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班超投笔从戎经营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使者》

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班超投笔从戎经营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使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咸鱼团读书 访问量:508 更新时间:2024/1/19 20:09:25

张骞凿空西域;傅介子斩杀楼兰王;班超投笔从戎经营西域三十一年……

这是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书,作者选取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时期的关键人物及历史事件来描述,将丝绸之路历史串联起来。

文中有些地方前后段落人名错误,不过,总体上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书名:《丝绸之路上的使者》

作者:徐兆寿、金西源

一,张骞:凿空西域

从汉高祖开始,汉朝就实行“和亲”政策,册封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匈奴首领,同时馈赠大量财物,以缓解同匈奴的矛盾。

至汉武帝时,在经济上推行盐铁专营、严禁诸侯及民间私铸货币、征收商业税等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为汉武帝讨伐匈奴提供了保证。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从几个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匈奴打败大月氏并杀了大月氏国王,同时用其国王首级制作酒器,大月氏人对匈奴仇恨不已,苦于自身实力不够,无法复仇打败匈奴。

汉武帝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汉朝和大月氏有着共同敌人,双方完全可以团结起来,一起夹击匈奴。

问题是,派遣什么人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人商讨此事呢?

汉武帝下诏,在全国招募人选出使西域,张骞自告奋勇报名,张骞被选中了。

公元前138年,张骞以使臣身份率百余名侍从出使西域,行至河西走廊,为匈奴骑兵所察觉,将张骞等带至匈奴单于庭前。

匈奴单于得知他们这次出行是为了经河西走廊到大月氏,当然不答应。

匈奴单于将张骞扣留在单于庭,后来张骞还娶了匈奴女子为妻并育有一子,在匈奴人眼中,张骞与他们无异,便放松了对他的看管。

看起来张骞已经在匈奴扎根,但他心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出使西域的目的,始终在打听汉朝和大月氏的消息。

十年后,张骞找到了自己的随从甘父告诉他,他打算离开匈奴去大月氏,二人结伴西行。

先是到了大宛国,见到大宛国王后,幸运的是张骞得到了国王的帮助,国王派人将张骞护送至康居,到达康居,在康居国王的帮助下,张骞和甘父又被护送到了大月氏。

历经十多年,突破艰难险阻,张骞终于到达大月氏,但此时的大月氏人已安定下来,不愿意和汉朝共同夹击匈奴。

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多时间,绞尽脑汁说服大月氏国王,最终还是没成功,无奈,只能准备返回汉朝。

途中,临近祁连山,张骞再次被匈奴人擒获,幸运的是张骞并未被赐死,而是关押起来。

命运眷顾了张骞,公元126年,军臣单于死去,匈奴陷入内乱,张骞趁此机会带着妻子和甘父逃走。

穿过戈壁,沙漠和草原,避开匈奴追杀,公元前126年,张骞一行人回到了长安。

张骞将在西域所见所闻报告给汉武帝,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绕过匈奴控制打通西域,汉武帝欣然接受了张骞的意见。

公元前122年时,张骞率领四路人马向西南方向进发,沿途穿越山林,高山和河道,最终因困境而返回。

这次探险证实,要想打通西域,必须经过河西走廊,而匈奴是横亘在其中的阻碍。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军从定襄出发攻打匈奴,张骞作为校尉同行。

张骞在匈奴待了十年,对匈奴地形地貌有所了解,这次随军作战,对军队行军路线,何处设伏,军队何时驻留等作了详细的安排。

此战汉军大胜,张骞因功被封为博望侯,这大概是张骞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吧。

可不幸的事情很快降临,时隔一年,再次与匈奴作战时,张骞由于没有如期赶到会师地点,致使李广的军队遭到匈奴围攻,遭受重大损失。

本来张骞是要被斩首的,但当时有规定,可以用钱赎死罪,张骞付了大量金钱逃过一死,但被免去爵位,成为一民普通百姓。

一年前因功封侯、一年后成为平民百姓,这样的差距太大了,张骞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很快,机会又来了。汉武帝预备派遣使臣出使乌孙,期望与之结盟,斩断匈奴的右臂,彻底打通西域,这个任务落到张骞身上。

张骞被拜为中郎将,携带将士三百人、牛羊数万、财帛千万。这次出使乌孙很顺利,抵达乌孙后,张骞向乌孙王表达了汉朝的想法后,乌孙国王没有立即同意,但派了使者出使汉朝。

一年之后,张骞在乌孙时派去出使大月氏、安息、大夏等国的副手和各国所派使者相继回到长安,从此,西域各国和汉朝的交往越来越紧密,互通往来,丝绸之路也越来越繁荣。

匈奴知道汉朝出使乌孙后,打算讨伐乌孙,乌孙害怕匈奴,答应和亲汉朝,并以一千匹马作为聘礼。

张骞一生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未能实现政治目的,但他凿空西域后,丝绸之路这条商道正式开辟,此后,中西方文化也通过这条通道进行交流。

二,傅介子:计斩楼兰王

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中直为斩楼兰的典故,源于傅介子斩楼兰王。

楼兰作为汉朝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西汉与匈奴争夺楼兰控制权。

楼兰屡次劫杀汉使,汉朝却不讨伐,傅介子献计给大将军霍光,他愿意去刺杀楼兰王威慑西域诸国,霍光采纳傅介子的意见。

傅介子到达楼兰后,楼兰王不见,傅介子到了楼兰边境时以金币诱惑楼兰翻译人员,楼兰国王贪图钱财,于是来见傅介子,傅介子设宴招待。

酒席中傅介子设计让楼兰王随他进入后帐,事先埋伏好的勇士趁此机会杀了楼兰王。

傅介子带着楼兰王的首级返回汉朝,傅介子亦因功受封义阳侯。

傅介子仅带了几名壮士,孤身潜入西域斩杀楼兰王,不可不谓胆识过人。

三,班超:投笔从戎经营西域三十一年

班超出身于书香门第,哥哥班固是《汉书》的作者,妹妹班昭续写《汉书》,班超一家人都熟悉汉史。

尽管家学渊源,班超始终渴望着像张骞和傅介子那样能在西域立功。

公元73年,班超率三十六个随从出使西域,从敦煌出发,西出阳关,向西南而行。

到达鄯善国后,鄯善国王热情接待了班超一行人,没过几天态度变得极为冷淡,班超推测应是匈奴使者来了,让鄯善国王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班超找来侍奉的鄯善人,一番问询下,果不出他所料,匈奴派使者来鄯善。

班超把随从集合起来商议对付匈奴的办法,随从也明白目前的处境非常危险,所以大家都形成了一致意见,准备在夜间主动出击,攻打匈奴使者。

当天夜晚起风,班超顺势点火,匈奴人惊慌,班超带领随从与匈奴人展开搏杀大获全胜。

班超约鄯善王见面,将匈奴使者的头颅放在他面前,鄯善王大惊失色,班超劝鄯善王归附汉朝,经过班超这一番行动,鄯善王大受震撼,同意归附汉朝。

班超回到汉朝后,被汉明帝封为司马,再次派他出使西域,依然只带了三十六个人。

这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是于阗,到达于阗后正逢于阗攻占莎车国,附近的小国都臣服于阗,于阗国王志得意满,骄傲自大。

又有匈奴派使者监视于阗,防止其归附汉朝,因此,于阗国王对班超的来访不以为然。

班超在于阗国王派巫师来索要马匹时,杀死巫师,提着巫师的头颅去见于阗国王,于阗国王知道班超在鄯善杀死匈奴使者的事迹,恐慌不已,最终杀了匈奴使者并归附汉朝。

此后,在班超的谋划下,疏勒也归附了汉朝,丝绸之路这条商贸通道得以恢复。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汉章帝即位。这一年8月,龟兹、焉耆反叛攻打西域都护,西域都护陈睦被杀,丝绸之路再次中断。

公元76年,汉章帝见丝绸之路中断,汉朝损失严重,诏令班超返回中原。

驻守在疏勒的班超内心纠结,此时撤离,苦心经营的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先前臣服于东汉的西域各国也不会再相信汉朝了。

消息不胫而走,疏勒百姓忧惧不已,怕遭匈奴、龟兹报复,纷纷请求班超留下。

班超离开之时,于阗国王和民众自发来送行,几个于阗国的大臣甚至抱住班超的马脚不让他走,最后,班超决定留下来。

班超违抗军令,擅自留在西域,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之事,可他却义无反顾。

由于汉朝撤销西域都护,班超此时只有手下随从三十六人,没有其他援军,局面异常艰难。

公元78年,班超召集于阗、疏勒等国兵士共计一万多人攻打姑墨国,此战告捷。

公元80年,班超向章帝上书,请求派兵增援以平定西域,次年,汉章帝派遣一千人前往西域支援班超。

这之后,班超平定疏勒叛乱,征服莎车、大月氏,讨伐焉耆、尉犁、危须三国,西域诸国归附汉朝,丝绸之路再次畅通。

读到班超这段历史的时候,团子觉得班超能立下功绩不是没原因的,班超一直以来就有远大抱负——建功西域,班超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一千多年过去,西域已成为历史,掩盖在漫漫黄沙之下,但史书记下了班超的名字,供后人瞻仰、铭记。

一直以来都对古代西域历史很有兴趣,读完这本书后,对西域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西域历史不只张骞、傅介子、班超这些人物,还有苏武常惠、王玄策,马可·波罗......还有更多的传奇故事都在本书里,等着大家逐一细细品读。

更多文章

  • 傅介子手刃楼兰王,大汉使者在西域扬名立万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傅介子,楼兰王,匈奴,龟兹,匈奴人,刘彻

    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西域一直都在匈奴的势力范围之下,匈奴还特意派人带兵驻扎在西域的焉耆一带,就是为了方便控制西域诸国。后来汉武帝派人打通西域,特别是后来的打败匈奴和征讨大宛,让汉朝在西域的声望越来越高。而后汉朝不断派使者出使西域,就是想让西域习惯自己这个新朋友。就这样,匈奴和汉朝在西域这块土地上展开

  • 古代有名的五大斩首行动,刘秀的运气最好,傅介子的做法最为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刘秀,傅介子,秦国,斩首行动,匈奴,王莽

    两军交战,如果双方实力相差太远,该怎么办?当然是想办法了,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就算不能反败为胜,至少也不能输得太难看吧?历史上的战场经历了千锤百炼,实力悬殊巨大的战争并不在少数,以少胜多的漂亮仗同样不在少数。在《神雕侠侣》中杨过告诉我们,如果对方人数太多,完全不用担心,只要斩了敌人首领,剩下的士兵没

  • 铁血外交官‘傅介子’斩匈奴使者,诛杀楼兰王,威震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匈奴,龟兹,大宛,傅介子,楼兰王,铁血外交官,北方游牧民族

    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死后,由大将军霍光辅佐年仅八岁的昭帝登上帝位,这时的朝廷里很不太平,皇帝太小,主少国疑,再加上大权都在霍光手里,外面又有风言风语,说朝廷里会有人谋反,意思不言而喻。这就是朝廷内部不稳定的因素。而在外面呢,匈奴虽然退到了漠北,可还是虎视眈眈。再加上乌垣这个游牧民族又在东北经

  • 明朝初年,官员私盖公印,朱元璋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曹操二世标签:明朝,元朝,洪武,官吏,朱元璋,小说家,慈禧太后

    明朝初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大案,叫作“公印案”。因为这个案件,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了数百名相关官员。但是,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公印案”应该是一个冤案。在史学界,公印案的发生时间是有争议的,可能是洪武八年(1375年),也可能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时,各个布政使司下属的府、州、县,每年需派出审计官

  • 〔备份〕甘英路线里数等相关问题之补充说明

    历史解密编辑:沧浪一壶周楚山标签:甘英,大军,于阗,西域,大夏,条支,汉高祖刘邦

    原稿:VX 2019-12-21关于(上篇)《甘英路线图》中里数等相关问题的补充说明上一篇发表后,有些朋友提出反对意见,主要是对于史料中涉及的里数问题,无非是认为我将终点定在阿拉伯太远,说至恰赫巴哈尔港的南线只需要46天太短。现归纳并统一回复如下:其一,认为“具体路程在中国早期文献中不是特别准确,即

  • 东汉耿秉:忠心耿耿的“耿”,秉持大局的“秉”!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耿秉,匈奴,窦宪,班超,南匈奴

    简介耿秉出生自东汉的著名开国军功家族——耿家,他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大司农耿国的大儿子。耿秉这个名字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我们可能更加了解投笔从戎孤身经营西域三十多年,最后万里封侯的班超、北击匈奴建立“勒石燕然”这种旷世奇功的窦宪、以及带领他的十二名将士们荣

  • 科考队闯入三峡绝壁谜窟, 洞中景象让人惊诧, 真是公孙述藏宝洞!

    历史解密编辑:老陈做菜标签:藏宝洞,三峡,科考队,悬崖,壁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以及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或者是民间传说。随着现代科技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谜团逐渐转向在大家的眼前。随着科学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很多曾经不知道的事情,都慢慢地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例如科考队冒死进入三峡绝壁千年谜窟,队长:不要踩到别人骸骨。一、千年迷窟在三峡的

  • 枭雄隗嚣与刘秀和白帝公孙述势成鼎足,他的结局为何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刘秀,隗嚣,公孙述,成鼎足,来歙,邓禹

    公元32年夏,光武帝刘秀亲率诸将兵分数路,西征叛汉降蜀的陇右军阀隗(Wěi)嚣。隗嚣的大将牛邯接到来自汉营的老朋友劝降信后,经过十余日激烈的思想斗争,率“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众十众万,皆降。”隗嚣面临土崩瓦解绝境,派心腹王元火速入蜀向求救白帝公孙述求援的同时,“将妻子奔西域”,企图负隅顽抗。刘秀诏

  • 隗嚣在公孙述和刘秀之间首鼠两端,刘秀亲征将其击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秀,隗嚣,公孙述,光武帝,来歙,王莽

    隗嚣(?——33年)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出身陇右大族,青年时代在州郡为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陇上。王莽的国师刘歆闻其贤,举为国士。刘歆死后,隗嚣归故里。刘玄更始政权建立后,隗嚣叔父隗崔、兄隗义及上(今甘肃天水市)人杨广、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周宗等合谋起义,响应刘玄,兴汉灭莽。隗嚣趁机占

  • 公孙述的灭亡,都是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公孙述,太守,来歙,刘秀,平定

    当初,刘秀派来歙盖延进攻蜀地,公孙述任命王元为将军,命令他在河池御敌,结果被来歙打败。来歙乘胜追击攻克了下辨(今甘肃成县)。公孙述十分恐慌,就派出刺客来行刺来歙,竟然得手了!不知道刺客是怎么进入军营进行行刺的,要知道战争时期防范是很到位的。只能说明这个刺客很厉害,轻功、武艺都高人一筹。公孙述显然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