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苏秦和张仪真是师兄弟兼对手,那公孙衍跟谁去较量

如果苏秦和张仪真是师兄弟兼对手,那公孙衍跟谁去较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雪落的无尘 访问量:2060 更新时间:2024/1/27 8:57:24

提到纵横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秦张仪,《史记》上说,他俩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但一个主张合纵,一个主张连横。

说到这里,大鹏就想说一句,这个鬼谷子教徒弟很有特点,他的徒弟都是成对出现的生死冤家,比如孙膑庞涓、苏秦和张仪。

好了,不开玩笑了,大鹏其实是想说,苏秦和张仪他俩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说他俩是师兄弟兼竞争对手,是司马迁的穿凿附会。

据《战国纵横家书》记载,张仪生于公元前378年,死于公元前309年,比苏秦(公元前337年-公元前284年)大了四十多岁。

也就是说,当张仪纵横天下的时候,苏秦还是个吃奶的小娃娃,根本不可能派人资助张仪入秦,其实历史上,张仪真正的对手是公孙衍。

大改革家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继续带领秦军攻打魏国,俘虏魏将龙贾,斩首八万。

魏国走投无路,只好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并派人用重金贿赂公孙衍,打算求和。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秦魏暂时和好,先打义渠。

不料,这事被张仪给知道了。他告诉秦惠王,魏国有称霸的基础,现在就应该趁他病要他命,要是等他缓过劲来,就不好对付了。

秦惠王一听,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贬斥了见利忘义的公孙衍,公孙衍见势不妙,只得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当时的魏国确实实力已经不行了。为了扩大势力,公孙衍就想出了一个合纵的办法,拉拢齐国一起出兵赵国,结果大获全胜。

为防止公孙衍的合纵对秦国带来的威胁,张仪提出了连横策略,一边攻打魏国,一边拉拢齐楚,成功地破坏了三国合纵。

在这种形势下,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于公元前323年,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

虽然此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对付秦国,但是却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楚王甚至还派兵攻打魏国,占领8个城邑。

在各大国的反对下,“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合纵策略陷入低谷,魏国甚至聘请张仪为国相,来讨好秦国。

后来,秦国再借道进攻齐国,大败而归。这场失败,使张仪的连横策略遭受挫折,被魏国驱逐出境,公孙衍主政魏国后,派使者到楚、赵、燕等国游说,争取合纵。

秦惠王七年(前318年),公孙衍佩五国相印,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结果联军大败而归。

公孙衍没脸在魏国呆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的跑到韩国去当相国。为了防止张仪再回来主政,他向魏襄王建议请孟尝君来当国相。

眼见新一轮的合纵运动就要展开,秦惠王为防患于未然,决定发兵攻打韩国。让公孙衍没想到的是,合纵长楚怀王只动嘴不动手,韩军被打得大败。

公孙衍无力回天,只好逃走,后来死在了魏国。当时的人议论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话里话外根本没苏秦什么事。

更多文章

  • 《史记》记载苏秦是要搞合纵伐秦,为何到头来被搞坏的却是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苏秦,齐国,秦国,燕昭王,合纵,张仪

    苏秦是比张仪还要出色的纵横家,但因为史料记载的混乱,最主要的是司马迁《史记》对苏秦事记载的混乱,致使后世对苏秦其人其事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这里提到的“苏秦搞合纵伐秦,却搞坏了齐国”,便是其中之一。按照《史记》中的记载,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但苏秦入世比张仪早,推行合纵策略,得佩六相国印

  • 《史记》弄错齐国年表,也导致苏秦的活跃年代就此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发带月亮标签:苏秦,史记,张仪,秦国,齐宣王,司马迁,科学家,齐国年表,历史故事

    #历史开讲#《史记》有一个明显错误,就是弄错了田氏齐国初期,一众君主的在位年表。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和被周安王承认为诸侯,正式册封,是为田齐太公。公元前384年,田齐太公去世,其太子田剡即位,是为齐侯剡。公元前375年,齐侯剡被其弟田午所弑。田午立其子田喜为傀儡国君,不久又将其杀死,自立为君,是为

  • 苏秦式的奋斗:战国知识分子的悲哀,落魄又可怕的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苏秦,知识分子,战国,张仪,纵横家,司马迁

    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师从鬼谷子,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战国时纵横捭阖,呼风唤雨,以游说各国君王而名噪一时。后促成六国合纵,任从约长,身配六国相印。终因离间齐国而被处于车裂之刑。据《史记》记载,苏秦早年抛弃当时周王室属地人的经商习俗,而去学习游说之术,数年归乡,一事无成。“: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

  • 苏秦根本就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名超级间谍!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苏秦,燕昭王,张仪,战国策,史记,齐国

    【苏秦根本就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名超级间谍!】《史记》与《战国策》对苏秦与张仪的记载,有许多的谬误,比如说,苏秦身披六国相印,六国国君都对他言听计从,显赫无比。并且他还派自己的师弟张仪去秦国搞合纵,师兄弟两人将战国七雄玩弄于股掌之中。把纵横家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是错误的,最早提出质疑的是钱穆,钱先生

  • 发现滥竽充数的齐湣王没发现苏秦是间谍,齐国从巅峰瞬间险遭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齐湣王,苏秦,齐国,秦国,乐毅,齐宣王

    战国时齐国的巅峰时期,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所在的齐宣王和齐闵(湣)王时期。曾经在小学课本中的滥竽充数课文,史书记载的原文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齐宣王听吹竽要三百人的乐队,每个乐人也要数百人的粮食供养,所以宣

  • 浙江小百花新编历史剧《苏秦》杭州首演

    历史解密编辑:向东向西标签:苏秦,小百花,越剧,历史剧,浙江,六国,杭州市,浙江省,大运河,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诗画的舞台,唯美的爱情,这是很多人喜欢浙江小百花越剧的地方。但这次的《苏秦》,是史诗的风格。11月25日晚,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全新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苏秦》在杭州剧院首演。该剧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领

  • 张仪曾在邯郸街头流浪,苏秦不顾情谊,当众让他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桃花酒不换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邯郸

    张仪出生于魏国安义(今山西省万荣县望县乡张义村)。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战略家,开创了“联横”外交战略,劝说六国进入秦朝。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奉命派使者游说各国。接下来给大家做一些相关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张仪曾经在邯郸街头流浪,找不到工作。一天,突然有人对他说:“苏秦找

  • 苏秦成功的两大关键:以合纵满足不同需求|秦实力不足以独霸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苏秦,合纵,秦国,齐国,魏国,魏惠王

    公元前334年,周人苏秦跋山涉水来到燕国,求见燕文侯。虽然是召公之后,但进入春秋后,因为远离中原,燕国就一直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燕国国力甚至还不如郑、宋等等二流诸侯国。然而,地理位置上的劣势,某种程度上又成了燕国的优势。处在中原的诸多国家,在列强的长期争霸战争中不断被侵蚀、甚至

  • 张仪、苏秦能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官吗?其实不然,他才是!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张仪,苏秦,张骞,匈奴,皇帝,大月氏,科学家,春秋战国

    如果说起历史上的外交官,大家会想起哪些人呢?我一直认为,张骞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官,而非张仪苏秦之类。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在战国时期,张仪、苏秦巧舌如簧,舌战群儒,采取合纵连横来改变天下局势,怎么能说他们不是外交官呢?在春秋时期,恐怕张骞的爷爷还没有出世吧。仅从历史角度来评判张仪、苏秦

  • 合纵抗秦的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苏秦,秦国,齐国,合纵,赵王,燕国,科学家,历史故事

    有谁能够同时被六个国家任命为相国?有谁可以做到“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有谁可以凭借出众的口才和智慧叱咤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做到这点的人,恐怕只有善于辞令和外交的苏秦一人。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邑人。他出身贫寒,但是素有大志,据说曾与张仪一起向鬼谷子学习纵横术。学成后,他想要到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