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辽与张郃、太史慈、凌统三人都战平?四人武功如何排名?

张辽与张郃、太史慈、凌统三人都战平?四人武功如何排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魁哥说历史 访问量:1087 更新时间:2024/2/2 16:09:26

张辽原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首,忠义无双,骁勇善战,连高傲的关羽都称赞其武功不在他之下。在吕布殒命白门楼后,张辽改投曹操,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他为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五子良将之首。

在张辽的一生征战中,其中有三个对手与其战成平手,这三人分别是张郃、太史慈、凌统,那么这四人的武功到底如何排名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张辽战平张郃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大军七十多万,战将千员,声势浩大,而曹操兵微将寡,只有区区两三万军队,战将也屈指可数。

虽然曹操在官渡之战的热身战中,先后除掉“河北四庭柱”之中的前两位颜良文丑,但是袁绍手下的猛将依旧多如牛毛。两军阵前,曹操和袁绍经过一番口水战后,互相派出大将单挑。

曹营之中出战的是降将张辽,而袁绍派出的是“河北四庭柱”之中的张郃,两人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心急,于是派出保镖许褚出战,袁军出战的是“四庭柱”之中的最后一位高览。战场之上,张辽与张郃、许褚与高览,两两战在一起。

后来四人之间的战斗被夏侯惇曹洪打断,大军混战在一起。

张辽战平太史慈

赤壁之战后,曹操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南郡,安排好防守任务后,匆忙回到北方邺城。

东吴孙权乘胜追击,派出周瑜攻打南郡,孙权本人亲自攻打合肥。这就是使张辽成名的“合肥之战”,以八百之众,对战孙权十万大军,还差点生擒活捉孙权,威震逍遥津。在两军阵前,张辽挑衅孙权,吴军阵营中的第一悍将太史慈于是出战,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分不出胜负。后来李典射死宋谦,打断了张辽和太史慈两人之间的单挑。

张辽战平凌统

在第一次合肥之战过后几年,孙权又想北上,攻打合肥,继续死磕合肥。曹操得到报告后,带领军队驰援合肥。这就是第二次合肥之战。由于曹操刚刚平定汉中,从汉中远道而来,来到合肥,军士非常疲惫。孙权于是主动出击,派凌统带着三千士兵,去濡须口哨探,碰到孙权的老冤家张辽。凌统和张辽两人开始单挑,“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孙权忌惮张辽,怕凌统有什么闪失,于是派出吕蒙接应凌统。

分析

以上三场大战,张辽分别和张郃、太史慈、凌统三人战成平手。其中张辽和张郃打了四五十回合,张辽和太史慈打了七八十回合,张辽和凌统打了五十回合。

以张辽为基准,这三人之中和张辽对战回合数最多的是太史慈,张郃和凌统两人与张辽的回合数差不多。

如果张辽和太史慈两人的单挑没有被打断,张辽和太史慈继续打下去,太史慈很可能赢,因为太史慈毕竟是东吴第一猛将,超一流猛将,曾在神亭岭和“小霸王”孙策战成平手,武力值很高,不是一般人所能匹敌的。张辽虽猛,但他更善于指挥军队,排兵布阵。因此太史慈比张辽厉害许多,一个是超一流猛将,一个是普通一流猛将,两人不在一个级别上。

如果张辽和张郃两人的单挑没有被打断,两人继续打下去,张郃很可能赢。因为曹操观敌料阵,看到张郃如此勇猛,“暗暗称奇”,很可能看出张辽处于下风,于是派出许褚,想让二人共同夹击张郃,没想到许褚却被高览拦住。曹操于是又派出夏侯惇、曹洪两员大将,双方混战在一起。试想,如果张辽在和张郃的单挑中占据上风,曹操也就没必要先后派出许褚、夏侯惇、曹洪等人了。由此可知,张郃的武功比张辽稍微高一些。

如果张辽和凌统两人的单挑没有被打断,两人继续打下去,张辽很可能赢。因为孙权很可能看出凌统处于下风,于是派出吕蒙接应,中断了两人的单挑。由此可知,凌统的武功不如张辽。

太史慈和张郃两人相比较,太史慈比张辽厉害许多,比张辽高一个级别,而张郃只比张辽稍微厉害一点点,由此可知太史慈比张郃厉害。

通过仔细分析这四人之间的三场打平的战斗,得出结论,太史慈武功最高,其次是张郃,第三是张辽,最差的是凌统。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张辽张郃太史慈凌统曹操孙权

更多文章

  • 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孙策,太史慈,袁术,孙权,曹操,刘表

    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此排名虽说是民间杜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国名将在读者心中的受欢迎程度。东吴名将太史慈既然位列其中,亦足见其分量不轻。但令人疑惑的是,这样一位难得的名将,自归附孙氏后,似乎就“泯然众人矣”了。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太史慈投降

  • 被张辽设计中箭而亡的太史慈,到底有多厉害?跟吕布不分上下

    历史解密编辑:张丹锋数码知识标签:张辽,吕布,孙策,周瑜,孙权,三国,汉朝,太史慈,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魏国与蜀国可谓出尽了风头,前者有一代枭雄曹操坐镇,名下更有数不清的精兵良将。蜀国刘备虽然相比曹操逊色了许多,但他手下的诸葛亮、关羽等人各个都是万中无一的人才。相比魏蜀的张扬,吴国就稍显得式微了。除却周瑜之外,吴国好像并没有很强势的将领了。号称东吴第一强将的太史慈更是被张辽一箭射于马下,丢了

  • 三国演义:太史慈先后斗孙策与张辽,表面未分胜负,其实胜负可分

    历史解密编辑:珊萨历史标签:孙策,张辽,孙权,乐进,李典,汉朝,太史慈,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三国乱世,群雄争霸,武将争锋。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张飞斗马超、许褚战典韦……这些打斗的名场面,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但在罗贯中笔下,东吴将领很少参与这样令人难忘的场面。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当然不乏血性男儿,忠勇大将。在合淝,猛将太史慈大战张辽七八十合不分胜负。张辽有多强?关羽曾说,张辽的武艺不在自己与张

  • 东吴猛将太史慈,为何有勇有谋却未获得重用?最后遗憾地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太史慈,孙策,东吴,孙权,袁术,孔融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年仅二十一岁便成为了州郡两级行政单位斗争的急先锋,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力挽狂澜的为本郡赢得了胜利,从而名扬天下。他为人极为孝顺并十分重视报恩,仅仅因为孔融曾经善待母亲,便在母亲的劝说之下,独闯数万大军搬取救兵拯救了孔融。他因为出身而不被霸主重视,却仅仅凭借着斥候的身份,与江东小霸王

  • 有古人之风的太史慈, 他的武力能在三国将领中排得上名吗!

    历史解密编辑:志刚说财经标签:太史慈,孙策,孙权,三国,孔融,张辽

    导语: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他们的战争就像一场折子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战乱,终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同的人对三国的看法不同,有人喜欢吴国,有人喜欢魏国,也有人喜欢蜀国。孙权年纪轻轻就能和曹操刘备抗衡,一方面是靠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是靠吴国积攒下来的实力。人们常说,英雄出于乱世

  • 曹操派人给太史慈送去一个小木箱,里面却只装了一味药材,他是何意

    历史解密编辑:史论纵横标签:太史慈,曹操,孙策,何意,东吴,三国志

    曹操听说太史慈的威名后,派人给太史慈送了一个小箱子,太史慈打开以后,发现里面没有书信,只有一味药材。在《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其中“曹公”指的是曹操,而“慈”指的是东吴名将太史慈。曹魏与东吴是对立面,曹操郑重其事地用小箱子装了一味药材送给

  • 东莱太史慈:投降孙策后,为什么销声匿迹了,看看孙权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科普E君标签:孙权,孙策,孔融,刘备,三国,东莱,东吴,汉朝,太史慈

    什么是三国?苏轼说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气云天,恢弘磅礴。杜甫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壮志未酬,惋惜悲叹。杨慎说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旷达豪迈、淡泊洒脱。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史诗,每个人的所感所悟皆有不同,但唯有

  • 东吴名将太史慈,临终遗言暴露野心,原来他的志向是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1949标签:太史慈,孙策,孙权,曹操,袁术,刘备

    小说《三国演义》与历史不同,小说人物形象单一,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复杂的。《三国演义》中,太史慈的定位是东吴第一名将,武力高强和孙策关系很好,在与魏将张辽在交战中战死。历史上的太史慈这个人并不简单,此人有志向有野心,且并非战死,而是病逝,享年41岁。太史慈临终前吐露遗言,感叹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

  • 太史慈可不是单纯点辅助,输出暴力流太史慈可还行?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甘宁,周泰,陆逊,天蓬,虎臣,辅助,太史慈

    战略天蓬说:#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太史慈可不是单纯点辅助,输出暴力流太史慈可还行?虎臣弓里是太史慈辅助甘宁兼顾控制,周泰全力增伤甘宁火力全开。本期天蓬收集到奎宿|尘马小伙伴的暴力虎臣弓。太史慈也全力输出兼顾控制,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天蓬感谢小伙伴的无私分享与支持。实战鉴赏诗诗盾曹操带的藤

  • 在乱世三国中如何成名?太史慈的做法堪称教科书般,令人直呼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孙策,孔融,刘备,东吴,曹操,韩当,太史慈,古装片,历史片,乱世三国,三国(电视剧)

    公元187年,位于青州的东莱郡的官员们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在刚刚前不久,东莱郡郡政府与青州州政府之间闹出了一些矛盾,需要朝廷进行定夺。在汉朝,地方官员之间的官司矛盾不看谁占理,也不看谁官大,主要看谁跑得快,正所谓:“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当时的交通条件有限,朝廷不可能每天就忙着处理千里之外的鸡毛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