张翼最初之时为刘璋麾下部将,最早出场于雒城之战。

在刘备攻打雒城时,刘璝在城头大骂。严颜正要取箭射杀刘璝,城头上的张翼已经拔剑砍翻刘璝,开门投降了。不过前期之时,张翼并没有什么出色战绩。

直到诸葛亮征讨南中时,张翼与魏延、王平生擒了鄂焕。后来到北伐之时,张翼曾与王平一起杀退姜维,北伐之中也是多有立功。再到姜维北伐时,张翼、夏侯霸、廖化等人是北伐军的主力,不过张翼单打独斗较少,只与徐质打过一次,却是数回合就败了,不算太出众。

9、张嶷

张嶷出场较晚,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方才出场。

在这次南征中,张嶷曾与祝融夫人交战。祝融夫人座骑卷毛赤兔马,手挺丈八长标而出,张嶷也是策马冲出与之交战。不到数回合,祝融夫人诈败而走,张嶷追赶时却被她以飞刀打中左臂而被擒。后来到北伐之时张嶷又曾与王双交战数合不分胜负,但又被他诈败而走以流星锤打伤。这也是张嶷为数不多的两次正面战绩,也是不算太过出众。

在魏延死后,蜀汉基本就只有九员猛将了。虽然与前期的蜀汉五虎不能相比,但后期蜀汉赖以支撑的也就是这些人。其实在历史上,蜀汉后期主要的武将也无非就是姜维、王平、廖化、张翼、张嶷、马忠等人,这几人能力也很是出众。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邓艾能进武庙72将,而姜维却没有进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钟会,诸葛亮,东吴,魏延,三国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朝时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历代简称为武庙,以张良为的配祀。宋朝时期,追谥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并增设古今七十二名将为从祀,这就是著名的“武庙72将”。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将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国时期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质、郭淮,为何会被姜维在铁笼山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淮,姜维,徐质,夏侯霸,司马昭,廖化

    姜维杀死郭淮是绝地反击,而不是轻易杀死的。杀死徐质倒是一击得手了,没有费大的功夫。姜维杀死郭淮是败中求胜。当时是姜维中计,被郭淮打得大败。姜维仓惶逃跑,郭淮穷追不舍,姜维反杀郭淮的。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大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出阳平关伐魏。姜维采用夏侯

  • 姜维死后80年,他给刘禅的密信才被人发现,后人:孔明可以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禅,诸葛亮,姜维,蜀汉,钟会

    公元234年10月8日,整个蜀汉都被一股阴郁而悲伤的气氛所笼罩,而在悲伤下隐藏更深的便是前途渺茫的惶恐与慌张。这一日,蜀汉的顶梁柱、丞相、武侯诸葛亮,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位将先帝的嘱托贯彻到底,为了蜀汉,为了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可是看着平庸无能的皇帝,人才凋零过半的

  •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姜维早计划失败(6)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哈森,大鹏,金哥,加代,酒楼

    哈森的场子里热火朝天,哈森都亲自上桌了。老金和娈伟在场子里巡回检查,崔虎守在门口。车往门口一停,战兴问:“就这个呀?”“就这个。哥。”“快点,动作麻利点。一会儿进去要狠,凡是看上去像服务员、看场子的全部砍了!”五十来人拿着四把五连子,拎着大砍往一楼大厅一进,战兴看了崔虎一眼,问:“你是干什么的?”“

  • 诸葛亮苦心培养姜维,后期却平平无奇,难道真的是孔明眼光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姜维,蜀汉,魏国,刘禅

    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之中集智慧与谋略的化身,就连后世的鲁迅先生也称赞诸葛亮是三国一个近乎妖怪的人。这样高的评价让诸葛亮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最完美的形象,但美中不足的是诸葛亮自己的事业却是后继无人。虽然说选择了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也因为培养的时间过短和很多种原因,导致姜维后期发力严重不足,诸葛亮死后的蜀国

  • 姜维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为何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姜维,蜀汉,郭淮,司马昭,邓艾,陈泰,北伐,三国

    《三国演义》中一共记述了姜维九次北伐,并称之为“九伐中原”,其实历史上姜维北伐的次数远远不止九次。虽然他频繁发动北伐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徒耗民力造成国内矛盾重重,还让自己陷入了危局当中。不过对曹魏来说,姜维发动的战争也并非一直不痛不痒,他曾大破魏军,蜀汉也差一点就可以占据陇西乃至整个凉州之

  • 只有不到一万兵力的姜维,是如何用北伐给曹魏制造麻烦的?

    历史解密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标签:姜维,曹魏,郭淮,费祎,廖化,北伐,三国,夏侯霸,诸葛亮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7)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了他北伐的旗帜,只不过由于双方国力差距的拉大,姜维将诸葛亮的运动战改为了更为彻底的游击战,史称“偏师西入”,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一次是在蜀延熙九年、十年(公元246、247年)的狄道之战;一次是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的牛头山之战。蜀延熙九年时,魏

  • 三国志11:说起姜维,你会想起哪个城市呢?

    历史解密编辑:单机时代标签:姜维,董卓,马腾,邓艾,蜀汉,诸葛亮,三国志11

    上一回我们介绍完了西边的第一座城武威,今天来介绍第二座城。说到这座城是哪里,只需提一位名将,大家就会非常熟悉了,他就是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栋梁--姜维。相信大家立马就猜到今天介绍的城池是天水城。姜维出身自这座城,并且演义里初次出场作为天水郡里面的军事小官,就以识破诸葛亮计策并反伏击赵云而大放异彩。后来诸

  • 姜维为什么要在沓中屯田?-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姜维,蜀汉,刘禅,费祎,曹魏,董允,诸葛亮,资治通鉴,三国争霸,曹操手下

    公元262年,蜀汉姜维再次出兵北伐,攻占洮阳,但在侯和与邓艾的军队相遇,此战从史料上记载姜维战败,于是退回到了沓中屯田,没有回成都。姜维这次为什么要继续北伐?这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失败后姜维为什么没有选择回成都而是到沓中屯田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这段历史。01《资治通鉴》原文02译

  • 一计害三贤——蜀汉名将“幼麟”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姜维,蜀汉,诸葛亮,魏国,刘禅,费祎

    谈起三国末期,三大阵营老将接连陨落,蜀汉更是五虎上将无一在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魏延还因为反叛被马岱斩杀,在蜀汉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幼麟’姜维开始展露出了他的锋芒。姜维字‘伯约’,是诸葛亮北伐时招降的一位魏将,被诸葛亮评价为“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