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衡水市博物馆“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开展

衡水市博物馆“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开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圈衡水 访问量:4222 更新时间:2024/1/16 23:41:29

9月20日,由衡水市化广电旅游局主办,衡水市博物馆承办的“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在衡水市博物馆临展厅开展。

展览分为“汉承秦制·儒学式微”“汉武更化·独尊儒术”“阐道醇儒·高山景行”“遗迹犹存·遗风泽世”“董子故里·大儒之乡”五个部分,通过图片、文字、书籍、文物等形式,集中展示了一代儒学大家董仲舒的成长经历和“天人合一”“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成就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展览还配以多种相关辅助展品,并运用多媒体展示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当天上午,在古朴又充满文化气息的展厅内,许多市民慕名走进专题展,从一幅幅图片和文字说明以及文物中,感受儒学大家董仲舒带来的思想震撼。市民罗女士在看过展览后,告诉记者:“通过观看展览,更加详细地了解了董仲舒的生平故事,深受震撼。”

董仲舒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汉代有“为儒者宗”“为群儒首”之称誉,他的儒学创新、汉代经学和他倡导的“大一统”“天人合一”“德礼政刑”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衡水是董子故里、大儒之乡,近年来,衡水市大力弘扬董子文化,建成了董子祠、广川学堂、董学园等主题场馆,举办了全国董仲舒思想高端学术论坛、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擦亮“大儒之乡、董子故里”文化品牌。董子文化,根在衡水,脉通中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展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从中汲取营养。

据悉,此次展览为期两个月,市民可按照衡水市博物馆疫情防控政策进入博物馆预约观展。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圈衡水 (ID : qhengshui)

更贴近百姓生活的自媒体

圈衡水|为您圈点衡水

点亮【在看+点赞】扩散、留言

标签: 董仲舒衡水市博物馆

更多文章

  • 孔融、徐干、董仲舒会聚:两汉山东的“北海文化圈”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孔融,徐干,曹操,诗人,董仲舒,山东省,北海文化圈

    文|冬华渤海古称“北海”,在渤海南岸的潍坊一带,历史上曾设有北海郡、北海国、北海县等。两汉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统治者重视人才,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到了东汉,开始出现“文章”的概念,不少文士以文章显名。这段时间里,内外交融的“北海文化圈”,会聚了一批文学名家,成就了独特的文化

  • 衡水故城出土明万历年间石碑,佐证董仲舒“下帷授徒”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石碑,碑文,碑额,董仲舒,明神宗,衡水故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17日,从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文保所获悉,该县房庄镇榆林村出土一通明朝石碑,记载了重修泰宁寺的过程及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授徒”的相关情况。此碑立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有409年。石碑出土时的整体情况。故城县委宣传部供图该碑通体青石质地,长230厘米、宽9

  • 董仲舒:五德终始

    历史解密编辑:想去北极洲标签:邹衍,刘彻,始皇,秦汉,刘邦,水德,董仲舒

    值得注意的是,邹衍的“五德终始”思想在秦汉之际影响颇大。按照邹衍的理论,“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战国末

  • 名家论儒 | 孔德立:仁义之道与《春秋》精神——从孔孟到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仁义,孔子,孟子,孔孟,春秋,董仲舒,孔德立,儒家思想

    按语:仁义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孔德立教授指出,尊王攘夷是《春秋》的明线,是王者之道,仁义之道则是《春秋》的暗线。面对贵族普遍的破坏礼乐的行为,孔子找到了一个支撑礼的内在基石,仁,创造性地突破了血缘界限,强调“仁者爱人”,从亲亲家庭领域引入社会生活。孟子“行天下大义”,显示了士君子对天下责任的担

  • 传·董仲舒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孔子,天下,天子,董仲舒,儒家思想

    传·董仲舒传原文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

  • 成武曾有地名“留董里”,此处留的可是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董仲舒,成武,孔子,刘彻,春秋,司马迁

    文|张长国 朱琳在清代康熙《城武(即今成武)县志》“古迹”中,记载着一个名曰“留董里”的地名。为什么叫“留董里”?这与汉代大儒董仲舒有关。县志中关于留董里的记载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景河北。相传汉董仲舒微时道经此地,有老人遇之,不问姓字,相款数月,留一‘董’字而去。后还复过此,老人曰:‘其所谓董耶!

  • 从秦到汉,从统治学术思想的策略,看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董仲舒,嬴政,天人,康有为

    历史在进步,社会体制也在发生变化,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社会体制从奴隶制度完成了到封建制度的转变。秦始皇时期的思想统一在秦始皇荡平六国一统天下,政治上取得了一统,为了维持一统天下的模式得以长久,自然而然要在学术上进行统一,所以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出现了统治学术思想的创举,这件事是由李斯发起,由秦始皇推

  • 有人说董仲舒、程朱歪曲孔子的本义,他们解释不了孔子的原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董仲舒,孔子,程朱,朱熹,刘彻

    都是使用汉字,秦朝人写的和当今写的完全是两个样子。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儒学在春秋的孔子、汉朝的董仲舒、宋代的程朱心中有所不同,这也是正常不过的。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董仲舒首先“歪曲”孔子的儒学,就是带着目的的。不过他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汉武帝的利,为了国家

  • 衡水市举办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历史解密编辑:衡水头条标签:董仲舒,儒家,衡水,孔子,吴晓华

    衡水市举办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吴晓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钮兴辉主持开幕式11月19日至20日,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我市举办。市委书记吴晓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政协主席钮兴辉主持开幕式,副主席贾超绪出席开幕式

  • 西汉时期,为什么晁错失败而董仲舒却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晁错,景帝,武帝,文帝,刘启,西汉,汉朝,董仲舒,汉高祖刘邦

    晁错失败是因为他锐意改革,大力提倡“削藩”导致西汉吴楚七国叛乱,最终被叛军杀害了。而董仲舒好像在执政期间没什么重大的改革吧,董仲舒应该算是一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有那么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最后得以善终。晁错当时是处于汉景帝时期,其实削藩是符合汉景帝的意图的。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陈述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