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糖不天呀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3/12/12 0:26:41

导语:历史上的司马昭可是一个非常狠辣的角色,年纪轻轻就跟随司马懿上阵杀敌,尽管多次被教育,但还是一无所惧。后来司马懿教导他要学会隐忍,他便亲自到乡间种田;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司马昭带着几千死士闯入皇宫逼迫太后下诏;后来成为晋王的他更是亲自策划了灭蜀战役,成功吞并了蜀国并把刘禅等一干大臣迁往洛阳实行控制。当时连曹魏皇族都对他无可奈何,天下流传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说法。刚开始到洛阳的刘禅一行人也是胆战心惊,生怕司马昭加害他们。但后来随着刘禅在门口写的几个字,司马昭看见后杀心全无,为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事情还得从蜀国被灭时说起,当时司马昭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策划两路大军攻蜀,钟会作为主帅领兵十万从汉中发动攻击,钟会单领一支5000人的精兵作为奇袭部队,翻山越岭直取成都。这个计划果然奏效,蜀军在钟会强大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钟会轻而易举的就打到了绵竹关,离成都只有一百里的距离。此时刘禅赶紧调所有部队支援前线,自己在成都思考对策。

但这时邓艾大军神兵天将到成都城下,并派人放话给刘禅,假如不献城投降,等到成都城破当天就屠城。刘禅思考许久,在权衡利弊之下已经知道无力回天,于是让人绑着自己,拉着灵车出城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当司马昭得到消息后命令刘禅携带所有皇室和高官的家眷前往洛阳,名义上是享福,实际上是控制并杀害。人为刀俎的蜀汉无可奈何,只能听命安排。

因为行军路途遥远,途中死了不少人,好不容易到了洛阳,司马昭还没给一行人接风洗尘,就先摆出了鸿门宴。在宴会上他故意让人弹奏表演蜀地的歌曲和舞蹈,目的就是要试探谁有想法。果然席间有几个人悄然泪下,事后司马昭找了个借口就把他们处死,而刘禅假装乐不思蜀后得以留下一条性命。

但多疑的司马昭不会就这么放过刘禅,一连多次试探,但刘禅都很巧妙的躲过。有一次刘禅在自己的大门上写了几个字,有人报给司马昭之后他终于放心了,从此不对蜀汉官员下手。他的臣下不明原因,司马昭淡淡的说了句,那几个字你反过来念就知道了。原来刘禅在门上写着“中山寨”几个字,反过来念就是在山中,表明刘禅一行人与世隔绝,接受事实的态度。官员知道后真心佩服司马昭手段高明!

结语:演义上写着刘禅是一个昏聩懦弱的君主,其实不尽然。他接手的蜀汉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政权,不论谁来都翻不了盘,他只能一辈子给这个政权打补丁。可以看下他在位多年,蜀汉并没有发生叛乱,反观魏国吴国都发生了非常多的叛乱。再者,亡国之君的下场都很凄惨,但刘禅却可以在洛阳善终。就这样的操作你认为他蠢?其实他只是生错了时代,坐错了位置。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

标签: 司马昭刘禅蜀汉钟会司马懿

更多文章

  • 时机已到,今日起兵!作为司马昭心腹的钟会为何要自立?有他志也

    历史解密编辑:燃烧的岛群标签:司马昭,钟会,邓艾,姜维,魏国,蜀汉

    本文2924字,预计阅读需要8分钟,首发时间2021年11月15日。景泰五年(即264年)正月十五日,借着替魏明帝皇后郭氏发丧的名义,钟会在成都召集魏军诸护军、郡守、官职在牙门骑督以上的将领以及蜀汉旧臣。在蜀汉的朝堂上,钟会拿出了一份遗诏,宣称这是魏明帝皇后郭氏留下的遗命。借着这份诏书,钟会要求诸将

  • 司马懿去世,司马师司马昭却不内斗?司马懿:此子竟可也

    历史解密编辑:天空很蓝袄蓝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曹芳

    处于权力顶峰的人不再向上看,而是向四周看。——詹·拉·洛威尔自古帝王无亲情,因此才有了无数皇室血案的发生,子杀父,在皇室家族也不过寻常事,更何况兄弟之间!比如,玄武门之变时的千古一帝唐太宗,不就是如此,杀了哥哥弟弟不说,还让无数侄儿陪葬。那么事情真都如此,还是也有特例?其实特例还是有的,那就是司马懿

  •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三字杀意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念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魏国

    三国时期,刘备驾崩,其子刘禅继位,虽然人称扶不起的刘阿斗,但是论资排辈,也轮到她他了。没办法,人家会投胎,生在了帝王将相之家,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当初一起出来创业的人相继离开,令人好不凄凉,最后蜀国只是给诸葛亮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和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孩子。不过诸葛亮的能耐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事情,此人不仅能

  • 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当时究竟有多狂妄?

    历史解密编辑:小洪说事儿标签: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曹爽,司马炎,曹操

    如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那些野心很明显的人,暗指那种狂妄之徒,将自己的野心暴露无遗。而这个典故的主人公司马昭确实是个阴谋家,甚至他们司马家全家都是,但是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表现得十分沉稳,而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傻子都知道他对皇位有觊觎之心。所以当时的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不敢动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司马昭,诸葛亮,刘备,蜀汉

    一个伟大王朝的坠落往往在一次次的“烽火硝烟”和一次次“马革裹尸”中产生。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将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在灿烂的历史当中有过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是帝王,是将军,也可以是奋起直上的平民百姓。”但是这样的英雄都是相对的,有可以开创盛世的帝王也就有葬送江山的昏君。其中就有一

  • 刘禅投降之后,司马昭为何不但没杀死他,还对他优待封为安乐公?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禅,司马昭,钟会,蜀汉,姜维,邓艾

    魏景元四年,司马昭力排众议发动了灭蜀之战。经过艰苦的奋战,刘禅在山穷水尽之际,只得向魏军投降。投降后的刘禅被迁往洛阳,受到了司马昭的优待。对于自己的对手,而且是魏朝不共戴天的敌人,司马昭为何不杀刘禅,还对他十分优待呢?一、刘禅的性格让司马昭感到放心。后人在探讨蜀汉灭亡的原因时,刘禅的个人原因被认为是

  •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刘禅,司马昭,蜀汉,刘备,诸葛亮,三国

    亡国之君素来是很难有好的下场的。在北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蜀中的孟昶、江南的李煜先后都被毒死。而北宋灭亡后,宋徽宗、宋钦宗更是强制被执行“牵羊礼”,最后两人窝窝囊囊死在了北国。而金国灭亡的时候,金国最后一个皇帝竟然尸体被劈成了两半,分别被带回了蒙古和南宋,可谓悲惨之极。历史就像一个死循环一样,不断地吞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决定终生不攻蜀,司马昭的做法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蜀汉,曹魏

    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那些精彩的情节、共代的场面,基本上都集中在前期,以赤壁之战为分水岭,此后的战争就成为断断续续,除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以外,也就是关羽北攻襄樊而引发的一系列包括白衣渡江、夷陵之战等较为抢眼,等到孔明先生病死五丈原,这时候战争就少的多了。基本上到这个时候罗贯中老先生的笔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马昭:倒过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拍拍时尚标签:刘禅,司马昭,诸葛亮,魏国,蜀汉

    当我们要夸一个人聪明的时候,一般就会将对方比喻成古时候的天才,比如说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如果你夸一个人“智比诸葛”的时候,对方一定会很高兴,然后哈哈哈大笑,或许还会谦让两句:“我哪有诸葛亮聪明。”而当我们要骂一个人蠢的时候也很简单,就把他比作刘禅,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保证让对方暴跳如雷。无论是在

  • 邓艾深受司马昭器重,又是灭蜀头号功臣,为何最终遭遇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邓艾,钟会,姜维,蜀汉,刘禅,司马昭,史说三国

    景元四年(263年)秋,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结果当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于剑阁,劳而无功并准备撤军之际,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一路攻占军事重镇江油、绵竹,并迫使后主刘禅君臣投降,时在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邓艾灭蜀后自恃劳苦功高,加上先前备受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