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1年,和亲乌孙的细君公主不幸病逝。为实现“联西域,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计划,汉室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沿着细君公主的足迹,再次和亲乌孙。
冯嫽作为公主的陪嫁侍女,随之一同踏上了漫漫西行之路。
自此,传奇女子冯夫人与西域的故事,就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图源网络
出使西域
《汉书·西域传》记载:“初,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
冯嫽跟随解忧公主来到乌孙国后,在短时间内就学会了西域各国的语言文化,熟知了各地的风土民情,很快就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中。
她大方谦恭,从不扭捏作态,颇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图源网络
后来,她嫁与乌孙国右大将,将自己的家安在了乌孙,进一步拉近了汉王朝和乌孙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对西域三十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时,冯嫽发现,除实力较为强盛乌孙国外,其余各国基本都在匈奴的掌控之下。
冯嫽意识到如果不打破这个局面,汉王朝的处境将十分被动。
如要打破僵局,就需要团结西域各国的力量。
解忧公主碍于身份不便频繁外出与诸国交流,冯嫽便肩负起这重责大任。
她以乌孙国为据点,以公主特使之名,出访周边邦国,搭建起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沟通桥梁。
她翻雪山、越大漠、历严寒、耐酷暑,手持公主汉节,行赏赐于城郭诸国。
她真心实意为西域各国排内忧、解外患;她广施恩惠、济众于患;她发展经济协作,传播中原文化。
她通晓西域各国的语言文化。所到之地,都不用翻译,她就能够直接与各国使臣无障碍交流,由此拉近了双方之间的情感距离。
她谦恭有节,辞令得当,她的惊世才学、气质魅力和出色的外交斡旋能力,赢得了西域各国人民的敬服,大家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嫽的出访,增进了城郭诸国对汉文化的了解,加强了双方之间的友好交流,削弱了匈奴的影响势力,提高了汉王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声望,为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冯嫽定局
公元前60年,与大汉交好的乌孙昆弥翁归靡病逝,所立的王储元贵靡未能顺利即位。
彼时的乌孙局势一片混乱。乌孙贵族拥戴军须靡之子泥靡即位,而翁归靡的另一个儿子乌就屠在匈奴的支持下,趁乱杀了泥靡,自立为乌孙王。
乌就屠的母亲是匈奴人,上位之后必定会是亲匈奴、远汉朝,汉乌关系极有可能就此破裂,多年努力或将付诸东流。
值此风云突变之际,汉宣帝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率一万五千兵马屯驻敦煌,准备随时讨伐乌就屠。
西域都护郑吉考虑军士远征疲惫,胜负难以预料,建议委派使者与乌就屠谈判,劝其让位。危难之时,冯嫽义无反顾地担起谈判使者的重任。
冯嫽的丈夫乌孙右大将,与乌就屠素有交情,故她和乌就屠之间也算熟悉,是以只身前去会见乌就屠,为他分析局势,权衡利弊。
图源网络
《汉书·西域传》中有记载此事:“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在得知汉朝大军已屯驻敦煌随时待命出征后,乌就屠万分惶恐,曰:“愿得小号”。
在面见汉宣帝奏告详情之后,冯嫽奉旨再次出使乌孙。
她坐锦车,持汉节,以汉天子之名,召乌就屠到长罗侯的驻地赤谷城,宣读诏书,立元贵靡为乌孙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
冯嫽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才情,平息了乌孙风波,消弭了汉朝与乌孙之间的一场杀伐。
在这场稳定乌孙政局和汉乌关系的博弈中,冯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持旌节
公元前51年,冯嫽跟随解忧公主一起回到长安。
可刚回没多久,乌孙国内局势动荡再起。
元贵靡病逝,他的儿子星靡继承了大昆弥之位。
星靡年龄尚幼,性格软弱,而且缺乏治国才干,由此给了乌孙的亲匈奴势力以可乘之机,原本趋于稳定的汉乌关系再起波澜。
冯嫽以超高的政治敏感度,察觉到汉王朝在西域的苦心经营,或将再一次面临功亏一篑的危险局面。
她焦急万分。没有人比她更明白,汉乌友好和平的基业是几代人历经了无数磨难艰辛,付出了无数汗水心血才得以换来。
于是,年逾花甲的冯夫人上书:“愿使乌孙,镇抚星靡。”汉宣帝准奏。
故此,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手持旌节,以大汉正使之名,再次踏上了那片倾注了她无数精力和心血的西域大地。
冯嫽以出色的智慧才干和极高的魄力胆识,全力辅佐星靡治国安邦。
她凭借在西域的声名和威望,游走于乌孙各方势力之中,帮助他们消释嫌隙,精诚团结,配合星靡加强乌孙与西汉之间的联系。
在冯嫽的努力奔走下,乌孙国的局势稳定了下来,汉王朝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也得以延续发展。冯夫人用年迈的身躯再次为汉乌友谊撑起了一片和平的天空。
从随嫁侍女到持节汉使,冯嫽完美实现了她的人生嬗变。
她为加强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团结,抵抗匈奴势力,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图源网络
《西江月·冯嫽》吟赞她:
多少须眉无语,偏劳婢作夫人。
西域安危系一身,何问天涯远近。
几度龙堆驰骋,几问城郭归存。
将军管钥玉门深,输尔从容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