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九伐中原无功,恢复蜀汉失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姜维九伐中原无功,恢复蜀汉失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2609 更新时间:2024/1/7 1:44:52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本是魏国人,自从投降蜀汉之后,受到诸葛亮赏识,跟随诸葛亮北伐,屡建战功。

诸葛亮死后,姜维又继承诸葛亮遗志,坚持北伐,一生九伐中原,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

景耀六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面对钟会十万大军,姜维将其紧紧地绊在剑阁,没想到,邓艾偷渡阴平小路,穿越七百里无人区,逼近成都,后主刘禅立即投降。

当刘禅投降时,姜维还不知道,直到刘禅让姜维等人也投降的命令达到军中,姜维这才知道,一生九伐中原,前功尽弃,蜀汉灭亡了。

姜维和手下的将士们得知刘禅投降,纷纷拔刀砍石头,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怒。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姜维很不甘心,他被迫投降钟会之后,企图利用钟会与邓艾的矛盾,杀死邓艾,再除掉钟会,然后,趁机恢复蜀汉,为此,姜维暗中给刘禅写信,让刘禅忍耐数日,很快他就可以恢复蜀汉了。

姜维随即煽动钟会在成都反叛魏国,假借郭太后有遗诏,讨伐司马昭,钟会收捕了邓艾,眼看大功即将告成之时,钟会的谋反计划失败了,钟会被魏军杀死,姜维亲手杀了五六个魏军士兵,最后也被杀了,时年五十九岁。

至此,姜维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作为魏国的降将,姜维投降蜀汉之后,九伐中原失败,蜀汉也灭亡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喜欢他呢?姜维算得上一个英雄吗?

不以成败论英雄,姜维绝对算得上是一位英雄。

人们之所以喜欢姜维,主要有几点。

其一,姜维文武双全。

姜维是三国时期,难得的文武全才,他不仅有将才,也有帅才,颇有谋略,而且,武艺高强,可以说是全才,在整个汉末三国时期,文武双全的并不多,姜维就是很出色的一位。

在演义中,姜维刚出道,大战老年赵云,丝毫不落下风,赵云在诸葛亮面前,一直夸赞姜维好枪法,说没想到此处竟有此等人物,对姜维非常欣赏,可见姜维的武艺非常之高。

更精彩的是,姜维在魏国大将郭淮追杀他时,接住郭淮射来的箭,反手一箭将郭淮射死,箭法堪称绝妙,这个难度太大了,但是,姜维行云流水,箭法太漂亮了。

其二,姜维忠于蜀汉。

姜维作为魏国的降将,他投降蜀汉之后,一直对蜀汉忠心耿耿,从未动摇过。

姜维投降之后,他的母亲给他写信,让他回去,姜维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孙盛杂记》记载: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姜维九伐中原,比诸葛亮五次北伐更加艰难,虽然举步维艰,但是,姜维一直没有放弃,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实现诸葛亮的遗志,统一中原,恢复汉室。

如果姜维投降魏国,绝对也会拜将封侯,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姜维没有这么做。一直维持弱小的蜀汉,北伐强大的魏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其三,和后主刘禅的投降形成鲜明的对比。

魏国三路大军伐蜀,姜维率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没想到,刘禅居然在后方投降了,以姜维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投降的,但是,刘禅命令他投降了。

即使投降了,姜维也在想办法,寻找机会恢复蜀汉,而且,为此一直在努力,比起“此间乐,不思蜀”的刘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华阳国志》记载: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

姜维恢复蜀汉虽然失败身死,但是他成了英雄。

不以成败论英雄,就像项羽一样,虽然项羽失败了,但是,项羽是英雄,姜维也是如此。

这大概就是人们为什么喜欢姜维的原因。

标签: 姜维蜀汉钟会诸葛亮刘禅邓艾

更多文章

  • 多次败北的诸葛亮被歌功颂德,而战无不胜的姜维嗤之以鼻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诸葛亮,姜维,魏国,刘备,费祎,邓艾

    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诸葛亮在北伐中其实打败的次数是很多的,而姜维在北伐中战胜的次数就比较多了。但是为什么后人更加赞赏崇拜诸葛亮而对姜维嗤之以鼻呢?历史上的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而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从结果来看诸葛亮输的多赢的少;而姜维赢的多输的少。然而与结果不同的是,人们对诸葛亮的北伐

  • 《三国演义》中魏延死后,蜀汉以姜维为首的九员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魏延,姜维,蜀汉,廖化,邓艾,夏侯霸,古装剧,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在《三国演义》前期,群雄逐鹿天下,猛将辈出。随着关羽、张飞、黄忠等人退出舞台,将星光辉已经黯淡,赵云的死则终结了五虎的传奇,而魏延授首标志着老一代猛将彻底远去。魏延死后,三国已是彻底进入了后三国时代。在后三国时代并非没有猛将,但已经远远比不上前期猛将的质量和数量了,就算是强大的曹魏也是一样,无非就是

  • 为什么邓艾能进武庙72将,而姜维却没有进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钟会,诸葛亮,东吴,魏延,三国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朝时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历代简称为武庙,以张良为的配祀。宋朝时期,追谥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并增设古今七十二名将为从祀,这就是著名的“武庙72将”。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将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国时期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质、郭淮,为何会被姜维在铁笼山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淮,姜维,徐质,夏侯霸,司马昭,廖化

    姜维杀死郭淮是绝地反击,而不是轻易杀死的。杀死徐质倒是一击得手了,没有费大的功夫。姜维杀死郭淮是败中求胜。当时是姜维中计,被郭淮打得大败。姜维仓惶逃跑,郭淮穷追不舍,姜维反杀郭淮的。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大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出阳平关伐魏。姜维采用夏侯

  • 姜维死后80年,他给刘禅的密信才被人发现,后人:孔明可以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禅,诸葛亮,姜维,蜀汉,钟会

    公元234年10月8日,整个蜀汉都被一股阴郁而悲伤的气氛所笼罩,而在悲伤下隐藏更深的便是前途渺茫的惶恐与慌张。这一日,蜀汉的顶梁柱、丞相、武侯诸葛亮,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位将先帝的嘱托贯彻到底,为了蜀汉,为了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可是看着平庸无能的皇帝,人才凋零过半的

  •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姜维早计划失败(6)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哈森,大鹏,金哥,加代,酒楼

    哈森的场子里热火朝天,哈森都亲自上桌了。老金和娈伟在场子里巡回检查,崔虎守在门口。车往门口一停,战兴问:“就这个呀?”“就这个。哥。”“快点,动作麻利点。一会儿进去要狠,凡是看上去像服务员、看场子的全部砍了!”五十来人拿着四把五连子,拎着大砍往一楼大厅一进,战兴看了崔虎一眼,问:“你是干什么的?”“

  • 诸葛亮苦心培养姜维,后期却平平无奇,难道真的是孔明眼光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姜维,蜀汉,魏国,刘禅

    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之中集智慧与谋略的化身,就连后世的鲁迅先生也称赞诸葛亮是三国一个近乎妖怪的人。这样高的评价让诸葛亮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最完美的形象,但美中不足的是诸葛亮自己的事业却是后继无人。虽然说选择了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也因为培养的时间过短和很多种原因,导致姜维后期发力严重不足,诸葛亮死后的蜀国

  • 姜维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为何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姜维,蜀汉,郭淮,司马昭,邓艾,陈泰,北伐,三国

    《三国演义》中一共记述了姜维九次北伐,并称之为“九伐中原”,其实历史上姜维北伐的次数远远不止九次。虽然他频繁发动北伐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徒耗民力造成国内矛盾重重,还让自己陷入了危局当中。不过对曹魏来说,姜维发动的战争也并非一直不痛不痒,他曾大破魏军,蜀汉也差一点就可以占据陇西乃至整个凉州之

  • 只有不到一万兵力的姜维,是如何用北伐给曹魏制造麻烦的?

    历史解密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标签:姜维,曹魏,郭淮,费祎,廖化,北伐,三国,夏侯霸,诸葛亮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7)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了他北伐的旗帜,只不过由于双方国力差距的拉大,姜维将诸葛亮的运动战改为了更为彻底的游击战,史称“偏师西入”,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一次是在蜀延熙九年、十年(公元246、247年)的狄道之战;一次是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的牛头山之战。蜀延熙九年时,魏

  • 三国志11:说起姜维,你会想起哪个城市呢?

    历史解密编辑:单机时代标签:姜维,董卓,马腾,邓艾,蜀汉,诸葛亮,三国志11

    上一回我们介绍完了西边的第一座城武威,今天来介绍第二座城。说到这座城是哪里,只需提一位名将,大家就会非常熟悉了,他就是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栋梁--姜维。相信大家立马就猜到今天介绍的城池是天水城。姜维出身自这座城,并且演义里初次出场作为天水郡里面的军事小官,就以识破诸葛亮计策并反伏击赵云而大放异彩。后来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