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公孙述引谶称帝,王元据陇阻汉军

东汉风云:公孙述引谶称帝,王元据陇阻汉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3613 更新时间:2024/1/14 22:03:23

东汉风云:公孙述引谶称帝,王元据陇阻汉军

是时,公孙述方收集延岑、田戎两军,令延岑为大司马,封汝宁王;田戎亦邀封翼江王。特使部将任满与田戎同出江关,沿途收田戎旧部,窥取荆州诸郡。一面妄引谶纪,说是孔子作《春秋》,尊周尚赤,共得十二公;汉亦用赤帜,自汉高至平帝,中加吕后称制,也是十二代,历数已尽,一姓不能再兴。又引《录运法》中遗语,谓“废昌帝,立公孙”,尚有“括地象”云:“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援神契”云:“西太守,乙卯金”。公孙述曾任蜀郡太守,故把西太守三字,作为己证,且将乙字作轧字讲解,谓将轧绝卯金。种种附会诱惑人心。再因《掌文》中常刻公孙帝三字,诩作奇瑞,移书远近。光武帝尚不欲遽讨,作书贻述,内云:图谶言公孙即宣帝也,代汉者当涂高,君岂高之身耶?乃复以《掌文》为瑞,王莽何足效乎?君非吾乱臣贼子,仓猝中人皆欲为君事耳,何足数也!君日月已逝,妻子弱小,当早为定计,可以无忧。天下神器,不可力争,宜留三思!

是书原不能折服公孙述。

书后署名,称公孙述为公孙皇帝,称呼亦误。公孙述置诸不答。部下有骑都尉荆邯,向公孙述献议,请急速发兵东向,令田戎出据江陵,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又收降天水、陇西,与汉争衡。公孙述召问群臣,博士吴柱等,多言不宜远出;有弟公孙光,亦劝公孙述依险自固。累得公孙述欲前又却,瞻顾徬徨。延岑、田戎屡请发兵,公孙述又以为降将难恃,未足深信。惟出入警跸,添置仪卫,夸示表面上的威风。且立两幼子为王,使食犍为广汉各数县。左右谓成败难定,将士暴露,不应遽封皇子,专顾私恩,公孙述亦不从。于是,人心懈体阴兆土崩。光武帝恨公孙述倔强,势难罢手,当即亲幸长安,谒祠园陵。各陵前被赤眉毁掘,已由冯异入关,修葺告成。及光武帝谒祠已毕,遂命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七军,从陇道伐蜀。兵将行,先遣来歙赍奉玺书往谕隗嚣,令他即日发兵夹击公孙述。来歙已迁官中郎将,一到天水,即将玺书交付与隗嚣,隗嚣阅书后,好多时不发一言。来歙问他愿否出兵,隗嚣仍不应。来歙不禁愤起,奋然责备隗嚣道:“朝廷以君知臧否,识废兴,并将手书赐示足下,足下曾效忠国家,遣子入侍,今乃接书不决,忽思背约,上叛君,下负子,忠信何在?恐不久便要族灭哩!”说得隗嚣作色起座投袂欲入。来歙欲拔剑刺隗嚣,究竟隗嚣多卫士,无从下手,乃杖节出厅,登车欲行。偏由隗嚣将王元,目顾兵士,意图害来歙;隗嚣亦怒不可遏竟使牛邯追来歙,用兵围住。还是他将王遵谏阻,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况来歙为汉帝外兄,郑重将命,来歙为光武帝姑母之子,加刃无益,徒激彼怒!伯春留质洛阳,何苦以一子易一使,不如遣归为是!隗嚣尚以爱子为念,乃纵来歙使归,惟使王元领兵万骑,出据陇坻伐木塞道,阻住汉军前行。

王元奉着隗嚣命令,出据陇坻阻遏汉军。汉军尚未知确音,贸然前往,途次遇着来歙,也不过说是隗嚣拒命,未及王元出兵情形。耿弇、盖延诸将,以为陇坻一带,尚无阻碍,待至来歙别归,即匆匆赶路,期在速进。哪知王元已安排妥当,静待汉军。汉军行近陇坻,见前途塞住木石,已觉惊心,但尚未遇兵将,还想进去。当下将木石搬徙,徐徐引入,好容易开通一路,走了一程,又是七丫八杈,横截道路;再辟再走,费去了许多气力,还是不能尽通。并且羊肠峻阪,逐步崎岖,害得军不成伍,马不成群。蓦闻陇上鼓角齐鸣,一彪军从高趋下,持着长枪大戟,奔向汉军。汉军已人困马倦,如何抵敌?没奈何倒退下去。那敌势很是凶悍,再加领兵主将,就是隗嚣部下主战的王元,锐气方张,迫人险地,满望一鼓荡平汉军,怎肯轻轻放过?汉军叫苦连天,慌忙退走已是不及,前队多被杀死,后队自相蹴踏又伤毙了许多。耿弇、盖延虽都是能征惯战,怎奈势不相敌无法可施,也只好引兵出险,且战且行。王元紧追不舍,又来了隗嚣大队,漫山蔽谷,悉众前来。汉军只恨脚短,逃得不快。隗嚣与王元步步进逼,一些儿不肯放松,恼了汉捕虏将军马武,激厉勇士,返身断后,手持一干长戟,向隗嚣兵冲杀过去,勇士一齐随上,击毙追兵数百人。隗嚣兵乘兴进来,不防有这场回马阵,倒吓得脚忙手乱,一齐退去,隗嚣与王元也恐有失,鸣金收回,汉军才得退入长安。

光武帝此时已还都,闻诸将败还,亟令耿弇移军漆邑,祭遵移军汧城,使吴汉等保守长安,另遣冯异出屯栒邑。冯异奉命即往,行至半路,有探马报称隗嚣部将行巡来攻栒邑,兵已下陇。冯异申令将士倍道亟进。部将统言虏兵方盛,不可与争,宜择地安营,徐思方略。冯异勃然道:“虏兵临境,幸得小胜,便思深入,若栒邑被取,三辅动摇,岂不可虑?兵法有言:‘攻者不足,守者有余。’我若得先至据城,用逸待劳,便可阻住虏马,并不是急欲与争呢!”于是长驱急驰,竟得入城,但使将士静守,偃旗息鼓,待着敌军。行巡引众至城下,见城上毫无守备总道是唾手可取,不如休息片时,再行督攻。部众得令,并皆下马散坐无复纪律。冯异从城楼上悄望,备悉虏情,当即击鼓扬旗,麾兵杀出。行巡未及防备当然着忙,部下越加惊乱,上马亟奔,被冯异追杀数十里,斩获无算,方才收军回城。同时祭遵在汧,亦得击走王元军,汉军复振。北地诸豪长耿定等俱闻风献表,背隗嚣降汉朝。马援正在上林苑屯田,上书阙廷,具陈破隗嚣计划,且言,“臣非负隗嚣,隗嚣实负臣,臣初次诣阙,隗嚣曾与约事汉,不料他反复如此,所以臣愿献密议,决除此虏。”光武帝因召马援进见面询方略。马援请先翦羽翼,继攻腹心。光武帝乃给发突骑五千,带领前往,便宜从事。马援即往来游说,离间隗嚣部将高峻、任禹等人。

隗嚣自觉势孤,上书谢过略云:吏民闻大兵猝至,惊恐自救,臣嚣不能禁止。兵有大利,不敢废臣子之节,亲自追还。昔虞舜事父,大杖则走,小杖则受。臣虽不敏,敢忘斯义!今臣之事,在于本朝,赐死则死,加刑则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

书至阙下,诸将以隗嚣虽陈谢,言仍不逊,请光武帝诛隗嚣质子大举入讨。光武帝心尚未忍,复使来歙至汧,传递复谕。谕云:昔柴将军与韩信(是韩王信,非淮阴侯)书云:“陛下宽仁,诸侯虽有亡叛而后归,辄复位号,不诛也。”以嚣文吏晓义理,故复赐书,深言则似不逊,略言则事不决。今若束手听命,复遣恂弟诣阙,则爵禄获全,有浩大之福矣。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载,不为浮语虚词,如不见听,尽可勿报!

(本篇完)

标签: 王元公孙述汉军冯异来歙马援

更多文章

  • 田蚡和灌夫之间的矛盾,外戚们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程海讲体育标签:灌夫,丞相,太后,王太后,韩安国,刘启

    本文转载自 局外人的视界 公众号,原创作者:卡夫卡不忙了对于田蚡和灌夫之间的矛盾,窦婴当然很清楚。跟灌夫处了这么久的朋友,窦婴更加清楚这货几杯酒下肚之后的德行,但这回王太后亲自召集的,为娘家兄弟搞场面的婚礼明说了,列侯跟皇族必须参加,窦婴是列侯,那是必须去的,灌夫级别不够,交情也破裂了,其实不必去的

  • 穷兵汉武(五章)窦婴只是帮灌夫据理力争,为何刘彻将其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窦婴,刘彻,遗诏,汉景帝刘启,灌夫

    魏其侯窦婴是汉景帝刘启时期的重臣,太皇太后窦氏的侄子,在西汉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然而在汉武帝刘彻亲政不久,他就在窦田之争的政治风波中被处死,甚至是遭到了斩首示众这样严酷的刑法。要知道窦婴作为窦氏集团的代表人物,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最顶级的。这样的权贵即便要处死,一般也不会选优斩首示众

  • 窦婴为救好友拿出汉景帝遗诏,但灌夫却被汉武帝斩了,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随芳菲动物谈标签:窦婴,刘启,刘彻,田蚡,遗诏,灌夫,汉朝,窦太后,汉景帝,汉武帝

    公元前131年,渭城大街上,魏其侯窦婴被汉武帝下令问斩。在跪下之时,窦婴面对皇宫含泪高呼:“陛下,臣冤枉啊。臣手中的遗诏真是先帝所留啊!您被田蚡这个小人蒙蔽了!”话音刚落只见刀光一闪,窦婴颓然倒地身首分离。窦婴是西汉窦太后的侄儿,他是能文能武,在西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担任重要大臣,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

  • 灌夫披甲执戟,带领数十骑出寨,驰往敌垒

    历史解密编辑:暮成雪吖标签:吴王,灌夫,齐王,刘濞,栾布,晁错,赵王,汉朝,周亚夫

    灌夫披甲执戟,带领数十骑出寨,驰往敌垒又相持了好几日,探得吴楚兵卒已将绝粮,挫损锐气,于是派遣颍阴侯灌何等率兵数千,前去搦战。吴楚军队出营接仗,两下奋斗多时,恼动汉军校尉灌孟舞动长槊,奋勇陷阵。吴楚兵向前拦阻,被灌孟左挑右拨刺死多人,一马驰入。灌孟之子灌夫见老父轻身陷敌,忙率部曲千人,上前接应。偏乃

  • 窦婴为救灌夫却被入狱,一份保命的先帝遗诏,竟让他送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窦婴,遗诏,太后,王太后,灌夫,刘彻

    灌夫的意气用事引发了灌氏全族的祸端,自己也身陷囹圄,危在旦夕。而窦婴呢,发生这件事后便一直非常自责,他认为,如果不是自己非要拉着灌夫去参加田蚡的婚宴,那么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于是,为了救出灌夫,窦婴求爷爷告奶奶,四处找关系,甚至打算主动献出田蚡曾经看中的那块地,希望能换灌夫一条命。但现在已经来不及

  • 穷兵汉武(三章)灌夫本受到汉武帝重用,为何最后却被处死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彻,灌夫,窦婴,田蚡,窦太后,王太后,汉武帝,汉高祖刘邦

    汉武帝刘彻当皇帝时是汉朝国力的巅峰时代,也是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时期。从刘彻即位开始,西汉朝廷中的政治斗争就没有停歇过,一轮又一轮接连不断地上演。窦太后在世时刘彻以独尊儒术的名义发起了第一轮斗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也被迫转入韬光养晦。窦太后去世后,刘彻终于得以亲政,但朝廷中的内斗却更加厉害了。作为窦

  • 丞相田蚡的婚宴上,灌夫使酒骂座,终于被田蚡抓住了把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灌夫,丞相,刘彻,王太后,周亚夫,刘启

    公元前131年夏天,丞相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田蚡的姐姐王太后给足了田蚡面子,让京城的王公大臣都去田蚡家为他祝贺,窦婴和灌夫也都前去赴宴。窦婴是前任丞相,此时已经闲居在家,没权没势;他的好友灌夫也因为触犯律法丢了官,和窦婴一样闲居在家。人一旦失势,周围的人很快就会转变态度,这一点窦婴的体会肯定十分深刻

  • 窦婴明明在救灌夫,为何最后自己却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深更读史标签:窦婴,田蚡,灌夫,丞相,景帝,遗诏,刘启,汉朝,窦太后

    窦婴出身清河大族,为汉文帝窦皇后的堂侄,这也是妥妥的外戚了。他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文帝时在吴国为相,因病被免,在景帝时被重新启用。汉景帝曾说过要立自己的弟弟为接班人,可没有想到窦婴却反对,这让窦太后非常不满,自己家里人都不一心,所以窦太后逐渐冷落他了。景帝三年,汉景帝因为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

  • 走近汉朝(二)01一石三鸟,武帝公议,灌夫窦婴和田蚡身死族灭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窦婴,武帝,刘彻,田蚡,灌夫,景帝,汉朝,窦太后

    题记:接上回,汉景帝如愿以偿地把刘彻送上了皇帝宝座,刘彻的答卷如何呢?是优等生还是糊涂生?山人选取其中一段公议辩论的精彩片断,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据《史记》记述和电视剧《汉武大帝》36-37集描述:元光三年,窦婴的好基友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醉酒骂座,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

  • 为替赵王出气,贯高因刺杀汉高祖刘邦入狱,被赦免后却羞愧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赵王,刘邦,贯高,皇帝,皇上,汉高祖,汉朝

    作为秦末汉初时期赵国的相国,贯高曾因汉高祖刘邦侮辱赵王,便图谋刺杀刘邦,后来事情败露被刘邦收监用刑。然而,在所有酷刑面前,贯高依然坚持维护赵王的清白。因此,刘邦被他的忠义所打动,想对他加以重用,可贯高却因为自己谋害皇帝,深感羞愧继而断颈自尽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公元前198年,汉高祖刘邦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