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人说董仲舒、程朱歪曲孔子的本义,他们解释不了孔子的原意吗

有人说董仲舒、程朱歪曲孔子的本义,他们解释不了孔子的原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基栀子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1/22 2:15:00

都是使用汉字,秦朝人写的和当今写的完全是两个样子。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儒学在春秋的孔子、汉朝的董仲舒、宋代的程朱心中有所不同,这也是正常不过的。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董仲舒首先“歪曲”孔子的儒学,就是带着目的的。不过他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汉武帝的利,为了国家的利。

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董仲舒在广川(今河北省景县西南部)的一户书香世家出生。他在书堆中长大,饱览儒、法、道、阴阳家等学说的经典。而立之年后,他开始广招门生。吕步舒、司马迁等都曾在他门下求学。

汉景帝时,董仲舒声名远播,被征召为博士,负责讲授经学。汉武帝继位后,他被任命为江都国的国相。为相的十年间,他以《春秋》为参考,推演阴阳变换,祈求风调雨顺。 后来,汉武帝让各地推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赫然在列。围绕天人关系问题,董仲舒回答了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治理国家的政术、天人感应的问题。而这些回答的理论载体,正是儒学。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董仲舒是在“歪曲”儒学,倒不如说他是在把儒学和当时政治相结合,创造出了汉代的儒学。这种儒学有道、法和阴阳家的理论,也有对汉代社会问题的回答,因而看起来和孔子的那一套有所区别。

而程朱理学,也是这个道理。它也是在结合程氏兄弟和朱熹的个人学识的同时,意在解决宋代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儒学的再一次复兴,是以程朱为首的一批儒学推崇者和一批政治家的奋斗结果。 程朱理学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流派,发端于宋,兴盛于元,在明走上巅峰。孔子的儒学不好吗?董仲舒的儒学不好吗?当然好,但是他们的思想却过于久远,在很多细节上与宋明的社会实际脱节。

在文化和社会不搭的时候,朱熹等知识分子就扛起了发展文化,让其与时代融合的重任。虽然自汉武帝起,儒学就是官方承认的正统学说。但在千年期间,儒学的实际地位受到冲击。外来的思想,如佛教,也在挑战儒学的地位。因而当时的儒学知识分子,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让儒学成为更多人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

故而程朱理学的特点为:将儒家的社会、民族、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简而言之,就是让儒学变得有时代特征。尽管儒学在程朱手中变得更像是“儒教”,但其基础仍旧是儒学。

无论董仲舒也好,还是程朱也罢,他们作为儒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儒学。正是一代又一代儒学知识分子在这样努力,儒学才能造福中华文化圈,流传至今。

标签: 董仲舒孔子程朱朱熹刘彻

更多文章

  • 衡水市举办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历史解密编辑:衡水头条标签:董仲舒,儒家,衡水,孔子,吴晓华

    衡水市举办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吴晓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钮兴辉主持开幕式11月19日至20日,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我市举办。市委书记吴晓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政协主席钮兴辉主持开幕式,副主席贾超绪出席开幕式

  • 西汉时期,为什么晁错失败而董仲舒却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晁错,景帝,武帝,文帝,刘启,西汉,汉朝,董仲舒,汉高祖刘邦

    晁错失败是因为他锐意改革,大力提倡“削藩”导致西汉吴楚七国叛乱,最终被叛军杀害了。而董仲舒好像在执政期间没什么重大的改革吧,董仲舒应该算是一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有那么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最后得以善终。晁错当时是处于汉景帝时期,其实削藩是符合汉景帝的意图的。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陈述诸侯

  • 董仲舒的“法术”:求雨和止雨,与巫术无异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孔子,巫术,止雨,汉书,董仲舒,儒家思想

    “董仲舒神功”,有些人看到这几个字可能会觉得奇怪。毕竟,按照我们所了解的历史,董仲舒应该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大师。他研究孔孟学说。我学的是六经之术,不是道士巫师。不可能和魔法扯上关系,更何况是一个以“敬鬼神远”、“不说异能迷神”着称的孔子弟子。你应该远离这样的炼金术之类的。但事实上,即使他和世人都认

  • 董仲舒为何不得汉武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董仲舒,刘彻,孔子,儒家,公羊传,墨子

    董仲舒: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在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董仲舒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按说,他在汉武帝时将儒学推上了最崇高的地位,怎么说也是宗师级的人物,可他却连个“子”都没混上,有孔子、荀子、墨子,连宋代的朱嘉都称为朱子,而这董仲舒却一直被叫做董生,没见有人以董子相称的,悲哉。董仲舒身上最醒目的标签就只

  • 唐艳:董仲舒求雨止雨祝辞中“情”与“理”的张力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求雨,止雨,神灵,祝辞,祭天,唐艳,董仲舒

    摘 要:董仲舒请雨、止雨祝辞中既强调天道阴阳原理,又渗透着人之为人的性情、意志与精神,从中可以揭示出天人互动的内在机制。董仲舒要求“择巫之洁清辩言利辞者以为祝”,以虔诚、恭敬之心去感化天。《请雨祝》《止雨祝》超越了商汤祷辞中鬼神崇拜与血腥残忍的蒙昧面向,以“开阴闭阳”“开阳而闭阴”的天人感应原理来实

  • 董仲舒:三统

    历史解密编辑:想去北极洲标签:邹衍,三统,天子,赤统,董仲舒,儒家思想

    董仲舒认为一年有十二个月,其中有三个月可作为岁首,并且以此月的颜色作为本朝要崇尚的颜色。可作为岁首的三个月分别是寅月(农历正月)、丑月(农历十二月)、子月(农历十一月)。“统”字意味着根本与纲领的意思。根据农历的正月、十二月与十一月顺应天道运行所建立起来的改制制度,就是董仲舒历史哲学中的“三统”。黑

  • 章伟文:论董仲舒的经学历史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董仲舒,章伟文,孔子,春秋,哲学

    本文作者章伟文教授摘要:汉儒董仲舒提出了“三统”“三正”等一系列历史哲学思想,试图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王朝更迭的规律、法则等问题做出探讨,并为汉王朝政权统治的合法性进行理论论证。他主要结合阴阳理论与传统儒家礼制,通过阐明《春秋》之理,来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规律性进行概括、总结。这种经学历史哲

  • 汉初风云:汉武帝嗣位大统,董仲舒独尊儒家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仲舒,刘彻,丞相,公孙弘,刘启,孔子

    汉初风云:汉武帝嗣位大统,董仲舒独尊儒家汉景帝又用宁成为中尉。宁成专尚严酷,比郅都还要辣手,曾做过济南都尉,人民疾首,并且居心操行,远不及郅都的忠清。偏景帝视为能吏,叫他主持刑政,看他诏令中语,如疑狱加罪,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诏令。治狱务宽,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诏令。也说得仁至

  • 浅析董仲舒的礼学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董仲舒,儒家,礼学,刘彻,道家

    在中国社会,儒家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观念当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虽然在封建时代后期,儒学思想变得无比腐朽,完全无法充当治国理政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学又爆发出强烈的生命力量,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一、特定的时代环境造就了董仲舒1、董仲舒本人的渊博知识是其思想形成的基础董仲舒之所以能够取得如

  • 把儒家变成“强盗逻辑”,孔子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感激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孔子,刘彻,皇帝,墨家,董仲舒,科学家,民族乐器,儒家思想,中国音乐家

    大汉的鼎盛,始于董仲舒;刘汉的终结,亡于董卓。董仲舒给华夏文明上了一把锁对汉朝来说,董卓是实至名归的董贼,但对华夏历史来说,董仲舒比董卓更可恶。董仲舒在主观上没有作恶的动机,但他为刘氏汉朝吹鼓抬轿所产生的恶果,对华夏千年产生了深深地负面影响。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华夏民族曾经领跑世界长达千年。欧洲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