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时期,为什么晁错失败而董仲舒却成功了?

西汉时期,为什么晁错失败而董仲舒却成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3/12/12 3:47:18

晁错失败是因为他锐意改革,大力提倡“削藩”导致西汉吴楚七国叛乱,最终被叛军杀害了。而董仲舒好像在执政期间没什么重大的改革吧,董仲舒应该算是一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有那么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最后得以善终。晁错当时是处于汉景帝时期,其实削藩是符合汉景帝的意图的。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景帝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董仲舒是武帝招贤下士来的,武帝心里决定要走什么道路,董仲舒的思想以德治国,独尊儒术,中央集权制和大一统的思想正迎合他,所以汉武帝高兴的接收了,并大力施行。董仲舒赶上了一位诚心诚意的决定皇帝,从利益上讲不冲突诸侯们的权力,再说到武帝时,诸侯国的权力也大大的减弱了,基本上地方已服从中央了。董仲舒的思想很快就贯通了,是抓住了时势。

晁错的死就是政治上的牺牲品,也是景帝在面对内外压力下的挡箭牌。一代政治家还未实现自己满腔为国的抱负,就被腰斩于热闹的街市中,令人无限唏嘘感慨,人生的无奈,朝廷的无情。早在帝期,晁错就提出削藩令,当时文帝没有表态,到了景帝执政,认为可行。于是开始实行,诏书一下,立即招来吴楚七国的强烈抵制反对,进而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反叛。

晁错专心政治,失败在看到诸侯之患,提出削番不是时候(在景帝刚刚继位),而又没有平定“七国之乱”的本事,最后还建议景帝御驾亲征,自己保命留守京都。

更多文章

  • 董仲舒的“法术”:求雨和止雨,与巫术无异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孔子,巫术,止雨,汉书,董仲舒,儒家思想

    “董仲舒神功”,有些人看到这几个字可能会觉得奇怪。毕竟,按照我们所了解的历史,董仲舒应该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大师。他研究孔孟学说。我学的是六经之术,不是道士巫师。不可能和魔法扯上关系,更何况是一个以“敬鬼神远”、“不说异能迷神”着称的孔子弟子。你应该远离这样的炼金术之类的。但事实上,即使他和世人都认

  • 董仲舒为何不得汉武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董仲舒,刘彻,孔子,儒家,公羊传,墨子

    董仲舒: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在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董仲舒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按说,他在汉武帝时将儒学推上了最崇高的地位,怎么说也是宗师级的人物,可他却连个“子”都没混上,有孔子、荀子、墨子,连宋代的朱嘉都称为朱子,而这董仲舒却一直被叫做董生,没见有人以董子相称的,悲哉。董仲舒身上最醒目的标签就只

  • 唐艳:董仲舒求雨止雨祝辞中“情”与“理”的张力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求雨,止雨,神灵,祝辞,祭天,唐艳,董仲舒

    摘 要:董仲舒请雨、止雨祝辞中既强调天道阴阳原理,又渗透着人之为人的性情、意志与精神,从中可以揭示出天人互动的内在机制。董仲舒要求“择巫之洁清辩言利辞者以为祝”,以虔诚、恭敬之心去感化天。《请雨祝》《止雨祝》超越了商汤祷辞中鬼神崇拜与血腥残忍的蒙昧面向,以“开阴闭阳”“开阳而闭阴”的天人感应原理来实

  • 董仲舒:三统

    历史解密编辑:想去北极洲标签:邹衍,三统,天子,赤统,董仲舒,儒家思想

    董仲舒认为一年有十二个月,其中有三个月可作为岁首,并且以此月的颜色作为本朝要崇尚的颜色。可作为岁首的三个月分别是寅月(农历正月)、丑月(农历十二月)、子月(农历十一月)。“统”字意味着根本与纲领的意思。根据农历的正月、十二月与十一月顺应天道运行所建立起来的改制制度,就是董仲舒历史哲学中的“三统”。黑

  • 章伟文:论董仲舒的经学历史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董仲舒,章伟文,孔子,春秋,哲学

    本文作者章伟文教授摘要:汉儒董仲舒提出了“三统”“三正”等一系列历史哲学思想,试图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王朝更迭的规律、法则等问题做出探讨,并为汉王朝政权统治的合法性进行理论论证。他主要结合阴阳理论与传统儒家礼制,通过阐明《春秋》之理,来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规律性进行概括、总结。这种经学历史哲

  • 汉初风云:汉武帝嗣位大统,董仲舒独尊儒家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仲舒,刘彻,丞相,公孙弘,刘启,孔子

    汉初风云:汉武帝嗣位大统,董仲舒独尊儒家汉景帝又用宁成为中尉。宁成专尚严酷,比郅都还要辣手,曾做过济南都尉,人民疾首,并且居心操行,远不及郅都的忠清。偏景帝视为能吏,叫他主持刑政,看他诏令中语,如疑狱加罪,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诏令。治狱务宽,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诏令。也说得仁至

  • 浅析董仲舒的礼学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董仲舒,儒家,礼学,刘彻,道家

    在中国社会,儒家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观念当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虽然在封建时代后期,儒学思想变得无比腐朽,完全无法充当治国理政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学又爆发出强烈的生命力量,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一、特定的时代环境造就了董仲舒1、董仲舒本人的渊博知识是其思想形成的基础董仲舒之所以能够取得如

  • 把儒家变成“强盗逻辑”,孔子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感激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孔子,刘彻,皇帝,墨家,董仲舒,科学家,民族乐器,儒家思想,中国音乐家

    大汉的鼎盛,始于董仲舒;刘汉的终结,亡于董卓。董仲舒给华夏文明上了一把锁对汉朝来说,董卓是实至名归的董贼,但对华夏历史来说,董仲舒比董卓更可恶。董仲舒在主观上没有作恶的动机,但他为刘氏汉朝吹鼓抬轿所产生的恶果,对华夏千年产生了深深地负面影响。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华夏民族曾经领跑世界长达千年。欧洲人住

  • 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经济周刊标签:董仲舒,孔子,儒家,儒学,儒家思想,中华孔子学会,学术年会

    2022年11月19日-20日,“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衡水举行。本次会议由政协衡水市委员会、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衡水学院共同主办,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

  • 李 政:董仲舒“善之学说”发微|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孔子,学说,人伦,教化,李政,董仲舒,儒家思想

    董仲舒:《春秋繁露》内容摘要:董仲舒思想体系中蕴涵着一套综合经学、政治、伦理思想的“善之学说”。在此学说中,“《春秋》之所善”是判定“善”之价值的根据与权威。人伦-政治领域中的一切实存之“善”,皆以圣王“奉天法古”之实践为典范,并以“天子之位”及“礼”的制度建构为客观保障而成立。 通过制度化的“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