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仲舒:五德终始

董仲舒:五德终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想去北极洲 访问量:1657 更新时间:2023/12/7 1:03:45

值得注意的是,邹衍的“五德终始”思想在秦汉之际影响颇大。按照邹衍的理论,“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

战国末期,周朝一代的火德已经近于枯竭,水德的兴起潮流势不可挡。

所以秦国采纳方士的建议,确立秦为水德,以取代周之火德。汉代秦起,邹衍的思想仍然是解释朝代更迭的主流思想。从汉高祖开始一直犹豫不决的建德问题至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

董仲舒的“三统”较邹衍的“五德终始”不同,虽然他的历史次序“没有任被采纳、被吸收的痕迹”,但是其精义却值得研究。

(本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邹衍刘彻始皇秦汉刘邦水德董仲舒

更多文章

  • 名家论儒 | 孔德立:仁义之道与《春秋》精神——从孔孟到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仁义,孔子,孟子,孔孟,春秋,董仲舒,孔德立,儒家思想

    按语:仁义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孔德立教授指出,尊王攘夷是《春秋》的明线,是王者之道,仁义之道则是《春秋》的暗线。面对贵族普遍的破坏礼乐的行为,孔子找到了一个支撑礼的内在基石,仁,创造性地突破了血缘界限,强调“仁者爱人”,从亲亲家庭领域引入社会生活。孟子“行天下大义”,显示了士君子对天下责任的担

  • 传·董仲舒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孔子,天下,天子,董仲舒,儒家思想

    传·董仲舒传原文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

  • 成武曾有地名“留董里”,此处留的可是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董仲舒,成武,孔子,刘彻,春秋,司马迁

    文|张长国 朱琳在清代康熙《城武(即今成武)县志》“古迹”中,记载着一个名曰“留董里”的地名。为什么叫“留董里”?这与汉代大儒董仲舒有关。县志中关于留董里的记载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景河北。相传汉董仲舒微时道经此地,有老人遇之,不问姓字,相款数月,留一‘董’字而去。后还复过此,老人曰:‘其所谓董耶!

  • 从秦到汉,从统治学术思想的策略,看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董仲舒,嬴政,天人,康有为

    历史在进步,社会体制也在发生变化,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社会体制从奴隶制度完成了到封建制度的转变。秦始皇时期的思想统一在秦始皇荡平六国一统天下,政治上取得了一统,为了维持一统天下的模式得以长久,自然而然要在学术上进行统一,所以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出现了统治学术思想的创举,这件事是由李斯发起,由秦始皇推

  • 有人说董仲舒、程朱歪曲孔子的本义,他们解释不了孔子的原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董仲舒,孔子,程朱,朱熹,刘彻

    都是使用汉字,秦朝人写的和当今写的完全是两个样子。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儒学在春秋的孔子、汉朝的董仲舒、宋代的程朱心中有所不同,这也是正常不过的。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董仲舒首先“歪曲”孔子的儒学,就是带着目的的。不过他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汉武帝的利,为了国家

  • 衡水市举办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历史解密编辑:衡水头条标签:董仲舒,儒家,衡水,孔子,吴晓华

    衡水市举办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吴晓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钮兴辉主持开幕式11月19日至20日,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我市举办。市委书记吴晓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政协主席钮兴辉主持开幕式,副主席贾超绪出席开幕式

  • 西汉时期,为什么晁错失败而董仲舒却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晁错,景帝,武帝,文帝,刘启,西汉,汉朝,董仲舒,汉高祖刘邦

    晁错失败是因为他锐意改革,大力提倡“削藩”导致西汉吴楚七国叛乱,最终被叛军杀害了。而董仲舒好像在执政期间没什么重大的改革吧,董仲舒应该算是一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有那么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最后得以善终。晁错当时是处于汉景帝时期,其实削藩是符合汉景帝的意图的。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陈述诸侯

  • 董仲舒的“法术”:求雨和止雨,与巫术无异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孔子,巫术,止雨,汉书,董仲舒,儒家思想

    “董仲舒神功”,有些人看到这几个字可能会觉得奇怪。毕竟,按照我们所了解的历史,董仲舒应该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大师。他研究孔孟学说。我学的是六经之术,不是道士巫师。不可能和魔法扯上关系,更何况是一个以“敬鬼神远”、“不说异能迷神”着称的孔子弟子。你应该远离这样的炼金术之类的。但事实上,即使他和世人都认

  • 董仲舒为何不得汉武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董仲舒,刘彻,孔子,儒家,公羊传,墨子

    董仲舒: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在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董仲舒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按说,他在汉武帝时将儒学推上了最崇高的地位,怎么说也是宗师级的人物,可他却连个“子”都没混上,有孔子、荀子、墨子,连宋代的朱嘉都称为朱子,而这董仲舒却一直被叫做董生,没见有人以董子相称的,悲哉。董仲舒身上最醒目的标签就只

  • 唐艳:董仲舒求雨止雨祝辞中“情”与“理”的张力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求雨,止雨,神灵,祝辞,祭天,唐艳,董仲舒

    摘 要:董仲舒请雨、止雨祝辞中既强调天道阴阳原理,又渗透着人之为人的性情、意志与精神,从中可以揭示出天人互动的内在机制。董仲舒要求“择巫之洁清辩言利辞者以为祝”,以虔诚、恭敬之心去感化天。《请雨祝》《止雨祝》超越了商汤祷辞中鬼神崇拜与血腥残忍的蒙昧面向,以“开阴闭阳”“开阳而闭阴”的天人感应原理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