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决定终生不攻蜀,司马昭的做法给出答案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决定终生不攻蜀,司马昭的做法给出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3450 更新时间:2024/2/15 22:27:49

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那些精彩的情节、共代的场面,基本上都集中在前期,以赤壁之战为分水岭,此后的战争就成为断断续续,除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以外,也就是关羽北攻襄樊而引发的一系列包括白衣渡江、夷陵之战等较为抢眼,等到孔明先生病死五丈原,这时候战争就少的多了。

基本上到这个时候罗贯中老先生的笔墨都集中在了三国内部的朝政上面,有观众表示看不明白了,因为这个时候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十分明显地倾向了曹魏这边。本身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就是以弱攻强、以攻代守的一种保国策略,而纵使他一世英才,但是在曹魏精英团队面前根本没有太多的作用。而他死后,这蜀汉已经没有了依仗,这曹魏干什么去了?

难道是这曹魏朝中无人吗?大家可以想见,如果司马懿这个时候挥着曹魏的大军杀将过来,蜀汉这边的人才凋敝,老的老、小的小,那个魏延还被当乱臣贼子给杀了,这朝里宦官带着阿斗,正好是曹魏攻蜀的最佳时机嘛。这时候的司马懿难道是失去了对手,觉得了无生趣所以从此息兵罢战了?

其实这个疑问不光大家有,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也多次问过他这个问题,但司马懿就是笑而不答。在他临死的时候,面对儿子的又一次询问,他才告诉儿子,这诸葛亮一死,蜀汉随时就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而我们的最大敌人是曹氏啊。如果我们这时候帮他打下了蜀汉,紧接着刀就会夹到脖子上了,我们会死的很快,也会很惨。

曹氏家族对于司马懿素来是十分的忌惮,可是自己的家族中,又缺乏领兵统帅的人才,从南边来说是蜀汉和东吴这两大割据政权的存在,从北部的游牧民族一直阴魂不散,这使得他们不得不留下司马懿来为他们效力。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能看司马懿面对死去诸葛亮的蜀汉军队,居然选择了退兵。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时候趁着蜀汉不再北伐,回到曹魏朝中好好经营自己的家族势力才是正道,毕竟自己势力做大以后,曹氏想动自己就更难了。

此后的剧情也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司马懿先后熬死了曹操曹丕,对于大将军曹爽的一次次正面交锋也是采取回避和隐忍的态度,终于在后来制造了高平陵事件,把曹魏的大权牢牢地抓在了司马家族的手里。那么难道他们就不怕这蜀汉再缓过气来吗?这在此后的司马昭与刘禅在一次吃饭时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当初的谋划。

司马懿认为这诸葛亮死后,其它人就完全是微不足道了,再加上刘禅和黄皓这样一个草包君主和无能宦官,司马懿是完全相信他们能把蜀汉搞坏的能力的。更何况没有了诸葛亮的辅佐,这蜀汉自顾不暇,怎么可能会主动出来找事呢,即使找事他也不是对手啊。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司马昭已经完全控制了曹魏,而刘禅已成亡国之君。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司马懿的性格中的隐忍和权谋上的老辣啊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蜀汉曹魏

更多文章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马昭:倒过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拍拍时尚标签:刘禅,司马昭,诸葛亮,魏国,蜀汉

    当我们要夸一个人聪明的时候,一般就会将对方比喻成古时候的天才,比如说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如果你夸一个人“智比诸葛”的时候,对方一定会很高兴,然后哈哈哈大笑,或许还会谦让两句:“我哪有诸葛亮聪明。”而当我们要骂一个人蠢的时候也很简单,就把他比作刘禅,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保证让对方暴跳如雷。无论是在

  • 邓艾深受司马昭器重,又是灭蜀头号功臣,为何最终遭遇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邓艾,钟会,姜维,蜀汉,刘禅,司马昭,史说三国

    景元四年(263年)秋,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结果当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于剑阁,劳而无功并准备撤军之际,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一路攻占军事重镇江油、绵竹,并迫使后主刘禅君臣投降,时在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邓艾灭蜀后自恃劳苦功高,加上先前备受司马

  • 曹髦讨伐司马昭被杀的背后:其实事情可以妥善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曹髦,司马昭,司马师,曹魏,蜀汉,曹芳

    在魏晋历史上,曹魏皇帝曹髦因为讨伐司马昭,反倒遭到司马昭的杀害,这在中国历史上,绝对算是一个不好的先例。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权臣公开杀害天子,这算是首例。而事实上,双方本来可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华夏惯例在曹髦遇害之前,历代天子虽然也有被权臣谋害的,但是,众目睽睽之下杀害天子的情况,司马昭算是开了先例

  • 刘禅投降后写下3个字,司马昭大笑免死,群臣不解,昭:倒过来念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蜀汉,曹丕

    上千年来,一提起阿斗的名字便会和智力低下联系在一起刘禅是先主刘备与甘夫人所生当时刘备已是中年,才有了儿子所以可能从小就比较溺爱他也可能是因为当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无意摔了阿斗一下,留下了后遗症总之,阿斗与曹氏、孙氏的后人比起来能力是不及他们的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阿斗不行刘备知道阿斗是自己唯一的继承人平时除

  • 刘禅写三个字,司马昭看后杀心全退,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禅,司马昭,诸葛亮,蜀汉,刘备

    我们通常都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那些庸碌无为的人。阿斗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据说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因为有天夜里梦见自己仰吞北斗,然后怀孕了,所以刘禅的小名就叫阿斗。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关于刘禅其人,除了“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耳熟能详外,“乐不思蜀”这个词语也是由刘禅创造出来的。孟达是这么评价刘禅的:“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禅,司马昭,诸葛亮,刘备,姜维

    提及刘禅此人,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扶不起的阿斗”,对于这个评价,倒也不是说人们对刘禅有任何偏见,主要原因就在于邓艾仅用两三千人便让他献出了成都,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倘若刘禅能够继续坚持作战,数千兵马想要攻下蜀国的都城,怕是也没有那么容易。可让人疑惑的是,在刘禅投降以后,仅仅只写下“寨中山”这三个字

  • 司马昭之心,路人并没看穿,当年他也许被人误会了

    历史解密编辑:老土历史标签:司马昭,曹操,司马懿,曹丕,曹魏,荀彧

    公元260年6月2日,一群宦官、护卫组成了一支杂牌军,簇拥着一个19岁的少年杀气腾腾直奔晋公司马昭府邸。这位少年就是曹魏当时的皇帝曹髦,从他嘴里,诞生了一句至今都让人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满大街骂司马昭小曹同学说这话的意思是,司马昭的目的是逼他退位,自己当皇帝,这件事曹魏全国都

  • 刘禅投降后写了三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蜀汉,诸葛亮

    作为亡国之君的下场,一般来说都是十分凄惨的,即便是遇到一些比较开明的皇帝,在对待前朝皇室的时候,也会做得比较绝情,甚至是将其连根拔除,彻底地免除后患。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一些亡国之君,在朝代或者国家灭亡之后,受到了敌人的优待,这也很正常。蜀汉后主刘禅在蜀汉政权被曹魏攻灭之后,就得到了很好的对待,不仅没

  • 司马昭还未称帝,贾充就弑杀曹髦,司马昭为什么不杀了他以安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科技侃标签:贾充,曹髦,曹爽,晋朝,曹魏,司马昭,史说三国

    曹操和司马家都有一件很相似的事情,就是把天子掌握在手里当傀儡。但这对臣子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曹操的天下是他南征北战一路打下来的,所以有雄厚的班底,有元从派,亲族,依附派系等。司马家没有这种雄厚的班底,他们的一切都是源于曹家,是真正的寄生在曹家上然后夺权的。所以,对于司马家来说,最缺乏的就是忠诚于自己的

  •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臣子不解,司马昭:倒着念

    历史解密编辑:吕肥肥来搞笑标签:刘禅,司马昭,蜀汉,刘备,诸葛亮

    说到刘备,世人无不赞扬,就连曹操也对他敬佩有加,称他为“英雄”。确实,能在乱世之中抓住机遇完美逆袭的人并不多,刘备不但完成了逆袭,而且还建立了蜀汉,这一点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相较之下,刘备的继承者刘禅就显得差多了,与他的父亲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人们一听到此人,无不用“扶不起”来形容。然而,刘禅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