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仲景补肾第一方金匮肾气丸,不仅能补肾助阳,还能治疗这7种病

张仲景补肾第一方金匮肾气丸,不仅能补肾助阳,还能治疗这7种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啦啦萌小宠 访问量:2575 更新时间:2024/2/29 6:11:01

金匮肾气丸这个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仲景留下来的千古名方,但你绝对不知道,它除了能补肾助阳之外,还能治疗这7种病,建议转发收藏。

我们先来看这个金匮肾气丸的成分,是由桂枝、附子、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以及丹皮这八味中药组成,因此又称八味丸,现在也有相应的中成药。其中地黄滋阴补肾,桂枝、附子温阳补肾,所以金匮肾气丸是阴阳同补的一个方子,因此还适用于以下这六种情况:

第一个,尿频尿急。尿液的生成跟肾有直接关系,如果肾气不足,肾阳无力蒸化、重复利用身体里代谢的水液,尿量就会增多,并且肾掌管膀胱开阖,肾气不足,膀胱开阖不利,也会导致尿频、尿急,小便淋漓不尽,这时就可以参考金匮肾气丸来补肾气了。

第二个,脱发。现在不光年纪大的人会掉头发,很多年轻人因为作息不规律,经熬夜,也会掉很多头发,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如果你的肾精不足,无法滋养头发,头发就会变得干枯脆弱,容易脱落。而金匮肾气丸可以充盈肾精,补足肾气,肾好了头发自然也会乌黑茂密有光泽。

第三个,骨质疏松。“肾主骨生髓”,如果肾精不足,不能充养我们的骨骼,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这类人往往会经常感觉腰膝关节酸软无力,如果是老年人的话呢,还比较容易骨折,那这个时候也可以参考金匮肾气丸来补肾填精。

第四个,牙齿松动。如果你天天刷牙还总是觉得牙龈酸软,牙齿很容易松动,吃不了太硬的食物,那可能就是肾精亏损了,我们说“齿为骨之”,如果肾精亏虚的话,我们的牙齿也会跟着受到影响,所以为什么人一上了年纪就容易掉牙,就是因为肾精不足了,那我们同样可以参考金贵肾气丸,

第五个,记忆力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不好了,有时候前脚刚说的话转头就忘了,还总是丢东忘西的,那这就可能是肾精不足所导致的了,肾精可以充养我们的脑髓,如果肾精亏虚,我们的记忆力也会跟着衰退,这时也可以参考金匮肾气丸。

第六个,耳聋耳鸣。“肾开窍于耳”,如果肾气亏虚,无法充养我们的耳窍,人就容易耳鸣,那这时我们就可以参考金匮肾气丸来补充肾气,肾气充足了,听力自然也会跟着好起来。

最后一个,哮喘。我们说“肾主纳气”,如果你的呼吸总是很浅,吸气只能到脖子附近,有时候会有喘不上气的感觉,要很用力地呼吸几下才能缓解,那这就可能是你的肾气不足,肾不纳气所致,这类人稍微一动就会气喘吁吁的,还容易哮喘,这时就可以参考金匮肾气丸了。

以上就是贾医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关于金贵肾气丸的7种妙用了,你学会了吗?关注我,学习更多有用的中医知识。

标签: 张仲景补肾尿频金匮肾精

更多文章

  • 精绝国之谜:最早出现在班固的《汉书西域传》一书中

    历史解密编辑:留泽说美食标签:班固,古国,汉朝,诗人,东汉,精绝国,探险家,历史学家,神话传说,汉书西域传

    关于精绝古国的记载,现存的史料不多,仅知道精绝国有3000多人,500名士兵,但就是这样弱小的数字,却建起了惊世文明,始终为人们所不解。而关于这个国家是如何建立又消失的,至今也是一头雾水。“精绝”的古国最早出现在汉代著名学者班固的《汉书西域传》一书中。它是汉朝时期中国西部相对富裕的国家之一。最开始大

  • 贤·言 | 班固《汉书》——2月2日

    历史解密编辑:青岛九中标签:班固,汉书,诗人,东汉,汉朝,贤·言,科学家,贤人贤言

    《贤·言》总第2050期/《贤人贤言》第296期第2550期青岛九中品牌推荐邀您共赏

  • 大史学家班固的《封燕然山铭》石刻被发现,揭示出了匈奴西迁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封燕然山铭,匈奴,班固,窦宪,匈奴人,刘彻

    20世纪以前,西方历史学家著作世界史,必以欧洲为中心。于此,梁启超大不以为然。梁启超认为,在许多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口,其实是中国影响了世界,甚至决定世界的走向。在《中国史叙论》一书中,梁启超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汉攘匈奴,与西罗马之灭亡,及欧洲现代诸国家之建设有关。”汉攘匈奴,从狭义上说,是汉王朝驱逐匈

  • 王莽篡汉,反对者都到哪去了?班固:全国人民都想让王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王莽,班固,董贤,东汉,诗人,汉朝,大司马,孝成皇帝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白居易《放言》五首诗之一的最后两句,我们都知道其中之意,这是对王莽否定在前,肯定在后。尽管王莽的新王朝与秦王朝统治的时间一样长——都是十五年,但班固写的《汉书》只是将《王莽传》附在其末。不过班固还能将其事迹如实记录:不管是好的坏

  • 何绍基「班固·答宾戏」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班固,书家,清朝,何绍基,文章会,雕塑家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又有蝯叟等号,为清后期重要书家、诗人、学者。

  • 刘邦击败曹咎之战,司马迁、班固、司马光都没能真正搞懂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邦,曹咎,班固,声乐,司马迁,司马光

    【楚汉成皋、汜水之战:曹咎因不堪受辱而出击,应该是司马迁听闻或编造的段子】幻宇按:刘邦夺回成皋、曹咎身死汜水这一战,可能是整个楚汉历史上最迷雾重重的一段,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司马迁从一开始就彻底搞错了,他又加入了自己的见闻或者脑补,后世的班固、司马光虽然加以矫正,但终究没能完全跳出司马迁的框架

  • 吕后当政之后,刘邦的儿子结局怎样?班固在汉书中精辟交代

    历史解密编辑:林熙的熙标签:刘邦,吕雉,班固,刘肥,刘如意,刘恒

    始皇后吕雉的历史形象一向不佳,经过人彘戚夫人事件,在很多人印象里,她十分的狠毒,残忍。甚至有人偏激的说,吕雉这一只野鸡差不多杀光了刘邦的所有儿子。事实是这样么?班固在汉书《叙传第七十下》中精辟的交代了刘邦几个儿子的真实状况,正是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通过这句话,我

  • 先秦到汉初各种文化流派总称“诸子百家”,班固认为小说家不入流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班固,诸子百家,小说家,司马迁,纵横家,儒家

    关于“诸子百家”——第一,并非仅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说”“学派”。而是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文化流派”的统称。第二,最早记录这个说法的是司马迁。《史记·贾谊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普通诸子百家之书。”在此之前,尚未见有此称谓载于史籍。第三,“百家”只是古人形容数量之多的约略用语,并非实数。“百花齐放,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何不受儒家待见?班固只赞其文治不提其武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刘彻,班固,匈奴,高祖,武帝

    如果说汉武帝是“千古一帝”,基本没有人反对。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人们提起汉武帝首先想起的就是他的“武功”:反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设立敦煌等四郡;开通西域;沟通西南夷;设郡于朝鲜半岛等。汉武帝塑像汉武帝时期不断开疆拓土,对中国版图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今天的人提到汉武帝尊称一声“汉武

  • 他骂皇帝断子绝孙,历史对他不公允,班固欠他一声“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皇帝,班固,孝成皇帝,王凤,汉书,外戚,历史学家,科学家,汉朝,东汉

    海瑞因一封痛斥朱厚熜的《治安疏》而名垂千古,而在西汉有一位大臣,骂皇帝比海瑞狠一万倍,却一直默默无闻,甚至历史对他的评价还很不公平。他就是汉成帝时期的大臣谷永。谷永是烈士后代,他父亲谷吉出使匈奴的时候,被郅支单于杀害。年轻的时候,作为朝廷低阶官员,谷永就以敢言直谏而著称,因为他学识渊博,通晓经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